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原创小说【青春流浪】 (03 这就到了北大荒) [打印本页]

作者: 冰戈    时间: 2024-7-15 08:18
标题: 原创小说【青春流浪】 (03 这就到了北大荒)
本帖最后由 冰戈 于 2024-7-17 08:19 编辑


原创小说【青春流浪】冰 戈

       【青春流浪】 (03 这就到了北大荒)  演播:冰 戈
     收听请点击链接:https://www.qingting.fm/channels/280957/programs/11690287
      第二天,这些北京知青才知道,当时的整个队仅有两栋砖瓦房,除了他们住进去的那栋, 另一栋就是开阔地前,靠近大道边的那栋砖瓦房,那儿既是队里的大食堂又是大会场。
     刘学峰他们住的那栋砖瓦房,是队里专门为知青盖的。其实,他们第一批知青在那栋新砖瓦房里,也就仅仅住了半年时间,待到来年上海新知青补充队里的时侯,他们已然成为了老知青、老同志,已然要理所当然的把这砖瓦房让给了新知青、新同志,自己则按照队里的安排,搬到了散落几处的老旧土坯茅草屋。
      那些个茅草土屋,多是些队里头两年在此建点的时候修盖的,基本属于正宗的东北特色-地窨子。
      所谓的地窨子,也就是看好了地儿、划好了线儿,往地下挖它几十公分形成一个规整的大方坑,再往这坑的四角立上几根树杆、架上屋顶,顺边儿再立上若干根不是很粗的木棍子,把早就梳理好的长长的草辫子,在备好的泥浆里打上几个滚儿,从下往上在那些木棍子上左编右织,编织的严严实实;然后再里里外外的糊上草泥浆,最后通过那些基建班的战士们精心修整,得!一座座漂漂亮亮的茅草地窨子就这么着大功告成了!  
      刘学峰、李海他们当时住过的,就是这些几经风雨、荒味儿十足的老旧地窨子!  

      他们这个队属于后建边境队,和先建队三四百人、四五百人的规模相比,算上家属也就二百多人,属于小型队。在队里的欢迎会上,知青们才明白,那个到北京接人、和和气气、清清瘦瘦的高个子领队沈子文,就是队里的指导员。
      根据沈指导员的讲话才知道,别看这个队不大,天南地北的以山东人稍多,什么湖南河南人,四川贵州人,京津河北人也是不少。人员构成就更热闹了:既有朝鲜战场下来的指战员,也有五八年的部队转业官兵;既有五六十年代初来自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也有五七、 五八年下放边疆的知识分子、右派人员等等等等,这回再加上北京知青,以及后来的沪津哈齐鸡等城市知青,农垦生产队人员的基本构成就明了啦,那就是现役及复转军人、下放的知识分子、支边青年及知识青年几大部分。
      这个队的队长赵希才就是个从朝鲜战场下来的铁道兵军官、山东人,听说这位赵队长是位战斗英雄,受过重伤,个子不高,声音不大,眼睛有神,水平不低,故事挺多。欢迎会上他没有露面,说是正在局里参加培训,所以就特别给人一种神秘,期待的感觉!

      你还别说,由于黑龙江农垦系统的干部净是些部队官兵,农场的队基本也都是半军事化,办什么事儿还真有股子部队打仗的劲头儿!这不,为了让知青们了解队里的情况,专门指派了个名叫陈钟的副队长负责给大家介绍情况。
      陈副队长属于精明强干的那种人,中等个子、黑瘦黑瘦、话语不多,三言两语几句话,就把队里的生活居住,活动场所,生产布局,以及未来的规划思路,嘁哧咔嚓的说完了!
       临了,他向大家扔了一句:“同志们,情况都讲了,不再多说,不明白的,来日方长。用你们的眼睛,用你们的脑子仔细了解,结果肯定比我说的准,明白了吗?”
      知青们正小声议论这位陈副队长,人挺利索、性格还挺怪哪,还没反应过来,陈副队长紧接着又甩了一句:“啊,好!没问题,好!下边咱们就简单了,你们跟着我,到几个特殊单位去看看,然后转地号!”说着,一扭身,双手往后一背,竟自顾自的往前走去了!

      那年的冬天来的晚,偌大的北大荒好像憋着一口气,都靠近年底了,还没有松开口下过雪,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整个大地黑、黄、灰、白的混成一片,构成了连队景色乃至北大荒的大色调。
      再看这位陈副队长,在灰黄光硬的连队土道上,在大犁翻过的垄沟地,就跟长了飞毛腿似的,走起路来蹭蹭的,快的不得了。刘学峰他们几个男知青还好,基本能跟上趟,可个个解开了大蓝棉袄,提溜着棉帽子,大冬天的楞是热的汗水淋淋,看那架势就跟热透了的老玉米热气腾腾、更像是拼命张飞似地。
      那些个女知青可就更甭提啦,一身蓝棉袄、蓝棉裤穿在她们身上,把马淑惠她们这一个个原本苗条瘦溜的女孩子,活生生的放大、宽肥起来,慢慢走还真是一道缓缓流动的蓝色风景线;这快步行走就热闹非凡了,说跑非跑、想快快不了,踢里塔拉、嘻嘻哈哈,你瞧,还真有点革命乐观主义!

       队里的人都说,能跟得上陈副队长跑连队、跑地号,那可是真不简单了!还别说,北京来的这伙子知青甭管男女,这几天无论是就近跑机务油库、转粮库场院、看猪马号,还是往远处踩地号、溜泡子、钻林子,风风火火的,愣是没被拉下,并且状态十分良好!
      其实,刘学峰他们心里非常明白, 跟着陈副队长,这哪是参观介绍情况啊?整个就是个跑啊?就是个马拉松啊!就是对我们知青的一次见面小考哇!他和李海几个男知青,跟马淑惠她们几个女知青一琢磨,妥!今后在北大荒这旮瘩,天地简直是太广阔了,地面简直就是无边无垠,跑地号那肯定就是家常便饭那!

      诸位问了,北大荒农垦队的地号有多大个啊?它干吗叫地号哪?  咱们简而言之,至今天下荒原第一的北大荒,主要特点就是土地极其肥沃辽阔,人员极其稀疏罕见。它的地号到底有多大?形象的说,刘学峰他们这些知青,这几天跑的地号,基本上是,早上从离队近的这边下地出发,到了将近中午就算是走到了这个地号的另一端,三里五里的就是它了!你要是再从那边走回队,差不多也就该下班了!
      因此,在北大荒要想科学开垦、科学管理、科学作业,那就必须大地块、大面积、大机械、大作业!每个队的土地面积达几万亩,都很庞大。为了便于管理,就根据地理方位,种植规划等等情况,把全部土地划分成若干面积相当的地块,编制成号,于是地号就产生了,再于是由于开垦之初地大车少,农垦人下地作业全凭两条腿跑,就美其名曰:跑地号了!
    所以,面对着跑地号这档子事儿,咱北京知青那可是从毛主席身边来的,在北大荒的第一次考验中,决不能松包!决不能掉链子!一定要坚持跑到底,跑出个名堂来!

      几天下来,就连沈指导员都纳了闷啦,原本还怕那个老陈疯跑起来没谱,别把知青们给累蒙了,就特意过来看看大家。一看刘学峰、李海、马淑惠这些个知青情绪挺高涨,就说:“同学们,陈快腿儿这回嘴上没吭声,可是看他那高兴劲儿,保准儿对你们这批知青相当满意!队里研究决定,这两天大家就好好休息整理一下,准备过新年!”
      一听指导员宣布休息,准备过新年,知青们一下子就欢呼起来! “万岁!万岁!毛主席万岁!”,好家伙,就好像从小到大,没休息过,没过过新年似的,愣是乐个没完!
     
       可也是啊,自打从北京出发到北大荒,到了586农场23队,就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知青们,想静都静不下来,想做和该做的事儿都没做,欠债太多!这下子可好,可有时间还债了
      头一天,这些个知青们基本上都是在写信。特别是赵晓萍、沈玉兰这些女知青,一边写着一边笑,一边笑着一边哭,一边哭着一边写,家人的、同学的、老师的、朋友的、发小的-----,坐在床边一通猛写,好像这辈子的信非得一下子写完似的,好像这一天不写吧过几天就没时间写、就不让写似的!
      刘学峰、吴启凡、孙大力他们男生也写,不过他们可不像女生那样闷头猛写。这帮小子属于溜溜达达型的根本坐不住,一会儿写一会儿溜达、一会儿写一会儿睡,一会儿睡一会儿写,写着写着就迷糊着了;等醒了吧就再写,不小心一歪脑袋就再睡!他们写信也不像女生那样整的挺长,大多是戚哧咔嚓大笔一挥、一会儿一封,好像是到了北大荒,没有奌儿北大荒的帅劲儿就对不起谁似得。也就是那位话不太多的张强,写信慢慢悠悠的,不知道他在琢磨些啥?
      年龄最小、精力旺盛的董平平,净忙着逗弄着这些大哥哥们迷迷糊糊、半睡半醒的窘态,不老老实实的坐那儿写信。等他闹够了,再看他给家里写的信,也就是开头的一句:“爸爸妈妈你们好!我很想念你们,想念爷爷奶奶,想念姐姐,还有弟弟---,”看他那个鼻涕眼泪的样子,真不知道这是哭还是笑----

      就这么着,到了下午乃至晚上,您就听吧!整个知青宿舍就剩下鼾声一片了,直接就迎来了第二天的灿烂黎明乃至阳光高照!
待续:(04 偷闯虎林惹祸端)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chinazhiqing.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