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白桦林忆记 二十八 [打印本页]

作者: 望见马克    时间: 2024-1-1 07:27
标题: 白桦林忆记 二十八

白桦林忆记     

二十八

  高干子弟喜爱军装
  高干子弟对衣服也有讲究。当年来的战友中,很多的父辈是现役或者曾经是军人,因此他们对军装特别钟爱。那是父辈身份的象征,是革命家庭的象征,是高干子弟的象征。有些人尽管不是军人子弟,但是为了加入他们的群体,也想方设法搞一套军装。
  一般的穿法,是把将校呢的军服穿在里面,外衣或许是旧的棉质军装,或者普通的中山装。带上一顶国防绿军帽,脚下一双黑色条绒的懒汉鞋。够了,基本是高干子弟的装扮。他们穿的呢子军服,都是原来父辈淘汰下的军装。为了显耀和证明,他们拼命地想要想穿。
  后来有人告诉我,总后的子弟似乎搞到旧呢子军装容易些。
  我看到晓明穿的,是难得的一套校官马裤呢军服。那是1964年全套校级马裤呢军服。
  帽子上的制作单还在。有肩绊,马裤呢解放帽里有小牛皮汗圈和菱形漆布汗顶。裤子上有带京字的裤钩。呢子上衣兜盖内衬,上衣戳记、裤子戳记和帽子戳记是1964年某厂。显然这是一套完整的军装。
  后来有战友告诉我,1955年首次授衔军装用料按衔级区分。元帅、将军服为纯毛马裤呢;校官服为纯毛麦尔登呢;尉官服为棉斜纹布。后期校官才配发马裤呢军服。称为校官马裤呢礼服,与将官马裤呢相比,含毛量略低,约为百分之八十,将官的是纯毛精梳马裤呢。
  1965年解放军取消军衔制后,之前配发的军服便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的六五式军服。那些五五式将校呢大衣、马裤呢、人字呢、柞蚕丝军服,全部闲置在家中。堆在家里也是浪费,于是就拿出来给孩子们穿。那时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几乎每家都有几个孩子。哥哥姐姐穿过的旧军服,可以给弟弟妹妹们接着穿。军队干部的子女肯定最先有机会拿到父辈的旧军装。那个年代解放军的声望很高,年轻人都很向往这个职业,因此拿到一件同龄人搞不到的旧军服,想必是相当自豪,很值得炫耀了。
  有些非军人的高干子弟搞不到上面那些,就弄一件黄绿色“人字呢”军服(“人字呢”是当时一种斜纹布料)。这种军服配是发给当时的尉级军官的。肩上的“肩绊”与“扣眼”,是为了安装肩章用的。穿上“人字呢”,虽不能说明父母是军队的高级干部,但也能证明是个军人子弟。
  1971年夏,师长视察我们连,他当时穿的是一身国防绿。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领章。那样军装在我们排曾有人买卖,当时的价格是三十元,我们一个月的工资。而大明他们穿的马裤呢至少也得上百元。师长显然看到了毛穿的军装。毛的父亲是1955年授衔的大校,一定穿的是纯毛麦尔登呢。当毛和师长开玩笑时,师长含笑不语。文革时的师级首长最高也就是大校,一般的是上校,中校任副师级也有。师长也就是上校或者中校。
  师长穿国防绿的确良,兵团战士穿马裤呢的料子军服,多大的反差。
  


作者: 龙行天下    时间: 2024-1-1 08:33
兵团战士有老兵,
一身军装显神情,
领导级别低于他,
当年这却是实情。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