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俄民众对斯大林好感创新高 俄热议每周四天工作制
[打印本页]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2-19 14:27
标题:
俄民众对斯大林好感创新高 俄热议每周四天工作制
本帖最后由 常看 于 2019-6-13 15:17 编辑
《红海行动》
南京德基广场有点像杭州城西银泰,只是差不多的大圆盘座凳红红绿绿亮闪闪。
坐最后一排看,还是鼻窦眼周太阳一起疼,一定是观影眼镜和血肉横飞枪炮轰隆隆的共同作用,少儿不宜。
网上说背景是也门撤侨事件,搜到“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细节披露:730炮对准港口随时开火”,没有开火。
2015,也门武装撤侨,中国海军发挥了重大作用,这是大力建设远洋海军的意料中收益。
中国驻外领事馆人员代表祖国保护侨民做出巨大的努力和严密的组织工作,令实际撤侨圆满顺利,不像3D表现的那么血腥。
林超贤让张译等说了好几次“强者必胜”,想起多年前陈鲁豫的“智者为王”,似异曲同工,和古语“淹死会水”南辕北辙,呵呵,对应现在,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18-2-20 08:37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2-21 08:48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8-2-20 08:37
谢谢关注!
手上的读者文摘有句话说的好,赶紧记下来: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洪灾。~西方谚语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2-21 10:21
摘了又摘~201721读者文摘
李娟~繁盛
她妈种了三年向日葵,天灾、意外。。没赚,第四年仍撒种。
包括95岁外婆全家出动,承包的两百亩还是旱死几十,到8月,熬过病虫害的最后20亩开花时,几十家种植户剩两三家,有承包三千亩的老板直接自杀了。
巴菲特~有足够的内幕消息和1000万美元,你一年之内就能破产。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2-22 11:36
参考消息纪念《共产党宣言》170周年
~2.20
1 马克思主义一直在影响英国
2 《共产党宣言》在德国仍触及灵魂
3 “特朗普森林”组织者称 特不信人致气候变化
故需全球种树抵消特的愚蠢 欧美已承诺百万棵树
~2.22
未满18幸存者们号召全美反枪支大示威
~“让我们这里成为大规模枪击事件的终结地”
社会主义在中国生机盎然
~俄报称中国人知道 我要到人民中去 我将为后代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叶利钦终结帝国 导致三代人开采的自然资源被掠夺。
美国校园枪击案受害者是“演员”? 美国网民分裂了
http://news.ifeng.com/a/20180221/56161630_0.shtml
你的太阳_4c103d2 [南京] 这个国家只有金钱利益,没有天理!!!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2-26 17:59
本帖最后由 常看 于 2018-2-26 18:09 编辑
候车,几个年轻人聊起最近某国外机场中国人不满而群体唱国歌。
我插嘴,“我 爸 是 李刚 集体版。”
大家哄笑,呵呵!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8-3-7 14:56
本帖最后由 常看 于 2019-2-26 16:41 编辑
俄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 民众对其好评度不断上升
http://www.hqck.net/arc/jwbt/ckxx/2018/0306/283828_3.html
2018年3月5日民众在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
各地去年新修了许多斯大林纪念碑。
2009年,赫鲁晓夫时期摘掉的标语:“斯大林给我们灌输效忠于人民的思想,他激励我们劳动,激发我们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莫斯科某地铁站重现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9-2-26 16:41
忏悔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
2012-10-11
索尔仁尼琴的前半生是一场拙劣的肃剧……
成名于苏联赫鲁晓夫时期,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来被苏联驱逐……
1978年,索氏已经定居于美国。当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猛烈批评西方社会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
此后,索氏还多次批评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并认为西方民主不适合俄罗斯等……
当他看到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一切,他在临去世前一年说了这样的话:也可能我是错的。
1994年,索尔仁尼琴以一个流亡者的身份…回到他阔别整整20年的俄罗斯故土。看到物是人非、满目疮痍、人民极度贫困…他内心开始忏悔,在他心中对曾经一度强大的祖国充满着无尽的惋惜:“是我害了俄罗斯祖国。”
在1996年发表的小说《在转折关头》中,他肯定斯大林是伟大人物,赞扬斯大林发动了“伟大的向未来的奔跑”……
2005年6月媒体采访时,他公开指责俄罗斯政治现状,同时,强烈批评美国社会虚伪的民主,打着民主旗号,推行强权的做法。
在《倾塌的俄罗斯》一书中,索尔仁尼琴几乎是仰天长叹……
他在苏联解体后认识到自己反对斯大林和苏共是绝大错误……
他痛苦悲哀地说:“今日的俄罗斯已经彻底丧失了斯大林曾经赋予这个国家的冲劲与斗志!”……
今日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们正在扮演索尔仁尼琴的角色。
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将中华民族重新拖向深渊。最近二十多年来,某些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们恶毒攻击毛泽东,企图将中国重新拉回半殖民地的老路,使中国脱离向世界现代化强国冲刺的道路,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低级加工厂。他们涣散了中国的人心,削弱了中国人的斗志。他们就象苏联的索尔仁尼琴,唯一的区别只是,他们既输文采,又缺乏一颗知识分子本应当有的独立思考的心。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9-2-26 16:44
索尔仁尼琴:“我害了俄罗斯祖国”
~张 捷
……
索氏在战争后期因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辱骂斯大林而被捕和判刑,在劳改营服刑期间曾构思一些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发表的短篇《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接着他又发表了短篇小说《玛特廖娜的院子》、长篇小说《第一圈》和《癌病房》,这些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暴露性。如果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和《玛特廖娜的院子》等作品叙事比较生动、塑造了比较丰满的人物形象、显得艺术性较强的话,如果说《第一圈》和《癌病房》还像一般的小说的话,那么在这之后由于他完全把写作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他的作品便丧失了艺术作品的品格,《古拉格群岛》就是如此。
《古拉格群岛》一书有一个副标题,叫做《艺术研究尝试》。根据他的自述,他本来想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写一部劳改营历史,但是缺乏材料,只好用“艺术研究”的方法。他在一次谈话中讲了这个方法的“优于科学方法之处”,他说,科学研究需要有100个或200个事实,而我只有两三个,这事实的缺欠可以通过“艺术的跳跃”来解决,或通过猜测、讲一个故事和插入一句谚语来填补。这种“艺术研究”方法自然要比科学研究方法省事和便捷,可以在不掌握材料的情况下凭空虚构和编造,进行任意的歪曲和夸大。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古拉格群岛》,其可信程度可想而知。索尔仁尼琴对劳改营里服刑的形形色色的反革命分子和破坏分子,对战争期间叛国投敌的伪军、伪警察、伪政权负责人以及各种刑事犯罪分子表示深切的同情,为伪军头目弗拉索夫辩解,而对无辜遭到关押的共产党人却幸灾乐祸,充满敌意。《古拉格群岛》不只是批判斯大林,而且把矛头直接指向列宁,否定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反对列宁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被迫采取的镇压措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要把苏联描绘成劳改营遍布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无辜者遭到逮捕、关押和杀戮的黑暗帝国。诗人叶夫图申科曾把这本书称为“反共宣言书”。它在西方出版后,被国外敌对势力用来作为反苏反共的宣传品,产生了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
索尔仁尼琴被驱逐出国后,不仅在国外积极进行反对自己国家的活动,而且他从反共和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敌视社会主义的中国。他连他所说的“艺术研究”也不进行,就在台湾1980年出版的《古拉格群岛》中文版的前言里信口雌黄,说什么中国的古拉格在“受害者人数和无限的残酷性方面”都超过了苏联。
在侨居西方期间,索尔仁尼琴继续写他在国内已动笔的长篇巨著《红色车轮》。这部取材于历史的作品从1914年8月一直写到1917年4月,其中充塞着作者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主观的、甚至随心所欲的解释和评价,宣扬反对一切革命的思想,对列宁进行了诬蔑和攻击。它的内容极其庞杂,艺术性极差。
上面提到过的诗人叶夫图申科在考察了索尔仁尼琴的创作道路后指出,这位作家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主要是政治事件,而不是文学事件;他的“艺术潜力”曾在早期的一些作品中“闪现”过,但是后来“在走出文学的圈子后就没有能再回到文学中来”。这种看法为俄罗斯文学界相当多的人所认同。
毫无疑问,索尔仁尼琴为拆毁苏联这座大厦是卖了很大力气的。他在1994年回国后看到一片废墟,想必思想上有所触动。于是他逐渐与新的当权者拉开距离,开始对目前的现实采取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苏维埃时代的看法,在1996年发表的小说《在转折关头》里肯定斯大林是伟大人物,赞扬斯大林发动的“伟大的向未来的奔跑”。但是他没有像前持不同政见者季诺维耶夫和马克西莫夫那样的公开承认错误的勇气,而是躲躲闪闪,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因此著名作家邦达列夫说他应该到一个旧时的修道院里去,在石板上跪下来进行忏悔,乞求上帝宽恕他的罪过。
根据俄罗斯批评家达维多夫的分析,索氏在劳改营里养成了一种为求得生存和进行报复而不顾一切、蛮不讲理的心理。已故批评家拉克申曾称他的行为是“劳改营里的狼的行为”。因此他对肖洛霍夫采取那样的态度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9-4-20 10:48
俄民众对斯大林好感创新高
https://www.ckxx123.com/cankaoxiaoxi/2019/0418/448742_3.html
多数民众将斯大林视为国民之父,认为他降低了物价,改善了人民的收入和福祉。
没人可以把伟大的卫国战争及其胜利与斯大林的名字分开,这是牢不可破的。
人们需要斯大林,一个可以对所有官僚开枪的人。
俄民众对斯大林的好感程度创新高,意味着什么?
~朱志宏 战略观察家 昨天
瓦达中心的一项民调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斯大林这位前苏联领导人在国家生活方面中的作用是正面的。
俄罗斯民族在斯大林带领下,从一个欧洲工业落后的国家,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强国,这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
今昔对比,俄罗斯民众对斯大林才好感越来越强。
“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增加,苏联宣布成为工业国;“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苏联时期,宣称人民当家作主,制定了一系列福利制度。苏联教育全部由国家买单,而且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入校就有免费医疗和保险。苏联法律规定,全民每人每年有一个月的带薪休假的权利,产妇有三年假期,工人还可以免费到黑海休假。
苏联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曾经促进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与苏联竞争,不得不提高了社会福利,向社会主义靠拢。
苏联最兴盛的时候,人口超过2.8亿,国土面积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是欧亚两大洲面积的42%,占整个地球面积的1/22,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6。在人类史上仅次于大英帝国和蒙古帝国。
苏军鼎盛时期,拥有500多万兵力,55000主战辆坦克,6.3万辆装甲战斗车,40000枚核弹,令美国为之感到恐惧。而如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几乎挤压殆尽,北约已经东扩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二战中的卫国战争,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苏联,维护了世界和平。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
在此期间,有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被处死。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和其它一批高级将领被枪决。
盖世太保二号头目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伪造文件,借斯大林之手除掉苏联红军中最有才干和威望的元帅图哈切夫斯基。
作者:
常看
时间:
2019-6-13 15:16
俄热议每周四天工作制
http://www.hqck.net/arc/jwbt/ckxx/2019/0613/505255_12.html
梅德韦杰夫设想未来实行一周四天工作制,指出技术进步可实现少工作多休息。
他提醒称,100年前亨利·福特将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从48小时缩减到40小时,并且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此外他拿新西兰一家公司举例,该公司向员工提供一周三天休息日。梅德韦杰夫表示,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
社会政策委员会主席瓦列里·梁赞斯基表示,未来人们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确实将更少,人们可更关注创作、休息和个人生活。
俄罗斯总理在国际劳工大会上讲话时表示,不排除未来社会劳动合同的基础是一周四天工作制。
俄国家杜马评论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时称,将一周工作天数缩短至四天可改善俄罗斯人健康,未来也可能缩短工作日。
我们热议996,国外却在讨论每周工作四天
https://36kr.com/p/5194458
编者按:关于996的讨论随着马云和刘强东的加入而变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当工人们努力争取的八小时工作制、五天工作制成为泡影,当所谓的为了梦想的软加班和强制加班成为资本家竞相歌颂的美德,是否他们真的认为低效的加班比高效的工作更有价值?本文作者Jennifer Chan在Is It Time For a Four Day Week?这篇文章介绍了工作日时长的变迁,也论证了休闲的价值和减少工作时长的环保意义,最后她提倡我们应当提倡一周工作四天的方案。
摘录
1. 工作日的古老历史
2. 五天工作制
1908年,美国新英格兰的一家工厂成为美国第一家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工厂
1937年,《公平劳动标准法》正式成为法律。工会确保了法案还包括联邦最低工资,每周工作超过40小时的加班工资,以及其他重要的保护措施,比如16岁以下的儿童或正在上学的儿童不能在制造业、采矿业工作。
3. 休闲的价值
诺贝尔奖得主罗素《闲暇颂》写道,“我们不应再无端剥夺大众的闲暇……”他继续说:在些许明智的组织管理之下,一个工人每天通常工作四小时,就足以养活所有人,并杜绝失业的可能。他总结道:总之,生活将充满幸福与欢愉,而不是焦虑、疲乏与虚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善良、宽容,也不会总是怀着疑虑看待他人。
2000年,法国将每周工作35小时定为法律。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降低了失业率。
4. 还是个环保的事情
缩短工作时长还有另一个原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它会导致更少的通勤,导致办公楼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物质产品生产,降低物质产品消费。虽然这项研究是尝试性的,但如果实施得当,一周工作更短的时间似乎是有希望的。
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做了一项研究,结论是:“变暖的显著减缓是有可能的,方法是:选择欧洲式的方式来应对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是遵循美国的模式。”
5. 是时候改变了吗?
过度加班的人会压力巨大,感到筋疲力尽,在认知要求较高的任务上表现较差。
无论是增加休闲时间,还是承诺对抗气候变化,减少工作时间都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