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在兵团战友文章《简单的快乐》的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凌云志    时间: 2017-3-10 09:25
标题: 在兵团战友文章《简单的快乐》的点评
本帖最后由 凌云志 于 2017-3-10 09:29 编辑

在兵团战友文章《简单的快乐》的点评

   一九六八到一九七八,在外边漂泊了十年,少小离家去,老大途悲还,弹指一挥间,缺失了整整十年的年轮,荒废了最最宝贵的十年,做了十年虚无缥缈的追梦人。火红的年代,少不更事的我来到了陌生的第二故乡,接受再教育,自己开始驾驭自己,其间累不可怕,可怕的是静,在农村插队最大的感受就一个字—“静”,没有城市的喧闹,没有校园里的嬉戏,倒是安逸。青年们和农户五福不连,六亲不沾,无话可讲,方知那叫寂寞,真正融入其中那是后话了。
   白天田野静,晚上村庄更静,就连雾气笼罩下的村庄家家的炊烟也是静静地升空,悠然一条条长龙在空中盘旋,庄稼被清晨的霜蒙上了白,静静的等待着阳光的亲吻,月光下家家的院落苍白的静,老屋里昏暗油灯的幽静。其实那都是一种可怕的静,禁锢了年轻人欢乐的静,一种没有尊严的静,从兴奋到失落的静,一种深藏痛苦的静,只有清晨上工的鐘声才能惊醒我们的我们静心,扛着锄头,踏着露水,走向静静的乡间小路。
   鲜为人知的叙述,年代所驱,产生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那时谁也不能左右自己命运,坎坷的经历像因噎废食,不敢讲话是静,怕讲错话是静,互相戒备也是静,不吐露心声更是静,谨慎至极,怕上纲上线,为了保护自己那一点点自尊,给自己留一个看也看不见的退路。其实就是一个怕字,互相戒备,没有真实的面孔,没有倾述更没有吐露,完全失去了自我,年轻人被环境锤炼正酣,氛围使得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相互之间都是雾里看花,后来有了政策更新,有了零的突破,有望改变命运,拭目以待,这是后语。
   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表现,渺茫的环境下人人都不能摆脱自己的命运,尤其知青中阶级成分不好的人更是小心谨慎,自己就给自己一个约束,深知是牛就得耕田,是马就得拉车,这是我们的命,少而无业,长而无成,前途叵测,乐,也是苦作乐,何况没有快乐。
   难以忘却的青春,细看她们的容颜,笑中透着恬静,天然的美,纯净的美,无暇的美,化妆品只有那时奢华的“雪花膏”。
   难以忘却的青春,脸晒黑了,心练红了。
   难以忘却的青春,我们村面貌也如此,六十年的中后期,七十年代初期,公社办公都是平房,干部下乡全部骑自行车,我每天行走于各家各户,为乡亲们送医送药,在农村干了七年赤脚医生。
   难以忘却的青春,清一色蓝,灰,一字领,有一件绿军装那是最漂亮的也是最让人羡慕的衣服了。
   难以忘却的青春,那时补丁裤子是艰苦朴素的表现,再破也挡不住天然的秀丽,农村夜不闭户朴实无争,都挺照顾弱势的女知青,男劳力一年后每天十分,已经属于壮劳力,打井,挖河非我们莫属。女劳力八分,年底扣去粮食,蔬菜,凡是队里分的东西年底都要扣除。
   探亲时剩的钱只能放在鞋垫里坐火车逃票(几次)列车员也无可奈何。赶上天津往返的火车车体的就好了,因为天津列车员家里也有知青,那时知青在城市基本是全覆盖。夸张的说,男青年们到家数数钱只能够买一条(永红烟)给日夜盼儿归的老人,家人不计较,回来就好。
   看我老婆(后中)和她下乡的姐妹们,当年花季一样的青春年华,却被黑布鞋军用鞋蓝布衫所遮盖,那是最爱美的年龄,(十七岁-十八岁)1969年(上海知青)
   如今五个人中,两个在美国,两个在天津,一个在哈尔滨。
   我也回来了......,七八年回城,经过努力,小有成就,还追上了时髦。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17-3-11 13:27
珍贵的照片,欣赏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7-3-15 19:2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7-3-15 19:24 编辑

      热烈欢迎朋友到白山黑水版块来,愿你在这里玩的开心快乐!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