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探亲记——甘谷驿知青回村掠影 [打印本页]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12
标题: 探亲记——甘谷驿知青回村掠影
前不久,几个老知青一同回了趟延安,回了趟甘谷驿,回了趟苏家沟...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13
拾起那红色的记忆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16
这是咱甘谷驿“罗家湾”的知青,照片是她提供的,叫啥网名她还没想好,不过他答应,以后咱舞蹈队活动时她一定来!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17
似曾相识,也许,以后大家一块聚的时候,就突然会恍然大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18 19:25:03编辑过]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24
抗大——凡咱这代知青在一起,都喜欢振作一点的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神圣的使命》你喜欢吗?在国家内忧外患的时候,咱们应该唱起这些歌!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26
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28
在甘谷驿镇,在咱那美女书记的办公室,又见到老熟人啦!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34
咱延安去年遭了大洪水,整个村子大改样了,知青兵马俑几次回村,代表知青看望乡亲。(第三张照片是同一地点没发洪水之前的面貌)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42
大家放心,今天不是昨天了!咱的国家及老区人民是经受过困难磨练的,是从艰难中走出来的,下图是迅速恢复得家园。中图是女知青们曾经住过的窑洞,上图是女知青张民曾捐赠10万元为乡亲们修建的水窖(一部分)。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45
乡亲们现在住得、生活得很好。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49
在苏家沟老书记的院子里,下图左三是我们的老书记薛保才。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52
在我们青春的记忆里,这些吃的东西会勾起我们多少美好遐想啊...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8:54
苏家沟村口的小庙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9:02
一路走来,我们知道一切不容易,我们知道还要向前看...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18 19:06
在兵马俑的努力下,这座教堂翻修一新,这里是我们青春的驿站,我们就是从这里出发!(完)
作者: 盖头坪 时间: 2014-5-18 20:06
我去年回村路过教堂,看到此处正在重修,如今修葺一新。如老屹所说,兵马俑功不可没。
作者: 一根筋 时间: 2014-5-19 08:04
知青妹妹真漂亮希望常上网来玩,听朋友们说,兵马俑不忘乡亲哺育情,常年关注乡里,默默奉献,非常钦佩!最钦佩的地方就是坚持“默默”二字!
作者: 杜梨儿 时间: 2014-5-19 09:12
乡情、亲情、友情,温暖的探亲,难忘的经历。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4-5-19 13:06
不忘农民养育恩
作者: 南泥湾 时间: 2014-5-19 17:52
感恩,知青与其他群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强烈的感恩情怀,感谢人民养育情,念念不忘当年在困难时期,乡亲们给予他们的大爱!爱时永远不能忘记的,爱是值得尊重的!
作者: 山杏儿 时间: 2014-5-20 15:52
甘谷驿知青回乡,让我们再次想念第二故乡延安。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牢牢记在心间。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5-20 21:45
先谢谢同学们对第二故乡的关心,谁有回村的片片就传上来些,大家分享。
作者: 春风 时间: 2014-12-3 15:43
作者: 春风 时间: 2014-12-3 15:44
作者: 春风 时间: 2014-12-3 15:45
作者: 春风 时间: 2014-12-3 15:47
作者: 沙沙沙 时间: 2014-12-5 13:41
春风,村里那些白顶的长方块是村舍吗?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4-12-5 19:09
本帖最后由 志丹双河 于 2014-12-5 19:16 编辑
这是我们2012年回村,村里特意杀了三只羊,全村人一起美美吃了一顿炖羊肉,真香,胜过一切山珍海味!
1、老志丹城墙
2、全村打平火3、三只羊炖了一大锅
-
image.jpg
(109.9 KB, 下载次数: 10)
志丹县老城墙
-
image.jpg
(58.76 KB, 下载次数: 8)
全村打平火
-
image.jpg
(88.1 KB, 下载次数: 10)
三只羊炖了一大锅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4-12-5 21:34
面目全非 水灾真是够可怕的。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4-12-5 21:35
女知青张民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4-12-5 21:37
没错。现在看着也挺香的。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4-12-5 21:42
分享楼主及老知青学长们回第二故乡探亲的快乐~ 祝好~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6 07:48
感谢雾梦同学的关注,我们这道沟好几个村的同学经常议论点沟里的事,欢迎一起来分享!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6 07:51
双河君,您的那锅炖羊肉可把俺馋死了,赶明儿一块儿撮一回!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6 07:57
阿沙,那天跟村长聚会时就谈到卫星图片下的大块儿白顶的是啥,村长说是油田的大罐,我看不像,主要是从逻辑上分析,要是那样苏家沟就成原油贮备库啦!有机会见到蔡秦问问,她去过咱沟。兵马俑夏天回过队里,问问他也成。
作者: 共同 时间: 2014-12-6 23:49
太亲切了!谢谢圪梁梁转发!
特别高兴舞蹈队又添新朋友了,近期周日周一都有活动。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4-12-7 17:34
卫星图片中的白屋顶还应该是住宅吧。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7 21:17
她确实是艺术人才,以后一定会对咱的舞蹈队做出贡献。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7 21:18
我一定找机会问问兵马俑。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4-12-8 07:44
绝对不是油罐,因为油罐没有长方形滴,倒是更像帐篷活着是塑料大棚。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4-12-8 07:45
一定!陕北的羊肉好吃!
作者: 直罗老赵 时间: 2014-12-8 11:09
过去陕北的羊肉好吃是因为在陕北有一种叫地胶的东西,养在放牧时会啃食地胶,羊吃了过后肉就非常好吃了,陕北炖羊肉时往往爱加一些地胶,炖出来的羊肉就特香!
在北京的一些富县的朋友杜恩的羊肉就是和北京的不一样,很好吃!
作者: 志丹双河 时间: 2014-12-8 20:56
我们那老乡也说炖肉放地椒,我查了一下地椒(《嘉佑本草》),全草类。异名,地花椒(《海上名方》),百里香(《植物学大辞典》),山椒(《中国药植图鉴》),山胡椒(《辽宁经济植物志》)。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的全草。主要分布于内蒙、宁夏、青海、山西等地。
作者: 一根筋 时间: 2014-12-9 09:33
咱陕北的调料有特点,真有一股家乡味。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12-11 05:45
甘谷驿、苏家沟熟悉的地方因为我们同梁兄回访过难以忘怀。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4-12-12 21:59
欢迎鹤鸣老朋友常来咱这搭儿坐坐。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3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4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4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5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5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6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6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1:57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2:00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2:01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2-15 12:01
作者: 沙沙沙 时间: 2015-9-5 08:49
作者: 沙沙沙 时间: 2015-9-5 08:50
作者: 沙沙沙 时间: 2015-9-5 08:51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9-6 10:19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9-6 10:22
照片说明,纪念毛主席诞辰118周年庆典,蔡勤同学应邀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演出。这张照片是演出后,李敏和李纳的丈夫王景清等人接见她们的合影!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9-6 10:23
第一排左四是蔡勤。
作者: 延水畔 时间: 2015-9-6 10:30
-
mmexport1441401144036.jpg
(48.63 KB, 下载次数: 11)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4 07:37
蔡勤的母亲就是咱们大家都熟悉的儿歌“丟手帕”的作者。蔡勤的弟弟来过咱们知青角,天蓝、阿元还带着大家一起丢手帕!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4 07:38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4 07:44
左边是蔡勤,咱甘谷驿知青,中间是她女儿,在9.3文艺玩会上跳的“红纱巾”。谢谢延水畔把她们介绍给我们,期待以后有机会大家一起玩。
作者: 沈家围子 时间: 2015-9-16 19:43
不管南方北方,陕西山西,还是云南新疆,农家的饭都是差不多,久违了,那时候吃的真香啊!现在还想
作者: 沈家围子 时间: 2015-9-16 19:45
分享梁梁回乡的快乐,知青们最不忘的是第二故乡,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和知青们的深情厚谊。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17 23:00
围子好!前不久,我们队的兵马俑又回队探亲了(穿红衣的是当年知青兵马俑),这是老乡在家的招待,咱们共享吧!呵呵!常来!
作者: 山杏儿 时间: 2015-9-18 23:22
看到咱延安的洋芋擦擦、玉米棒、红薯似乎回到第二故乡的感觉。这些饭食是我的最爱,在我的记忆中,终身难忘。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9-21 19:48
是啊,好想咱们一群知青在窑洞里,再吃当年那青春美食!
作者: 油馍馍 时间: 2015-9-26 12:56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