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燕津 .咬文嚼字》 [打印本页]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4 20:33
标题: 《燕津 .咬文嚼字》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8-1-5 19:23 编辑

                              《燕津.咬文嚼字》
   
      自己在学校从事语文教学期间、在企业从事文字编辑期间、在自己写作期间,常遇到文字或文章需要叫真的地方,于是形成了四十几篇有着自己感触的咬文嚼字。这期间,有些咬文嚼字更正了自己原先的谬误认识,也有些咬文嚼字可能是自己的一己之见,不见得正确,放在这里与大家共勉,既希望对他人有所裨益,也希望对自己见解不同的有所商榷。
                       目录
        1、明日黄花昨日开
        2、七月流火不算热
        3、三个臭皮匠
        4、此醍醐非彼鹈鹕
        5、妺喜与妹喜
        6、“的”、“地”、“得”不应乱串岗
        7、哈密瓜与哈蜜瓜
        8、是“嘛”还是“吗”?
        9、李白床前没月光
        10、什么与孤鹜齐飞
        11、“屋漏”和漏雨没关系
        12、别扭的数字
        13、熊猫和猫熊
        14、你会写“冒”字吗?
        15、“尴尬”的尴尬
        16、风马牛为何不相及
        17、“shi”说
        18、到底知道不知道?
        19、祖国诞生60 年?
        20、正音
        21、古之“高考”
        22、坐着船儿过春节
        23、胜负难辨
        24、“勾心斗角”本是好词
        25、宫保鸡丁
        26、月份的称谓
        27、魔高还是道高?
        28、你“hold”住“ hold”吗?
       29、费解的标题
    30、人在囧途
    31、一人读错,亿人读错
    32、雾与霾
    33、你能弄懂这些词吗?
    34、读“pai”还是读“po”?
    35、学犬之谜
    36、马路为什么叫“马路”?
    37、无毒不丈夫?
    38、扑朔迷离的实践
    39、貂蝉与婵娟
    40、请给洋码子换个中文名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4 20:34

《咬文嚼字》之一:
               
      
                    明日黄花昨日开
     
             “明日黄花”,成语。
             该成语出自宋朝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其中“明日”,指重阳节过后,“黄花”,指菊花。意思是说,相聚不要忙着回去,(现在赏花为好),等到“明日”(重阳节后),(花谢了,)(不用说人),连彩蝶都不感兴趣了。
            现在常比喻为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或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

            人们往往望文生义。
      
            从字面上看,既然是过时的东西,“昨日黄花”才对,于是,“昨日黄花”比“明日黄花”开得还要艳。
          我从事教学前,也是“昨日派”。 后改正了不少错误知识,包括这“明日黄花”。  

           把“明日黄花”说成“昨日黄花”的不止一两个,也不止一般人。
     
          那年那日,我在办公室看当天的《河北工人报》,头版刊登了一个标题,“某某街心公园景色已成昨日黄花”。字号很大,特明显,说明这些编辑们也上了“昨日黄花”的当。
      
          我拿起电话就拨通了该报的编辑部,指出谬误并说出成语来源,对方居然还半信半疑,说明“昨日”和“明日”确实混淆了许多人。

        其实我也希望,只要这类词语如果不产生歧义,顺从约定俗成,以误为正也未尝不可。
        再一想,不可。汉语词汇的起源许多是有其典故的,例如这“明日黄花”,如果随意改,就乱套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5 07:39
黄花到底在哪日,
流传谬误变常识,
其实真的须堪误,
否则流传大误失。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5 21:53
以前,我也曾把“明日黄花”误为“昨日黄花”,教学后改正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5 21:55

《咬文嚼字》之二:
            
              
“七月流火”不算热
      
      
       在企业办报纸当编辑时,收到的稿件中,常有反映职工在夏季炎热的气候中坚持生产的稿子,有时会用“七月流火”来形容酷暑。
      
       这是一个误解。
      其实,“七月流火”与炎热没有丝毫关系。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中的《七月》。《七月》中的第一句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这里的“火”,指的是天上的大火星(一恒星,非指行星中的火星,现在所说的火星古称荧惑)。
      每年夏历五月黄昏,大火星现于正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过了六月,就偏西下行,所以叫“流火”。
      “授衣”:准备寒衣。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全句的意思是:“七月里火星向西移,九月里该准备寒衣。”

      乍看“七月流火”一词,确实容易想到七月火一般的气候, 弄懂了词语来源,就知道“七月流火”与炎热的天气风马牛不相及。
      
       所以说,“七月流火”不算热。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6 07:33
本月流火理解错,
至今持错人仍多,
看到解释已多处,
然而还是错处多。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6 18:3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26 07:33
本月流火理解错,
至今持错人仍多,
看到解释已多处,


确实至今还有关于这个词语误解的存在,前不久我还看到把“七月流火"看做炎热的文章。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6 18:42

《咬文嚼字》之三:
               
                     
  三个臭皮匠
   
         
         有句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意思很浅显,三个普通百姓的智慧,能抵上一个聪明的诸葛亮。
      
         想一想,为什么不用“三个农夫”、“三个工匠”,偏用“三个皮匠”呢?
      查一查,正统字词典中没找到,俚俗“辞海”里却有着“辞源”。
      看看解释,不无道理。

      其中一说,“三个臭皮匠” 的原意为“三个臭裨将”。
      
       裨将,即偏将、副将。
      古代军队打仗,各路兵马除主将之外,还要有一名或多名副将,这些副将被称为“裨将”。
      裨将往往也非等闲之辈,起谋战韬略各有建树,三个臭裨将的智谋集中起来,不仅超越主将,还抵得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传来传去,“臭裨将”成了“臭皮匠”。

      还有一说,这则俗语来自江南乡间的 “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
     
      “猪革梁”,指旧时为使鞋子结实和美观,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包边的竖梁(今日僧人鞋上仍有此梁)。一个皮匠往往做不好这样的技术活儿,还得需要两个皮匠帮忙,共同完成,于是就有了“三个臭皮匠,凑成猪革梁”之说。
     “猪革梁”音似“诸葛亮”,俗语就被误传了。

     不管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也好,还是“三个臭皮匠,凑个猪革梁”也罢,反正不影响俗语的使用,也不容易产生歧义,只当茶余饭后的笑话听罢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7 07:48
俗语传承口误多,
严格考证有两说,
传到如今皆习误,
茶余饭后笑话乐。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7 18:2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27 07:48
俗语传承口误多,
严格考证有两说,
传到如今皆习误,


不影响使用,知道其来源就行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7 18:27
《咬文嚼字》之四:
                  
                    
此醍醐非彼鹈鹕   

“醍醐灌顶”,成语,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醍醐,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中比喻最高的佛法,例如:如饮醍醐。
      
        我真正明白这个词语,不是从学校的课堂上,而是在一个偶然的对话中,并且还走了个误区,险些误人误己。
     
        那年,和同事同行,走着聊着,人家突然提出一个词,请教我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就是醍醐灌顶。
      
        说心里话,我不熟悉、也没有用过这个词,但总觉得似曾相识,好像在哪看过或听过。
       在我的感觉中,这个词应该是“鹈鹕灌顶”。鹈鹕,是一种擅于游泳和捕鱼的水鸟,“鹈鹕灌顶”,是水鸟从天而下,击打头部,是武术中的一种姿势,类似于“饿虎扑兔”、“黑虎偷心”、“螳螂锁蝉”、“白蛇吐信”之类。
     于是,我把这种解释告诉了人家,尽管我用了“好像是”、“应该是”之类的开场白。
     
      回到家,越想越没把握,心里不踏实,赶快搬出词典请教,果然自己谬之千里,用错误的知识,大言不惭地误导了人家。
     
      赶忙补救,下午一上班,赶快一个电话立刻打过去,一本正经地更正并承认错误。
     
      虽然自己教书匠出身,教学还是比较严谨的,怎么这回鬼使神差信口开河呢?
     想想也清楚了,这个知识性的错误在我头脑中已经比较根深蒂固了,这次修正了别人的同时,也更正了自己。
     
      醍醐灌顶,一看到这个词,我就会想起鹈鹕,想到曾把它和“黑虎掏心”之类的武术用语混同一起的谬误。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8 07:41
朋友问及一个词,
把握不大随意释,
回去一查出了错,
赶紧补救也记实。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8 19:4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28 07:41
朋友问及一个词,
把握不大随意释,
回去一查出了错,


这种方式掌握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8 19:48

《咬文嚼字》之五:
                     
                           
  妺喜与妹喜
      
      
      那天,打开电脑,准备先看看新闻,再写点东西,爱人在客厅里看电视,看的是百家讲坛,讲的是明朝宰相张居正。
      
      虽然身在卧室的电脑前,耳朵里却不时传来百家讲坛的讲解声,突然,一个名字不经意地传入耳朵,咦?和我所知的读音怎么不一样?我赶快出去,认真听了一会儿。讲师正在说夏朝桀的妃子,叫做妺喜,妺,读音为MO。
     
      我赶忙拿出词典,一查,果然读mo,妺喜的妺,右边是末,上横长下横短,而妹妹的妹,右边则是未,上横短下横长。
   
      这个错误跟了我许多年,我一向把妺喜读作妹(mei)喜,还曾经给学生们讲过妺喜的故事,想起当时坦然自如地反复说着错别字,现在都觉得脸有些发烧了。
   
      看来这是粗心所致,妹与妺,两个字的确很相像,只是上下横长短的区别。
   
      很高兴,纠正了自己一个读错几十年的错误。
     
      就此更正,并顺便把此形成短文,放进《咬文嚼字》中,给和我犯同样毛病的朋友提个醒。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17-11-28 21:03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7-11-28 21:06 编辑

中华文学道理深,
以讹传讹耽误人,
幸有老师认真查,
寻典溯源找到根。

   ——打油一首赠楼主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1-28 21:41
燕津 发表于 2017-11-24 20:34
《咬文嚼字》之一:
               
                          明日黄花昨日开

跟老师学语文知识,很感兴趣!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29 08:57
燕津 发表于 2017-11-28 19:48
《咬文嚼字》之五:
                     
                             妺喜与妹喜      

两字只差一小横,
楼主关注很认真,
我也一直错着念,
感谢这篇小短文。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1-29 09:47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7-11-29 09:56 编辑

欣赏咬文嚼字,增长知识。古人的姓名确实容易读错。从mo的读音想到一个古人:陷害岳飞的奸臣万俟卨,3个字中后两个属于少见的字,第1个字不读wan,也读mo。因为他不是汉人,读音不同。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9 20:24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7-11-28 21:03
中华文学道理深,
以讹传讹耽误人,
幸有老师认真查,


谢谢雷午寨主。当教书匠不敢马虎,教错了学生,不仅自己贻笑大方,更是误人子弟。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9 20:30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1-28 21:41
跟老师学语文知识,很感兴趣!


我估计自己现在仍存在一些错误知识,一经发现及时改正,咱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容易误解的地方也不少。谢张庆先。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9 20:3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29 08:57
两字只差一小横,
楼主关注很认真,
我也一直错着念,


确实,妹和妺非常近似,不细心分辨不出来。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9 20:43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1-29 09:47
欣赏咬文嚼字,增长知识。古人的姓名确实容易读错。从mo的读音想到一个古人:陷害岳飞的奸臣万俟卨,3个字 ...


确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人名地名中不罕见,例如历史地名大月氏,原来读作darouzhi(大肉汁读音),后来的辞海改为dayuezhi(大月之读音)。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29 20:47

《咬文嚼字》之六:
           
        
“的”、“地”、“得”不应乱串岗
      
      
     “的”、“地”、“得 ”在文章中充当结构助词时除了读音相同(均读轻声de)之外,各有各的作用。
      
      许多文章和一些影视剧字幕中,三字混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中大多为“的”字“鸠占鹊巢”,占据了“地”和“得”所应处的位置。 
      
      一般说来,“的”、“地”、“得”作为结构助词,分别是句子成分中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标志。
     
      “的”在句子中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和宾语]之间,例:“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地”用于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例:“我把东西轻轻地放下”。  
      
     “得”用于中心词和补语之间,例:“这件事你办得好”、“这个字写得真漂亮”。   
     
       定语是名词的修饰语,因此“的”一般要用在名词[或名物化了的动词、形容词]前面。也就是说,在名词[含名物化的动词和形容词]充当主语和宾语时,其结构助词一定要用“的”;
     
       状语是修饰谓语的,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来承担,因此,“地”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也就是说,在动词、形容词充当谓语时,它和前面状语之间的结构助词,一定用“地”;
   
       补语是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谓语后如补充说明而用结构助词,一定用“得”。
     
      “的”、“地”、“得”不要“乱串岗”了,应在自己的位置上恪尽职守。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30 07:34
燕津 发表于 2017-11-29 20:43
确实,这种现象在历史人名地名中不罕见,例如历史地名大月氏,原来读作darouzhi(大肉汁读音),后来的辞 ...

改了啊?我一直读“大肉汁”呢。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1-30 07:36
燕津 发表于 2017-11-29 20:47
《咬文嚼字》之六:
           
        “的”、“地”、“得”不应乱串岗      

三字应用有讲究,
一旦搞乱意思丢,
劝君还是多学习,
楼主帮你明养修。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30 19:42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30 07:34
改了啊?我一直读“大肉汁”呢。


我到现在也习惯读“大肉汁”,还有确凿的凿(原读zuo,现读zao),我一直习惯读zuo.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30 20:0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1-30 07:36
三字应用有讲究,
一旦搞乱意思丢,
劝君还是多学习,


此文像枯燥的教学,实际上不少人凭感觉也能找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1-30 20:04

《咬文嚼字》之七:
                     
                    
  哈密瓜与哈蜜瓜
      
         
         
           瓜果飘香的季节,新疆哈密一带以特产的瓜果迎来一批批远方的客人。几乎所有的城市里,哈密瓜在众多的瓜果中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以它特有的香甜得到许多人的青睐。
     
        如果你稍微留一下心,就会在许多出售哈密瓜的摊贩广告中,会写有“新到哈蜜瓜,每斤**元”、“香甜哈蜜瓜到货”之类的广告。
   
        这里有一个错字:“密”写成“蜜”了。
     
        此字不仅错得自然,似乎比正确的字还有意味,一个“蜜”字不仅把哈密瓜那种香香甜甜的感觉跃然纸上,还有直接把瓜送入你口中的感觉。
     
        遗憾的是,“蜜”字再贴切、给人感觉再甜,它也是个错别字。
   
        哈密是固有的地名,是多年来约定俗成并有正式“身份证”、“验明正身”的。蜜字只不过是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罢了,虽然用在香甜的瓜名上,“蜜”字更有情感,但作为来自一个地方上的特产,用地方的域名,就一定要尊重原名。
   
       用准原名,不要张冠李戴和偷梁换柱。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 07:30
用准原名,不要张冠李戴和偷梁换柱。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1 09:04
现在不少商店的广告有意使用同音字代替,并自以为有创意。例如餐馆用“食全食美”,服装店用“衣衣不舍”,其实不利于小学生学习成语。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 23:22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 07:30
用准原名,不要张冠李戴和偷梁换柱。

这个错字主要错觉在蜜和瓜在一起给人甜蜜的感觉。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 23:27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1 09:04
现在不少商店的广告有意使用同音字代替,并自以为有创意。例如餐馆用“食全食美”,服装店用“衣衣不舍”, ...


还有“默默无蚊”等。市场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该行使自己的管理权力。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 23:31

《咬文嚼字》之八:
                     
               
  是“嘛”还是“吗”?
        

         我原来一直以为,天津方言里,把“什么”叫做“嘛”(读第四声),例如:“你干嘛去?”、“这是嘛玩意?”。
        那天,我在字典里查这个字,ma音第四声里没有“嘛”字,再一查“嘛”字和“吗”字的异同,结果糊涂了,搬出《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更是越查越比较,自己就越糊涂。

         我原来认为,“嘛”字除了语气助词的功能外,还可做实词,当“什么”讲;
         而“吗”字不能充作实词,只为语气助词,一般用于疑问句尾。
         例如,“为嘛要这样?”、“你吃饭了吗?”,各有各的作用和功能,一目了然。
        
          结果《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给我上了一课:
         
         《现代汉语词典》说,“吗”在方言中当“什么”讲,例如“要吗有吗”;而“嘛”却只能当助词,表示期望劝阻的语气或句子停顿用,语调则为轻声。
         
          这和我多年的认识南辕北辙。
         
          翻开《辞海》,自然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基本一样。
          词典里说“吗”在方言里可当“什么”讲,“干吗?”、“吗事”,这和大众习惯用字简直大相径庭。

          无疑,词典是具有权威性的,谬误的,只能是自己。
        
          细看同一词典里的“吗”和“嘛”的用法和举例,又有些糊涂起来:
          “吗”和“嘛”在同为助词时,都可代替“么”,“吗”字释义2中说用在句子停顿处点出话题,例:这件事吗,其实不能怪他;“嘛”字释义3中说用在句子停顿处唤起听话人的注意,例:科学嘛,就得讲究实事求是。
     
        再回到天津方言中来,四声的“嘛”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怎么在词典中无此四声读法?
      
          对“吗”和“嘛”两字此处的区别,我至今觉得不太好把握。
         再不好把握,也得适应和更正过来,尽管我还没完全想通。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嘛”字以实词的身份解释为“什么”,在实际中普遍比“吗”广泛,怎么就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身份呢?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2 07:39
天津方言太特殊,
字典里面呆不住,
只能自己去领会,
全靠书本也不足。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2 20:16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2 20:28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2 07:39
天津方言太特殊,
字典里面呆不住,
只能自己去领会,


我对自己家乡的方言钻了个牛角尖。你说得有道理,有些方言的声调在字典里不显示。我想,这个“嘛”子的习俗用法太广泛了,词典还是应该放下架子,像更正“确凿”一词一样,尊重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2 20:19

《咬文嚼字》之九:
                        
                    
   李白床前无月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一首《静夜思》脍炙人口,流传千年。其诗寓意虽深,但语言简单明了,又朗朗上口,因而往往成为孩子学习的启蒙诗。
        
         其中“床前明月光”很容易被理解为在床前望到了月光。

       其实,“床”,即“牀”,这里指的是井栏。
      
        过去的住宅,进门是厅堂,厅堂和后面的卧室之间往往有一个天井。天井是露天的小院,院中有一口井,井的四周有石头或汉白玉的井栏。
      
       作者站在天井的井栏旁,望天空皎洁的明月和地上霜一般的月色,才有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并且也方便于“举头望明月”的动作,有了“低头思故乡”的情感。

     “床”和“牀”在过去是不同的两个字,由于文字的改革和简化,现在并入一个字了。但《现代汉语词典》中“床”字旁用括号注明了“牀”,条幅注解中也有“某些像床的地面,例如河床。”,这就更加印证了以上说法。

      所以,当有人把“床前明月光”解释为“睡觉的床前有月光”时,李白就会向你抗议:我的“床”前没月光啊!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3 07:42
燕津 发表于 2017-12-2 20:19
《咬文嚼字》之九:
                        
                       李白床前无月光        

这个说明太重要,
屋里屋外差不少,
室内如何抬头看,
想想也要自发笑。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3 08:11
水井和家乡有天然的联系,因此把“床”解释为井栏,很有道理。还有一种说法: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中把“床前明月光”的“床”解释为胡床,即马扎,并引用了李白的另一首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认为这句诗的“床”也是胡床。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3 14:36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3 15:5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3 07:42
这个说明太重要,
屋里屋外差不少,
室内如何抬头看,

睡觉的床前不太可能抬头就见到月亮,月光像是满地的霜更不常见。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3 14:46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3 15:58 编辑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3 08:11
水井和家乡有天然的联系,因此把“床”解释为井栏,很有道理。还有一种说法: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中把 ...

我看过马未都的那期节目,他可能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意见,也许是自己的一己之见,但值得商榷的地方挺多。按照马先生的“马扎"来解释,”马扎的上空有着明亮的月亮“,很可笑的。“天井的井栏”要比“马扎”更能说得通。何况“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的“床”,说是井栏更恰当,更适于小孩子在地上跑着玩,比一个小马扎强多了。权威的字典词典都在“床”字上注明了“井栏”,我没看到有注解为“马扎”的注释。我尊重马先生,但不认同其这个诠释。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3 14:50

《咬文嚼字》之十:

                          什么与孤鹜齐飞?
   
      
         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滕王阁序》脍炙人口,流传千古,至今仍是古典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此文不仅产生了“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高朋满座”、“萍水相逢”、“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等众人皆知的成语,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成为广为传诵的佳句。
     
      此句中,“落霞”指的是什么?多年来,一直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落霞”指的是“飘落、移动的云霞”,还有一种说法,是指“零散的飞蛾”。
   
      我倾向后一种说法。

     要想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得先了解当地的风土风物。宋代吴曾撰文说:“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取以配鹜耳。”照此看来,“霞”不应该是云霞,而是一种飞蛾。另外,“落霞”中的“落”在这里也不应该是“飘落”的 意思,与句中的 “孤”相对应,应是“散落、零散”的意思。
      
      宋代俞元德也在其《莹雪丛说下》中说:“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世率以为警联。然落霞者,飞蛾也,即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
      
      另外,这个句子的对仗应该是非常严格的。下句中的“秋水”、“长天”都是自然景色,搭配很和谐,上句中的“落霞”和“孤鹜”也应该很和谐,如果都是能飞的小动物,句子的对仗就很工整,如果其中的 “落霞”是飘落的云霞,整个句子就逊色多了。
      
     顺带说一句,虽然我倾向这种说法,但尚未从《辞海》、《古代汉语》等权威的资料中找到明确的佐证,当然也没看到“落霞”是“飘落的云霞”一类的说法。

    是否这个问题不值一提,我不得而知。

      附:关于王勃写作《滕王阁序》的小故事:
     
      滕王阁是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的儿子)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因李元婴受封为滕王,故名为滕王阁。后阎伯屿接任都督,重修滕王阁,并于重阳节在阁中大摆筵席,宴请当时江南学者名流百余人并请大家为滕王阁作赋。其实其女婿吴子章事先早已写好一赋,阎伯屿以宴会征文为名,想炫耀一下女婿的文才,众人皆知其意,人人推辞不写。
      王勃远道而来,匆匆应邀,不知内情,又恃才而不懂谦虚,故当众挥毫,一气呵成。
      主人很生气,又不好发作,故带其他客人四处游玩,只是让从人留在王勃旁,王勃写一句,过来禀报一次。
         当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从人再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从人三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沉吟不语。从人又报“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喜,说:“此子视我为知音”。当从人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时,阎都督听罢,以手拍几,说:“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当垂不朽!”满座宾客尽皆失色。
       《唐才子传》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阎公更衣复出,携王勃之手,盛酒满觚,王勃酣醉。阎公大喜,说:“帝子之阁,有子之文,风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吾当厚赏千金。” 可见王勃《滕王阁序》确实为不朽之名篇,王勃于南昌阎都督宴上赋《滕王阁序》的佳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动人的故事之一。

     另: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
   
     据说,王勃溺水而亡后,化作一只鸟,在江面上飞来飞去,常常得意地叫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天天叫,天天叫。一个渔翁听烦了,冲着鸟喊道:“什么好句子啊,天天在这乱叫,句子太累赘了,一点也不精炼!‘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不就得了吗,‘与’和‘共’是多余的!”
    从此江面上再也没有听到这只鸟的叫声。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4 08:14
古文里面说法多,
落霞居然是飞蛾,
再看下边小故事,
生出几分感慨乐。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4 19:1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4 08:14
古文里面说法多,
落霞居然是飞蛾,
再看下边小故事,


大多数人还会将“落霞”看做“飘落移动的云霞”,我查找的几个权威书籍没做任何解释。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4 19:13

《咬文嚼字》之十一:

                  “屋漏”和漏雨没关系
   

      杜甫在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一个身居破茅屋、过着凄苦悲凉生活的孤苦老人生活景象,其中许多诗句对老人所居的蔽庐茅舍有着生动形象的描写。
   
      诗中有这样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其中“屋漏”一词常常被解释为“屋子漏雨”。
     也难怪,“屋漏”和后面的“无干处”连起来,很是自然,误解也就很容易产生了。
   
     其实,“屋漏”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屋子的西北角”。
   
     查一下〈辞海〉,对“屋漏”的解释是“古代室内西北隅设施小帐的地方”;再查〈辞源〉,“屋漏”为:“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按照正确的解释其实也是很通顺的,正因为床头西北角“开了天窗”,才有了“雨脚如麻未断绝”的下一句。
   
     顺带一句:在网上查阅参考资料时,顺便看了两段译文,不料都是解释为“屋子漏雨”的,可见这个词的误解还是比较普遍的。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2-4 21:48
燕津 发表于 2017-11-29 20:47
《咬文嚼字》之六:
           
        “的”、“地”、“得”不应乱串岗      

“的”、“地”、“得”分不清是及普遍的现象,这段解释真清晰。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5 07:40
屋漏原来是天窗,
多少年来皆迷茫,
幸得楼主来指点,
从此方知奥妙详。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5 19:36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4 21:48
“的”、“地”、“得”分不清是及普遍的现象,这段解释真清晰。

的地得用错的现象很普遍,但教师、编辑等文字工作者不应该用错。谢张庆先。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5 19:40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5 07:40
屋漏原来是天窗,
多少年来皆迷茫,
幸得楼主来指点,


这个误解非常普遍,不少人都容易出错。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5 19:41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5 19:50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5 07:40
屋漏原来是天窗,
多少年来皆迷茫,
幸得楼主来指点,

这个误解非常普遍,不少人都容易出错。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5 19:51

《咬文嚼字》之十二:

                     别扭的数字   
   
         
        
        汉字里有表示数字的字,像一、二、三、十、百、千、万等,也有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1、2、3、4、5等,这都很正常。
       例如:“队伍有两千人”和“队伍有2000人”;“他今年十五岁了”和“他今年15岁了”等,都可以用。

       从报刊上、电视字幕中也常看到一些别扭的数字。
       例如一次在央视字幕中说一个数字32000人,既不完全用汉字的“三万二千人”,也不完全用阿拉伯数字的“32000人”,而是用了“三万2000人”。

       在同一篇电视字幕中还有一句,说“十几个人”时,用了“10几个人”。

       没过两天,又从一家正规报纸上发现一句话中的两组数字:“左边五个人,右边8个人”。

       以上前两句中,第一句把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杂糅在一个数字里;第二句中不偏不向,上半句和下半句各用一样。

       怎么看怎么别扭。

       好像前几年看到过一个有关规范这类数字用语的说法,可惜找不到依据。

       不管怎样说,这杂糅在一起的句子看了是叫人不舒服。

         另外,在句子里说到数字时,是用汉字好还是阿拉伯数字好,我采用是以用汉字为好和哪个方便用哪个这两条原则。
        既然用汉字成文,就得读起来好读。例如,“九亿三千万”,一下子就读出来了:如果换成930000000,读到这儿准打奔儿,得现数个十百千万。

       不知您是怎样用的?倘若我的此文观点谬误,请不吝赐教。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6 07:31
数字混用实在糟,
绝对无知这么搞,
大数还是应汉字,
否则读来难顺到。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6 09:10
准确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用汉字。像十几个人,不宜写成10几个人。有一首歌名是“那年我十七八岁”,有人写成“那年我17,8岁”,感觉不规范。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6 20:04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6 07:31
数字混用实在糟,
绝对无知这么搞,
大数还是应汉字,


我看了国家对于这方面的规范,大多挺不错的,也有个别不尽人意的。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6 20:09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6 09:10
准确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用汉字。像十几个人,不宜写成10几个人。有一首歌名是“那年我十七八岁 ...


我感觉咱们上学的哪个年代,数字的书写是不成为问题的,现在问题倒出来了,国家出炉了规范的写法,有些写法与人们的约定俗成不太一样。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6 20:13

《咬文嚼字》之十三:

                     熊猫和猫熊


      国宝熊猫,憨态可掬,中华特有,风靡世界。

      大陆把它叫熊猫,台湾管它叫猫熊。
      前一阵子,两只熊猫宝宝“团团”和“圆圆”入住台湾新居时,两岸媒体的报道扑天盖地,一会儿“熊猫”、一会儿“猫熊”的,你叫你的,我叫我的,好不热闹。

      在大陆,自然听惯了“熊猫”的称呼,但两种称呼此起彼伏,不得不叫你动动脑筋:
      哪个叫法更准确些?

      “熊猫”也好,“猫熊”也好,表面看是并列式的词汇,其实是偏正式的词汇,前偏后正,很明显。
        那么,究竟是“像熊似的猫”呢还是“像猫似的熊”呢?

       显然,“猫熊”更接近熊,而不是猫,应该是“像猫似的熊”,台湾的叫法更科学一些。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两个词条的注解是这样的:

       “猫熊”的词条下,把熊猫做了详细的解释:【猫熊】:maoxiong 哺乳动物,体长4—5尺,形状像熊,尾短,通常头、胸、腹、背、臀白色,四肢、两耳、眼圈黑褐色,毛粗而厚,耐寒。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中,吃竹叶竹笋,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动物。也叫熊猫、大熊猫、大猫熊。

      而在“熊猫”的词条下,却只有一个拼音xiongmao和“见***页【猫熊】 寥寥几个字”。

      原来,我们大陆也知道正宗的叫法应该是“猫熊”,“熊猫”充其量是它的小名、昵称之类。

      为什么“熊猫”的叫法风行大陆呢?

      有几种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原先大陆也把熊猫叫做猫熊,后改革汉字,把从右向左读改成从左向右读,把猫熊误读成熊猫了,从此以讹传讹,“熊猫压倒猫熊”了。

       大陆约定俗成的一致叫法,并没有动摇《现代汉语词典》的严正立场:“猫熊”为正宗,“熊猫”只是“见**页【猫熊】”。

       对词典的严谨认真不由肃然起敬,这是我写罢此文的又一感受。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2-6 21:35
燕津 发表于 2017-12-4 19:13
《咬文嚼字》之十一:

                  “屋漏”和漏雨没关系     

60年代语文课“屋漏”根本没有解释,就是理解为“屋子漏了”。如果看不到这个帖子,谬误就带到棺材里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7 08:13
燕津 发表于 2017-12-6 20:13
《咬文嚼字》之十三:

                     熊猫和猫熊

有意思的考证!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7 13:30
六十年代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位同班同学说:“熊猫的名称原来叫猫熊。”大家听了都不以为然。许多年以后,才了解到熊猫其实是将错就错的叫法,那位小学同学倒是知识面很广。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7 20:32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7 08:13
有意思的考证!


现代汉语词典挺坚持原则的,与大陆人民的约定俗成相左。但人们习惯了叫熊猫,也不能算错。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7 20:35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6 21:35
60年代语文课“屋漏”根本没有解释,就是理解为“屋子漏了”。如果看不到这个帖子,谬误就带到棺材里了。 ...


这个误解理解起来很自然,自然误解的人就多。好在我讲这篇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们造成错误知识。谢张庆先。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7 20:39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7 13:30
六十年代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位同班同学说:“熊猫的名称原来叫猫熊。”大家听了都不以为然。许多年以后, ...


你那位同学准是从某个渠道知道了这个知识。咱大陆都习惯叫熊猫,就将错就错了。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7 20:4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7 13:30
六十年代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一位同班同学说:“熊猫的名称原来叫猫熊。”大家听了都不以为然。许多年以后, ...


你那位同学准是从某个渠道知道了这个知识。咱大陆都习惯叫熊猫,也就将错就错了。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7 20:47

《咬文嚼字》之十四:

             你会写“冒”字吗?


        “冒”字?
        
         不就上面一个“曰”,下面一个“目”,难道还有问题?

         如果真这样回答,遗憾地告诉你:还真错了。

         请仔细看,上面是“曰”吗?
         定睛看看,不是吧。
         上面三横中的下边两横都是与边框不相连的。

         “冒”字,是“帽”的古字,原意为覆盖。《说文解字 》中,“冒 ”的本意是蒙着眼睛前行。上面的部分表示头巾、帽子一类的东西,下面是眼睛。头巾盖着眼睛,与当今的帽子还是有因缘的。

        再举一个旁证: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叫做“冕”,后来专指皇冠,例如“加冕”。这是一个形声字,下面是声旁,而上面则是作为帽子一类的形旁。

         据说,“冒”字的写法十人九个错,被称为“汉字第一易错字”,我想也有些道理,我也是才纠正时间不长。

         因此,我们再写“冒”字时,上面的部分不要再写成“曰”了。话说回来,上面部分的写法实在难以判断,也不知小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教这个生字时是个什么标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8 09:06
燕津 发表于 2017-12-7 20:47
《咬文嚼字》之十四:

             你会写“冒”字吗?

哇!这字我就一直在错着写呢!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8 20:5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8 09:06
哇!这字我就一直在错着写呢!


其实这个字知道就行了。写起来很不好区别。下面这个字就得注意不能写错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8 21:01

《咬文嚼字》之十五:

                  
     尴尬的“尴尬”

           你能正确写“尴尬”两个字吗?你如果把这两个字左边的偏旁都写成“九”,那你就真有些尴尬了。

       “尴尬”这两个字的偏旁是尢字旁儿,而不是“九”字。

        《语文教育网》上,一篇“辨识偏旁部首:尴尬尢与九”的文章把这个偏旁的来龙去脉说得比较清楚。文章从《说文》到《辞源》,从《康熙字典》到《集韵》,又是引经据典又是旁征博引,连形旁带声旁地说了不少。
        我不想在这里重复了,只想说以后把偏旁写对就行了。

       “尢”和“九”书写起来很近似,但笔划不一样:“九”是两划,撇和横折弯钩,而“尢”是三划,横、撇、竖弯钩,比“九”多一划。

         顺便问一声,您写“九”字先写哪一笔?是先写撇呢还是先写横折钩?
         这两种写法的人数都不少。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9 07:48
这两个字以前基本没用过,等现在常常使用时,倒是不用手写字了,现在全是敲键盘了。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9 09:40
有的汉字确实容易写错,许多年来一直把“肺”和“柿”的右边看成一样,后来才发现“肺”的右边4画,“柿“的右边5画。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9 20:0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9 07:48
这两个字以前基本没用过,等现在常常使用时,倒是不用手写字了,现在全是敲键盘了。 ...

我是在语文教学杂志上才注意到这个词的。你说的情况我现在也是这样,在电脑上敲盘子写东西,很少动笔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9 20:11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9 09:40
有的汉字确实容易写错,许多年来一直把“肺”和“柿”的右边看成一样,后来才发现“肺”的右边4画,“柿“ ...

您也挺细心的。我是在教学中注意到肺和柿右边区别的,笔划也不一样。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9 20:13

《咬文嚼字》之十六:

              
     风马牛为何不相及?
         
        

            “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字数较多的成语,比喻事物之间全不相干。
         
          知道了喻意后,从字面上却不容易看出来:“风”、“马”、“牛”,一个是大自然的气象,两个是牲畜,为什么把这三个放在一起?为什么不是雨、雷或是闪?
         
           照这种思路想下去,你会越来越糊涂的。


         “风马牛不相及”,出自《左传 . 僖公四年》:“君居北海,寡人居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第一种解释:“风”,是“放逸”、“走失”的意思。原意是齐国与楚国相去甚远,即使马、牛走失了,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去。
         
           还有一种解释:兽类雌雄互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因此不致相诱。
         
           弄清了原因,字面上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字面上用字套解,第一种解释更通顺一些:走失的马和牛到不了(别的地方);
         
           而从喻意上,第二种解释比第一种更恰当些:马和牛不相干,不能互相引诱。

         
          所以说,“马”和“牛”本不相及,“风”和“马”、“牛”更不相及。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0 07:43
燕津 发表于 2017-12-9 20:13
《咬文嚼字》之十六:

                   风马牛为何不相及?

哈哈!燕津不举这个例子,我都没动脑子琢磨过这里面的奥妙呢!谢谢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0 19:57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0 07:43
哈哈!燕津不举这个例子,我都没动脑子琢磨过这里面的奥妙呢!谢谢了! ...


有些词语我们很熟了,就不注意词的内涵了,常事,我也净这样。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0 20:01

《咬文嚼字》之十七:      
                    
                        
  “SHi ”说
     
      
      前些天,整理自己过去的日记、教学笔记和工作日志等,发现一篇多年前不知从哪搜集到的汉语知识:用一个汉字读音写的一个文言故事,加上标点正好100个字,写在横竖各10个格的一个方块内。
     
     读了几遍,再感中华汉字的魅力。没发现标题,未敢妄加。现将正文抄录如下,自己写了译文附后,以飨诸友。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施视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施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意译:住在石屋子里的施先生喜欢吃狮子肉,发誓要吃十头狮子。施先生经常到市场去看有没有狮子。十点的时候,恰逢十头狮子来到市场。施先生注视着这十头狮子,(搭弓射箭),凭借弓箭的力量,射死了这十头狮子。施先生得到了这十头狮子,并把它们拖回石屋子里。石屋子里很潮湿,施先生让仆人擦拭石屋子。石屋子擦拭干净了,施先生才尝试吃这十头狮子。吃的时候,才发觉这十头狮子实际重达一千二百斤(十石)。请解释这件事。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1 07:40
有意思的汉字!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11 09:01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7-12-11 10:33 编辑

汉字同音字多,我省有石狮市,3个音差不多。而且大多数南方人shi和si不分,感觉同音字更多了。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1 20:4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1 07:40
有意思的汉字!


汉子的确其妙无穷。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1 20:46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11 09:01
汉字同音字多,我省有石狮市,3个音差不多。而且大多数南方人shi和si不分,感觉同音字更多了。 ...


哈哈,石狮市,读起来真的很绕嘴。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1 20:48

《咬文嚼字》之十八::

                   到底知道不知道?        
         
         
             先考您一下:
         看这一句话:“这件事情的调查结果,我们不得而知。”
         话中所说的调查结果,到底是知道了呢还是不知道呢?
         
          有说不知道的;
         也会有说知道的。
         这就牵扯到对“不得而知”这个成语的理解。

         查我手头的《成语词典》,居然没有收录这个成语。
         但“不得而知”终归是个常用成语,从网上查询,归纳如下:
        
        “不得而知”(释义):没有办法知道。“得”:这里是“能够”的意思;“知”:知晓。
         出处:《后汉书.桓谭传》:“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
         唐.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很明显,“不得而知”的意思是不知道。

        那为什么容易和“知道”混淆呢?
        
         我觉得,是那个“得”字和“而”字在“作祟”:
        
       “得”,有得到的意思;“而”,当作转折连词了。
       整个成语极容易让你这样理解:“不用说我也知道”。

       其实,“得”在这里应理解为“能够”,和“不”结合,是“不能够”的意思。
    “而”,这里没有转折的意思。

       这样一看,“不得而知”的确是没有办法知道的意思。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2-11 21:30
本帖最后由 张庆先 于 2017-12-11 21:33 编辑
燕津 发表于 2017-12-3 14:50
《咬文嚼字》之十:

                          什么与孤鹜齐飞?   
滕王阁确实很美!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2-11 21:47
燕津 发表于 2017-12-9 20:13
《咬文嚼字》之十六:

                   风马牛为何不相及?

在享受趣味中学习知识。点赞!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2 07:38
燕津 发表于 2017-12-11 20:48
《咬文嚼字》之十八::

                   到底知道不知道?                 

有点意思!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2 18:33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12 18:36 编辑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11 21:30
滕王阁确实很美!


我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去过江南三大明楼,即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滕王阁确实不错。照片上是老兄?一睹老兄尊容,谢谢庆先。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2 18:37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11 21:47
在享受趣味中学习知识。点赞!


老兄客气了。谢庆先。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2 18:38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2 07:38
有点意思!


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2 18:42
《咬文嚼字》之十九:
      
         
       祖国诞生60年?
      
       这些天,庆祝国庆60周年的语言、文字不绝于耳、随处可见。“祖国华诞60周年”、 “今天是祖国(或中国)的生日”等祝福的句子也时有所见。
      然而有些句子是经不起推敲的。

      “诞”,指的是诞生、诞辰、生日。
      很明显,“诞”之前,“诞”所指的事物还没有出现。
      说“祖国华诞60周年”,难道我们60年前就没有祖国吗?
      说“今天是中国的生日”,生日很显然是指1949年的10月1日,既然1949年才出生,那么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又置于何地?

      由此,那首亿万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个错误的句子。
      其中的“中国”如果特指“共和国”,还可以,但给人的感觉显然是泛指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大国,那这个泱泱大国公元1949年才“出生”,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

      正确的说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简称“共和国国庆60周年”。如果再简称“建国60周年”、“国庆60周年”,也可以,但这个“国”一定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可以,一个“新”字也可以简单划分出历史的时间段落。

      1943年,曹火星在晋察冀边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这首歌最初的歌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平津解放前夕,中宣部觉得不妥,后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歌曲的名字加了一个“新”字,这样,这句歌词就经得起推敲了。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庆节,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或“共和国60华诞”才是相对准确的。


作者: 张庆先    时间: 2017-12-12 22:19
燕津 发表于 2017-12-12 18:33
我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去过江南三大明楼,即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滕王阁确实不错。照片上是老兄?一睹老 ...

照片是我和老伴。10年前去过滕王阁,不愧江南名楼!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3 07:45
燕津 发表于 2017-12-12 18:42
《咬文嚼字》之十九:
      
                祖国诞生60年?

是应该注明“新中国”!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3 21:15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3 07:45
是应该注明“新中国”!

大家习惯了,也就糊里糊涂人云亦云,不较真了。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3 21:17

《咬文嚼字》之二十:

                     正音
        

         汉字的读音,有许多正音读法和社会上流行的读法不一致。
        电视广播播报新闻和学校里的语文教学采取的是规范读音,而社会上却常常有着自己的读法。

        除地方方言的特定读法除外,许多字的“缪音读法”流行甚广。例如,校(jiao)正读成 xiao正,莘莘(shen)学子读成xin xin学子,疾风知劲(jing)草读成jin草,乳臭(xiu)未干读成乳chou未干等,不胜枚举。

       坚持字音正确读法最好的是国家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及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字音标准的依据是权威机构出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但有时,坚持传统而权威的“阳春白雪”也“随波逐流”,约定俗成地俯身屈就社会上的“下里巴人”。

        例如,“证据确凿”、“穿凿附会”中的“凿”,过去的正音一直读(zuo),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也经常用此来出题考查学生的正确读音,后来突然有了变化。

         那次孩子问我,我告诉他念zuo,后来孩子据此答卷,不料得了一个x号,我一查字典,咦?字典什么时候给改过来了?再找本老字典,哦,前后俩标准。
      
           还有一个“啥”字,更离奇。
         
          我们按常规把它读作二声的sha。
       那次我在一个学校听课,任课老师一直把“啥”读作四声(煞音)。下课后我立即查了字典,果然,“啥”读四声,而且只读四声,不是多音字。
        虽然感到很别扭,但还是从此知道了。

        不料过了几年,再查字典,“啥”字的读音又变了,随从了大众读法,读sha的二声了。
       (写此文时,我翻阅我1979年版的《辞海》,“啥”字还在读“煞”的音呢。)

         还有一个读音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有想法。
      
       “秘鲁”是南美洲的国家名字,是根据音译而来的,既然读音为bi lu,四声,(毕鲁),为什么不从汉字里选“必”、“毕”、“碧”、“币”等字,偏偏选中“秘”字呢,何况“秘”字原本不是多音字,只读 mi ,只因为有了这层“海外关系”,才多了一个“必”的读音。何苦呢?

        汉字蕴藏着无尽的知识,仅正音识读就有着正与俗、古与今等不同的区别,其中还有些不乏令人扑朔迷离。
        正因如此,汉字的魅力更加彰显,内涵更加丰富。

        钻进故纸堆,有时也是一种乐趣。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4 07:40
读音问题多多,好多字都读不对呢!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14 09:03
因为读音的改变,二十多年前还引发一场官司。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试卷填写“自作自受”中“作”的读音,标准答案“作”是第一声,而有几个小学生写第四声,扣了1分上不了重点中学。家长依据读音的新规定把教委告了,因为教委依据的是旧规定。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4 21:0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4 07:40
读音问题多多,好多字都读不对呢!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日常生活中,我也净将错就错读白字。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4 21:08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14 09:03
因为读音的改变,二十多年前还引发一场官司。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试卷填写“自作自受”中“作”的读音,标准答 ...


权威的字典词典上的个别字有时读音也前后不一,迁就社会大众通俗读法,但是把以前正确的读音按错误处理就有些不合理了。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4 21:10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14 21:14 编辑

《咬文嚼字》之二十一:

                  古之“高考”
      

         现在的高考,是指高中毕业后考取大学本科或专科的考试。古代有着一套严谨的科举考试制度,涵盖至今天的考研、考博甚至更高级别,我们暂且把它们叫作“古代高考”。古之“高考”,汉、魏晋、隋唐、宋、明清,各朝代虽不尽相同,但一脉相承。以清为例简要概述。

      要想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得先参加“资格赛”,“资格赛”叫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 xiang)生,俗称秀才。
     (“秀才”的通俗定义是:“科举资格赛”的“在册学员”)
      生员(秀才)分三种:
           1、廪生: 成绩最好,有一定名额限制,公家发粮食;
           2、增生:稍逊色,也有一定名额;
           3、附生:新“入学”的“新生”。
      每年由学政考试,三种生员根据成绩等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 2、会试 3、殿试 。

      乡试:乡试每3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参加乡试的不仅得有秀才的“学历资质”,而且这些秀才还要先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
      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高考”结束,该“分配工作”了:
        
        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一次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出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的分别授为主事(相当于中央各委部办职员),或授为知县(地方基层官员)。
       庶吉士在翰林院的教习馆再学习三年,期满考试合格后,成绩优良者可授为翰林院编修或翰林院检讨,其余的分配在“中央各委部办”任主事或分配到地方任知县。

      由此看来,考中了进士,“铁饭碗”是不愁了,最次也能在国家委办局混个“公务员”,还可以到基层“挂职锻炼”一番,镀上一层金,将来能成为“从地方一步步走上来的”中央领导人。

     不管怎么说,古之“高考”和现今高考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要想有个好前途,先得有个好文凭。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7-12-15 07:55
燕津 发表于 2017-12-14 21:10
《咬文嚼字》之二十一:

                  古之“高考”      

古代高考有意思,
规矩繁多严格施,
燕津讲得多精彩,
大伙看得有味之。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17-12-15 09:21
每年高考各地都会有高考状元,而古代中状元的难度大得多。清代福州人有两人中状元,平均一百多年才有一人,不过现在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大名。清代福州籍名人林则徐殿试成绩是第二甲第四名,从此走上仕途。清代还有一位福州籍名人严复,曾4次参加乡试,居然连举人都未考上。他学贯中西,后来担任北京大学首任校长。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5 20:1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5 07:55
古代高考有意思,
规矩繁多严格施,
燕津讲得多精彩,

科举考试在历史上是非常受重视的,监考官失职会遭到严厉制裁,徇私舞弊往往会掉脑袋的。谢龙行天下。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5 20:17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15 09:21
每年高考各地都会有高考状元,而古代中状元的难度大得多。清代福州人有两人中状元,平均一百多年才有一人, ...


古代中进士确实很难,还算是比较公正的考试,绝大多数是真实可靠的成绩。看来您对福建历史上科举考试情况挺熟悉。谢麻沙老农。
作者: 燕津    时间: 2017-12-15 20:19

《咬文嚼字》之二十二:


          坐着船儿过春节
         
           
           每逢春节、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许多单位的门前就张贴出庆祝节日的横标,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欢度**节”是最常见的。
          如果你细心些,就会发现,不仅有“欢度”,还有为数不少的“欢渡”。

         每逢看到“欢渡”,我就想,是坐船过节呢还是泅渡过节呢?

           “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上至少有15个条目,其中一条当“过”(指时间)讲,举的例子就是“欢度春节”。

        “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条目只有3条:1、由这一岸到那一岸;2、载运过河;3、渡口。仅此而已。

        可见,虽然是极易混,但仍然是风马牛。
        话又说回来,虽然是风马牛,但每临节日,你就看吧,那“欢渡”的气势绝不亚于“欢度”。

       于是我想,真得多预备一些渡船了。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