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往事漫忆》选 [打印本页]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5 21:48
标题: 《往事漫忆》选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1-21 17:53 编辑

    这里文章的内容是自己一生各阶段经历的写实,(知青岁月除外,单有专集),不少文章曾在他处发表过,今选部分文章在这里重新集结。都是同龄人,文中的时代背景是我们共同熟悉的,感悟也会是相通相近的,希望能和各位共勉。

                           目录
           

           1、上私塾
           2、九道湾
           3、喝豆浆
           4、我是一个黑孩子
           5、打麻雀
           6、热带鱼的厄运
           7、罚作业
           8、营养品
           9、苍蝇换球拍
          10、赔书.偷书.写书

          11、三撞
          12、学工学农
          13、文革轶事
          14、砸钉子
          15、不该遗失的东西
          16、手抄本
          17、筒子楼
          18、藏猫猫
          19、车票历险记
          20、奶爸
          21、小保姆
          22、三八节的礼物
          23、中考阅卷杂感
          24、进修轶事
          25、评课
          26、失火记
          27、非常代课
          28、买碱面
          29、“把孩子给我送回来!”
          30、转岗
          31、吃蹭饭
          32、弃婴
          33、真假车票
          34、催电机
          35、吃毛蛋
          36、龙井茶.虎跑水
          37、“叔叔,给我一块钱吧”
          38、这也算出国?
          39、苗寨风情
          40、“两伊战争”
          41、省长撞我一膀子
          42、抢答
          43、国光苹果
          44、没有客人的宴请
          45、住高间儿
          46、军便装
          47、可怕的湖南菜
          48、一天三次吃河豚
          49、HeIIo,老外!
          50、疑似追捕
          51、“少找您10元钱 ......”
          52、一张素描
          53、承德东站
          54、丢三落四的小姑娘
          55、高考三部曲之“陪读”
          56、高考三部曲之“考试那几天”
          57、高考三部曲之“报志愿”
          58、代签名
          59、现场主持
          60、苦菜开花满地儿黄
          61、踏进童年的世界
          62、邂逅网上好友
          63、“您 .....挺好的?”
          64、雪影来承
          65、巴黎香水
          66、啊,精品
          67、今年在家过元宵
          68、春天好骑行
          69、情满天知网
          70、有朋故乡来
          (附:回文一篇)
          71、天知网友山庄行
          后记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5 21:51

                上私塾

    上小学之前,我读了整整一年的私塾。
     1957年夏天,父亲领着我去公立小学报名,招考老师说,新生必须得满7岁,我仅差月余,费番口舌后,悻悻而归。
     邻居说我机灵,是个读书的苗子,父亲经不住撺掇,就把我送进了私塾。
     私塾在离家不远一条胡同中的一座小院之内。未进院门,便闻书声朗朗,一个穿蓝长衫年逾七旬长髯飘飘的老者迎了出来,老先生一边和父亲交谈,一边不住眼地打量我。屋内的读书声戛然而止,七八个小脑袋贴在玻璃窗上往外瞅,于是我看到了几个压扁的小鼻子和怪模怪样挤扁了的脸。老先生回头吼了一声,不仅小脑袋们缩了回去,也着实吓了我一跳,屋内又响起杂乱的读书声。
     老先生姓边。第二天我背着书包来上学,边老先生把我引进教室,让我向正面墙上一个古代老头儿的画像鞠躬,后来才明白,那大概是孔夫子一类师道的鼻祖,这在我以后当中学语文教员教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才有了深刻的体会。
    孩子大约有二十多个,我很快就和他们融成一片。和他们一样,我学会了在老先生严厉的目光下胆颤心惊地大声诵读,也学会老师不在时下座位招猫逗狗地戏耍。
    和鲁迅先生文中描写的一样,边老先生也有一根长短适中而宽厚的戒尺,褐色中有些油亮,时常放在讲桌上。不几日,我就目睹了先生打同学左手掌的场景。第一次看了心惊肉跳,第二次就有些习惯了,第三次产生些奇妙的想法:我什么时候能挨上几板呢?
    不料很快轮到了我。前座的学生摇头晃脑故意挡着我,我在他后脑勺上狠弹一下,他咧嘴哭了。边老先生踱到我座前,我自觉站了起来,伸出左手,心里明白要挨打,却很怕。老先生却笑了,说是念你初犯,轻打几板吧,就在我左手心拍打几下。我有一丝遗憾至今尚存,老先生是用手打我的手心,因而至尽回忆起来,未挨戒尺终归是一种缺憾,使我的私塾生活不尽完整。
    语文课读生字时是要连笔顺一起诵读的。我们一起举起右手,伸出食指在空中比划,齐声诵道:“撇---横---竖勾---提---斜勾---撇---点---‘我’。”反复诵读,不仅很快记住了字,也养成绝少有倒下笔的好习惯。直到上小学一年级学“我”字时,我在座位上高声快速地连笔顺一起读出,老师很惊诧,我却很是得意。
    我很快在学习上渐入佳境了。最初老师曾在我作业簿上用红笔写了一行字,龙飞凤舞煞是好看,只是不知所云,哥哥看了告诉我,写的是“乱七八糟,不判!”到后来学习入门了,老先生就时时表扬我,小孩子越夸越来劲儿,第二学期就成了佼佼者。
    也许是受胡同院落的限制,也许是七十多岁的老先生不擅活动,私塾的体育课几乎没有,我们也没有鲁迅笔下百草园翻砖捉虫的快活,所以这方面没留下什么记忆。
    音乐课只是喊喊歌,美术课也仅是在玻璃上拓画,然而终归是应景儿,以后也未成气候,至于以后爱玩几种民族乐器,却和私塾无关。
     现在又时兴了私立学校,但却和那时的私塾迥然不同。那是一段上千年历史的末代私塾,我虽赶上个尾巴,却留下无尽的回味。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5 21:57

                  九道湾
      
    九道湾里,有我童年的一道湾。
    我的童年是在天津的南市度过的,海河蜿蜒流经市区,形成一条条不规则的街道,本来就狭窄的街道之间又有着许多更不规则更狭窄的胡同,九道湾,就是其中一条胡同的名字。
    胡同弯多,但不叫九道弯,却叫九道湾,再看看旁边的街道名称,闸口街、官沟街,都是与水有关的,这“天子渡津之地”,许多地名都是如此。
    九道湾胡同,曲曲弯弯,错综复杂,四通八达:有的很短,只有不到五米,有的很窄,仅能通过一人,每一个胡同口往往又是多岔口,宛若迷宫,生人进去,十有八九会迷茫转向。
    九道湾,这陈旧而古老的胡同,曾是我们男孩子的天堂。
    我们的童年可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多的玩具,找一块木板儿,用铅笔画出手枪的轮廓,再用锯条和刀子加工成木制手枪,用火筷子烫出扳机孔,再拴上一根彩色布条,一把令人羡慕的手枪就制成了。再把上身的外衣脱下来披在身上,只系上靠脖子的第一个扣子,将军的披风也有了。把裤腰带解下来系在外边,把手枪往腰带上一别,俨然成了一个叱咤战场的将军。
    整好装束,我们一群伙伴们,做着骑马的动作,驰骋进入了九道湾。
    啊,那弯弯曲曲的九道湾啊,绝对比得上任何一个惊险的古战场:一会儿是八路军对日本鬼子,一会儿是解放军对蒋匪军,一会儿是警察对小偷,一会儿是公安抓特务。一会儿你是好人我是坏人,一会儿你是坏人我是好人。
    好一番酣畅淋漓的激战,好一番斗智斗勇的搏击,直到夜色降临,才带着一身泥污和满脸的汗水,带着饿得咕咕响的肚子,回家挨训挨骂去了。
      
    下乡走了,带走了许多的思念,九道湾就在其中。在外想家的时候,就想起童年,想起了童年的时候,就想起了这承载着童真童趣的九道湾。
    结婚时回天津,特意带着承德的媳妇走进九道湾,在九曲回廊般的迷宫里,指着一处处给她绘声绘色讲童年,比导游在旅游点讲文物还有激情,毕竟那是从书上背的,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离津40多年了,九道湾胡同早就随着城市的拆迁不复存在了。只有儿时的九道湾胡同,还常常回进我的梦中,那“古罗马”战场的情景也常常在梦乡里回放和延伸....
.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7-9-15 22:44
     往事悠悠,栩栩如生~ 深情细腻的描述,感人深深~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6 07:34
雾梦 发表于 2017-9-15 22:44
往事悠悠,栩栩如生~ 深情细腻的描述,感人深深~

谢谢雾梦。一生的琐事,贯穿起来也是一段社会历史。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16 08:56
燕津 发表于 2017-9-15 21:51
上私塾

    上小学之前,我读了整整一年的私塾。

赶上私塾最后缘,
摇头晃脑高声念,
点点滴滴难忘怀,
心底还有几丝甜。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16 08:58
燕津 发表于 2017-9-15 21:57
九道湾
           九道湾里,有我童年的一道湾。    我的童年是在天津的南市度过的, ...

九道湾里度童年,
一身泥污满脸汗,
津门南市小胡同,
至今脑海记忆鲜。

作者: 江苏地子    时间: 2017-9-16 12:37
燕津 发表于 2017-9-15 21:57
九道湾
           九道湾里,有我童年的一道湾。    我的童年是在天津的南市度过的, ...

记忆有彩、、、、、、、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7 05:3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16 08:56
赶上私塾最后缘,
摇头晃脑高声念,
点点滴滴难忘怀,


谢谢龙行天下以诗作评。同龄人上过私塾的人极少,因此这段历史成了我难忘而独特的经历。儿时记忆好,私塾学习的情况不少至今印象深刻。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7 05:4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16 08:58
九道湾里度童年,
一身泥污满脸汗,
津门南市小胡同,


童年生活虽艰苦些,但留在我们记忆中更多的是快乐。我们有着同一时代的童年,因而有着相通相近的童年生活。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7 05:45
江苏地子 发表于 2017-9-16 12:37
记忆有彩、、、、、、、


谢谢江苏地子。老年了,近日的事总是丢三落四的,而童年的事却往往十分清晰,犹如昨日。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7 05:52

                   喝豆浆
     
     最怀念天津的早点,每次回天津,总把早点当正餐,吃得特别饱。
     小时候在天津,早点一直是买回家来吃。那时候,天津的早点品种多,味道好,价格又不贵,卖老豆腐(豆腐脑)、浆子(豆浆)、嘎巴菜(锅巴菜)、馃子(油条)的早点铺(天津叫豆腐房)特别多,一条街没走多远就有一个。因此大多家庭都不在家做早饭而上街买回家吃,豆腐脑大碗的6分一碗,小碗的4分,豆浆大碗4分,小碗2分或3分,馃子4分钱一根。买早点时拿个小锅去,一毛钱打上一锅浆子,或是打上两碗老豆腐(拿锅去给的多),再买上现炸的馃子,回家就着馒头或窝头,吃得很香。
     豆腐房的浆子是现做现卖,大锅里是打着滚儿热气腾腾的浆子,大师傅用大舀子往一排排的碗里倒,技术很高,几乎不往外撒,我每次买浆子都喜欢欣赏大师傅的倒浆子姿势。
     天津人喝豆浆有一个和其它城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浆子里不放糖而放盐(我的这个习惯在承德也一直保留着,喝豆浆从不放糖,到外面喝豆浆时在家包一小包儿盐面带去,此习惯曾多次遭到承德人的笑话)。因此,天津早点铺的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盛盐面的碗,供喝豆浆的人自己放。
     一次去打豆浆,排队时,我看到一个顾客坐在桌子前喝浆子。
     眼见他往豆浆碗里放了两三勺盐面,我很吃惊这么咸他怎么吃,便注意地观察他。豆浆很热,他一边用小勺搅和着,一边四下看,趁人不注意,又极快地用小勺舀了一勺盐放进豆浆里,接着又舀了一勺,边搅和边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
     我很快反应到,他准是把盐面儿当作糖面儿了。这老先生,一会该怎么喝啊。
     那时我大约上三四年级,还是个小孩子,喜欢看热闹,于是打完浆子没走,悄悄走到后面的桌子旁,放下手中的小锅,专门等着看结果。
     果然,这老先生舀了一勺豆浆放进嘴里,脸上立刻呈现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很快起身,拿起自己的东西,出了豆腐房,走了。
     估计这位准是外地人,天津的这个独特饮食习惯误导了人家,让他上了一个小当。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7 06:04

            “我是一个黑孩子”        
   
      
      
“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乡在黑非洲,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 ”     
      
      
这是近50年前在小学学过的一首歌曲。
     
      
那些天,受天知网《音画时尚》栏目“童年时代歌词歌曲大家唱”影响,无论手里干着什么活儿,嘴里总是哼哼唧唧唱着童年的歌曲,一会儿“小三娃放学后”,一会儿“山鸟啼红花开”,哼哼最多的,就是这首黑孩子的歌。
     
     
童年的记忆便在这哼哼中渐渐苏醒,慢慢地,连一些细节也姗姗走出记忆的角落,逐渐清晰起来。

   
   
我是一个黑孩子….”
    歌声从一间教室里传出,在楼道里徜徉,又顺着门窗钻进别的教室,把其他班语文课的字词谱上曲调,数学课的数字变成都来咪,歌声还钻进孩子们的耳廓,让他们摇头晃脑地在心里唱着。

    同一年级的各班在同一层楼道内,一个班上音乐课,其他班也能分享,于是,许多歌曲,在本班音乐课还未上时,就在他班的歌声中学得差不多了。这首歌就是这样,刚听了邻班的半节课,我们已经滚瓜烂熟了,于是在自己班的音乐课上放开喉咙吼,把歌声大声地送出教室,让别的班的字词也谱上曲谱,数字也变成都来咪。
   
  我是一个黑孩子…..”,
   那几天,每逢下课,楼道里就洋溢着黑非洲的气息。
   寒暑假,学校的课外活动总是开展得丰富多彩,除了各学科的兴趣小组,其它文体活动也蓬勃展开。学校的三楼大厅有一个简易的舞台,每逢假期,这里就成了小剧场,每周一次上演着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成为最受欢迎的地方。
   
     
老师一般不介入,都是学生自己搞,我们几个大队长也分了工,老师把小剧场这个最累心费力但同时又是最风光的差事落实到我和另一个大队委头上。

    确实累心,我们几个小孩子绞尽脑汁策划的一场节目,一周就演完了,还得各班去抓节目。
   
     
一拨拨小姑娘蹦蹦哒哒上台跳舞唱歌,一拨拨小小子白白话话上台说相声快板,几周下来,就到了捉襟见肘、黔驴技穷的地步。

   老师说最好来点新颖的,有点艺术性的,可把我们这些孩子难为住了。

  “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乡在黑非洲”脑子里突然涌出这首歌,对,在这首歌上打打主意。

   几个小脑瓜凑一块儿,节目的雏形就出来,跑去找辅导员,辅导员又给参谋参谋完善完善,节目就定型了。

   这是一场独幕剧:
   
   
(大幕拉开的时候)六七个黑孩子排着队弯着腰背着沉沉的木箱缓缓地走着,
   一个耀武扬威的白人工头挥着鞭子不停抽打着黑孩子们,
   一个黑孩子在皮鞭的抽打下跌倒在地,
   白人工头不停地抽打这个黑孩子,
   黑孩子慢慢爬起,抚摸身上伤痛,怒视白人工头,唱:  
         
      
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乡在黑非洲,
        黑非洲黑非洲,黑夜沉沉不到头。
        西方来的老爷们。骑在我们的脖上头,
        这帮去了那帮来,强盗瓜分了黑非洲…..”
   
    第一段唱完时,所有黑孩子都扔下木箱,齐唱第二段,
    唱到最后几句,黑孩子们怒目步步逼近白人工头,夺过鞭子扬起手臂,工头作浑身哆嗦状,
    歌声最后一句唱完时,台上的黑孩子和工头成雕塑状,黑孩子们自然是英雄般地各种正面造型,工头抱着脑袋坐在一个角落一直哆嗦。

    最后的收场开始我们怎么也设计不好,这个雕塑般的结束造型是辅导员老师给编排的。

    分配角色时,那个跌倒在地起来唱歌的黑孩子由我来担当,几个男孩子抢着演工头的角色,那角色很抢眼,常引起台下的笑声,最后只好又增加了一个工头儿。

   起个名吧,独幕剧就叫《我是一个黑孩子》。

   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乡在黑非洲…..”,
   独幕剧演了三周,每次都是压场戏。节目演完后,小剧场里总是响着黑孩子的歌声。

    还有一个插曲,每次演完节目,我们几个黑孩子不卸妆,带着满脸黑黑的油彩各处乱走,乱显摆,搞些吓唬同学的恶作剧,甚至结帮到街上走走,兴高采烈地赚点儿回头率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17 07:50
燕津 发表于 2017-9-17 05:52
喝豆浆
          最怀念天津的早点,每次回天津,总把早点当正餐,吃得特别饱。      ...

津门早点最馋人,
如今回归也品真,
当年品尝点滴景,
居然记得偷盐人。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17 07:53
燕津 发表于 2017-9-17 06:04
“我是一个黑孩子”         
   
      

我是一个黑孩子,
排成独幕剧形式,
舞台效果出奇好,
散场到处作展示。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8 14:42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17 07:50
津门早点最馋人,
如今回归也品真,
当年品尝点滴景,


我至今仍然喜欢家乡的早点,每次回津,总是换着样儿地吃,找寻童年的味道。谢谢龙行天下再赋诗。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8 14:4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17 07:53
我是一个黑孩子,
排成独幕剧形式,
舞台效果出奇好,


咱们童年时代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也不觉紧张,现在的孩子们一味枯燥地学啊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真是可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8 14:50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18 14:51 编辑

            打麻雀     
     
     1958年,一个沸腾的年代。
     全民大炼钢铁: 胡同里、操场上、机关大院、部队营房,到处支起土造小锅炉,民众的热情比炉内的火焰温度还高。

     粮食产量放卫星:到处是
“亩产过万斤”的口号,宣传画上谷穗上能坐个小孩,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却让吃饭成了极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
“除四害”的全民运动,也是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所谓
“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

     苍蝇、蚊子和老鼠,确实叫人讨厌,消灭它们理所当然。

     麻雀据说是与人们争粮食,被定性为敌我矛盾,于是也列入该打之列。
     我那时8、9岁,也想过,臭虫专喝人血,比麻雀讨厌多了,干嘛不打它?麻雀那小鸟挺可爱的,怎么打它呢?
     但到了真打麻雀的时候,小孩子兴奋的心情要远远超过同情心了。
     打麻雀之前的准备工作相当细致和具体,单位和街道挨家挨户地通知,说是几点几点,准备哪些东西,全市统一行动。

     那小家伙跑得挺贼,打是打不着的,所谓打麻雀,据说是用各种声音轰它,不让它有落脚之地,活活累死它。
                     
   大约在某一天的晚上,全民运动开始了。

   时间一到,大街上满是人,我们用各样的东西敲了起来。单位的有鞭炮、锣鼓镲,住家户有擀面杖配脸盆的,有火筷子配土簸箕的,还有端着饭盆儿跑出来,边吃边用勺敲盆的。一时间,杂乱的声音同时响起。大人认真地敲,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十分热闹。

   天上的麻雀很少,夜空下又看不清楚,偶尔一两只麻雀飞过,吱吱尖叫着,箭一般地掠过。

   敲了大约半小时,人们的兴致渐渐弱了,声音也稀了,有的已经回家了。

   小孩子们是最不愿意回家的,正借此机会疯跑一阵。

   一个小姑娘手托着一只小麻雀,我和另一个孩子凑了上去。

   那小麻雀静静地卧在小姑娘的手心里,一动也不动,两只圆圆的小眼睛半天忽闪一下,用手摸摸它,小心脏蹦蹦跳得不分点。

   小姑娘说,她觉得有东西撞了她肩膀一下,又落在地上,捡起一看是小麻雀,刚才还吱吱叫呢。
    一时,同情心占了主,我们轮流抚摸那只小麻雀。
   小麻雀的眼睛渐渐闭上了,身子软软的,用手提起它的小爪子,头也软软地乱晃。

   小麻雀死了。
     ……

   现在,连城镇里也鸟语花香了,那鸟语的主要来源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麻雀。
    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欢快地飞来飞去,与人类和谐相处,谁能相信,几十年前它曾经是人们追杀的对象呢!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19 13:01

              热带鱼的厄运
   
    上初中时,天津兴起了养热带鱼,很多家大大小小的鱼缸里,摇着尾巴的鱼儿在水草中游弋,悠哉悠哉,供人们赏玩,点缀着室内环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我家有着一个长方形的大玻璃鱼缸和两个小鱼缸,分门别类养着燕鱼、黑牡丹、红牡丹、孔雀等若干种热带鱼,里面放些水草,每一两天买上一二分钱的鱼虫,每周换一次水。
    写完作业,干完家务,我们常常在鱼缸前,看那可爱的小精灵们在水草中穿梭,自由往来。
    不久,文革风暴来了,先是批三家村,很快就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了。许多传统的东西被当做“四旧”列入“横扫”的范畴,花草鱼虫也被冠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遭遇灭顶之灾。
   那天,热带鱼的厄运到了。
   大约上午10点多钟,邻居突然推门而入,急慌慌说:“不好了,红卫兵挨家挨户查四旧呢,把热带鱼连缸都砸了!”
   我们家是临街的平房,我赶忙出去看。果然,离我家七八户的地方,一群穿着绿军装带红袖标的红卫兵正挨家挨户查呢。眼见一个红袖标从一家端出一个鱼缸,走到马路牙子的地沟旁,“啪”地一摔,缸碎水流,连那落地后四处乱蹦的鱼儿都能清清楚楚看到。
   女主人冲出来,只是叫了一声,却不敢作别的举动,又冲出一个孩子,大哭了起来。
   挨家查抄,查的很细,凡是认为是四旧一类的东西,全部当街销毁。
还有七八户,估计一小时内就会轮到我家。我赶忙回家,说明情况,一家人忙了起来。
   鱼是保不住了,那就保住鱼缸吧:把两个小鱼缸的鱼倒入脸盆,连鱼带水倒入门外的地沟,把鱼缸收了起来。又把大鱼缸里的鱼,连水淘进脸盆,一盆盆往外端。
用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把所有的鱼儿全倒入下水道,把鱼缸里放进破衣杂物,放在床下。
    Ade,我的燕鱼!Ade,我的红、黑牡丹!Ade,我的孔雀!
    收拾完了,我走出门外。那些红袖标们还在“认真地工作”,大街上已经有了一些被砸毁的物件,地沟口湿漉漉的,不知道已经倒了多少热带鱼了。
    我漠然地望着这些出出进进的绿军装红袖标们。
   
快中午12点了,离我家还隔两个门的时候,一个头头模样的人告诉红袖标们,先回去吃饭,吃完饭再回来接着查抄。
   不知为什么,下午这些红袖标没有来,第二天也没再来。街道太多,也许红袖标们又去哪条街道砸鱼缸扫四旧了。
   我有些后悔:后悔倒掉了那些可爱的鱼儿们;
   我有些坦然:反正鱼已经倒掉了,红袖标们再来也没什么可怕的了;
   我有些庆幸:庆幸红袖标们没在这条街上让居民们“受二茬罪”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0 07:59
燕津 发表于 2017-9-18 14:50
打麻雀     
     
     1958年,一个沸腾的年代。

曾经全民打麻雀,
累得鸟儿落地间,
可怜眼看鸟儿亡,
小娃伤心在心田。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0 08:01
燕津 发表于 2017-9-19 13:01
热带鱼的厄运        上初中时,天津兴起了养热带鱼,很多家大大小小的鱼缸里,摇着尾巴的 ...

文革拼命破四旧,
热带小鱼罪遭够,
着急慌忙倒水沟,
只保鱼缸没有丢。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0 21:49
燕津 发表于 2017-9-18 14:50
打麻雀     
     
     1958年,一个沸腾的年代。


58 年除四害的时候,满大街打麻雀需政府统一时间统一行动,那时我们正是七八岁的孩子,敲着家伙满街疯跑,特别好玩。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0 21:5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0 08:01
文革拼命破四旧,
热带小鱼罪遭够,
着急慌忙倒水沟,


倒掉热带鱼后,后悔得好几天别扭。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0 21:56

                 罚作业
     
     那次被罚作业,让我一生难忘。
     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留的作业很多,下午放学后我在教室写作业。

     静校的铃声响了。
     学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静校的铃声一响,所有学生必须离校。
     我收起书包,准备回家。
     窗外传来男孩子踢球的欢乐叫声,我隔窗一望,是我班的学生。我是少先队大队长,多年小干部养成的习惯让我来到操场,提醒他们快回家。

     来到操场,球正在天上飞,
地一声,撞碎了一楼教室的玻璃窗,进了教室。
     我恰好离教室近,便返身回教室捡到球,又回到操场。
     这时,班主任恰好来到了操场,正在批评他们,见我拿着球过来,有些诧异,撇了我一眼,又接着批评道:
不管学习成绩怎样,不管是不是班干部,都要遵守学校的制度。批评完了,又加了一句:我看你们作业还是少,这样吧,把语文第*课抄写5遍,每人再写10篇毛笔字,明天上课前交到我那里!说完走了。
      几个同学和我说,你又没踢球,罚你多冤啊!快去和老师说啊。

      我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没去老师的办公室,回家了。

      写完正常的作业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我找出一个新本,开始抄课文。我记得那是一篇语文书里少有的长篇幅的课文,题目叫《工人代表》,说的是刘少奇当年领导矿工罢工的事。

      开始写得还算工整,写第三遍时已经夜里12点了,眼睛都睁不开了。

      妈妈不知什么时候从床上又起来了,端着一杯水来到身边,轻声问我:
今天作业怎么这么多啊!
     
我突然感到特别委屈,眼泪一下涌满眼眶,怕妈妈发觉,假装揉眼睛掩饰。
     屋里有些闷热,我头上早有了汗水。妈妈浸湿了毛巾,帮我擦汗水,我拽过毛  巾,连同泪水一起擦,好在妈妈没有发觉。

     一直到凌晨2点多,
作业才写完。妈妈身体不好,却一直陪着我,我几次催都不走,我这才特别后悔当时没找老师说明情况,让妈妈也陪我熬夜。

     第二天上早自习的时候,我到班主任办公室,交上了抄写的5遍课文和10篇毛笔字。

     下午班会时,老师在班里突然大发感慨,他先当着全班同学向我表示道歉,说自己没调查就乱处理,又把我这个小干部夸得天花乱坠,说我在当时顾全大局,维护老师,是好品质。
    其实我当时没想那么深,一来有些胆怯,二来怕老师下不来台,结果让妈妈陪了半夜,特别心疼,现在可后悔了,又恨老师又恨自己。
    后来一打听,七八个踢球被罚写作业的学生中,有两个根本没写,其余的都没写完。
    只有我这个不该罚的,却全部完成了罚写的作业。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0 21:56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0 22:06 编辑

                        营养品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哗啦啦飘了两年后,三年自然灾害也随风“飘”了过来。
    粮食肯定不够吃了,于是瓜菜代,瓜菜不够了,再去挖野菜。那时我十一二岁,兄弟三人,都是正能吃的时候,父亲每周日老早起来,顶着星星骑自行车去郊外挖野菜,一小麻袋的野菜挖回来已是中午时分,接连几天,我们的餐桌上就摆上了野菜掺黑面烙的不成个的饼子。
    家家如此,谁也不笑话谁。
    一九六二年,我上小学五年级。
    那天下午,我们在上课,班主任推门进来,和任课老师打个招呼,把我叫出去,让我去教导处。
    进了教导处,除了校领导、几位老师、还看见不少穿白大褂的人员。我和另两个学生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大致明白了怎么回事。
    为了祖国第二代的健康,市区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到各校对孩子们做身体检查。几个老师和我们三个学生大队长领着他们到各班去,对所有学生做检查,有缺课没来的,就通知赶快到校,尽量一个不缺。
   每个教室,都把课停下来,学生们平静地接受检查。 检查身体的部位记不太全了,但有摁腿这项,腿上有坑儿,摁后不复原,是浮肿,就记下学生名字。
   平均每个班都有三两个浮肿的,凡是浮肿的同学,随后都发给一份营养品:一小袋黄豆、一小块猪肝(也许是猪肉),还有一些别的,记不清了。一周内不允许上体育课,几天内到指定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几个检查组转完了各班,回到教导处。我们三个学生准备回班,被检查组负责人叫住了。他问工作人员,还有几份营养品,又对校长说,天晚了,不能到其它学校去了,还剩几份营养品,明天也不新鲜了,让这三个小同学各拿走一份吧。说着,把黄豆和猪肝等包好的三份营养品递给我们仨,我们高兴得简直没法说。
   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感慨还是不少:
   一是三年自然灾害的确是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影响深,还听说许多饿死人的事。
   二是国家对青少年还是比较关心的,但大城市能这样,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能够做到这样吗?
   三是根据医生的检查判断发给一部分学生营养品,其他学生没有持异议的、没有主动要的。如果是现在,现在能做到吗?
   四是最后剩下了几份,给了三个帮忙的小学生各一份,却没有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如果是现在呢?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1 08:04
奉命陪着大夫转,
检查身体去各班,
最后分得营养品,
至今感慨思万千。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1 08:07
燕津 发表于 2017-9-20 21:56
罚作业          那次被罚作业,让我一生难忘。
     小学六年级时,有一天留的作业很 ...

只因拣了一颗球,
被罚写字半夜愁,
妈妈陪着来熬夜,
次日老师表扬透。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1 09:47
欣赏佳作。困难时期有的同学因粮食不足而浮肿,得到有关部门的营养品。使我想起插队的一件往事:有一位知青插队时才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第一次返回省城探亲,他的邻居都说:“和下乡之前对比,人长高了,也长胖了。”这位知青的母亲爱子心切,对邻居说:“哪里是长胖,是浮肿了。”然后用手指在宝贝儿子身上反复按压,以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大概也是困难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其实我们插队的地方盛产水稻,每个知青分到的大米都吃不完,怎么可能浮肿。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1 21:5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1 08:04
奉命陪着大夫转,
检查身体去各班,
最后分得营养品,

还是大城市条件好,我想节粮度荒年代中小城市做到这样关心孩子健康的情况很少。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1 21:5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1 08:07
只因拣了一颗球,
被罚写字半夜愁,
妈妈陪着来熬夜,


那件事情其实我很后悔,主要是心疼妈妈,妈妈身体不好,却陪我熬了大半宿。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1 22:02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1 09:47
欣赏佳作。困难时期有的同学因粮食不足而浮肿,得到有关部门的营养品。使我想起插队的一件往事:有一位知青 ...

妈妈总是疼爱孩子的,宁愿相信自己孩子吃不好,也要再给孩子增加营养。可怜天下父母心。谢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1 22:08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1 22:09 编辑

            苍蝇换球拍
   
    小学阶段,我们的书包可没有现在小学生的书包这么沉,但里面的东西挺丰富。除了学习用具之外,还要必带小水碗、小手帕、小抹布等。进校门前不仅要接受值勤同学的检查,还要伸出小手,检查手是否干净,指甲是否过长。检查的同学很认真,脏了得回去洗,少一样也得回家去拿。
    那时,爱国卫生运动搞得既热烈又扎实,有时还开展一些灭蚊蝇、灭鼠害的活动。学校一般是开展这些活动最积极的地方,做起来也认真。于是,我们每天上学又多带一样东西——苍蝇拍,也列入被检查之列。
    为了鼓励我们小学生打苍蝇的积极性,学校和社会还联合制订一些奖励措施:若干个死苍蝇可换一张电影票,若干个可换一个乒乓球更多的还可换一个乒乓球拍。
    每天一下课,我们手握苍蝇拍,瞪着小眼睛,四处挲摩,到处是“啪啪”的声音,有时发现一个苍蝇,一群拍子打过去。还有搞“假动作”的,引得别的同学上当。厕所是重点,关顾的人也多,惹得方便的同学很不方便。聚精会神地跟踪苍蝇行踪,往往还容易进错了门。
    一次,一个同学为争先打到一个苍蝇,进了女厕所,里面一往外走的女生不但没吃惊,还手指墙角喊:“在那儿了!在那儿!”。
    学校组织看电影,号召用苍蝇换票,老师一布置,我们以小队为单位,集体“凑票”。一个女同学当保管,大家一齐出动打,到是集体行动好,没有争抢,只有协作,终于凑全了全小队的电影票。也有“搞阴谋”的,把一个苍蝇撕成两半,充做两个。老师在班上批评了,我们却在心里想:这办法我们怎么没先想到呢?
    集体行动尝到了甜头,我们又集体凑苍蝇换乒乓球拍(这可是单兵作战难以作到的),经过多天努力,终于实现了。但球拍到手后给谁呢?这是个难题。
    去问老师,老师说这是你们小队的事,你们自己解决吧。小队特意开个会,七嘴八舌地乱呛呛。小队长是个腼腆的小姑娘,没了主意,直拿眼瞅我。我出了个主意,球拍归小队全体所有,让小队里唯一的一个非队员保管。虽然有撅嘴的,但最后总算通过。
    结果这个非队员特别感动,不但热情为大家服务(用的人多,挺麻烦的),别的方面也有了进步,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久还加入了少先队。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1 22:13

                赔书.偷书.写书

   那本叫做《春姑娘和雪爷爷》的书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
   那是一本厚厚的、专为孩子们写的、集诗歌、散文、小说为一体的儿童读物。之所以能记住它,实在是有一段不凡的经历。
   那时家境窘迫,我们买不起书,小学六年级的哥哥拥有了第一张市级图书馆的借阅证后,欢呼雀跃的是我们弟兄三人。
   “春姑娘”和“雪爷爷”进我家,虽然受到贵宾般地欢迎,却未受到贵宾般的礼遇。三个男孩子争看的结果,自然是“春姑娘”的头发乱了,“雪爷爷”的胡子稀了。待到还书时,有些胆怯,鼓起勇气一同前去。管理员铁面无私,根本无视三个孩子的道歉和企求,执意索赔,虽然只有1元多,我们付不出,只好捧着书忐忑而返。
    三天后,两个图书馆工作人员按借书证上的地址索骥上门讨赔。不知情的妈妈付过款,待人走后,狠狠地教训我们一顿。大哥是“罪魁”,自然领受得多些。然而从妈妈的教训中至少领悟两点:一是对别人的东西要格外珍护,二是1元多钱至少是我们那样家庭3、4天的菜钱。
    这两点,至今受益。
    ......
    追根溯源,我的文学爱好当始于偷书。
    文革时,我就读于天津第十九中学,其时,文化革命如火如荼,各式战斗队多如牛毛,学校的教室和办公室纷纷被“割据”,我们十几个学生也抢占了学校三楼的生物实验室“占山为王”。玩腻了显微镜、动物标本之后,突然发现楼下的图书室竟被他人占着,心中不由忿忿然,于是决定当夜“夜袭敌营”。
    夜幕下绳索沿窗而下,一同学自告奋勇,顺绳索滑下进入图书室窗内,心惊胆颤地从书架上胡乱抱了几抱书,我们用另一条绳子把系好裤脚的裤子放下去,于是装满书的口袋徐徐而上,沿窗进入生物实验室。我们发出胜利般轻微的欢呼声。
    “分赃”的结果,我得到了《牛虻》、《红楼梦 》[第二册]等四本书。没想到,“缴获”的 “封资修战利品”一下子使我着了迷,从此爱上了文学。
       ......
    虽爱读书,却与写作无缘。在我眼里,作家们是神圣的,须虔诚仰视,可望不可及。不料年近50,却借作家的光环沾了点“仙气”:一些承德老知青发起一个怀旧的撰文活动,顿时插队生活历历在目以至思绪难平,伏案三夜一气呵成尚意犹未尽。不久,一本装祯精致的《归忆青春》被戏剧出版社出版,望着由自己手稿变成的铅字和扉页上冠以作者的己照,头几天有些飘飘然,差点忘了自己是谁。
    由是悟出一个道理:读书要读出作者的心灵之声;写书要写熟悉的生活和真情实感.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2 08:06
燕津 发表于 2017-9-21 22:08
苍蝇换球拍
       小学阶段,我们的书包可没有现在小学生的书包这么沉,但里面的东西挺丰 ...

学校号召打苍蝇,
大家集体发威行,
奖品用来鼓舞人,
促进团结提高进。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2 08:12
燕津 发表于 2017-9-21 22:13
赔书.偷书.写书

   那本叫做《春姑娘和雪爷爷》的书是我平生阅读的第一本课外书。

与书结缘有故事,
先赔后偷再写之,
晚年创作多自豪,
楼主有心发展实。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2 22:0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2 08:06
学校号召打苍蝇,
大家集体发威行,
奖品用来鼓舞人,

咱们的小学阶段,学习之余活动丰富多彩,爱国卫生也是一项。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2 22:1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2 08:12
与书结缘有故事,
先赔后偷再写之,
晚年创作多自豪,


现在喜欢读书的不多了,电视、网络、博客、微信等将读书冲击不小。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2 22:22

                   三撞
    文革初期,我16岁,上初二。
    课停了,都去搞文化大革命,我们像出笼的鸟儿,除了有时用毛笔在纸上划拉划拉大字报,整天在操场上和篮、排、足球亲热。
    学校的公用自行车无人管理了,真正成了学生们的公车。不少学生开始在操场上轮流学骑自行车。
    人多车少,必须得用“速成班”的速度学,给我的时间是半天,我必须在半天内学会。
    省略了学滑行、骗腿儿上车的程序,直接把车一歪,坐在车座上,使劲一蹬,车就驮人走了。
用了一个多小时,在操场上连人带车摔了无数次,终于能晃晃悠悠地横冲直撞了。
    都说大风大浪能锻炼真本领。有了一个小时的“车龄”,上街了。有部电影片叫《三笑》,我这一出门,就有了“三撞”。
    出校门右转,晃荡在河北路上,到了十字路口,本想前行,不料让其它自行车“逼”成了右转弯,结果进了鞍山道。
    鞍山道是交通主干道,汽车、自行车、行人都不少。我不敢贴近汽车骑,只有在自行车群的中间滥竽充数。不时有人回头看我,好心人还提醒我:“小心点儿,小伙子!”
    我继续晃荡着。人家躲我,我可主动和人家“亲热”,结果,一位老大爷终于成了目标,让我撞翻在地。鱼贯而密流的自行车群里,至少有三四个“翻身落马”,罪魁自然是我。
    赶忙向大家赔礼,说自己是二把刀。那时人际之间的关系比现在好得多,连我的自行车都是别人扶起来的。这是“一撞”——撞车。
    到了墙子河边(现在叫南京路),又是右拐弯,这条路比鞍山道要稍清净些,我的心有些放松了,一放松,晃得也不厉害了。
    对面来了一辆马车,我提高了警惕,不由攥紧了车把。越是不让它靠近马车,越是不听我的指挥,直接奔马车前的三匹马冲过去。
    那马车夫可吓坏了,赶忙跳下车拉住马缰绳.可是来不及了,眼看我就要撞在马的前肩上,那车夫推了我车子一把,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倒在地上。
    好在车夫已经拉住了马,不然,或马踩或轱辘压都是有可能的。这是“二撞”——撞马。
    好半天没敢骑车,只是推着走。等拐到万全道上,又好了伤疤忘了疼。
    万全道汽车不多,可街道较窄,行人多些。
    一个中年妇女提个菜篮子斜穿马路,自行车却直奔她过去了。结果人家一屁股墩儿坐在地上,菜从篮子里飞了出来。
    我慌忙下车,扶起中年妇女,刚想道歉,一看,哈,是同学的妈妈。
    我开口就叫伯母,问摔哪了,用上医院吗?伯母咧着嘴慢慢站起来,脸上的愠怒转为慈祥。忽然,伯母又紧张起来:“有事吗?是不是我家**又闯祸啦?”   
    我赶紧说不是,“我看见您,想打个招呼,可是车不听使唤……”   
    “不要紧的。我以为**又惹祸了呢”。
    我一边搀着伯母往便道走,一边偷偷吐舌头。   
    我执意将伯母送到了家中。伯母催我回,我端起暖壶,给伯母倒了一杯水,才和伯母告别。这是“三撞”——撞人。
    果然,“大风浪里练红心”,“三撞”之后,很快就练成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2 22:27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2 22:43 编辑

               学工学农
   叫学工学农是后来的事儿,当时就叫去工厂劳动或去农村劳动。
   文革前,我上初中。那年代,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又红又专,从小培养与工农相结合,将来做革命事业接班人。
   学校每年都要抽出一两个星期,安排我们到工厂和农村去深入工农,接受锻炼。
   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可没有这么高度的思想觉悟,听说离开枯燥的课堂,不上课了,敲打着课桌,欢呼雀跃,兴奋得恨不得马上就出发。

                       学工

     初中一年级时,我们劳动去的工厂是华北缝纫机厂。
     我们小组被分配到后勤部门,干的是辅助工作。第一次走进工厂班组,什么都好奇,也挺兴奋。
     第一天干的活是清理澡堂子:用水龙头冲浴池,用抹布擦池盆,笤帚扫墩布拖,我们挺卖力。水龙头冲地挺好玩的,不一会就把自己衣服弄得精湿。清扫完浴池师傅又把我们领进锅炉房,我以为还要干活,原来师傅是让我们把湿衣服脱掉,在锅炉旁烘干。
    半大小子闲不住,看烧锅炉的师傅用大铁锨往炉膛里送煤,一个同学觉得好玩,也学着上煤,漓漓落落撒了一地,另一个同学说自己保证不撒,端着一锨煤哆哆嗦嗦送进了炉膛。几个同学都要试,你一锨我一锨地玩,直到烧锅炉的师傅喊了一声:够啦!
   后勤总是干一些脏累苦的活,那天的活是清理厕所,我们一听,全耷拉脑袋了。至今感谢那个组长师傅,说哪有让孩子干这个的,太脏,你们去扫厂区大道吧,我们自己扫厕所。
   虽然喊的是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但太脏太臭我们还是受不了。
   工厂劳动期间最热闹是吃饭的时候,分散在各车间部门的同学聚在一起,说着各自车间的事,吃着聊着,嘻嘻哈哈。
   也有麻烦事。上班时,我们把从家带来的大米放在饭盒里搁进食堂的大蒸锅里,等中午取饭时,不少同学傻了眼,一大堆近似的饭盒,不知哪个是自己的,滚热的饭盒,也不便挨个打开看看。再看那些工人,很轻易取走自己的饭盒,仔细一看,人家饭盒上贴着带名字的橡皮膏,有好几个同学是新买的饭盒,结果第一天饭盒就“姊妹易嫁”了。菜很少从家中带,到大食堂排队买个素菜或肉菜,一大堆同学聚一块吃,饭菜就特别香。
    回到学校是要写劳动总结的,总结上虽然革命口号一大堆,但我们谈论起来的,都是那些趣闻趣事。

                        学农
    初二年级,开始学农。
    学农更叫人兴奋,因为要背上铺盖卷,离开家到农村去住,我高兴得头天晚上没睡好觉,一问,好多同学和我一样兴奋。
    提前几天学校就通知了,说要到津南李七庄去收稻子,住上十几天,一来支农,二来锻炼思想,还得学老八路,带上粮票和饭费,不沾群众一针一线。
    临出发前,学校又通知,说是农村大队来信儿了,人家说孩子们到我们这儿帮着收稻子,哪有自带钱粮的,坚决不收。我们听了,喜形于色。
    出发时,几百人的队伍,个个背着着背包,提着装着脸盆牙具一类东西的网兜,唱着革命歌曲,浩浩荡荡行进在大街上,歌声此起彼伏,个个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到了生产队,安排了住宿,进门就给老乡挑水扫院子的,还真有点老八路的作风。
    第二天就在稻田里挥舞镰刀割稻子了。 劳动内容是:把稻子割倒,捆成捆,扛到地头。
    开始稻茬割得参差不齐,稻捆大小不一,有松有紧,扛起来就散包。第二天生产队专门指派社员来捆捆儿,我们只是割稻子扛稻子。
    同学们还真是不惜力,一个人最少扛两捆,劲头大的扛三捆,个别逞强的,扛上四捆,脑袋埋在稻捆里,步履踉踉跄跄的,却喝得好彩,掌声响起来。
    第一次睡大炕,挺新鲜,就是太硬,躺下来咯得慌。
    第一次集体吃农家饭,觉得比自己家的饭好吃。新大米,特松软香甜,又敞开吃,很多同学不吃撑着不撒嘴。
    第一次干农活儿,谁也不偷懒,结果干了一天就胳膊膀子一块疼,第二天抬胳膊都费劲。
    晚上洗脸洗脚,得去伙房打热水,那天轮到我去打热水,我端着一洗脸盆热水从伙房出来,一只狗紧跟着我,直叫唤,我喊它离开、伸脚踢它都不起作用,连害怕带着急,一盆热水泼了过去,狗狗嚎叫着跑了。我再回伙房重新打热水,伙房就是不给,说是按班排供应,没富余的,结果那天我们冷水洗的脸脚。
    那天,在稻田里发现一条蛇,一米多长,我们特兴奋。几个同学在稻田里围追堵截,吓得女同学女社员吱哇乱叫。终于抓着了,借了老乡家一个桶,把蛇先存放起来。我们几个一商量,决定制作一个标本。
    一个同学居然自告奋勇,借辆自行车,趁夜色偷偷回学校,到生物实验室拿一个装福尔马林的大瓶子,藏在书包里,第二天一早再回来(我们有生物实验室的钥匙)。虽然能回家住一宿,但来回几十里地,也真够他呛。
   回到学校,我们把泡蛇的瓶子放进生物室,后来就不再关注它了。
   这样的学农共两次,第二次是在文革初期,虽然班级散了,变成了许多战斗队,但时值农忙,当时的校革委一组织,大多同学都能积极参加,热情还挺高。
   都是去的津南李七庄,都是排着队浩浩荡荡来回,都是高唱着革命歌曲,都是情绪高涨。
   谁也不会料到,这浩浩荡荡支农队伍里的大多同学,一两年后,一拨一拨陆续走进广阔的农村,真地去学农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3 08:05
燕津 发表于 2017-9-22 22:22
三撞
    文革初期,我16岁,上初二。    课停了,都去搞文化大革命,我们像出笼的鸟 ...

胡乱学骑自行车,
撞车撞马撞人祸,
经历如此三趟险,
技艺在身算通过。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3 08:16
燕津 发表于 2017-9-22 22:27
学工学农   叫学工学农是后来的事儿,当时就叫去工厂劳动或去农村劳动。   文革前,我上初 ...

学工学农皆有趣,
只把热闹红火记,
至今片断虽零碎,
仍是欢乐在堆积。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3 15:58
“这浩浩荡荡支农队伍里的大多同学,一两年后,一拨一拨陆续走进广阔的农村,真地去学农了。”确实如此。我们学校最后一次学农是1968年,其实就是上山下乡前的热身运动。当时一位同学说:“以后想到城市郊区这样的农村插队,门都没有。”这位同学倒是有先见之明,我们班上只有一位农村子弟,他父母是近郊的菜农,想回家接受本村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有的同学想投靠沿海农村的亲友,到那里去插队,都不允许。当年规定,我省两个主要城市,福州的老三届全部前往闽北山区,厦门的老三届全部前往闽西山区,其它地方插队都不行。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8:45
燕津 发表于 2017-9-22 22:22
三撞
    文革初期,我16岁,上初二。    课停了,都去搞文化大革命,我们像出笼的鸟 ...

文革初期,咱这些半大小子哪懂得这么多国家大事,更兴奋的是暂时不上课,可以疯玩了,自行车就是在那时练成的。谢谢龙行天下的诗复。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8:45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3 18:46 编辑
燕津 发表于 2017-9-22 22:22
三撞
    文革初期,我16岁,上初二。    课停了,都去搞文化大革命,我们像出笼的鸟 ...

文革初期,咱这些半大小子哪懂得这么多国家大事,更兴奋的是暂时不上课,可以疯玩了,自行车就是在那时练成的。谢谢龙行天下的诗复。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8:5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3 08:16
学工学农皆有趣,
只把热闹红火记,
至今片断虽零碎,


估计北京也是这样,那时中学生每学年都要与工农结合,参加工厂或农村的劳动。我觉得那些活动挺好的,对孩子的一生确实有好处。可惜现在的孩子都成娇娃娃了。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9:03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3 15:58
“这浩浩荡荡支农队伍里的大多同学,一两年后,一拨一拨陆续走进广阔的农村,真地去学农了。”确实如此。我 ...


没错,插队下乡是定向的,城市的郊区成了香饽饽,不容随意去。天津和平区定向河北承德山区,仅围场一县就近4千天津知青。谢谢麻沙老农跟帖。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9:10

                   文革轶事
    文革爆发时,我正要上初三。
    整天背那些枯燥的代数公式、英语单词和之乎者也,一天到晚特别单调乏味,突然听到停课闹革命的消息,全班沸腾了,欢呼雀跃,还有站起来鼓掌的。
    十五六的小屁孩儿,懂得什么闹革命,疯玩几天才是真的,不料这一玩,大多数人就永远失去了再进课堂的机会。
    61号,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3号,我校一个学生写了批评老师和校领导的大字报,几天后,学校在操场召开全校大会,狠批“6.3事件”,我校的文革运动从而“渐入佳境”。
    不久,开始用大字报对老师们进行狂轰滥炸,我们对老师哪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感到好玩。
    班主任所在的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庙小妖风大”,下联是“池浅王八多”,横批是“聚鬼堂”。老师们出出进进,习以为常,还有俩老师进行点评:“这一横不够长,那一捺不够顿”,像是在批改书法。
   批判老师索然无味了,各战斗队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
   用不着注册,几个人一捏咕,一个战斗队就诞生了,接着就是抢地盘,占营寨。
   教室、办公室、早下手占好地儿。我们十几个同班同学一碰头,“毛泽东思想七一红卫兵”战斗队便宣告问世。
   “毛泽东思想七一红卫兵”不久又和高中的一个叫32111的战斗队合并,32111是一个大庆铁人钻井队的名称,我是学校民乐队的,自然地把它叫作咪来都都都。
    文革是搞政治活动的,我们这帮半大小子却以玩为主。
    我们先后占领过高中楼内的储藏室、操场边上的体育室和初中楼内的生物实验室。
    高中楼内的储藏室占据没多长时间就被赶了出来。
    李雪峰到天津后,天津的支持派和反对派势不两立,支持派简称“五代会”,反对派简称“大联筹”。我校一个叫“红旗”的战斗队属“大联筹”,与属于“五代会”的发电设备厂在天津繁华地段和平路发生了冲突,于是“红旗”在百货大楼对过的胜利公园旁保护现场,使交通受阻,又和前来拆除的市公安局继续冲突,致使“地摊儿”摆了数月,于是“19中红旗”名声大振,响彻全市,在校内占领了整个高中楼,我们这些非“红旗”派一夜之间就在“红旗的革命行动好得很”的广播声中灰溜溜离开了高中楼。
    占据体育室可是获益匪浅,篮排球等各类体育器械应有尽有,写什么大字报啊,那些天净在球场上和篮球架玩命。体育室好像还有一台钢琴,让我们弹得整天叮叮当当的,一个个比殷承宗还牛。
    忘记是什么原因离开的体育室,不久我们又占据了初中楼上的生物室。
    嗬!这回可进了学校的宝库:柜子里排列着几十台显微镜和实验械具,另一个柜子里满是各类动物的标本,有的还泡在福尔马林的大瓶子里。
    我们从室外捉来一些蚂蚱蜻蜓一类的东西,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把支农时捉回的蛇放进瓶子里灌上福尔马林充作标本。
    最刺激的是夜间把一个真人大小的人体骨骼标本架子放在室内门口,把电灯泡涂上绿色架在人体标本的头颅旁,然后关上屋门出去骗别的同学进门,不知情的同学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骷髅人体在泛着绿光,吓他一跳。
   我们还曾从窗户悄悄顺绳而下,悄悄从窗户溜进一楼对立面组织占据的图书馆,偷出些书来大家分着看。(这件事曾在《赔书.偷书.写书》一文中记载)
   淘气的坏小子行为还有一些,但有一点至今值得骄傲,生物室中那么多贵重的东西,我们十几个人未曾毁坏一件,未曾拿走一件,文革后期,我们交回的是一个器物完整的实验室。
   近三年的文革告一段落了,我们这些或是“大联筹”的、或是“五代会”的;或是“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或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或是根红苗正接班人的、或是地富反坏狗崽崽的,除个别“漏网外,全都统统装进绿色长龙,一声长鸣,到广阔天地,“蘸尽东海千层浪,写满蓝天万里云”,续写文革的下一个篇章去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3 19:11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3 19:19 编辑



                              砸钉子
    这里所说的砸钉子,是一种在自己家里为贴补生活而创收的劳动,童年时我从事这种“工作”至少有两年。
    别看我出生在大城市,童年时代大城市里家庭生活困难的多着呢,一人上班养活一大家子的现象很普遍,于是许多家庭为贴补生活不得不再“谋一份职业”,过日子的同时,家里也变成从事生产的“小作坊”。电视剧《年轮》里就有这样的镜头,一家人利用饭后的闲暇时间在糊一些纸盒类的东西,每看到这里时,自己心里不由升起一种亲切感和酸楚感。
    当年,我父亲一人上班养活全家,我们兄弟三人能吃能穿的(淘小子饭量大也费衣服),母亲又有病,常年打针吃药,家庭生活挺拮据。父亲在一家皮鞋厂上班,工人们在手工钉鞋时会产生一些弯钉子,弯钉子多了,就得有人把它砸直以再利用,于是,厂子就把这活儿分给生活困难的职工,让其家属在自己家里干这活儿。
    在凳子上放一块小铁板,铁板上铺一块皮子下脚料,一手把弯钉子在皮子上拱起,一手用榔头将弯钉子砸直,然后将砸直的钉子按照2分、4分、6分等不同的长度分别放在不同的盒子里,这就是砸钉子的程序。
     简单吗?看似非常简单。你砸个试试?我相信你在砸5个钉子之内至少会砸在手上一次。
     那时哥哥正上技校,常年住校不回家,我和弟弟就成了砸钉子的主力军,放学之余,做完作业,我和弟弟常常一人坐一个小板凳,在杌凳子上砸钉子。这样的“技术”小孩子掌握得特别快,我俩很快就非常熟练了,一个个弯曲的钉子,当当两下就变得溜直,并准确地“投掷”在各自分寸的盒子里,还不影响说说笑笑。妈妈很疼爱我们,干一会儿总是让我们出去玩玩,因此我们对这项“本职工作”从未产生厌烦情绪。不仅如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还早早地为家里的拮据分忧,主动和自愿地“加班加点”为改善家庭经济做贡献。
     劳动成果是按斤论价的,砸直的钉子每斤2角钱。一斤里有多少个钉子没计算过,能往鞋上钉的钉子能有多大啊,因此一斤钉子很出数,一个个把它砸直,得费些功夫呢。弯钉子里大约掺有一二成的直钉子,每看到这些直钉子,就感到格外亲切。
     我和弟弟学习之余的这项创收每月都在5元以上,偶尔超过10元就特别高兴。妈妈总是把我们的劳动所得单独存放起来,然后在年节或适当的时候用于我们身上。记得那年刚兴穿尼龙袜子,3块多钱一双(一双就得砸近20斤钉子的钱),连富裕一些家庭穿的人都不多,妈妈却买了两双给我兄弟俩,让我们在学校里炫耀了好几天。
     妈妈身体不好,袜子是让我们自己去买的,还剩下3角多钱,我俩一人买一瓶汽水喝。记得很清楚,山海关牌的,16一瓶。喝得好甜啊,不仅汽水甜,心里也特别甜,因为是自己挣钱买的。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4 09:23
从小砸钉子为家庭分忧,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还清楚记得,我们学校正式停课是1966年6月1日,即《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发表的当天。我们班的任课教师中,第一个成为牛鬼蛇神的是教政治的陈老师。其实陈老师上课都是照本宣科,从来没有出格的言论,成为牛鬼蛇神是因为家庭出身。有同学贴出大字报,说陈老师的家族在万恶的旧社会号称“陈半街”,因为拥有半条街的房子而得名。现在时过境迁,如果谁的名下拥有许多住房,往往被人们视为成功人士,而不用像陈老师那样诚惶诚恐。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4 18:09
燕津 发表于 2017-9-23 19:10
文革轶事    文革爆发时,我正要上初三。    整天背那些枯燥的代数公式、英语单词和之 ...

文革初起大混乱,
去把教室来抢占,
连续搬过几处地,
从来没把便宜占。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4 18:10
燕津 发表于 2017-9-23 19:11
砸钉子
    这里所说的砸钉子,是一种在自己家里为贴补生活而创收的劳动 ...

为了家中稍富裕,
兄弟砸钉攒钱聚,
劳动成果真喜人,
妈妈给儿专存起。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4 23:25
标题: 《往事漫忆》选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4 23:36 编辑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4 09:23
从小砸钉子为家庭分忧,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现在还清楚记得,我们学校正式停课是1966年6月1日,即《横 ...

文革初期各学校都是从整老师开始的。后来我当中学老师的时候,每当想起当年班主任挨整时的表情,心里总不是滋味。谢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4 23:3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4 18:09
文革初起大混乱,
去把教室来抢占,
连续搬过几处地,


那时对政治懵懵懂懂,又有孩子的冲动热情和率真,新鲜好奇和孩子的贪玩掺杂在政治运动中。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4 23:3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4 18:10
为了家中稍富裕,
兄弟砸钉攒钱聚,
劳动成果真喜人,


年幼时家境的不宽裕奠定了我一生勤俭的好习惯,使我受益一生。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4 23:42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4 23:55 编辑

             不该遗失的东西
    许多人有着自己特有的珍藏品,对旁人无足轻重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的敝帚自珍。
    同样,我也收藏了一些:下乡前从家中带走的生活用品、学生时代用过的课本、50年前抄写的歌曲、有着各个时期特色的获奖证书等等。
    但有两样东西本是弥足珍贵,可我却在不当心中让它失却了,每每想起,心中总是隐隐作痛,而这两件物品的背景故事,也永远牢牢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一件是用一块碎布缝制的笛套。
    下乡临走前,爸爸和哥哥帮我收拾所要带走的东西,我最喜欢的那支哥哥给买的笛子肯定是要随我远行的。
    重病缠身的妈妈,白天常常呆坐在床上望着忙碌的我们,看到我不停地把玩那支笛子,突然让我去找块布,说是给我缝个笛套儿。
    我坐在妈妈身边,全神贯注地望着妈妈缝制的过程。碎布不够长,中间有接头;针脚相挨,密密麻麻;与笛子直径吻合,笛套的一头还缝上一根线绳,既有松紧作用,还有提手作用。
    妈妈缝制期间,有些累,停歇了几次。一绺灰白的头发也不时垂下来挡住妈妈的视线,我也就一次次帮妈妈梳理着有些凌乱的头发。
    这支在妈妈重病时一针一线缝制的笛套,装着我心爱的笛子,陪我走进了那遥远的山村。
    半年后,妈妈去世了,这支妈妈留给我的遗物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笛套儿装着我的笛子,陪我度过三年的插队岁月,又和我一起走进工厂,走进新的生活。
    但我却把这无比珍贵的物品,连同我心爱的笛子一起,丢失了。
    进厂不久,工厂民兵团搞军事化野营拉练。一天夜里,吹响了紧急集合号,我们睡眼惺忪地从被窝里爬出来,摸着黑(所住老乡的村里没有电灯)穿衣服打行李,慌慌张张背着行李卷就去集合,然后队伍就开拔了。当我想起行李中的笛子遗失在老乡家时,队伍已经出村了。
   不顾纪律和别人的劝说,我执拗地跑回老乡家,可惜黑灯瞎火,实在找不到。我惊动了房东,点亮了油灯,打开了手电,还是没有找到。
   心里那个痛啊,那个后悔自责啊,旁人以为我是心疼那支笛子的经济价值,哪知道我心疼的是那个笛套儿,那是给我多少钱也不卖的无价珍品啊。
   另一件,是一小瓶儿土。
   确实是土,平平常常的土。
   也是在下乡临走时,那天,爸爸回来的比平常稍晚了一些,进门掏出一个小瓶递给我。
   爸爸说,听说远离家乡的人容易水土不服,家乡的土可以治水土不服,下了班后就去郊区找一块黄土地,装了一小瓶土面回来。爸爸叮嘱我说,吃不服农村的饭,就捏一小捏土面用水服下去,可能就好一些。
   望着父亲风尘仆仆的样子,眼睛突然湿润了,转身趁着往旅行包里塞小瓶儿的时候,我悄悄抹了把眼睛。
   下乡半年的时候,我还真服用了一次土面。那次不知什么原因,头昏昏发烧,一点食欲也没有,只是想呕吐,整整一天滴米未进。
   突然想起家乡的土,捏了一小捏放进嘴里,用瓢舀了清水,咕咚咕咚灌了进去。
谁说心理作用不管事?第二天就觉得好多了,起码有些食欲了。
   选调进厂后,同宿舍的一个天津老乡那次反胃无食欲,竟然也吃了一点我带的家乡土。
   从此后,这个盛着家乡土的小瓶子一直就在我的箱子里睡觉。以后的工作生活,匆匆碌碌,俗事缠身,渐渐地,我再也没有用过这个小瓶子。
   几十年过去了,我总以为小瓶子在我的某一个箱箱柜柜中睡觉,其中我又搬了三次家,杂物较多,也就没再注意小瓶子的所在。
   直到承德知青网和天津博物馆先后征集知青用品,我才翻箱倒柜地找。找啊找啊,都翻遍了,也没找到。
   土就是普通的黄土,瓶儿就是普通的药瓶儿。
   但这土、这瓶儿是根本不能更换和替代的,虽然说在作假猖獗的如今,用一个瓶子随便装点土面充做知青文物,谁也不会看出,但那充满关爱的无价亲情,能允许虚伪的造作亵渎吗?
   无论如何,失却的这两件珍宝级的物品,是我的一个重大损失。
   失却的,已经失却,不可能再生。
   唯一能做的,是把这充满亲情的故事,牢牢记在心中。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5 10:44
燕津 发表于 2017-9-24 23:42
不该遗失的东西    许多人有着自己特有的珍藏品,对旁人无足轻重的东西,往往是自己的敝帚自 ...

珍贵物品父母情,
心血汗水凝聚定,
可惜经历奔波频,
如此遗憾无言评。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5 11:09
物品虽失,父母的恩情铭刻心中。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5 15:4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5 10:44
珍贵物品父母情,
心血汗水凝聚定,
可惜经历奔波频,

我的好几件知青物品,分别放进了天津和承德知青博物馆,包括工分本儿、盖有知青办图章的主席著作和自己的原始日记等,我觉得在那里的价值比自己收藏更好些。谢谢龙行天下的一直关注。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5 15:49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5 11:09
物品虽失,父母的恩情铭刻心中。


的确,失去的物质再也回不来了,但父母之恩永远难忘!谢谢麻沙老农的多次关注跟帖。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5 16:06

                 手抄本
    手抄本,一个特定时期、特定人群所写的特定“书籍” ,在特定的群体里传播,在当时有着特殊的兴奋和神秘的感觉,现在仍对它有着特殊的怀念。
    那个时期,文化生活枯燥得要命,耳朵里天天飘着八个样板戏的声音,连唱腔带道白耳熟能详,几乎整场戏都能背下来。突然出现的手抄本,给了我们这些年轻人极大的吸引力和新鲜的刺激感。
    手抄本的作者无从考察和寻觅,其内容现在看起来也很平常,但在当时,却令我们读起来如饥似渴,兴奋异常。

    我们看到的第一本手抄本是《第二次握手》(现在已经知道作者是张扬,其书早已名正言顺地摆在各新华书店出售了)。一群年轻人,争抢着先看,每个人还要自己抄写一本,于是第一本手抄本便被撕成零页,注上页数,轮流互相抄起来。

    下班后的男青年宿舍,原来是嬉闹声不断,那几天静得很,都像小学生写作业似的那么用功。每一页都有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抄,还有等不急的,先抄后,再抄前,弄得笔记本里接不好段落:或一大段空白,或写不开而加副页。

    没等抄完,又一本手抄本出现了,于是缓解了同抄一本的紧张程度,也延长了我们的兴奋感觉。

    那时候,政治的敏感度依然很强,抄这些东西是犯忌的,但在我们这一群年轻人中,好象没人感觉到这一点。尽管班前班后的天天学习里,照样读那些枯燥冗长的
“梁效”一类的文章,或发表一些说完就忘的时髦言论,但一回到宿舍,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真正的“学习”
之中,有的还借此练出了一笔工整的字。
    手抄本经多人的传抄,出现许多错字、别字,许多标点也不准确,一些段落也划分得不对,甚至里面故事的内容也有的不完整,情节和逻辑都有问题。

    《一只绣花鞋》有许多版本,我们所抄的那个版本虽然故事性很强,特有吸引力,但是上面说的问题几乎都有。我在手抄之前先看了一遍,抄写时边抄边改错字标点,把每个章节的段落又划分细一些。最让我们头疼的是有些情节前后无照应、无衔接,非常杂乱。在
“抄友”的鼓励“怂恿”下,我给大刀阔斧地加工,或重新“编辑”,或“添油加醋”,书写量虽然剧增,但有一种特殊的创作感和兴奋感。

    使我颇有成就感的是,以后在别人的手抄本里,看到自己心血的大量
“痕迹”,
感觉特别熟悉和亲切,美了我好几天
    特定时期的手抄本是珍贵的,可惜我抄写的几本一本也没留住,被亲戚和好友瓜分了。虽然心疼,表面还装作大度,人家说看完就还,可没有一个还的,一问,说是又被别人借走了,这也说明了手抄本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直到现在,我还经常想我抄的那几本,也不知飘落了多少家,恐怕早已
“粉身碎骨”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6 08:22
文革重压出奇物,
大家称为手抄书,
你抄我编好热闹,
只把上面来瞒住。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6 08:38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靠手抄的书籍。到了1970年代,居然又复古了。我插队的麻沙公社,在古代是建本图书的产地。据史料记载,麻沙书肆林立,刻印的图书行销全国,并远达高丽日本。插队时不仅一书难求,对家乡辉煌的历史贫下中农一无所知。现在自然不同了,当地政府大打“文化麻沙”的招牌。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6 21:55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6 08:22
文革重压出奇物,
大家称为手抄书,
你抄我编好热闹,

当时的文化娱乐实在太少,当手抄本出现时,自然受到欢迎,很快流行起来。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6 22:0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6 08:38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靠手抄的书籍。到了1970年代,居然又复古了。我插队的麻 ...


手抄本是一个阶段的产物,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那时确实是文化饥渴青年的“滋养品”。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6 22:06

               筒子楼

    现在叫筒子楼了,过去只知道叫宿舍楼。
    那时,厂子的小青工多,都住在宿舍楼里。一结婚,挤走了同屋的其他单身,自己的宿舍就成了新房。渐渐地,新房多起来,厂子一规划,我们这一层就成了家属区了。
    厕所是公用的,洗衣服都在水房,一家一间屋,厨房也没有,于是各家门口都支起了液化气灶。

    都是一个厂子的,都认识,上下班时间又都一样,走廊里做饭时,都在水房里哗哗淘米洗菜,炉灶旁叮叮当当煎炒烹炸,一家门口站着一位,边做边说笑,煞是热闹。

    最初,厨师大多是主妇,只有两三位男厨,后来慢慢比例变了,男厨多起来,最后竟占了大多数。后来的男厨直埋怨我,都是你带的头,现在可好,媳妇也把我推出来做饭了。

    各家吃的什么饭,谁也瞒不住。一家炖肉,全楼喊香;二楼炝辣椒,四楼都咳嗽。后约定俗成,凡炝辣椒者,都事先喊几声,于是走廊的孩子跑回家、各屋的门也纷纷关上。

    你尝我一筷子咸淡,我尝你一筷子凉热,是常有的事。你家的盐没了,抓我一把,我家的醋没了,倒你一点,临时救个急儿,到也方便。

    做饭时是交流情况的最佳时机,说说车间的趣闻、科室的笑话,茶余饭后的话题,哈哈一笑了之,谁也不往心里去;国内外的时事海阔天空一聊,胡乱评论一番,到也十分痛快。

    饭是要天天做的,因此快乐的气氛就伴随着每一天。

    一次,我做了四个油焖大虾。出锅后把盘子放在灶上,再出屋门后发现只剩下三个了。扭头一看,两位食客一人掐着半个正津津有味地吃呢,见我出来,来个
恶人先告状好啊,太不够意思了!做好吃的也不吱声,想独吞啊!一天,家中只剩我一人,有主食,懒得做菜。端个盘子出来,掀开几家的菜锅,一家盛点。回到屋刚想吃,邻居用小盘端块肉进来:你怎么光叨菜呀?
    现在搬进了新楼,一家一户各做各的饭,互不往来,再也没有那种热闹的气氛了。每到做饭时,时常想起筒子楼的欢乐,心里也就升起一丝丝的怀旧之情。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想起当年回味妙。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7 15:13
住筒子楼,谁是模范丈夫或贤妻良母一目了然,因为做饭洗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7 21:4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7 21:45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7 21:4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7 21:5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7 15:13
住筒子楼,谁是模范丈夫或贤妻良母一目了然,因为做饭洗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


确实是这样。我们这里做饭的大多是男同胞,每到做饭时,几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做,煞是热闹。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7 22:03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7 22:09 编辑

                     藏猫猫
    三十多岁才谈恋爱。
    那时搞对象很传统,虽然和爱人是一个单位的,早就认识,又同住在一个家属区,可见了几次面,连手都没握过。
    在家属区里,满大街都是熟人,要想秘密约会比地下工作者接头还难。 头两次见面,地点定在爱人家里。
    天黑以后,我象特务似地溜出单身宿舍楼,到了女方楼下,先用眼瞟一下楼道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就假装闲庭信步,再围着楼转一圈;如果没人,滋溜一下子钻进楼里,低着头蹭蹭上楼梯。由于有准确的“接头”时间,听到楼道的脚步声,屋门自动打开,一闪身挤进去,“接头”成功了。
    “藏猫猫”至少发生过两次。 那次,在女方家谈得正忘乎所以,砰”地一声,门被撞开了,滚进一个球来,紧跟着就有人往里闯,我立刻闪身进了里屋。
    “大姐,我找球……”,一个半大小子进屋后,眼睛不看球,两眼乱转。
      
一听声我就知道,那是我正在教的初三学生。这嘎小子真大胆,竟敢“坏”班主任的“好事”!嘎小子住对面屋,准是听到老师的声音,使个小计谋,进来印证一下。虽然没看到我,但班主任的声音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我肯定暴露了。
     第二天我在教室上课,总觉得许多同学抿嘴偷笑。后来才知道,第二天一早,几乎半个班的学生都通晓了老师的秘密。你想啊,哪个学生不对自己老师搞对象感兴趣啊,只有我这个班主任自己掩耳盗铃,傻子似的自以为是秘密呢。

     还有一次,简直是追踪与反追踪、侦探与反侦探的过程。
     谈恋爱总不能光闷在屋里,也得花前月下,我俩准备去避暑山庄“花前”一把。
     承德是个小城市,我厂是个大单位。平时去避暑山庄,很少有不遇到同事的。那时旅游热还未兴起,山庄的人很少。我们休星期五,所以周五的山庄快成了我们家属区的公园了,她的邻居、中小学同学及原单位的熟人也多,所以,“反暴露”是我们去山庄前的主要议题。 临行前,我俩周密部署,专题研究遇到熟人的各种应急措施。 我们坐厂子的大通勤车去市内。这倒好办,满车都是熟人,她和她的熟人说话,我和我的熟人说话,进避暑山庄时我俩装作互不认识,走路时一前一后。
    果然,山庄内熟人不少,三步一个招呼,五步一个熟人,我俩甭说拉手,连并排的机会都不多。 山庄的湖畔倒是浪漫,可全家游玩的、其他热恋的不少,我俩没敢去;
    到山上密林里去?不行,我俩刚谈不久,又传统,别再叫人当流氓抓住。
    山庄之大,竟无我俩容身之处。
    走!出山庄,到大佛寺去!那里熟人准少。
    大佛寺果然清净多了,我俩找了个僻静的石凳,坐了下来。
    咋这巧?热乎话没说几句,和我同一个学校任教的两个同事小情侣走了过来。 好在我一直提高着警惕,趁着俩小同事没注意,滋溜一下子躲到一棵柱子后。
    此举把我女朋友弄蒙了,她站了起来,走到柱子后找我,这下子更坏了,那俩小同事只要发现她就会联想到我。
    我直冲她努嘴,女朋友这才机灵,立刻若无其事地向别处走去。 我躲在柱子后,用余光扫视,呵!这小男老师向旁边“迂回”,小女老师直奔我而来。
    我又气又乐,我说你这小两口,不好好地谈自己的恋爱,侦察我这老大哥干啥?看我回学校不收拾你们才怪!
    越来越近了,我无路可逃。急中生智,我把外衣脱了下来,披在肩上,用手高高上提,挡住脸,又侧着身。
    追踪者突然放慢了脚步,接着又反方向慢慢走了 。我明白,这俩小家伙肯定认出了我,只不过给我面子,不把我“逼”得太难堪罢了。
    第二天,我和这小女老师在学校楼道相遇,她笑咪咪地冲我使劲儿咳嗽,“咳咳!”,我也苦笑着大声咳嗽,“咳咳!”,引得另一位路过的老师奇怪地问:“你俩到底谁感冒啦?”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8 08:40
当年恋爱也艰难,
大龄害羞怕闲言,
见面就像藏猫猫,
一惊一诈躲人前。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8 10:24
谈恋爱好像地下党接头,有时代特点。回想插队时,村民不论是新婚夫妻还是老夫老妻,从来没有见过有成双成对在路上并肩而行的。如果两人一同出门,一定是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尾随而来,相隔数米至数十米,仿佛特务盯梢。看似两人素不相识,却又不离不弃。因此村民看到知青一男一女在公路上或小路上,并肩而行有说有笑,一律认定为两口子。其实真正是男女朋友的知青不多,大部分没有这种艳福。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8 15:0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8 08:40
当年恋爱也艰难,
大龄害羞怕闲言,
见面就像藏猫猫,

咱们年轻的时候谈恋爱,可没有现在小青年那样开放,不仅含蓄,而且还偷偷摸摸,像是做贼似的,但是一旦谈成,绝大多数能白头到老,哪像现在,离婚率太高。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8 15:06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8 10:24
谈恋爱好像地下党接头,有时代特点。回想插队时,村民不论是新婚夫妻还是老夫老妻,从来没有见过有成双成对 ...


大多知青都不敢在下乡时恋爱,更不敢谈婚论嫁,因为前途未卜,不知以后命运如何。我之所以30多才恋爱,也是一直做着回家梦,直到年龄太大,不敢单身回家面对父母才恋爱结婚。谢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8 22:39

                 车票历险记  
   
    喜欢旅游的同时,也爱收集所到之处各旅游景点的门票和有纪念意义的其他票种,多年来收集了一大本。
    收集这些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旅行结婚。出发前我们准备了一个本子,把一路上各旅游景点的门票连同火车票、汽车票、船票、住宿票通通贴在本子里,再配以备忘录式的说明,同时也把各地风土人情的描述、景点景区的背景特征、一路上有感而发的小诗小文等,统统记载其中。
    每到一处,白天兴致勃勃地去游览,晚上在旅馆余兴未尽地剪裁、粘贴、“编辑”文字,给幸福之旅再添甜蜜之感。
    十几天来,北京的故宫、济南的趵突泉、南京的玄武湖、苏州的各个园林、杭州的西湖等尽收其中。

    上海是旅行结婚的最后一站,除了旅游,按计划吹风烫发、拍结婚照、采购日用品等,忙个不亦乐乎。
    返程那天,是乘晚6点左右的火车返回北京。我俩在吴淞路的一家小旅馆里匆匆收拾好东西,步行到了火车站。虽然有些气喘吁吁,但离开车时间尚有一小时,坐在候车室里,心里挺坦然。
    一掏衣兜,傻眼了。翻遍所有的口袋儿,不见车票的踪影。
    突然有所醒悟,从包内拽出本子,上面赫然贴着两张还没使用的车票。
    那时的火车票是窄窄的硬纸壳制成,本子里贴的只是车票正面薄薄的一层,背面一定是扔在旅馆的垃圾堆里了。
    唉,真糊涂啊!
     我急忙手持集票本找到检票员说明情况。检票员惊愕的表情里爆出止不住的笑声,笑归笑,但绝不通融,告以必须补票。
    两张从上海到北京的车票,我们无论如何也掏不出钱来了。
    抱着一线希望,我几乎用百米的速度,在路人惊诧的目光中冲回旅馆。气喘吁吁的,见了旅馆服务员,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在已扫到走廊的垃圾堆里扒拉着,万分幸运,终于从垃圾中找到,高兴得我差点亲车票一口。
    服务员在一旁用浓浓的上海话说:“再晚来两三分钟,侬就和车票不搭界了。”
    我大汗淋漓地跑回车站,距开车仅剩10分钟了。剪票口人已稀少,爱人守着一堆行李正急得团团转呢。
    急忙掏出剪刀、胶水,剪下本上的车票“前脸”,和“后背”重新粘合。
    一直笑眯眯望着我们的检票员,接过尚湿漉漉黏糊糊的车票,小心翼翼地剪了个口,催我们快行。
    屁股还未挨到座椅,火车就徐徐地开了。

    每当我打开集票本,看到那两张“二进宫”的车票,当时的情景就历历在目。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29 08:05
旅行结婚喜集票,
偶而手快太周到,
结果弄得好紧张,
幸亏还是命真好。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29 19:37
幸好住的旅馆离火车站很近,有惊无险。记得八十年代初去上海,走出火车站,先到附近的一个窗口,由他们统一安排在哪个旅馆住宿,据说自己去找旅馆,恕不接待。因此要住宿的旅客在窗口前大排长龙,结果等待了很长时间,被分配到一个离火车站非常远的旅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9 21:5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9 19:37
幸好住的旅馆离火车站很近,有惊无险。记得八十年代初去上海,走出火车站,先到附近的一个窗口,由他们统一 ...

这是一段完全真实的经历。当时上海火车站在宝山路虬江路一带,我们住在吴淞路,大概两三站的距离,跑起来不算远。还挺有戏剧性,真是差几分钟车票就被扫垃圾进入垃圾箱了,上了火车几分钟就开车了,半天才缓过气来。如果找不到车票,我俩再没钱买票了,就麻烦了。谢谢麻沙老农连续跟帖评论。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29 22:11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9 22:17 编辑

                     奶爸   


   孩子出生那年,正是我俩工作最紧张的年份。
   那年,我在企业的子弟中学任教,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让我的工作压力和负担感到很沉重很紧张,同时,几个月大的孩子也正是需要占用父母很大精力很多时间的时候,于是,叽里咕噜、忙三叠四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成了那一阶段的主旋律。
早晨是一天中最繁忙紧张的时刻,孩子得把屎把尿,一夜的湿尿布需要清洗,奶水不足而需要补充的牛奶需要调拌和喂奶,而大人的早餐和房间的收拾则让位于侍弄孩子的中心工作,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
    语文是主科,在教学课时安排上牢牢占据第一、二节课的位置,两个班的语文课,使我前两节课绝对处于上课状态。也就是说,家里再忙,必须按时到校,保证上课。
    尽管早晨上班前处理家务的时间已经用分秒计算了,尽管我已经把班主任分内的课前晨读的工作让我的小班干部代管得井井有条,尽管我精确地计算着上班路途的时间和自行车的最佳速度,但时不时幼小的孩子会用一些难题考一考初为父母的家长。
   那天,学校搞公开课教学,好像还有外校的来听课,第一节就安排听我的语文课。
   那天我起得格外早,怕万一孩子耽误我的公开课,一切事情往前赶。早早地,我把孩子一夜替换的、半夜里扔在地上的尿布拾起,去水房漂洗干净晾好,又把昨日洗好已晾干的尿布按照一定厚度叠成一份份待用。爱人先是给孩子把屎把尿,再小心翼翼地给孩子整理衣被,给孩子喂奶。我还得调好一瓶牛奶,准备给孩子“查漏补缺”。我俩几乎不能同时干活,得腾出一人专门照看孩子。干这些活时,我脑子里还备着公开课的主要环节,眼睛不时看看墙上的挂钟,生怕误了时间。
  看来还好,上班时间要到了,一切家务也差不多了。喂完孩子,我按照书上的知识把孩子立着抱一会儿,轻拍孩子后背。不知是孩子吃得太多了,还是我拍得劲头儿大了,“哇”地一口,奶水从孩子嘴里漾出,一点没糟蹋,全便宜他爸爸肩膀上了。
  爱人手忙脚乱地擦拭我和孩子身上的奶液,又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上衣让我换上,让我抱一下孩子,她把脏衣服泡上。就这不到半分钟的和孩子再接触中,我那可爱的儿子又把一口奶液倾吐在他亲爱的爸爸身上。这回我不能再换衣服了,一则衣服在衣柜包袱里不好拿,二则时间也不够了,只得简单擦拭一下,出门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跑。
    预备铃声响起的时候,我虽然已经面带微笑站在了教室的门口,但还是气喘吁吁的。往教室里看,学生的后面是黑压压地一两排听课人员,最少十多个,还有几个生面孔的。利用这进教室前的两分钟,我得平和一下心态,把讲公开课的几个关键点快速“预热”一下,绝对得带着一副自信和从容的形态踏上讲台。
   课的主要内容讲完了,学生们在作着短时的课堂练习,我穿行在桌椅间作巡视检查辅导,这时我才注意到部分学生和几个熟悉的听课老师面带微笑注视着我。开始我有些诧异,走到后排时,一个老师悄悄拽拽我的衣襟,又拍拍肩头。我看看自己的肩膀,哈哈!儿子给我留下的记号竞是那么清晰,一个类似某国地图的奶渍轮廓是那么鲜明。已经擦拭了,怎么一干了又这么鲜明?难道刚才我带着“这幅地图”大摇大摆地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下课走回办公室,熟识的听课老师们跟了进来,这个问,今天你讲的是语文课还是地理课?那个说,你是从牛奶场来的吧,怎么满教室飘着奶香味儿?这个说,要是在胸前,我们以为你刚喂完奶呢,那个说,干脆叫你奶爸得了。
   从那次以后,我暂时把自己的第一节课都往后调了课。当过老师的都知道,第一二节课是学生精力最好的时候,因此各科老师都喜欢,抢着和我换。等过了一个月我家雇个小保姆看孩子,我和那些老师再换回第一节课时,他们还舍不得还给我呢,罚我买了点儿糖才罢休。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9-30 08:43
有了儿子太紧张,
吐奶在肩顾不上,
赶去演讲公开课,
奶爸之名被挂上。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9-30 15:52
名副其实的奶爸,育儿教学一肩挑。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30 18:4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30 08:43
有了儿子太紧张,
吐奶在肩顾不上,
赶去演讲公开课,

咱们都有过那个阶段,工作繁忙,家务紧张,整天叽里咕噜的。谢谢龙行天下作诗回复。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30 18:47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30 15:52
名副其实的奶爸,育儿教学一肩挑。


后来雇了个小保姆看孩子,总算腾出点手来,下一篇写写小保姆。谢谢麻沙老农一直的关注跟帖。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9-30 18:55

             小保姆
    写《奶爸》的时候,提到了孩子出生不久,我和爱人忙得不可开交,家里曾雇了个小保姆,减轻了我们忙乱的程度。
   那时雇保姆算是稀罕事,不像现在,家政服务遍地开花。
   我俩正在为工作和侍弄孩子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原来和我住一寝室的同事找到我,说他有一个同村的远房亲戚,家里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初中刚毕业,想找个看孩子的差事干几个月,问我家用吗。我一听特别高兴,既帮了别人,又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便一口答应下来。
   按当时“市场规律”,每月给小姑娘15元钱,一日三餐在我家吃住,只负责我们上班时在家看孩子,其余家务不管。
   小保姆是她的爸爸亲自送过来的。我明白,人家把一个姑娘放在陌生人的家,虽然有亲戚的介绍和保证,肯定还是要过来亲自考察了解一下的。
   我和小保姆的父亲谈了半天。让我吃惊的是,我们两个居然同岁,我的孩子刚几个月,人家的孩子已经要成年工作了。小保姆的爸爸是个乡村民办教师,和我同一职业,看来对我家特别满意,临走高高兴兴地说把孩子托付给我了。我心里有些想乐:你把孩子托付我,我把孩子托付她,算是互相托付吧。
   我家住在企业筒子楼的一间宿舍里,我把小保姆安排在同一家属区的岳母家住宿,小保姆每早从岳母家来我家,上班前到,中午在我家吃,晚上吃完饭回我岳母家。我们上班时,她专门照料孩子,星期天自由活动。
   开始小保姆有些拘谨,后来熟了就自然些了。到底是孩子,总想找同龄人玩,一次,我教过的女学生来我家串门,年龄和她相仿,俩人一见如故,很快亲密无间了。星期天改善伙食,也把学生叫来,俩人有说有笑地,房间里的气氛格外活跃。
   小保姆没来几天,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俩上班后,小保姆整天让孩子睡觉,几乎不活动,每天晚上我接手的是一个睡了一白天、精神头十足的孩子,成天让我抱着走遛儿,咯咯儿笑着,小眼睛烁烁放光。孩子的生物钟颠倒了,把我也熬成了夜猫子。
   小保姆挺能接受批评的,我婉转地一提示,她很快就不这样了。我怕她闷,告诉她书橱里有许多书,等孩子睡觉时可以看,也可以自己回去睡觉时带走看。于是她挑了几本拿回去了。
   熟了以后,小保姆健谈了,嘴也很甜,总夸叔叔做的饭好吃,我笑着说,那你就多吃,等回家后你爸爸说你胖了,我脸上也有光。
   小保姆生长在乡下,家境不算太好,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知识面不广,经常问我一些问题;她也有我们所不知的乡村轶事,有时也高兴地讲给我和爱人听,兴致高时手舞足蹈地,孩子的率真本性暴露无遗。
   小保姆在我家呆了将近半年,她爸爸又给她找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我的孩子也要上托儿所了。
   小保姆离开了我家。
   没几天,我中午刚下班,小保姆又风风火火来了,说是想孩子了,我赶忙带她去托儿所,看着她和孩子好一番亲热。小保姆总说我烙的饼好吃,我赶快给她烙饼,又炒了几个菜,看她香甜地吃着。
   小保姆给我拿来了小米,说是新的,比粮店的好吃,爱人知道农村缺少挂面,小保姆家也爱吃,买了许多挂面让小保姆拿回去。临走时,爱人追出门,嘱咐小保姆要拿这里当家,不时回来看看。
   一个月后,小保姆和一个小伙伴一起又来了一趟,说是有了一个不错的工作,以后会很忙的,不能常来。我们自然嘱咐她好好工作,多学技术,争取转正一类的话。
   这次走后,小保姆就再也没了消息。
   几年前,我偶尔碰到了引荐小保姆到我家来的同事,问起小保姆。他说只知道她早就嫁人了,住址和工作生活等情况一概不知。
   小保姆离开我家已经快30年了,当时十七八岁的年纪,现在至少也四十多岁了,不知当年的小保姆现在生活可好?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0-1 08:32
请来一位小保姆,
白天对娃作看护,
半年下来挺亲切,
只是后来音讯无。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0-1 15:46
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是和睦相处的基础。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1 18:4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0-1 08:32
请来一位小保姆,
白天对娃作看护,
半年下来挺亲切,

小保姆的到来确实减轻了我俩的后顾之忧,那时请保姆的很少,不少人羡慕我。当时15元的报酬和管吃管住已经很不错了,现在要是雇个保姆,得一个人的工资。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1 18:5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0-1 15:46
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是和睦相处的基础。

说得非常对,人之间互相信任和尊重,是和睦相处的基础。那时社会风气比现在好,人之间关系也很好。如果是现在,恐怕雇主和保姆之间都得“防人之心不可无”,存有不少戒心,互相防着。谢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1 18:57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0-1 18:59 编辑

             三八节的礼物
   
    前几天,走在大街上,有人和我打招呼,是位40多岁的女士。我努力从对方脸上寻找历史的记忆,虽然觉得似曾相识,但总不敢确定是谁。
    看我一脸的茫然,她说:“您忘了?我是您的学生....”
   我教过的学生大多能叫上名字,但还是一时想不起,她提醒说:“您不是我的班主任,您教中学时,我上小学一年级,您教过我音乐,还上山唱过歌,您忘了?三八节还送过您礼物呢。”说完咯咯笑了起来。
   哦,想起来了。一提三八节送礼物,那件事情就记得很清楚,只不过那时七八岁的孩子,现在变化得不敢认了。

    我曾经任教的学校是个中小学合一的学校,当年,许多厂矿子弟学校都是这样的结构。我在中学教语文。
    有一个阶段,小学低年级缺少音乐老师,学校正犯愁,我自告奋勇来兼课,校长说你两个班的中学语文已经很重了,不要再兼课了,我说自己单身没负担,没关系。其实我有自己的小算盘:我特别喜欢玩乐器,代音乐课,虽然课时多、负担重了,可是玩起乐器来名正言顺了。
    我和校长提议,能否走出教室、到学校后山上去带孩子们上音乐课,校长沉吟了一会儿,同意了,让我看好这些七八岁的孩子。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高采烈,手拉手排好队往山上走,我背着手风琴跟在队伍后。
    找个平坦的缓坡,坐在草丛或石块上,望着不远处双塔山巍峨的雄姿和尾矿坝湖水粼粼的微波,让稚气童声放飞的歌声在蓝天白云间穿梭,把一张张孩子们的笑脸镶嵌在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中。
    在代音乐课两个月的光阴里,我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结下了深深的友谊,以至有时我给自己的中学班上课时,窗外时而趴着许多小脑袋,下课后我走出教室时,一下子就叽叽喳喳地围了过来。
    那时的校风很淳,没有请客送礼的陋习,但有些节假日,孩子们会把自己亲手做的小贺卡或画的小图画送给喜欢的老师。

    那天,我在办公室备课,五六个小朋友打报告进来。平时办公室出来进去的学生都是中学生,突然来了几个奶声奶气的孩子,办公室的老师都乐了。
    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捧着一只毛茸茸的玩具小绒鸡,说今天是三八节,要送我礼物。
    我心里热乎乎地,却哭笑不得。我说,今天是女老师的节日,你们送错人了,把它送给女老师吧。
    办公室的其他老师一起“起哄”,对孩子们说你们送对了,今天就是他的节日,他有些谦虚,你们必须诚心诚意老师才肯收。
    这些淳朴又天真的孩子自然相信老师的话,在老师们的笑声中,我郑重地接过这份厚礼,我知道,这份凝结着孩子们纯洁爱心的礼物是不能拒绝的。

    孩子们的姓名我记不起了,孩子们的容貌我也认不出了,唯有这件事,深深留在脑海里,最不能忘的,是那一颗颗纯洁朴实、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带着稚气的童声。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0-2 07:54
代课音乐好惬意,
孩童佩服牢牢记,
三八节时硬送礼,
老师遗忘学生记。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0-2 14:49
带一年级小朋友到山上唱歌,寓教于乐,小朋友一定喜欢这种学习氛围,学得开心。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2 21:5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0-2 07:54
代课音乐好惬意,
孩童佩服牢牢记,
三八节时硬送礼,

最初代课的动机确实是玩乐器方便,钢琴、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等,音乐教师玩起来绝不是不务正业,很正常,我又单身,时间富裕,连晚饭后都去学校玩。谢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2 22:05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0-2 14:49
带一年级小朋友到山上唱歌,寓教于乐,小朋友一定喜欢这种学习氛围,学得开心。 ...


正像你说的,孩子们上山唱歌可高兴了。低年级的孩子好管理,排着队手拉手上山,稚嫩的童声伴着手风琴回荡在山间,很有诗意。谢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2 22:11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0-2 22:13 编辑

              中考阅卷杂感
   
    我在中学任教10年期间,由于常带毕业班,曾5次参加中考阅卷,颇有些感触。
    那时,全市的中考试卷集中在一起。连续几天,我们判卷老师被“软禁”在二中的几个教室里,外边有警戒线,不能随意出入和外人接触,分组分题进行判卷。
   
    我有3次被分在作文组里。
    语文试卷中,基础知识部分大多是死题,即按照标准答案即可判断正误,而作文虽有得分标准,但老师的主观作用不可小觑。
    看一篇篇作文,仿佛看到一张张稚气未褪的脸,在面对面向你述说,再想想孩子们近10年的学海苦涯,为争取进更高一层学校的努力,手中的笔觉得沉得很。
    大多作文雷同得很:记叙文编造故事,议论文空洞而乱发评论。有时只得在语句的通顺、错别字的多少、字迹的工整和篇幅的长短上打出分数的差别。
    但有时也有例外。
    一次,一个考生从许多雷同的评论中别树一帜,让我眼睛一亮,反复读了几遍,尽管字迹潦草些,但立论正确,论据确凿而不失新颖,我给打了较高的分数。
    二判老师找我商榷,说分数打高了,说这有错字那有病句的。我说,错别字、个别语病比起文章的中心和写作手法来说,是次要的。我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降分。最后到了组长那里定夺,虽然不知有何评论,但分数还是尊重了我的意见。
    对学生所谓的不按部就班、不按照一定模式千篇一律的写作,出新出奇,应该持鼓励态度,我至今也这样认为。
   
    我在阅卷基础知识时的一件事,至今想起心里还有一丝的不安。
    那次,我分在语法题的阅卷组。语法,即判断一句话中的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有标准答案,每题的分数有标准,阅卷应该无疑义。
   但出题者是这样要求的:“用文字和符号标出下列句子的句子成分”。
   问题就出在那个“和”字上。
   死扣要求,文字和符号都得有才行,但这是不合理的。只要用对了其中的一种,就说明学生完全会了。这个结论判卷老师都认可,但谁也不敢做主,请示上面,说必须严格按标准判。我在心里骂着出题的人,这不是坑学生玩吗?果然,绝大部分同学上了这位出题者的弯弯饶,很多答案全对的同学最多只得了一半的分。可怜这许多全会的同学,比一些出些错的人分数还低。
   后来我想,如果当时我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答对的同学给了满分,又能怎样?但当时我们这些老师全都循规蹈矩,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当老师教知识,就得对是对,错是错,这是良心和职业道德。一边判卷,一边为学生叫屈,那种滋味真是难受。
   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中、高考阅卷已经利用了电脑,先进和科学了许多,但还需有人工判卷的部分,但愿这样饶弄学生的题越少越好。
   有时我想,那次分数虽然共计8分,但有时一两分就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愿“误判”别影响孩子的前途,老师知道了,会一生不安的。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0-3 07:50
考试判卷太重要,
学生命运在手操,
不拘一格认人才,
坚持原则待学好。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0-3 15:33
清代科举考场上,考生普遍书写馆阁体,馆阁体看上去非常工整。现在中考高考,考生如果字写得好,大概也能在作文上加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3 22:3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0-3 07:50
考试判卷太重要,
学生命运在手操,
不拘一格认人才,

老师公正公平判卷很重要,爱护学生也很重要。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3 22:43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0-3 15:33
清代科举考场上,考生普遍书写馆阁体,馆阁体看上去非常工整。现在中考高考,考生如果字写得好,大概也能在 ...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应用,学生写字相应少了,字写得漂亮的也少了。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0-3 22:52

                 进修轶事
    教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才是初中二年级的学历。
    不光是我,也不光是我们这个企业子弟学校,当时许多社会学校都是如此,不少教师没有相应学历。动乱十年,改革初始,哪来那么多师范科班出身的教师呀。
    大约是1979年,市教委下了个文儿,大意是让中学无大专以上学历的老师、小学无中专以上学历的老师逐步通过师范进修使学历达标。
    我们这些没有师范学历的老师学习热情都很高,可入学的门槛更高,我校报名的教师将近20人,而能入学的仅我们三人。
    系统的四年学习,获益匪浅,掌握更多的专业系统知识比学历达标更重要。
    不是官话,这是切身感受的心里话。
入学
    市教委下的那个文件叫人挺为难。
    入学必须是在职的教师,这没说的;入学必须得通过严格的书面考试,这也没说的;可这录取的方式叫人为难。
    文件说,考试成绩必须达到50分以上方可入学专科、达到70分以上方可入学本科。
    叫人为难的是得先填报志愿:倘你报考本科,成绩不够70分,本科不录取,专科也不录取你了,即使你69分,那50分的门槛也不让你迈。
    所以,报考前先得掂量掂量自己。
    人人都珍惜这首次的学习机会,很少有人敢贸然和草率。保险起见,我们绝大多数都报考了专科,唯有一张姓男教师报考了本科,还振振有词:“要报就一步到位,不能叫文件吓死!”
    考题确实很难,我校近20个报考的老师中,仅有3人在50分以上被录取。但我们分数都不低,远远超过专科录取分数线。
    我84分,上大本线富余,然而报的是专科,冤不?
    还有更冤的,曹老师91分,报的也是专科,更冤!
    唯有人家张老师,虽然70多分,我3人中分数最低,可人家报的是本科,被河北师大录取了。
    看人家洋洋得意的样子,咱心里能不酸溜溜地吗?
                函授与面授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文学概论、外国文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教学教法及写作等,十几门课程先后向你砸来,不把你头脑弄个天昏地暗不罢休。
    好在所学的和工作中的教学紧密相关,因此学教结合,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当年尚单身,无家务缠身,每晚都到办公室工作和学习,因此作业完成得很认真。
    我发现一个问题,说出来可能对面授老师有些大不敬。
每次面授前,我总是提前做预习,把不解的问题用红笔做好记号,等待面授时老师的讲解。
    那次预习屈原的《离骚》,我先行做了大量的预习,教科书的空白处让我密密麻麻注解了不少,还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题,特地用红笔做了记号,面授时听老师讲解。
    课堂上,我格外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课,特别注意我那几个不解之处。
嘿嘿,您猜怎么着?一节大课下来,气我个半懵:
    你越是明白的地方,他偏喋喋不休地啰嗦,你越是需要得到清晰解释的地方,他偏偏一带而过,甚至避而不谈!我积攒的七八个问题,几乎全都“打道回府”、“完璧归赵”了,你说可气不?
    那时我刚30岁,不知深浅,一下课,抄起书进了老师办公室。
    我让老师明白地解释那几处疑问,老师先默默听了一会儿,然后择一两个问题“蜻蜓点水”,重复着课堂上讲的,但听起来更含糊。让人感觉:你不讲我还明白点,你越讲我越是糊涂。
    不过最后几句话题外话我倒是记得很清楚:一句是“许多知识,直到现在学者们的见解也不统一,”,一句是“天下知识一大抄,谁占有的资料多谁就是老师”。
    无言。
    不能说老师的话不正确。
    但有些“跑偏”,我的“惑”终没有得到知识性的“解”,这,也是真的。
                     考试
    十多门课程,每一门结业时都要考试。
    应该说,出题还是挺有水平的,点面结合,知识重点突出,难易适宜,考试也挺规范,考生也挺自觉。
    但有一次,我违反了考场纪律,还有“同党”,情节更严重。
    那是一次在暑期将结束时,考的科目是《外国文学》。
    假期去了邯郸的哥哥那里,掐着时间回承德,凌晨6点下的火车,早8点就要考试,回家是来不及了,只好提着行李进了考场。
    答了一会儿题,眼睛睁不开了,一天一夜的旅程,火车上站了一宿,连个座位都没有。如今在这静静的考场里,强烈的困意涌了上来。
    先是强忍着答题,实在睁不开眼,在桌上略趴一下定定神儿。几个较量之后,不料竟酣然入梦。
    被同桌捅醒后不知所处,茫然了好一阵,再低头看自己的卷子,后面两道大题竟然已写上了答案。
    同桌是与我同校的曹老师,我的老大姐,后来告诉我,已经多次捅醒我继续答题,后来实在捅不醒,只好“越俎代庖”,不然我成绩肯定不及格。
    难为曹老师了,用了与我近似的笔体,冒险为我犯了一次错误。
    教育学、心理学、写作及教材教法等学科或采用开卷考试或自己在家答卷。
    我对开卷考试的科目能做到自觉认真学习和答卷。
    忘记是教育学还是心理学了,面对那厚厚一本枯燥的理论,我不仅从头认真阅读,而且在家自己答题时,真做到了只凭一支笔一张纸,面壁而写。
    写完,自己感觉甚好,虽然也是枯燥的大道理,但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连教科书都没参考,有些孤芳自赏,有些洋洋得意飘飘然,觉得自己仿佛也和理论家沾边了。
    等成绩单下来,有些傻眼,虽然及格了,但成绩在全班偏低,一问人家,人家说,既然是开卷,都是东抄抄西抄抄的,老师判卷都不会细看,看看字体看篇幅,给个大概分就行了。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