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走过知青路(上篇) 李世伟 [打印本页]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5 10:20
标题: 走过知青路(上篇) 李世伟
本帖最后由 路边灯 于 2022-11-29 11:41 编辑

  郴州三月,春意盎然。迎着怡情晨曦,踏着古老石阶,登上湘南名山苏仙岭,极目西望,郴州古城,高楼林立,欣欣向荣,繁花似锦。回头东望,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阳光下面,远方板桥,一群朝气蓬勃的知青,正在挥洒汗水,耕耘青春……
                              
最后的家访
  小学初中,童趣横生。少年往事,依稀遥远。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在我九年的学生生涯中,班主任有过多次家访。但令我终生难忘的是衡铁二中79班班主任曾润生老师的家访。那是1964年8月16日的下午,当时天气燥热,屋后苦楝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当天是星期天,矿山机械厂休假,我们这些利用暑假参加民工队挑土方赚学费的学生也跟着休息。
  下午三点多,曾老师来了。她头戴一顶草帽,身穿蓝裤和白色圆领短袖衫,脚穿一双咖啡色凉鞋,风尘仆仆进入我们家。我和我妈连忙送上茶水和蒲扇,曾老师坐定后,两眼看着我,好久才告诉我,你呀,你这次没有被铁一中录取!我一听到这消息顿时懵了,我凭自己对升学考试的感觉,怎么也不会相信考不上铁一中!是没有考好吗?妈妈怯怯地问。不是成绩的问题。曾老师忧忧地说。是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我头脑一片混乱,一片空白,两眼含着委屈的泪水,站起来冲出房门……这是我第一次在老师面前如此无礼,也是我第一次这么冲动。后来曾老师跟妈妈说了什么,我一概不问。我仿佛一下子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送曾老师离开进步里的时候,曾老师跟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但我一句也没听进去。看着曾老师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我没有考上一中!我再没有机会读书了!想起我从此将告别学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我悲情汹涌。天渐渐黑了下来,妈妈把我从外面找回来,和刚下班回家的爸爸一起吃晚饭,爸爸黑着脸,一言不发。这时,我才朦胧知道,爸爸的所谓历史问题影响了我的升学。
  这天的晚饭吃得特别沉闷,我的泪水总是忍不住,像断线珠子一样流下来。半碗饭没吃完,我就出去了,像个幽灵一样漫无目的地飘荡在夏夜的星空下,我从进步里下山,走过弯曲的民主村,然后来到工人文化宫, 一切熟悉的情景仿佛一夜之间变得陌生起来,一切曾在这里发生的童趣突然变得毫无意义。喂!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我一看,是胖子吴钟强。看到同班同学,我嗫嚅地说,我没有考上铁一中。谁知吴钟强说,我也没有考上铁一中!我们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没有说话,静静地待了一会就分手了。回到家以后,我把初中的课本统统放在床上,一一把它们清理好,用一张大油纸把它们捆扎好,放在床底架上。我默默地躺在床上,彻夜未眠。也就是这一天,成为我人生的分水岭,我从此告别了我恋恋不舍的学生时代,踏上了充满艰辛和苦辣的知青生涯……


难忘知青岁月
   从1964年10月上山下乡到1974年10月招工进城,我在农村生活了整整十年。知青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当过知青的人才有切身体会,不可能用非黑即白的机械思维来肯定和否定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我相信一百个知青就有一百种看法。我的知青岁月和许多知青又有所不同,广大知青是特定历史时期造就的特殊群体,过早地失去了升学或就业的机会,而走进艰苦的农村谋生。我却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一副养家糊口的家庭重担。1968年11月,我父亲因不堪忍受当时的逼供信而自绝于人世。从此,我的母亲,妹妹和弟弟就陷入了苦难的生活。每天就靠母亲帮人洗衣服、糊火柴盒赚钱度日。即便如此,也摆脱不了极左路线的伤害。
   1969年4月,我的母亲、妹妹和弟弟被动员上山下乡,准备安置在衡山县的某公社。风云突变,下乡已五年的我就面临两个残酷的选择,要么设法让母亲弟妹到我现在插队落户的地方来投亲靠友,要么我第二次上山下乡,从我插队的地方到母亲即将被安置的衡山县某公社。当时,我们家真是雪上加霜,走投无路,其情之凄,其景之惨,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所下乡插队的生产队伸出了援手,这里的农民用他们的善良和包容,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一个终身难忘的大忙,他们顶着压力,破例接纳了三个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人。从此,我和母亲、弟妹,就成了生产队新的一户。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暗自发誓,将来如有机会,一定要报答这里善良的父老乡亲,一定要报答这个有情有义的小山村!
   母亲和弟妹来了以后,我就成了家庭的主要劳力和顶梁柱,二十岁的我猝不及防,什么都不懂,就这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养活母亲、带好弟妹就成了我新的生活动力和奋斗目标,凡是脏活累活苦活,只要工分高的农活我就争着干。繁重的体力劳动,沉重的家庭负担,将来怎么办等等,常常使我夜不能寐,泪湿枕巾。但我时刻告诫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垮,你垮了,这个苦难的小家怎么办?妈妈和弟弟妹妹怎么办?我的母亲,一个北方女子,对南方农村一窍不通,即便出工,一天的劳动工分也只有四分。为了减轻生活负担,她利用自己会手工裁剪缝制衣服的特长,每年都为生产队里的农民制作各种单衣棉衣,每次做完衣服交给村民,母亲都不收钱,村民们就自发的或背来一捆干柴或送来一篮子猪草,以物交换,这样也有效地减轻了我收工后上山砍柴和妹妹收工后采猪草的压力。同在一个生产队的其他几个知青,也像亲兄妹一样关心和帮助我们这个家庭。就这样,我们含辛茹苦地前行,顽强地应对各种困难。
   为了更好地安居,期望在农村有个好的奔头,我们全家还精打细算,多方筹钱,在生产队买下一厢简易住房,中间土砖隔开,一边住房,一边灶房。住房横梁上搭上几块枫树板,造成所谓阁楼,男住上,女住下,四口人就这样挤住一起,为长期扎根这里做打算,生活改变着我们,我们也改变着生活。我们这四口之家很快变成了当地一个地道农户,出工收工,养猪养鸡,上山砍柴,下田耕耘,劳作四季……
   日子虽然艰难,但有一家齐聚的欢乐,心中虽有苦涩,但有对未来美好的期盼。正如一位哲人说得好,命运为你关上一扇门,必然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就说我们这些知青吧,刚开始集体插队来到农村,也不适应,也不安心,也有过苦闷,有过迷茫,但也不像有些文艺作品把知青生活描写得那样凄惨,好像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在学校期间,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教育以及学雷锋、“三热爱”等正面教育,还是在我们头脑中长期发酵并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帮助农村建立农民扫盲夜校,走上讲台当小学老师,普及科学种田的知识,组织文艺宜传队编演文艺节目,和农民结成一对一的学农活师徒对子等等,生活中还是有阳光也有欢乐。也许我们对其它地方知青生活状况一知半解,可能各地有各地的不同。但在我们落户的那个生产队,我们这些知青和当地农民的感情还是比较融洽,亲似一家。下乡没几年,我们知青小组的组长就被全队社员选为生产队队长,领导着由几大异姓组成的生产队,照样干得有声有色,成为轰动四方乡里的新鲜事。
   我的业余爱好是读读写写。每到夜阑人静,书和煤油灯就成了我的朋友。在漫漫长夜中,我广涉各类书籍,凭着我在中学打下的文化功底,借助现代汉语字典和现代成语词典,遨游在书海中,不断汲取充实自己的养分。写日记,写读后感,搞文艺创作,就成了我每天劳作后的钟爱,我写的小歌剧《山村民兵》和小花鼓《种田新篇》,分别被当时的公社文艺宣传队和县文艺宜传队搬上舞台,小小说《差距》还在省文艺刊物上发表。
   也许是命运之神的眷顾,说来也凑巧,1971年春节刚过不久,当时郴县“四个面向”办公室的同志到各公社检查知青工作,听说我一个知青还带着母亲和弟妹一起生活,特意要来看看我。在我们那窝居的斗室里,他们无意间发现我写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大为惊讶和赞赏,并把它们都带了回去。几天后,他们再次返回,要我把下乡几年来的心得体会整理一下,写一个材料给他们。于是,我把下乡以后的经历感受、拼搏体会以及独立思考的--些想法,汇集于笔端,写下了一篇题为《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我前进的道路》的文章。不久,县委政治部加上长篇按语,向全县各公社下发了我的学习体会文章,要求组织知青学习。后来,湖南新闻广播电台前来做访谈节目,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代表参加了湖南省青年工作经验交流会……第二年9月,父亲的冤假错案被平反,母亲和当年未满十六岁的弟弟被落实政策重回衡阳……一切都发生得这么突然,一切又好像注定是必然。农村十年,有太多太多令人难忘的事,有太多太多令人难忘的情,而和母亲、弟妹共同生活在农村的那一段经历,就像刀砍斧刻般地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6 07:45
因父不得再上学,
只能下乡度日月,
农民接收破落家,
终得云开见新天。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5-6 10:17
楼主十年知青生活,而且带着母亲和弟妹,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比我们这些后来的知青更超乎寻常的不容易。然而楼主却对生活充满希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佳绩,令人敬佩。
作者: 雷午寨主    时间: 2022-5-6 10:41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22-5-6 10:42 编辑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多少家庭经历了悲惨的磨难,我们这些“同龄人”都有了一个相同的名字——“知青”。
    尽管经历不同,处境相异,但都用自己的努力“熬”了过来,迎来了新生。
    但愿那样的事情不再重演,让我们可以安度晚年!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22-5-6 16:28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7 10:19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5-6 10:17
楼主十年知青生活,而且带着母亲和弟妹,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比我们这些后来的知青更超乎寻常的不容易。然而 ...

谢谢知青战友的关注和表扬!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7 10:23
黑土阡陌 发表于 2022-5-6 16:28

谢谢知青网友黑土阡陌的推荐!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7 10:36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22-5-6 10:41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年代,多少家庭经历了悲惨的磨难,我们这些“同龄人”都有了一个相同的名字——“ ...

谢谢知青网友雷午寨主的关注和点评。一切都过去了,我们老知青当前的共同任务是尽量争取健康长寿!哈哈!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22-5-8 08:51
一家老小去插队,不容易。福建省当时也有类似情况。
我所在大队有两户全家从省城迁到农村。这两户都是一家四口,夫妻带两个小孩。原来两家大人都年富力强,在城里做临时工,虽然没有正式工作,解决温饱不成问题。到了1969年,凡是没有正式工作的居民,安排全家上山下乡。为了和知青区别,当时把这类人叫全家迁。我们大队相邻的一个村子,也有一户全家迁。男主人自称曹连长,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连长。他向我展示一张老照片,身穿八路军军装,肩挎驳壳枪,气宇轩昂。据他说,解放后犯错失去工作,成为无业游民,带一家人来插队。
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发表时,推出的典型人物是甘肃省会宁县王秀兰,她的一句名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成为动员知青上山下乡的流行用语。实际上王秀兰和知识青年没有任何关系,她既没有知识,也不是青年。大字不识一个,年纪已54岁,这样的老妇人都成为上山下乡的模范人物,全家迁也就应运而生了。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8 18:28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22-5-8 08:51
一家老小去插队,不容易。福建省当时也有类似情况。
我所在大队有两户全家从省城迁到农村。这两户都是一家 ...

我们家当时的情况和你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哟。这都是历史往事了,回忆一下而已。哈哈!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9 07:39
当年的事往往是乱七八糟的,实在说不清楚。只能各讲各的事了。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24 10:19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5-6 07:45
因父不得再上学,
只能下乡度日月,
农民接收破落家,

版主老师,谢谢你将我的记实回忆文章又安排在<记实文学>的版块中。我建议为了此文阅读的完整感,应该将编排在后很多<走过知青路>的中篇与其上下篇安排在一起为好。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25 07:08
路边灯 发表于 2022-5-24 10:19
版主老师,谢谢你将我的记实回忆文章又安排在的版块中。我建议为了此文阅读的完整感,应该将编排在后很多 ...

我试一下,好像不太好弄。
作者: 路边灯    时间: 2022-5-25 09:2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5-25 07:08
我试一下,好像不太好弄。

谢谢!我不太懂这些,给你添麻烦了,对不起!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5-26 07:27
路边灯 发表于 2022-5-25 09:26
谢谢!我不太懂这些,给你添麻烦了,对不起!

没事!主要我技术不大灵。惭愧!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