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代发]雨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孟繁芝    时间: 2015-12-25 20:20
标题: [代发]雨中
本帖最后由 孟繁芝 于 2016-1-19 21:14 编辑

雨 中      杜梨
我记得铁准,那是1974年的8月6日,妻子听说城里电影院有戏曲片《杜鹃山》,便吵着要去看电影。那年月,大喇叭里一天到晚唱着革命样板戏,满耳朵不是“提篮小卖拾煤渣”的李玉和就是“泰山顶上一青松”的郭建光,再不就是造反派的聒噪和饲养院里的叫驴大合唱了,除此,农村里再没有任何文化生活。
妻子说,只要是电影,银幕上有人儿有音儿就行,就图个热闹。那天,正好生产队派我往城里一个建筑工地送沙子,我赶着毛驴车,妻子抱着刚满月的儿子高高坐在沙车上。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到处弥漫着秋庄稼的香味儿。路旁蒿草里的蝈蝈很卖力地唱着高声部,一群鸽子在瓦蓝的天上盘旋,刚满月的儿子也伊呀地叫着。
    妻是天津下乡知青,千里遥远来到我们邢台,并且毅然下嫁给我这个满头高粱花子的农民,我双手像捧着肥皂泡一样小心呵护着她,生怕有半点闪失。妻子又给我们家顺理成章地生了个又白又俊的儿子,一家人终于可以放心,有了孩子这个挂心钩,她不会像其他那些知青,听说可以回城,便如一群麻雀,嗤愣愣地都飞走了。眼看着80个知青快跑光了,妻子天天唉声叹气,尤其雨天,她便会直勾勾地盯着院子里的漂浮的雨泡,格外思念千里外的爹娘,伤感地无声垂泪。而今有了儿子,她只要怀抱着吃奶的小家伙,眼睛里便会弥漫着无边的爱意,我庆幸,煮熟的鸭子飞不走了。
    她们80个天津知青是1968年12月初,顶着满天飞舞的雪粒子来到我们村的,当时锅冷灶凉,从来没有烧过柴灶的还是孩子的他们,呕烟把火,饥一顿饱一顿地对付着,村里的坏干部不断地挤兑他们。也许因为我是个文化人吧,他们中间有几个经常到我家蹭饭。那时的妻子是他们中间最爱读书的一个,低眉顺眼,默不做声地总抱着一本书。我试探地问她看的什么书?她悄悄塞给我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要我给她讲解。我打开书才发现那竟是一本伪装得很好的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书保存得很仔细。于是,河边柳下,田头地边,我从张九龄的“五言古诗”《感遇》讲起,一直讲到最后一首杜秋娘的“金缕衣”。当我讲到“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她已经成为我的老婆了。
    我卸完了车,大块的乌云很快把天扯严了,我把毛驴车栓到电影院门口等她们娘俩。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毛驴被大雨浇得“灰儿、灰儿”嘶鸣,我披着一块塑料布盯着电影院的大门转来转去。大街上的汽车、马车和行人都被风刮没了,护城河里的水漫溢出来,人民剧场门前的积水已有齐腰深。我用被狂风折断的树枝和塑料布在车上搭起一个遮雨棚,妻抱着儿子随着人群从电影院里出来了。她急忙钻进我为他们搭好的遮雨棚,儿子生来第一次看见电闪雷鸣,高兴得哇哇直叫。我赶起毛驴车趟着水往回奔,妻子在车里哼唱起“家住安源萍水头……”,毛驴在水流中挣扎。遮雨棚被狂风刮得风雨飘摇,妻子紧紧把儿子揽在怀里。
    我们好不容易快要赶回村的时候,老天爷好像是给我们开了个玩笑,竟然说晴就晴了,玻璃般的天空中印着片片白云,路边的庄稼一碧如洗,水坑里蛙声如鼓,毛驴也高兴地吹起洋号。远处的太行山蜿蜒起伏,桔红色的大太阳只剩下半个脸蛋。“儿子,我们到家了!”妻子用天津话欢快地喊叫,她的衣服也全湿透了,头发贴在脸上。我们儿子的小脸蛋红扑扑的,他偎依在母亲怀里睡得正甜呢。
而今,我们都已退休,孩子们早都远走高飞,剩下我们老两口相依为命。妻不愿回津了,尽管天津的儿子有不错的收入和宽大的住房。每当提起那段看电影的往事,妻子还会梦呓般地说:“到底还是年轻好啊!”




作者: 孟繁芝    时间: 2015-12-25 20:25
本帖最后由 孟繁芝 于 2016-1-19 21:13 编辑

这是我家先生杜梨写的我们老两口的事,2004年发表在天津“今晚报”,今天转发在这里,看看那年,那月,苦涩年华。


作者: 连峰    时间: 2015-12-26 07:25
坎坷经历,你们夫妻一往情深。羡慕!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2-26 08:22
天津知青嫁农郎,
相亲相爱比翼长,
想起当年看电影,
一番风雨赛蜜糖。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5-12-27 13:45
有缘千里来相会,广阔天地诗为媒。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5-12-27 14:18
好文章,添加精品欣赏。(顺便把“拦”字改了)
作者: 不失初心    时间: 2015-12-27 14:28
苦中的甜真甜,读来心甜。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5-12-28 09:30
看了许多知青的回忆文章,第一次看到真正扎根农村的。
作者: 孟繁芝    时间: 2015-12-28 19:56
本帖最后由 孟繁芝 于 2015-12-28 20:08 编辑

让您见笑了。68年下乡,79年工作。工作也是在农村信用社,和村民打交道,直至2000年退休。先生退休后在邢台市开办作文培训班13年。在迎新年联欢会上他朗诵:
愿你们一生都美丽
                杜梨

父母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
使我们看到了青山和绿水
享受着冬天温暖的阳光
还有春天绵绵的细雨
感谢父母的每一句唠叨
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份美丽
老师给我们讲唐诗宋词
还反复分析那难懂的论语
书里竟有那么多知识
老师仿佛什么都知道
张口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闭口就是一个身边的成语
少年不识愁滋味
老来方知读书迟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说:采得百花才成蜜
孔雀因为华丽的羽毛而骄傲
我们因为知识的渊博而自豪
看着你们嗷嗷待哺的眼神
听着你们天真无邪的笑语
我不得不老牛拉车一样拉紧套绳
不得不一根蜡烛两头点地消耗自己
我愿化做石子为你们铺平道路
愿你们的一生都美丽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2-29 09:22
好诗!你嫁了一个才子啊!
作者: 孟繁芝    时间: 2015-12-29 13:44
因书结缘。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5-12-30 10:22
真好!
作者: 夕照老牛    时间: 2015-12-30 22:26
为你点个赞!
作者: 孟繁芝    时间: 2016-1-5 08:39
谢谢朋友们的理解与支持。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