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睄磕 [打印本页]
作者: 皇城龙狼 时间: 2018-3-27 07:20
标题: 睄磕
东北当地人冬天闲在家里十分无聊,只有聊天打发时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叫做“睄嗑”的俗文化,说白了就是天南海北胡吹海谤对着唠嗑、啦呱,有时还要夹杂着庸俗低级的小笑话或者歇后语,一般还得是一群人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比试着看谁的“话料”多“包袱”响。当地人也有叫“白活”的,其实俗称叫做“睄”,也就是北京人说的“侃大山”。
回忆47年前的北大荒故事,总是历历在目如同昨日的事情,清晰。记得我们连老职工于有川就是一位最能唠嗑也是最能睄且睄出花的能人,当年30出头的他,长得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白白净净的脸配上不长胡子的长下巴和一张兜齿嘴活脱脱就是一个小老太太,常年不离手的就是纸卷烟,裁好的纸片抓一撮生烟丝洒在纸片中,用双手旋转着一扭就是一支锥筒形状的纸烟卷,然后撕掉锥筒尖部多余的纸,叼在嘴角贴在烟筒上猛地吸一口就点着了,一连串习惯性的动作几乎不会耽误他那张睄着的嘴。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条挽着肥腰带的棉裤,里面永远都是空膛着,扭皱的裤裆总是要抿一下再站起来,否则随时都可能褪下来,有时边睄边把手伸进裤裆摸出一只虱子扔进嘴里嚼吧嚼吧咽了,声称:“你喝我血我就吃你肉”,恶心的我们真能笑吐了。别看他的样子很怪,但是脑袋里啥玩意都有,和我混熟了也就敢胡言乱语抡一下下流打诨的“睄嗑”。
记得他睄嗑的经典词句有:“茄子进蒸锅,软布拉吉;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却吓人;窝头翻个,显大眼;癞蛤蟆跳菜板,楞充大块肉;癞蛤蟆钻灶,憋气又窝火;老猫上房睡,一辈传一辈;毛驴撩蹶子,发驴脾气;盲人补炕席,给我瞎编;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小媳妇的裤裆,老湿(师)。”还有一整套的睄:“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生在世何可期,胡不及时易兴乐”。更有打诨的歌谣:“提起那宋老三,两口子卖大烟,一辈子无儿女,得了一个大便宜呀,挣的了个大闺女取名叫大莲;提起那宋大莲,真是个好人才,不抹胭脂粉脸上就是自来白...就连那几十年的老和尚看了也发呆..."。最让人不堪入耳的就是:“小母牛掉进酒缸里,(最)醉牛逼;”,多少年后听到北京工体足球赛场上传出来的臭名昭著的京骂,才幡然醒悟原来真正的出处是东北“睄嗑”传播来的啊!
在那个单调、单一的年代里,于有川给了我们业余生活添加了些许调料,尽管有些负面但是博得一笑也会放松我们郁悒情绪。
作者: 开心 时间: 2018-3-28 10:30
楼主好记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8-3-28 16:26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8-3-28 16:27 编辑
我们管它叫睄皮嗑,记得我们连有一个人也很会说,他把这些睄皮嗑记在本子上。有一次他还和一个富区的女知青像比赛似的,你说一个我说一个。记不得最后谁赢了。
作者: 皇城龙狼 时间: 2018-3-29 21:39
特别感谢您的关注与提携!谢谢!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