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事漫忆》选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2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6 08:38
手抄本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传播靠手抄的书籍。到了1970年代,居然又复古了。我插队的麻 ...


手抄本是一个阶段的产物,现在看起来有些荒唐可笑,那时确实是文化饥渴青年的“滋养品”。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2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筒子楼

    现在叫筒子楼了,过去只知道叫宿舍楼。
    那时,厂子的小青工多,都住在宿舍楼里。一结婚,挤走了同屋的其他单身,自己的宿舍就成了新房。渐渐地,新房多起来,厂子一规划,我们这一层就成了家属区了。
    厕所是公用的,洗衣服都在水房,一家一间屋,厨房也没有,于是各家门口都支起了液化气灶。

    都是一个厂子的,都认识,上下班时间又都一样,走廊里做饭时,都在水房里哗哗淘米洗菜,炉灶旁叮叮当当煎炒烹炸,一家门口站着一位,边做边说笑,煞是热闹。

    最初,厨师大多是主妇,只有两三位男厨,后来慢慢比例变了,男厨多起来,最后竟占了大多数。后来的男厨直埋怨我,都是你带的头,现在可好,媳妇也把我推出来做饭了。

    各家吃的什么饭,谁也瞒不住。一家炖肉,全楼喊香;二楼炝辣椒,四楼都咳嗽。后约定俗成,凡炝辣椒者,都事先喊几声,于是走廊的孩子跑回家、各屋的门也纷纷关上。

    你尝我一筷子咸淡,我尝你一筷子凉热,是常有的事。你家的盐没了,抓我一把,我家的醋没了,倒你一点,临时救个急儿,到也方便。

    做饭时是交流情况的最佳时机,说说车间的趣闻、科室的笑话,茶余饭后的话题,哈哈一笑了之,谁也不往心里去;国内外的时事海阔天空一聊,胡乱评论一番,到也十分痛快。

    饭是要天天做的,因此快乐的气氛就伴随着每一天。

    一次,我做了四个油焖大虾。出锅后把盘子放在灶上,再出屋门后发现只剩下三个了。扭头一看,两位食客一人掐着半个正津津有味地吃呢,见我出来,来个
恶人先告状好啊,太不够意思了!做好吃的也不吱声,想独吞啊!一天,家中只剩我一人,有主食,懒得做菜。端个盘子出来,掀开几家的菜锅,一家盛点。回到屋刚想吃,邻居用小盘端块肉进来:你怎么光叨菜呀?
    现在搬进了新楼,一家一户各做各的饭,互不往来,再也没有那种热闹的气氛了。每到做饭时,时常想起筒子楼的欢乐,心里也就升起一丝丝的怀旧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4#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7 21:47 编辑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7 08:11
筒子楼里好热闹,
邻里和睦哈哈笑,
如今住进新楼中,


住筒子楼的快乐时光至今还在怀念,生活琐事各家互相帮助,哪像当今一家一户,邻居互不往来。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1: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7 15:13
住筒子楼,谁是模范丈夫或贤妻良母一目了然,因为做饭洗衣都在众目睽睽之下。 ...


确实是这样。我们这里做饭的大多是男同胞,每到做饭时,几位海阔天空地边聊边做,煞是热闹。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6#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2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9-27 22:09 编辑

                     藏猫猫
    三十多岁才谈恋爱。
    那时搞对象很传统,虽然和爱人是一个单位的,早就认识,又同住在一个家属区,可见了几次面,连手都没握过。
    在家属区里,满大街都是熟人,要想秘密约会比地下工作者接头还难。 头两次见面,地点定在爱人家里。
    天黑以后,我象特务似地溜出单身宿舍楼,到了女方楼下,先用眼瞟一下楼道有没有人,如果有人,就假装闲庭信步,再围着楼转一圈;如果没人,滋溜一下子钻进楼里,低着头蹭蹭上楼梯。由于有准确的“接头”时间,听到楼道的脚步声,屋门自动打开,一闪身挤进去,“接头”成功了。
    “藏猫猫”至少发生过两次。 那次,在女方家谈得正忘乎所以,砰”地一声,门被撞开了,滚进一个球来,紧跟着就有人往里闯,我立刻闪身进了里屋。
    “大姐,我找球……”,一个半大小子进屋后,眼睛不看球,两眼乱转。
      
一听声我就知道,那是我正在教的初三学生。这嘎小子真大胆,竟敢“坏”班主任的“好事”!嘎小子住对面屋,准是听到老师的声音,使个小计谋,进来印证一下。虽然没看到我,但班主任的声音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我肯定暴露了。
     第二天我在教室上课,总觉得许多同学抿嘴偷笑。后来才知道,第二天一早,几乎半个班的学生都通晓了老师的秘密。你想啊,哪个学生不对自己老师搞对象感兴趣啊,只有我这个班主任自己掩耳盗铃,傻子似的自以为是秘密呢。

     还有一次,简直是追踪与反追踪、侦探与反侦探的过程。
     谈恋爱总不能光闷在屋里,也得花前月下,我俩准备去避暑山庄“花前”一把。
     承德是个小城市,我厂是个大单位。平时去避暑山庄,很少有不遇到同事的。那时旅游热还未兴起,山庄的人很少。我们休星期五,所以周五的山庄快成了我们家属区的公园了,她的邻居、中小学同学及原单位的熟人也多,所以,“反暴露”是我们去山庄前的主要议题。 临行前,我俩周密部署,专题研究遇到熟人的各种应急措施。 我们坐厂子的大通勤车去市内。这倒好办,满车都是熟人,她和她的熟人说话,我和我的熟人说话,进避暑山庄时我俩装作互不认识,走路时一前一后。
    果然,山庄内熟人不少,三步一个招呼,五步一个熟人,我俩甭说拉手,连并排的机会都不多。 山庄的湖畔倒是浪漫,可全家游玩的、其他热恋的不少,我俩没敢去;
    到山上密林里去?不行,我俩刚谈不久,又传统,别再叫人当流氓抓住。
    山庄之大,竟无我俩容身之处。
    走!出山庄,到大佛寺去!那里熟人准少。
    大佛寺果然清净多了,我俩找了个僻静的石凳,坐了下来。
    咋这巧?热乎话没说几句,和我同一个学校任教的两个同事小情侣走了过来。 好在我一直提高着警惕,趁着俩小同事没注意,滋溜一下子躲到一棵柱子后。
    此举把我女朋友弄蒙了,她站了起来,走到柱子后找我,这下子更坏了,那俩小同事只要发现她就会联想到我。
    我直冲她努嘴,女朋友这才机灵,立刻若无其事地向别处走去。 我躲在柱子后,用余光扫视,呵!这小男老师向旁边“迂回”,小女老师直奔我而来。
    我又气又乐,我说你这小两口,不好好地谈自己的恋爱,侦察我这老大哥干啥?看我回学校不收拾你们才怪!
    越来越近了,我无路可逃。急中生智,我把外衣脱了下来,披在肩上,用手高高上提,挡住脸,又侧着身。
    追踪者突然放慢了脚步,接着又反方向慢慢走了 。我明白,这俩小家伙肯定认出了我,只不过给我面子,不把我“逼”得太难堪罢了。
    第二天,我和这小女老师在学校楼道相遇,她笑咪咪地冲我使劲儿咳嗽,“咳咳!”,我也苦笑着大声咳嗽,“咳咳!”,引得另一位路过的老师奇怪地问:“你俩到底谁感冒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7#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5: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9-28 08:40
当年恋爱也艰难,
大龄害羞怕闲言,
见面就像藏猫猫,

咱们年轻的时候谈恋爱,可没有现在小青年那样开放,不仅含蓄,而且还偷偷摸摸,像是做贼似的,但是一旦谈成,绝大多数能白头到老,哪像现在,离婚率太高。谢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15: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8 10:24
谈恋爱好像地下党接头,有时代特点。回想插队时,村民不论是新婚夫妻还是老夫老妻,从来没有见过有成双成对 ...


大多知青都不敢在下乡时恋爱,更不敢谈婚论嫁,因为前途未卜,不知以后命运如何。我之所以30多才恋爱,也是一直做着回家梦,直到年龄太大,不敢单身回家面对父母才恋爱结婚。谢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4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8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车票历险记  
   
    喜欢旅游的同时,也爱收集所到之处各旅游景点的门票和有纪念意义的其他票种,多年来收集了一大本。
    收集这些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旅行结婚。出发前我们准备了一个本子,把一路上各旅游景点的门票连同火车票、汽车票、船票、住宿票通通贴在本子里,再配以备忘录式的说明,同时也把各地风土人情的描述、景点景区的背景特征、一路上有感而发的小诗小文等,统统记载其中。
    每到一处,白天兴致勃勃地去游览,晚上在旅馆余兴未尽地剪裁、粘贴、“编辑”文字,给幸福之旅再添甜蜜之感。
    十几天来,北京的故宫、济南的趵突泉、南京的玄武湖、苏州的各个园林、杭州的西湖等尽收其中。

    上海是旅行结婚的最后一站,除了旅游,按计划吹风烫发、拍结婚照、采购日用品等,忙个不亦乐乎。
    返程那天,是乘晚6点左右的火车返回北京。我俩在吴淞路的一家小旅馆里匆匆收拾好东西,步行到了火车站。虽然有些气喘吁吁,但离开车时间尚有一小时,坐在候车室里,心里挺坦然。
    一掏衣兜,傻眼了。翻遍所有的口袋儿,不见车票的踪影。
    突然有所醒悟,从包内拽出本子,上面赫然贴着两张还没使用的车票。
    那时的火车票是窄窄的硬纸壳制成,本子里贴的只是车票正面薄薄的一层,背面一定是扔在旅馆的垃圾堆里了。
    唉,真糊涂啊!
     我急忙手持集票本找到检票员说明情况。检票员惊愕的表情里爆出止不住的笑声,笑归笑,但绝不通融,告以必须补票。
    两张从上海到北京的车票,我们无论如何也掏不出钱来了。
    抱着一线希望,我几乎用百米的速度,在路人惊诧的目光中冲回旅馆。气喘吁吁的,见了旅馆服务员,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在已扫到走廊的垃圾堆里扒拉着,万分幸运,终于从垃圾中找到,高兴得我差点亲车票一口。
    服务员在一旁用浓浓的上海话说:“再晚来两三分钟,侬就和车票不搭界了。”
    我大汗淋漓地跑回车站,距开车仅剩10分钟了。剪票口人已稀少,爱人守着一堆行李正急得团团转呢。
    急忙掏出剪刀、胶水,剪下本上的车票“前脸”,和“后背”重新粘合。
    一直笑眯眯望着我们的检票员,接过尚湿漉漉黏糊糊的车票,小心翼翼地剪了个口,催我们快行。
    屁股还未挨到座椅,火车就徐徐地开了。

    每当我打开集票本,看到那两张“二进宫”的车票,当时的情景就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2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9-29 19:37
幸好住的旅馆离火车站很近,有惊无险。记得八十年代初去上海,走出火车站,先到附近的一个窗口,由他们统一 ...

这是一段完全真实的经历。当时上海火车站在宝山路虬江路一带,我们住在吴淞路,大概两三站的距离,跑起来不算远。还挺有戏剧性,真是差几分钟车票就被扫垃圾进入垃圾箱了,上了火车几分钟就开车了,半天才缓过气来。如果找不到车票,我俩再没钱买票了,就麻烦了。谢谢麻沙老农连续跟帖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22:08 , Processed in 0.24901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