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赶场 [打印本页]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0 16:41
标题: 赶场
                 赶        场
                   安宁檬

每到乡场,总回忆起知青时代赶场的情景。青涩的我们,背着背篼,在狭窄拥挤的乡场上挤来挤去的样子。

农民们赶场是为了出售农副产品,换回盐巴、煤油等生活必须品。知青们基本上没什么可以出售的:自留地的菜本就长得不好,还不够自己吃的,常常西红柿还没红已吃完了;养两只鸡天天等着人家下蛋,下一个吃一个,哪还有卖的。有时翻箱倒柜能搜寻出点谷糠一类的东西,就用背篼背上拿去换钱。

我们下乡的地方是山区,“场”就设在稍微平坦一点的公社所在地那条唯一的两三米宽的小街上。每逢赶场天,知青们总是特别兴奋,像过节假日一样高兴,因为不仅能够名正言顺地不出工,给自己放一天假,还可以见到四乡八村的同学。大家会穿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挎上二手军挎包,走几里甚至二十几里山路,来到场上。

场,从来都很拥挤,狭窄的街道两边摆满各种农副产品,人们摩肩接踵、背篼碰背篼地在夹缝中缓缓穿行。知青们如有东西卖,就见缝插针放下背篼,大都不怎么知道行情,不是漫天要价,就是低价贱卖,只求尽快出手。然后三五成群、嘻嘻哈哈地在场上挤来挤去,不买也去跟人讨价还价凑热闹,有事无事都要在场上逛几个来回。

逛得差不多了,走进唯一的小面馆。这里是知青们聚集的地方。山上山下的同学,真有几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异常亲切。每人花7分钱要一碗素面,如果加到一角钱,可以吃一碗炸酱面。这顿饭也是赶场的主要内容之一,算是犒劳一下自己。吃多吃少吃荤吃素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可以见到老同学,说说趣闻,道道苦水。

更值得期待的是,赶场的时候可以和同学相约你来我往,走村串乡。有时说走就走,特别是当天割了肉的同学,会热情地邀请大家,一斤肉可以招待10个人。大家不顾山高路远,欣然前往。乐乐呵呵把那一斤肉煮了,算是打了个牙祭,直玩到天黑才回家。路太远的,就留下打地铺,第二天才回自家生产队去。

50多年过去了,如今上了年纪的我们,仍然喜欢赶场,不一定要买东西,是去感受那种氛围,或许回味一下青春。时代在进步,赶场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工具再不是背篼,买的卖的大都开着汽车、至少电瓶车去赶场,物质也极大丰富,吃、穿、用、玩应有尽有。交易方式更是多样化,就连最本分的农民老大爷卖几把葱,也会放个二维码,扫码支付。

再赶乡场,往事如烟。徜徉在场上,不变的是,依然能买到当天早晨才从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带着泥土的清香。变了的是,再也碰不到青葱的老同学了,不再有人约你去走乡串户了……

2022年7月10日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0 16:43











作者: 冰凌花    时间: 2022-7-10 18:01
站在岁月的门扉,拂拭厚重的尘埃,轻嗅细微的光阴。
作者: 张永柱    时间: 2022-7-11 05:59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7-10 16:43

读美美的《赶 场》,穿越知青时光,那时我们几个男孩子厌倦农活,就盼着赶场,至今还留恋那个小镇!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7-11 07:52
农家知青爱赶场,
热热闹闹喜洋洋,
吃上一碗便宜面,
邀上好友最欢畅。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1 09:41
本帖最后由 安宁檬 于 2022-7-11 09:48 编辑
冰凌花 发表于 2022-7-10 18:01
站在岁月的门扉,拂拭厚重的尘埃,轻嗅细微的光阴。

谢谢朋友赏阅,惠赠诗意留言。光阴里总有我们的留恋。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1 09:44
张永柱 发表于 2022-7-11 05:59
读美美的《赶 场》,穿越知青时光,那时我们几个男孩子厌倦农活,就盼着赶场,至今还留恋那个小镇!
...

谢谢柱兄赏阅,逝去的时光总有我们难以忘怀的东西。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1 09:46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7-11 07:52
农家知青爱赶场,
热热闹闹喜洋洋,
吃上一碗便宜面,

感谢龙老师赏阅赠诗,画龙点睛。顺致夏安。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7-12 08:01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7-11 09:46
感谢龙老师赏阅赠诗,画龙点睛。顺致夏安。

读安师的作品总是特别亲切!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2 09:38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22-7-12 08:01
读安师的作品总是特别亲切!

谢谢龙老师,因为您也是知青。
作者: 雷振华    时间: 2022-7-12 09:53
仔细拜读,很味道!
作者: 麻沙老农    时间: 2022-7-12 16:47
赶场的情境感同身受。在我插队的地方叫赶墟,麻沙公社有3个地点可以赶墟。一个是公社所在地,另外是两个规模很大的大队。5天一墟,各个墟场的日期不同,也就是5天可以赶3次墟。如果把邻近的公社算进去,每天都有地方赶墟。后来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为了让广大贫下中农一心一意干农活,心无旁骛。县里把5天一墟改为10天一墟,而且全县各个赶墟日期定在同一天,使大家至少有9天要在田里修理地球。最初村民还是按照传统的日子去赶墟,有关方面组织民兵强行没收售卖的农产品,赶墟的人慌忙挑着担子落荒而逃。消息传开以后,没有人愿意去铤而走险了。其实赶墟不仅是村民出售农产品,换来一点小钱,也是大家放松心情的一项休闲活动。我们公社所在地赶墟规模比较大,商店也多,但是距离我们大队实在太远。大家主要去的赶墟地点,小街上只有3家店铺:百货店、食杂店和面馆,都属于供销社经营。街上还有一家邮电所,知青对那里特别有好感,可以领取家人寄的汇款和包裹。面馆里一个妇女收钱,一个男人掌勺,态度都很差,满脸不屑的表情,仿佛一碗面是他们施舍给顾客的。煮面是一毛五,3两粮票。炒面是五毛钱,半斤粮票。不论煮面还是炒面都是素面,没有一点肉。实际上全县农村集市都禁止卖猪肉。有一次我和村民闲聊时,说赶墟时吃了一碗炒面,村民发出惊叹声:“这么贵的面你也敢吃?”令本人面有愧色,没有与广大贫下中农共进退。村民赶墟基本上不进面馆,再饿也要赶回家吃不花钱的大米饭。也有人早上用糯米闷饭,放很少水。吃饱了以后出门,到了中午也不觉得饿。人民公社解散,包产到户以后,赶墟的日子又重新恢复到传统。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7-13 07:29
安宁檬 发表于 2022-7-12 09:38
谢谢龙老师,因为您也是知青。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3 09:31
雷振华 发表于 2022-7-12 09:53
仔细拜读,很味道!

谢谢老朋友赏阅,夏安。
作者: 安宁檬    时间: 2022-7-13 09:38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22-7-12 16:47
赶场的情境感同身受。在我插队的地方叫赶墟,麻沙公社有3个地点可以赶墟。一个是公社所在地,另外是两个规 ...

感谢文友赏阅共鸣。看来农村的生活和乡场在很多地方都是一样的。日子艰难的时候连场也不敢赶,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这里也恢复了三天一场的风俗习惯,可以在附近乡场选着赶场呢。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2-7-14 07:04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22-7-12 16:47
赶场的情境感同身受。在我插队的地方叫赶墟,麻沙公社有3个地点可以赶墟。一个是公社所在地,另外是两个规 ...

趣味横生!生动贴切!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