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津 .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12 18:36 编辑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11 21:30
滕王阁确实很美!


我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去过江南三大明楼,即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滕王阁确实不错。照片上是老兄?一睹老兄尊容,谢谢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庆先 发表于 2017-12-11 21:47
在享受趣味中学习知识。点赞!


老兄客气了。谢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2 18: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之十九:
      
         
       祖国诞生60年?
      
       这些天,庆祝国庆60周年的语言、文字不绝于耳、随处可见。“祖国华诞60周年”、 “今天是祖国(或中国)的生日”等祝福的句子也时有所见。
      然而有些句子是经不起推敲的。

      “诞”,指的是诞生、诞辰、生日。
      很明显,“诞”之前,“诞”所指的事物还没有出现。
      说“祖国华诞60周年”,难道我们60年前就没有祖国吗?
      说“今天是中国的生日”,生日很显然是指1949年的10月1日,既然1949年才出生,那么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又置于何地?

      由此,那首亿万人民耳熟能详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个错误的句子。
      其中的“中国”如果特指“共和国”,还可以,但给人的感觉显然是泛指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大国,那这个泱泱大国公元1949年才“出生”,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

      正确的说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简称“共和国国庆60周年”。如果再简称“建国60周年”、“国庆60周年”,也可以,但这个“国”一定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可以,一个“新”字也可以简单划分出历史的时间段落。

      1943年,曹火星在晋察冀边区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国。这首歌最初的歌名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平津解放前夕,中宣部觉得不妥,后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歌曲的名字加了一个“新”字,这样,这句歌词就经得起推敲了。

     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庆节,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或“共和国60华诞”才是相对准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21: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3 07:45
是应该注明“新中国”!

大家习惯了,也就糊里糊涂人云亦云,不较真了。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3 21: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之二十:

                     正音
        

         汉字的读音,有许多正音读法和社会上流行的读法不一致。
        电视广播播报新闻和学校里的语文教学采取的是规范读音,而社会上却常常有着自己的读法。

        除地方方言的特定读法除外,许多字的“缪音读法”流行甚广。例如,校(jiao)正读成 xiao正,莘莘(shen)学子读成xin xin学子,疾风知劲(jing)草读成jin草,乳臭(xiu)未干读成乳chou未干等,不胜枚举。

       坚持字音正确读法最好的是国家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及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字音标准的依据是权威机构出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
        但有时,坚持传统而权威的“阳春白雪”也“随波逐流”,约定俗成地俯身屈就社会上的“下里巴人”。

        例如,“证据确凿”、“穿凿附会”中的“凿”,过去的正音一直读(zuo),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也经常用此来出题考查学生的正确读音,后来突然有了变化。

         那次孩子问我,我告诉他念zuo,后来孩子据此答卷,不料得了一个x号,我一查字典,咦?字典什么时候给改过来了?再找本老字典,哦,前后俩标准。
      
           还有一个“啥”字,更离奇。
         
          我们按常规把它读作二声的sha。
       那次我在一个学校听课,任课老师一直把“啥”读作四声(煞音)。下课后我立即查了字典,果然,“啥”读四声,而且只读四声,不是多音字。
        虽然感到很别扭,但还是从此知道了。

        不料过了几年,再查字典,“啥”字的读音又变了,随从了大众读法,读sha的二声了。
       (写此文时,我翻阅我1979年版的《辞海》,“啥”字还在读“煞”的音呢。)

         还有一个读音问题,直到现在我也有想法。
      
       “秘鲁”是南美洲的国家名字,是根据音译而来的,既然读音为bi lu,四声,(毕鲁),为什么不从汉字里选“必”、“毕”、“碧”、“币”等字,偏偏选中“秘”字呢,何况“秘”字原本不是多音字,只读 mi ,只因为有了这层“海外关系”,才多了一个“必”的读音。何苦呢?

        汉字蕴藏着无尽的知识,仅正音识读就有着正与俗、古与今等不同的区别,其中还有些不乏令人扑朔迷离。
        正因如此,汉字的魅力更加彰显,内涵更加丰富。

        钻进故纸堆,有时也是一种乐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4 07:40
读音问题多多,好多字都读不对呢!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日常生活中,我也净将错就错读白字。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麻沙老农 发表于 2017-12-14 09:03
因为读音的改变,二十多年前还引发一场官司。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试卷填写“自作自受”中“作”的读音,标准答 ...


权威的字典词典上的个别字有时读音也前后不一,迁就社会大众通俗读法,但是把以前正确的读音按错误处理就有些不合理了。谢麻沙老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2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津 于 2017-12-14 21:14 编辑

《咬文嚼字》之二十一:

                  古之“高考”
      

         现在的高考,是指高中毕业后考取大学本科或专科的考试。古代有着一套严谨的科举考试制度,涵盖至今天的考研、考博甚至更高级别,我们暂且把它们叫作“古代高考”。古之“高考”,汉、魏晋、隋唐、宋、明清,各朝代虽不尽相同,但一脉相承。以清为例简要概述。

      要想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得先参加“资格赛”,“资格赛”叫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 xiang)生,俗称秀才。
     (“秀才”的通俗定义是:“科举资格赛”的“在册学员”)
      生员(秀才)分三种:
           1、廪生: 成绩最好,有一定名额限制,公家发粮食;
           2、增生:稍逊色,也有一定名额;
           3、附生:新“入学”的“新生”。
      每年由学政考试,三种生员根据成绩等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 2、会试 3、殿试 。

      乡试:乡试每3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参加乡试的不仅得有秀才的“学历资质”,而且这些秀才还要先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举人中的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
      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高考”结束,该“分配工作”了:
        
        状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一般授翰林院编修。
       其余诸进士再参加一次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出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的分别授为主事(相当于中央各委部办职员),或授为知县(地方基层官员)。
       庶吉士在翰林院的教习馆再学习三年,期满考试合格后,成绩优良者可授为翰林院编修或翰林院检讨,其余的分配在“中央各委部办”任主事或分配到地方任知县。

      由此看来,考中了进士,“铁饭碗”是不愁了,最次也能在国家委办局混个“公务员”,还可以到基层“挂职锻炼”一番,镀上一层金,将来能成为“从地方一步步走上来的”中央领导人。

     不管怎么说,古之“高考”和现今高考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要想有个好前途,先得有个好文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503

帖子

1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32
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2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12-15 07:55
古代高考有意思,
规矩繁多严格施,
燕津讲得多精彩,

科举考试在历史上是非常受重视的,监考官失职会遭到严厉制裁,徇私舞弊往往会掉脑袋的。谢龙行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1:24 , Processed in 0.23101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