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学太极之十八 [打印本页]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4-11-26 19:48
标题: 学太极之十八
         学太极之十八
                  ---32
  自半年前进入学习太极系列以后,由于主客观的原因,小可业已索群独居,采取了独立操练的形式,自觅了一块场地,每天独自操练不止。
况且有消息说;“练太极是以气行意,以意带身”不适合使用音乐伴奏练习,因为音乐的节奏感,对上述的气意运行不利。
所以小可认为,练太极应该是一种非常自我的锤炼过程。
几天来,小可在电脑上独自试学的32太极剑,今天正式的登场亮相了,尽管动作还不够纯熟,尽管剑形还不够优美,但是能离开参照的样板,独立的完成全套动作,就这,就足使小可感到欣慰了。兴奋之余,不顾潜在腰痛的威胁,操键击出这一点感觉。
  油柿之;
        仆步横扫看剑锋,独立抡劈练腿功。
持之以恒修心静,不惮丑陋其后瞠。
学以致用善待己,演练场上无人惊。
        暖冬残阳红烂漫,汗流浃背浇朽松。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1-27 08:42
老豆心念自成间,
自主选择太极剑,
如今已能全自演,
兴奋之余赋诗篇。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4-12-3 18:2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4-11-27 08:42
老豆心念自成间,
自主选择太极剑,
如今已能全自演,

哈哈!龙兄好!              谢谢鼓励支持!
             寒流来袭,注意保重身体!
                   祝愉快!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3 19:25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4 22:11 编辑

版主:您好!学会三十二式太极剑,好事。不过小弟习练太极拳等数十年,感到习拳半年接着学剑,步子似乎迈的大了些。有两点体会:1、将基本要领逐一落实到身上,需经较长时间的用心演练,这是根本。2、拳械等均以人传授为好,自学容易形成低头猫腰等弊病。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4 08:47
小豆子 发表于 2014-12-3 18:20
哈哈!龙兄好!              谢谢鼓励支持!
             寒流来袭,注意保重身体!
                  ...

是啊!大家都保重!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4-12-14 20:21
山子 发表于 2014-12-3 19:25
版主:您好!学会三十二式太极剑,好事。不过小弟习练太极拳等数十年,感到习拳半年接着学剑,步子似乎迈的 ...

哈哈!山子好!
          不好意思,迟复为歉!
               谢谢你的指导!
          此后小可一定注意你的提示要领!
          说实在的,就是练拳也没练得太明白,低头猫腰的现象伴随着大部分的过程中,练剑也是如此这般的。
     想来,练习这种对身体动作要求较高的拳术,剑术,非一日之功所能达到的,以小可的身体条件看来,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程度,恐怕难度不小,尤其腿部的下蹲扭转,膝盖往往有不适之感。小可努力为之吧!目的就是消费富裕时间的同时还了锻炼身体。
         哈哈!谢谢你的真诚指点!
                              祝愉快!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4-12-15 10:52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4-12-15 10:55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4-12-16 22:00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4-12-16 22:14 编辑
小豆子 发表于 2014-12-14 20:21
哈哈!山子好!
          不好意思,迟复为歉!
               谢谢你的指导!


      豆子兄:您好!作为太极拳爱好者,看到老知青在自学太极拳、剑,兴奋之余,就想和您交流,算是“职业病”吧!哪能谈得上什么“指导”呢?以小弟的实践来看,拳不宜学的过多,一套“二十四式”连着练三趟比连着练两趟效果要好的多。至于练完一趟接着练四十二,再接着练四十八等等,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只有不断重复,才能有时间、有机会、有精力把握基本要领,揣摩其中滋味。进而气血通畅,练出神韵来。一位名家说过:二十年未必能练好一个简化太极拳。我觉得,这是有道理的。
      太极拳由于要在缓慢运动中,连绵不断地完成全套动作,因此对于腿部支撑力的要求很高。我们年龄大子,膝盖或多或少会有不适,不宜勉强,式子可小一些,拳架可高一些,但拳术基本要领宜逐渐落实到身上。小弟以为,内家拳的特点是它的基本要领符合人的生理特性,这是健身的基础,也是区别于其它健身类型的地方。太极,小弟曾学过四十八式,杨式太极拳等,现在即使出去练也只是连练几次简化太极拳了,哈哈!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5-1-1 11:08
山子 发表于 2014-12-16 22:00
豆子兄:您好!作为太极拳爱好者,看到老知青在自学太极拳、剑,兴奋之余,就想和您交流,算是“职 ...

哈哈!山子好!
           近日家中有事发生,望谅解迟复!
        山子兄所言极是,这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特别是,我们都有知青这个桂冠的称谓,就是更感到亲切了。
              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初学乍练者,能够得到行家指点,无疑是一件幸事!
                   谢谢了!
                     祝新年愉快,全家幸福!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5-1-1 22:41
本帖最后由 山子 于 2015-1-1 22:52 编辑

      豆子兄:您好!知青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天下知青是一家”。行家谈不上,我可能只是比您早练了几年太极等拳术,多了一些教训。因为是一家人,因此说话随便了许多。现在大部分练武者有一种嗜好:多多益善!岂不知,吃多了,难消化。当年杨露禅的太极拳在天子脚下号称“杨无敌”;形意名家郭云胜半步崩拳打天下,哈哈……。就健身而言,同样是多与精比,效果不能同日而语。祝豆子兄:新年快乐!祝在新的一年里,一天比一天快乐,祝全家幸福安康!
      另:小弟在知青角里写了篇《与知青朋友谈晨练》,兄可看一看,看到有什么不妥之处,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2 08:01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5-1-6 15:21
山子 发表于 2015-1-1 22:41
豆子兄:您好!知青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天下知青是一家”。行家谈不上,我可能只是比您早练了几年太 ...

哈哈!山子好!
                 谢谢真挚的交流,坦言的相告!
           多与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此言甚善!堪称经典警句!
          此句,将伴随小可漫漫的学习之路!
                        小可已尊兄意, 将每次演练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改为演习三遍了。并且学着,慢慢的动作了。
                谢谢了!
                            祝新年愉快!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5-1-9 23:07
小豆子 发表于 2015-1-6 15:21
哈哈!山子好!
                 谢谢真挚的交流,坦言的相告!
           多与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豆兄:您好!太阳出山后,在活腰腿的基础上,每天用心练几次二十四,就小弟的感觉来说,会非常好的。太极名家张义敬先生写的一本《太极拳理传真》。我觉着挺好的。他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的拳术。 确实,柔弱缓慢的拳术能傲立于中国四大名拳之列,被称为内家拳的正宗,是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只有用心体会才会有较大的收获。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尽一个知青的微薄的义务练好身体吧!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10 08:38
傲世之传承!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5-1-10 18:51
山子 发表于 2015-1-9 23:07
豆兄:您好!太阳出山后,在活腰腿的基础上,每天用心练几次二十四,就小弟的感觉来说,会非常好的。太极 ...

哈哈!山子好!
              谢谢具有指导意义的留言!
    《 晨练》一文 已拜读,并已收藏QQ空间里细细的品读着,只是小可才刚刚开始练太极拳,基本的动作尚做得不够标准,也就更体会不出内功的运作何如了。       但是小可已按《晨练》的指导,每天开始“虚灵顶劲和谷道内提”了
    哈哈,小可不知就里,大言不惭的自诩,不会让你感到惊诧吧!
                             哈哈,祝愉快!



作者: 山子    时间: 2015-1-16 23:13
小豆子 发表于 2015-1-10 18:51
哈哈!山子好!
              谢谢具有指导意义的留言!
    《 晨练》一文 已拜读,并已收藏QQ空间里细 ...

      豆兄:您好!我是知青中的小字辈,您叫我山子就行。由于工作较忙,许多天未上网(我工作的电脑是公司内网),回复较迟,请谅解。我所写只是内家拳术、气功最基本的要颔,在实践时,不可强求,只要有其意即可,所谓“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要在有意无意间逐渐落实。作为太极拳来说,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所有的动作,都要由腰来带动。由腰而胯、肩而膝、肘而脚、手。“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各行业高手如林。只要多向周围的师傅们请教,多与同仁们沟通、探讨,用心学习、用心演练、用心体会、持之以恒,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祝学有所成,幸福安康!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17 08:19
山子 发表于 2015-1-16 23:13
豆兄:您好!我是知青中的小字辈,您叫我山子就行。由于工作较忙,许多天未上网(我工作的电脑是 ...

小豆子不在北京,在内蒙古的通辽呢!
作者: 小豆子    时间: 2015-1-17 15:37
山子 发表于 2015-1-16 23:13
豆兄:您好!我是知青中的小字辈,您叫我山子就行。由于工作较忙,许多天未上网(我工作的电脑是 ...

哈哈!山子好!
             谢谢在百忙中写出大篇幅的指导意见!
           现在小可是一个人在练习太极拳。
    通辽也有许多的太极拳练习群体,小可短时间接触之后感到,伴着音乐的集体练太极拳,就如做广播体操一样,千人一面,统一动作,达不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效果。加之高手林立,各有所好,小可作为初学者感到,不知所从,于是就独寻僻静了。
                   哈哈!谢谢真诚的指导!
                     祝愉快!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