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我的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3 10:33
标题: 我的大学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2-1-13 10:35 编辑

                                       我的大学
                                         安宁檬

(卷首语:那些过往,我想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把这段经历写下来,是为了纪念那个特殊的年代,致敬在那个年代里自强不息的同龄朋友。)

我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我们这些学生,人称“电抱鸡”,即不是正宗老母鸡(正规大学)孵出来的那种。所幸我们这一届成都学生,在半脱产的三年学习中,还有几间像样的教室,授课除了电视里的老师,每门课程也还有四川大学的老师面授,毕业论文也由川大全程组织实施完成。

开学第一堂面授课的印象尤其深刻,因为自此我们树立了“不得掉以轻心、必须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第一堂课是历史,老师是位有点学究气的老先生。这位老师讲课从来不用讲稿,但可以侃侃而谈几个小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半闭着眼睛摇头晃脑讲课的复古形象,就只差一件长衫子了。那天在必要的开场白之后,老师睁大了眼睛对我们讲:“说句老实话,你们要想毕业,比在校生难。因为在校生毕业考试是我们出题,考前复习我们可以给学生划重点,再怎么差的学生只要掌握了重点,考个万岁分(60分)、拿个毕业证是没问题的。而你们,我们不知道电视里的老师会给你们出什么考试题,无法给你们划重点,你们只能全面开花……”从此以后同学们学习态度异常端正,每门功课、每本教材的边边角角都学习到,并录入自己的脑子。我们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那些语法修辞平仄格律一类的基础知识,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学的。

其实我们这些学生的“难”还不仅仅是这一点,不少同学在学习之余还兼有工作,而且拖儿带女。我自己是生完孩子第7天进的电大入学考试考场,走路脚打颤,下笔手发抖,那是我身体最力不能支而心态最放松的一次考试。我想我能坐进考场就胜利了,至于能否考上都没有关系。结果我以比较靠前的成绩被录取,这得益于我身怀六甲时可以不做家务事,有大把的时间看书学习,恶补了断档的高中课程。因为初中还没毕业就下乡当知青,我们根本就没有高中。后来一位文学青年不知在哪里听到我这段考试趣闻,写了一首诗被当时的全国性刊物《诗刊》发表,找到我致谢为他提供了素材。

我们班上人才济济。有一位男生,当时已是一家刊物的主编,并已发表过几个剧本。他有时会缺课,但每次考试都不会落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来更成为卓有成就的专业编剧。我相信他的中文知识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的。

儿子从肚子里开始就伴随着我的学习生活成长。他两岁时,每天晚上要我给他讲一个故事才肯睡觉,我突发奇想,何不给他念点古文,他听不懂这些“天书”不就很快入睡了吗,我也就便复习了功课。
有一天我给他念《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儿子打断我发言了:“我不晓得啥子是发鸠、啥子山。”
我解释,然后接着念:“……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儿子又发言了:“我不晓得啥子是其名自笑,咋个笑?”
我解释:“詨,是呼唤的意思,不是笑嘻嘻的笑。这句话是说,这种鸟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儿子越听越精神,眨巴着似懂非懂的眼睛,总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你。嗯,看来这办法不行,只能把这小祖宗哄睡着了再去看书啦。
还有一次,儿子实在没地方交待,我只得把他抱到上自习的教室里。同学们把他像玩具一样抱来抱去,还让他在课桌上蹦蹦跳跳,那是一个多么特殊的课堂啊!

教文学的是一位斯文的中年男教师,他和其他老师一样,当时是川大的讲师,后来成为很有名望的中文教授。在那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就很重视自己的仪表,总是衣冠楚楚,连上下自行车的动作都风度翩翩。有次现场命题作文,我们都埋头静悄悄地写,老师在课桌的过道间慢慢踱步。踱到我的背后,我刚写下开头的一段,老师拿起来大声宣读,并讲评说“开门见山,紧扣主题,语言精炼准确,这样的开头就很好……”云云,使我意识到,如果这篇作文写不好,我都对不起老师,于是更加用功。记得常常我的作文评分都比较高,有时还被当作范文,我并不认为自己多有才,只不过是自己的阅历比较丰富,特别是上山下乡那段经历所获得的人生感悟,写起文章来真情实感多一些吧。

后来期末考试,老师就希望我的主修课语言文学类考出高分,最好能拿第一。但我让老师失望了。我的好几门主修课都没有考出第一,倒是旁门左道的选修课哲学考了第一、98分。其实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学习,大都已不靠死记硬背而主要靠理解来记忆了,所以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可能就考得差些,而靠理解的科目就会考得好一些。结果哲学老师很满意,而中文老师不无遗憾地说,没想到你偏科偏得厉害哈。我很内疚,觉得辜负了老师的厚望。但我压根就没有想争第一,因为比我优秀的同学大有人在,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

有人说过,上大学,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治学的方法,以及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修养。我很赞同这种观念。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包括我自己,然而那段学习经历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和自身的修养,却渗透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并延伸了我们学习的长度,延展了我们学习的空间,无论我们工作在哪个领域,都受益匪浅。

当儿子走进幼儿园、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也毕业了。毕业时幸得恩师题诗一首相赠,一直珍藏至今,终生勉励自己:
      吾弟堪怜学女娲   
      半工半读半牵娃
      求知切莫歌沧海
      渺渺烟波总有涯

感谢那个特殊年代,感恩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

2022年1月

















作者: 罗帆    时间: 2022-1-13 12:56
为安宁檬点赞…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3 13:57
罗帆 发表于 2022-1-13 12:56
为安宁檬点赞…

感谢文友赏阅点赞。那些岁月的往事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理解的。
作者: 杜成佐    时间: 2022-1-13 20:38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13 13:57
感谢文友赏阅点赞。那些岁月的往事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理解的。

生命里最充盈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春种秋实的过往,是长途跋涉前的一次全面武装和整训,值得一生珍爱。
作者: 北国风光    时间: 2022-1-13 21:39
     读了《我的大学》—文,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勾起了我久已淡漠的记忆……我的大学,曰《刋授大学》。它是山西青年杂志社首创的一所新型大学!与你的大学亦同亦不同。同者,沒有围墙。但其规模可能要远胜“电抱鸡”了!它一无教室;二无老师;学生遍布全国、各自为政,教学釆用期刋辅导为主。试卷要密封后,经过千里旅行寄达校园本部既——山西青年杂志社。试问,天下可有如此大学呼?正是这样的一所“大学”,却圆了我的难圆之梦——大学!如今,这所大学虽然早己完成了它的历史史命,退出了教育舞台。但它的名字却与我共存!它的功绩天地可鉴!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4 08:01
我也是上的广播电视大学!不过是在内蒙古,所学专业是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学中文,底子太差嘛。考试前小弟弟特意来为我讲了几个小时的高中数学,让我背了一堆公式,也幸亏这些公式背熟了,数学居然考了80分,总分400多,很顺利被录取了。我原来在所在学校是教政治课的,特长是讲解社会发展史,所以上学后我把重点放在了数学上,觉得听高等数学像听哲学课津津有味,后来数学类考试一直是高分,不过最高也是哲学,99分,据说当时全自治区才两个99分。毕业论文经历两次答辩,一次是呼市电大组织的,第二次是内蒙古电大组织的,最后也被评为优秀论文。很是得意了一番。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4 10:23
杜成佐 发表于 2022-1-13 20:38
生命里最充盈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春种秋实的过往,是长途跋涉前的一次全面武装和整训,值得一生珍爱。 ...

感谢成佐文友赏阅并在此和知青文化留言共鸣、鼓励。是的,那些过往,虽然艰辛,但也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一生珍爱。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4 10:36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22-1-13 21:39
读了《我的大学》—文,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也勾起了我久已淡漠的记忆……我的大学,曰《刋授大学》。 ...

感谢文友赏阅、共鸣。是的,刊授大学当时普及大江南北,我们这里也有不少朋友是从那个大学毕业的。在刊授大学学习更难,没有教室和老师,全靠自己努力。考试要过关更难。我们这一代人好在有了这些学习方式,弥补了我们缺失的教育。感谢开创了这些大学的智者、有德之人。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4 10:48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1-14 08:01
我也是上的广播电视大学!不过是在内蒙古,所学专业是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配学中文,底子太 ...

感谢龙老师赏阅共鸣。龙老师怎么会不配学中文呢,看你每天诗如泉涌、佳作不断,你已经学得很好了。哲学比我还考得好呢,佩服佩服。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真是比电视里演的还丰富、还励志哈。
作者: 冰凌花    时间: 2022-1-14 17:37
人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首歌,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悠长宁静,跌宕起伏的人生长河中携着一身故事走来。
作者: 张永柱    时间: 2022-1-15 06:24
没有围墙的大学,培育的人才遍地开花,百卉灿烂!美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了我们知青作家和版主,向美美致敬!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5 07:58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14 10:48
感谢龙老师赏阅共鸣。龙老师怎么会不配学中文呢,看你每天诗如泉涌、佳作不断,你已经学得很好了。哲学比 ...

安师没发现我始终不敢涉猎古典诗词吗?就那个平仄就始终没弄明白过啊。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5 13:54
冰凌花 发表于 2022-1-14 17:37
人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首歌,而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悠长宁静,跌宕起伏的人生长河中携着一身故事走来。 ...

谢谢文友,说得真好!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5 14:00
张永柱 发表于 2022-1-15 06:24
没有围墙的大学,培育的人才遍地开花,百卉灿烂!美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成了我们知青作家和版主,向美美致 ...

感谢永柱兄鼓励。你才是真正的作家呢,而且是优秀的、既传统又前卫的丰产作家。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5 14:05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1-15 07:58
安师没发现我始终不敢涉猎古典诗词吗?就那个平仄就始终没弄明白过啊。 ...

其实写自由体诗更能尽情发挥。我觉得诗歌只要优美、有内涵就好。
作者: 筱怡    时间: 2022-1-15 15:46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22-1-15 15:55 编辑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14 10:48
感谢龙老师赏阅共鸣。龙老师怎么会不配学中文呢,看你每天诗如泉涌、佳作不断,你已经学得很好了。哲学比 ...

  ......
  当儿子走进幼儿园、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也毕业了。毕业时幸得恩师题诗一首相赠,一直珍藏至今,终生勉励自己:
吾弟堪怜学女娲
半工半读半牵娃
求知切莫歌沧海
渺渺烟波总有涯
感谢那个特殊年代,感恩为我们呕心沥血的老师。

  安宁檬文友好文笔,学习欣赏了


安宁檬文友恩师题诗原玉

吾弟堪怜学女娲
半工半读半牵娃
求知切莫歌沧海
渺渺烟波总有涯

  拜读安宁檬文友恩师题诗有感而赋:

学海无边勤为径
——唱和安宁檬文友恩师题诗
萧毅

学海书山远径斜
昼读夜带小男娃
天生一个好学子
刻苦攻读总有涯

作者: 北国风光    时间: 2022-1-15 19:59
本帖最后由 北国风光 于 2022-1-15 20:01 编辑

毕业之际恩师题诗相勉,勿以师生相称,乃呼吾弟,足见其情……

吾弟堪怜学女娲,
半工半读半牵娃。
求知切莫歌沧海,
渺渺烟波总有涯。


读诗有感,故接龙一首:
(平水韵)
渺渺烟波总有涯,
求知路上自寻枷。
寒霜苦雨何人晓?
彼岸风光灿似霞。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6 08:10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15 14:05
其实写自由体诗更能尽情发挥。我觉得诗歌只要优美、有内涵就好。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6 08:10
筱怡 发表于 2022-1-15 15:46
......
  当儿子走进幼儿园、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也毕业了。毕业时幸得恩师题诗一首相赠,一直珍藏至今, ...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6 08:10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22-1-15 19:59
毕业之际恩师题诗相勉,勿以师生相称,乃呼吾弟,足见其情……

吾弟堪怜学女娲,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6 10:28
筱怡 发表于 2022-1-15 15:46
......
  当儿子走进幼儿园、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也毕业了。毕业时幸得恩师题诗一首相赠,一直珍藏至今, ...

感谢筱怡文友赏阅并和诗相赠,是对我珍贵的鼓励。好诗收藏了。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6 10:43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22-1-15 19:59
毕业之际恩师题诗相勉,勿以师生相称,乃呼吾弟,足见其情……

吾弟堪怜学女娲,

感谢北国风光文友赋诗相赠勉励。诗美意浓,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写照,美诗收藏了。我是老师的弟子,所以恩师称我“吾弟”也。每每追忆往事,总有无限感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凝聚着不少老师的心血,永远不忘师恩。
作者: 北国风光    时间: 2022-1-16 17:52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1-16 10:43
感谢北国风光文友赋诗相赠勉励。诗美意浓,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写照,美诗收藏了。我是老师的弟子,所以恩 ...

       回想起那时的学习氛围,至今心情难平!我们虽无“头悬梁、锥刺股”之魄,但,类似““凿壁偷光”之举绝非个例!那时的师德“纯洁、高尚”;沒有丝毫“杂念”!老师对学生们的求知欲及刻苦、专研的毅志也是感佩有嘉!老师倾其所有,在所不惜!如今想起犹如隔世。有道是:恩师如父,实不为过!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1-17 07:37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22-1-16 17:52
回想起那时的学习氛围,至今心情难平!我们虽无“头悬梁、锥刺股”之魄,但,类似““凿壁偷光” ...

当年学得确实刻苦!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17 09:43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2-1-17 09:48 编辑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22-1-16 17:52
回想起那时的学习氛围,至今心情难平!我们虽无“头悬梁、锥刺股”之魄,但,类似““凿壁偷光” ...

确是如此啊,纯洁高尚的师德终生难忘。而学生们也很纯洁刻苦,心中还有国家社会,不像现在有的学生就只想着自己。
作者: 快乐大歌    时间: 2022-1-29 13:06
安斑斑下午好!
虎年到来,祝您:逢虎年,办虎事,做虎人,走虎运,发虎财,虎气冲天嗷嗷叫,生活幸福哈哈笑,去年的心情还不坏,今年的日子更精彩!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1-29 13:43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22-1-29 13:06
安斑斑下午好!
虎年到来,祝您:逢虎年,办虎事,做虎人,走虎运,发虎财,虎气冲天嗷嗷叫,生活幸福哈哈 ...

非常感谢快乐大歌美好的祝福。也祝福你虎年大吉,好运连连,快乐安康。
作者: 写手华    时间: 2022-5-6 11:04
      分享了!英雄不问出处!其实早期的电大入学考试比考现在的一般本科都要难。那时高校没有扩招,电大确实为想学知识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一条求学之路!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7 07:18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7 10:05
写手华 发表于 2022-5-6 11:04
分享了!英雄不问出处!其实早期的电大入学考试比考现在的一般本科都要难。那时高校没有扩招,电大确 ...

谢谢文友莅临赏阅。是的,只有走过共同岁月的人才能更加理解那个时代。
作者: 写手华    时间: 2022-5-7 10:09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7 10:05
谢谢文友莅临赏阅。是的,只有走过共同岁月的人才能更加理解那个时代。 ...

  安老师客气了!上午好!

作者: 夕照老牛    时间: 2022-5-9 14:23
本帖最后由 夕照老牛 于 2022-5-9 14:27 编辑

哈哈!原来我和安版、龙版是校友。我在当知青时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那时,知青中流传着许多在学校无法接触的书籍,我们互相传阅。也不知道为了什么,白天尽管劳动异常累,晚上却不知疲倦地在煤油灯下读书,我们几个都像海绵吸水一样的读书,而且不论什么书都读,也不管有用没用,生吞活剥一股脑儿往肚里灌,文史哲,天地生,马恩列,还有一些国内外名著,大家互相交流书籍和读书体会虽无名师指导,却也受益匪浅。后来招工进厂,调入机关工作,凭着这些底子却也让那些工农出身的领导十分看好。没想到进入八十年代,单位调进一位中专毕业的“助理工程师”(其实她连个图都绘不成)与我发生争执时对着我轻蔑地说“你有文凭吗?你有职称吗?”我无语了。其实,就我的学识应付工作已绰绰有余,这心里真正五味杂陈,八四年,组织部发了一个通知,动员在职干部报考“电大”,领导动员我去报考,赌着一口气报考了,结果,居然以排前的成绩被录取为“党政管理专修科”的学生,脱产两年,而且工资奖金照发。入学后,开始也被班主任老师一番话搞得非常紧张,第一学期过后,我发现并没什么难,那些东西,我在知青时期早已读过,于是,我开始读以前没有读过的书。我的一些同学就非常苦了,光是文学作品课,一学期必读作品长篇最少四部中篇十五篇还有若干短篇,教科书都读不过来,这么多必读作品怎么得了,读吧,时间不够,不读吧,考起来又怕过不了关,他们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们,要想在短时期内读完这么多作品肯定不行,我告诉你们一个“吃压缩饼干”的办法,你们去图书馆或书店,寻找这些长篇的连环画,只要记住这些作品中的主要故事情节主人翁的姓名性格作品的作者就可以应付考试了。这一招还真的奏效,这些作品我几乎全在当知青时读过,我也不求高分,只要不补考按时毕业就行,至于作文,不论写什么题材什么体裁,我都能应付,我就这么混了个大专文凭。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0 07:20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9 14:23
哈哈!原来我和安版、龙版是校友。我在当知青时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那时,知青中流传着许多在学校无法接 ...

哈哈!咱们也算是不在同一围墙内的校友了!握手!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0 16:22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9 14:23
哈哈!原来我和安版、龙版是校友。我在当知青时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那时,知青中流传着许多在学校无法接 ...

校友好!看到您的留言感觉很亲切,共同的岁月、共同的学习经历,使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共同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经历还是很珍贵的。虽然我们的学习道路比较坎坷,但我们从社会和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可能比我们的孩子还要丰富一些吧。
作者: 夕照老牛    时间: 2022-5-10 17:51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10 16:22
校友好!看到您的留言感觉很亲切,共同的岁月、共同的学习经历,使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共同的感受,现在回 ...

那年月,考进电大还不算太难可毕业却有点难,我有个同学,他是入学时数学考了高分,可我们学的是文科,每个学期都要补考,弄得他疲于赶功课,最后还是好不容易才勉强及格终于毕了业。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1 07:17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10 17:51
那年月,考进电大还不算太难可毕业却有点难,我有个同学,他是入学时数学考了高分,可我们学的是文科,每 ...

当时的电大,讲究的就是“宽进严出”。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1 10:10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2-5-11 10:18 编辑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10 17:51
那年月,考进电大还不算太难可毕业却有点难,我有个同学,他是入学时数学考了高分,可我们学的是文科,每 ...

是的呢,电视里的老师铁面无私,考试题都从全国统一的题库里出,每一科考试都非常逗硬。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1 10:13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5-11 07:17
当时的电大,讲究的就是“宽进严出”。

是如龙老师所说,宽进严出。好像马马虎虎还混不出来哈。哈哈!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2 07:27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11 10:13
是如龙老师所说,宽进严出。好像马马虎虎还混不出来哈。哈哈!

进了正规大学尚有混日子的可能,而电大肯定不允许你混事!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22-5-12 08:01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5-12 07:27
进了正规大学尚有混日子的可能,而电大肯定不允许你混事!

各位校友好,你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2 14:01
雷振华 发表于 2022-5-12 08:01
各位校友好,你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

老朋友也是校友吗,如是,真是荣幸啊!
作者: 罗帆    时间: 2022-5-12 19:16
鼓掌点赞!
作者: 罗帆    时间: 2022-5-12 19:18
孜孜不倦,奋力向上!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3 07:18
雷振华 发表于 2022-5-12 08:01
各位校友好,你们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

一般一般。应该说总算赶上了一班末班车吧。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22-5-13 09:44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12 14:01
老朋友也是校友吗,如是,真是荣幸啊!

是,我是混的。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3 11:08
罗帆 发表于 2022-5-12 19:18
孜孜不倦,奋力向上!

谢谢朋友鼓励。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13 11:10
雷振华 发表于 2022-5-13 09:44
是,我是混的。

大家都是混的呢!哈,校友你也是知识分子哈。
作者: 夕照老牛    时间: 2022-5-13 15:29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13 11:10
大家都是混的呢!哈,校友你也是知识分子哈。

别说“混”这个字。其实,我们都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大家庭最贫穷的时候,作为长子肯定得为家庭分担,所以我们过早地离开了学校,走进了社会,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为共和国大家庭的原始积累作出了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都将慷慨悲壮地走完我们的人生。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4 07:23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13 15:29
别说“混”这个字。其实,我们都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大家庭最贫穷的时候,作为长子肯定得为 ...

对!我们当自豪!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22-5-14 09:48
夕照老牛 发表于 2022-5-13 15:29
别说“混”这个字。其实,我们都是共和国的长子。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大家庭最贫穷的时候,作为长子肯定得为 ...

非常感谢,你们都讲的很有道理!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15 07:11
雷振华 发表于 2022-5-14 09:48
非常感谢,你们都讲的很有道理!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