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5048|回复: 8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尘醉 【小说】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5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1

    当了校长以后,事务繁杂,比过去忙碌不少,空余时间几乎没有,健泉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打理自己的博客,也有好长时间没有光顾“黑土恋情”论坛了。


    这天“黑土恋情”的总版主兆易打电话给健泉,请健泉抽空关注一下论坛,说最近论坛上十分热闹,许多人热衷于“老城厢”话题,谈论城市的旧街道、旧建筑以及由此牵出的旧人旧事。比如,张爱玲旧居爱丁堡公寓,印度领事馆和“红头阿三”,四明邨与泰戈尔,等等。因为许多网友以前都是居住在这一带城区,有人甚至以前就居住在论坛上提到的爱丁堡公寓或者四明邨,因此大伙儿对这一话题就特别感兴趣。兆易希望健泉也来参与,写一些类似的东西,也好更加活跃一下气氛。

    健泉正好刚看了《永不拓宽的街道》,老城厢旧街道的话题也十分契合他的胃口,便忙里偷闲,在参加市里一些会议的途中,利用手机上网看看这些帖子。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热闹。许多帖子真是精彩纷呈,有个网名叫“歪解”的网友发了一帖题为“爱丁堡公寓与老翘”,全文如下:

    老翘返城了,一无所有。


    爹妈留给他一间宣统退位年代建造的矮平房,他靠自己的个子,总算讨了一个娘子、生了一个孩子。


    为了微薄的工资,他每天辛辛苦苦挖防空洞。后来,区人民政府依照世界和平的大趋势,决定关闭区城防公司,他的饭碗砸了。


    要养家糊口啊,他决定利用下乡时炊事班长残留的手艺,创业!先是摆摊卖盒饭,赚了一碟钱。后租了马路旁的违章建筑开面馆,赚了一碗钱。


    温饱了,决定奔小康。他与侄子二人东拼西凑买了一套老工房,接着做通爱丁堡公寓底楼一个小房间住户的思想工作,换房。再在小房间前面的空地,造一大间临时建筑,元元酒家开张了。鱼香肉丝15元一盆,整条十里洋场最低价,而且坚持不用地沟油,天天门庭若市。


    十年后,他越过小康,赚了一桶钱。此时人民政府发现张爱玲故居大门旁的小酒家,有些不大和谐,各国旅游者看不懂。只好用天价买下来,他终于排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队伍后面。


    老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以及“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道理。

    健泉看得有趣,第二天,“歪解”又发了一篇“爱丁堡公寓与清水”:

    清水返城了,一无所有。


    回头看一下自己的经历,倒霉透了。


    她父亲就读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再到德国深造,上海有名的妇科专家,夫人是绝色女子。她父亲开一家医院,救了无数难产和不孕的汉族女人。1956年为了拥护公有制,他父亲主动将自己的医院上交区人民政府。清水和光淌结婚后才知道,光淌奶奶年轻时那场病,是她父亲治愈的。


    这样的人物,自然在爱丁堡公寓底楼买了一整套复式住宅,客厅里有独用电梯。经我实地考证,老翘发家致富的那个小房间,是她家原来的汽车间,当时里面停一辆黑色奥斯汀。清水1951年出生在那里,一直到小学4年级。

    1958年她父亲对支部书记提了一点看法,立即打成大右派,判7年徒刑送青海。青海方面一看来了这么一个宝贝,马上监外执行到牧区为藏族女人接生,总算有青稞能填饱肚子。1965年刑满释放,青海对她父亲留监察看,继续为藏族女人接生,就因为这个不讲道理却歪打正着的决定,她父亲才躲避文化大革命被造反派折磨。


    她父亲被押走后,她母亲靠变卖家产养活几个孩子。1962年人民政府决定没收大右派的房子,她一家被扫地出门,靠亲戚接济勉强度日。她终于从大家闺秀成为城市赤贫。



    直到1979年她与父亲才被分别落实政策,但终究没能再回到爱丁堡公寓居住。

  “歪解”的“爱丁堡公寓”系列在论坛上立即引起热议。有感慨世事变化无常,有钦佩知青奋斗精神,有眼热老建筑的奢华,有质疑部分的细节失实……一时间七嘴八舌,好不热闹。最后,引得当事人老翘和清水也上来亮了相。

    健泉决定找时间也弄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健泉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景安别墅。


    他在文章里描述了这条有着80多年历史的经典弄堂建筑,回顾了自己儿时和这条弄堂的渊源,着重写了居住在景安别墅里的一位小学同学栋国(即外号“冬瓜”)一家的命运。

    栋国的父亲是个海员,常年在外,家里平时只有栋国和他的母亲居住,还有一个说着健泉听不懂的话的保姆。

    栋国学习不好,老师便派健泉到他家帮他辅导功课。可是后来健泉和栋国发生了矛盾,弄得栋国家还打碎了一块窗玻璃。但是栋国的母亲却没有责怪健泉,还替儿子向健泉道歉,使得健泉十分感动。健泉和栋国后来也就成了好朋友。

    后来小学毕业,两人分别考入了不同的中学,便没有再来往。

    不久,文化革命开始了。

    学校停课,红卫兵们开始闹革命。健泉成了逍遥派,整天在家无所事事。

    一天,电台里广播红卫兵开始“扫四旧”,戴着红袖章的学生们纷纷涌向街头,责令一些老字号的商店更换店名,还在各服装、皮鞋、理发店前贴上标语,发出最后通牒不准缝制奇装异服不准出售尖头皮鞋,很是热闹。

    健泉这天正好出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一阵狂飙从天而降,不知从哪里杀出一支红色的队伍,飒爽英姿。他们拦住路上穿着时髦的男女,用携带的卷尺测量裤腿的直径,如果小于6寸,就用剪刀剪开一个口子。如果穿着头型呈火箭式样的皮鞋,便责令当场脱下,不得再穿。健泉看到一个穿着尖头皮鞋的中年男子,被拦下来后,乖乖地听从吩咐,脱下皮鞋,拿在手里,光着脚走了。而另一个年轻妇女,非要跟他们辩个明白,证明自己穿的不属于四旧,结果不但皮鞋被强行脱下扔掉,裤腿还被剪开了一个大口子。

    健泉觉得这个世界有点乱,便准备打道回府。穿过景安别墅,路过栋国家附近的时候,看到一堆人围聚在那里。健泉走近一看,只见人堆中一个女人站在一条长凳上面,低着脑袋,头发散乱,几十只皮鞋被绳子结成一串套在她的脖子上面,她的双手捧着一个大镜框竖在胸前,边上站着几个胳膊上套着红袖箍的人,正对着她大叫大嚷。健泉明白,这是刚刚时兴的“批斗牛鬼蛇神”。

    健泉心想,这又是谁家轮着倒霉了。他停下脚步,仔细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站在凳子上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栋国的母亲!胸前捧着的那幅相片,正是过去他家客厅正墙上挂着的他母亲的艺术照。健泉记得小时候每次见了这照片,都充满着无限美好的憧憬。

    健泉见到这个漂亮的女人已经憔悴不堪,捧着镜框的双手颤抖着,有气无力地回答着那一伙人的责问。

  一个30多岁自称造反派的男子向四周围观的人宣布着栋国母亲的“罪行”:
  一、里通外国,包庇叛逃出境的反革命丈夫;
  二、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生活奢侈浪费;
  三、长期剥削压迫贫下中农出身的家庭保姆;
  四、思想腐化糜烂,拍摄淫秽黄色照片。

  那个造反派宣布完毕,便责问栋国母亲是否认罪。

  栋国母亲回答说,她的丈夫不是叛逃出境,是出海远洋遇到海事事故,现在生死不明;她父亲是民族爱国资本家,受到过陈毅市长的表扬;她从来没有剥削压迫过家庭保姆,她们亲如一家人;这张照片,你们认为不好,就把它撕了吧。

  说着,她把镜框送到那人面前,她实在捧不动了。

  健泉真想上去帮她接过镜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黑土版、闲人版关注!

再谢龙版、苦辣酸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3

    那人厉声喝道:你还要狡辩!你就是叛逃反革命的臭婆娘!你就是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说着一把扯过镜框,砰的一下摔在了地上,破碎的玻璃撒了一地,健泉见着那照片上的微笑被碎玻璃折光成了苦笑。


    造反派又开始高呼口号,无非是“千万不要忘记——”“打倒——”“砸烂狗头”“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不投降就叫它灭亡”这一类当时令所有人耳熟能详的叫嚣。见栋国母亲手里没了负担,那人便又让栋国母亲举起双手弯腰作投降状。

    周围有人跟着一起喊叫,栋国母亲无助地小声抽泣。她的手酸疼得不能再那样举着了,好几次放下来想歇一会儿。

    造反派见了,大声嚎道,你还不老实!一个箭步上前,对着栋国母亲的衬衣前襟用力一扯,那衣服连带里面的护胸一同被扯断,只见那洁白的胸乳扑腾一下从中跳了出来。

    周围一片哗然。

    健泉脑袋一热,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女人裸露的身子。当初,健泉在相片上见到栋国母亲那衣领下露出的乳沟时,下意识地想象着衣领里面的全部模样,但这个念头只是在脑子里一闪便被自己清洗了。没想到这一憧憬竟然在这个时候这种场景变成了现实!

    然而此时,健泉的心全然没有少年维特式的骚动,他感觉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死死地缠住,透不过气来,他心中一件美好的东西被瞬间毁灭,悲剧啊。健泉记得这样一句名言: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

    突然,从人群里冲出一个少年,哭叫着蹿到那造反派跟前,像幼狼一般对着他的那只手臂狠狠地咬了一口。

    造反派痛得大叫一声,抬起一条腿,将少年踢出了一丈远。健泉看得分明,正是栋国。

    健泉不想让栋国看到自己也在人群中围观,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后来健泉听说,栋国母亲忍受不住这般屈辱,当天晚上把自己用绳子挂在厕所的钢窗上自尽了,将未成年的栋国托给了他的姑姑。

    健泉在文中写道,呜呼,景安别墅令人羡慕的“蜡地钢窗”,竟然还有这样的功能!

    健泉在文章结尾说,不知栋国后来怎样,不知他现在怎样。栋国,你还好吗?

    健泉的这篇《弄堂往事》又引来一阵议论的热潮,栋国母亲的悲惨遭遇再度激起了大家对那段人妖颠倒的岁月的憎恨和唾弃,有的网友跟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绝不能让那段历史卷土重来。”

    两个星期后,有一个叫“沉默的羔羊”的新网友在健泉的文章后面跟帖说,事情过去那么多年,就没有必要再提起了。他希望楼主把这帖子撤了。

    健泉一惊,他文章里涉及的人名都是用的假名。那么会是谁,来对号入座呢?难道这个“沉默的羔羊”是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为何成这样。此页作废吧。



 
                          14
 不错,这个“沉默的羔羊”就是健泉40多年没有见到的老同学、他文章里影含的主人公栋国。
 因为健泉也是用网名上的网,所以栋国开始不敢确认。他请求楼主删帖以后,又用论坛短信询问健泉是否就是当年他的小学同学。两个短信来回,健泉居然找到了阔别多年的好友,不由感慨:网络真伟大!
 栋国目前在国外居住。离开国内多年,最近不由渐生思乡之情,小时候的旧居常常在他脑中萦回,一次在网上见到一张景安别墅的照片,勾起他强烈的欲望,他想更多地了解景安别墅现在的状况,于是输入关键词语一搜索,居然让他看到了健泉的文章。
 读完文章,栋国百感交集,往事历历不堪回首,尤其对他母亲受到侮辱的一段更是令他情难以堪。尽管文章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写他母亲,但他确认写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尽管他对文章作者良好的出发点很是感谢,但他觉得这毕竟还是让他无法接受,于是他跟帖,委婉地请求作者删去这篇文章。后来他马上醒悟到这作者应该是自己认识的人,他想起了健泉。
   健泉知道了缘由后立即删掉了自己的文章,随即又和栋国建立了联系,运用网络的即时通讯,相互进行了交流。
   母亲去世后,栋国跟着姑姑过日子。姑姑是他父亲唯一的姐姐,家里四五个孩子,光景不十分好,虽然姑姑对栋国十分同情,但姑父常流露出家庭不能再增加负担的意思,栋国心里有数,姑姑也无可奈何。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根据当时的政策,栋国这样的情况可以不用下乡。但是栋国对这样的日子已经厌倦,他不想给姑姑多增加负担,于是他在学校第一个报名要求去内蒙古插队落户。这不啻是个重磅炸弹在学校炸响,负责动员上山下乡的工宣队立即把他作为典型大肆宣传,让栋国在全校的下乡动员会上介绍自己的先进思想。但栋国不愿意作什么先进报告,他对工宣队说他报名下乡只是想早点脱离现在的处境,他希望走得越远越好。
   就这样,栋国在内蒙一呆就是十八年。期间,栋国放弃了多次可以按政策回城的机会,他自家景安别墅的房子早被房产管理所收回,姑姑家又不是久留之地。后来姑姑生病去世了,他干脆就连回城探亲的念头也没有了。
   栋国插队的地方叫三间房,一个穷到根的不毛之地,他在那里干了五年,后来被抽调到地方上的一个国营煤矿,又苦干了八年,总算调到了井上做调度。
 他没有朋友,也没有结婚,一个人在异乡僻壤默默地度日,用艰苦的生存沙砾磨平着自己痛苦的记忆。
 又过了五年,幸运终于降到了他的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4: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4

  不错,这个“沉默的羔羊”就是健泉40多年没有见到的老同学、他文章里影含的主人公栋国。


  因为健泉也是用网名上的网,所以栋国开始不敢确认。他请求楼主删帖以后,又用论坛短信询问健泉是否就是当年他的小学同学。两个短信来回,健泉居然找到了阔别多年的好友,不由感慨:网络真伟大!

  栋国目前在国外居住。离开国内多年,最近不由渐生思乡之情,小时候的旧居常常在他脑中萦回,一次在网上见到一张景安别墅的照片,勾起他强烈的欲望,他想更多地了解景安别墅现在的状况,于是输入关键词语一搜索,居然让他看到了健泉的文章。

  读完文章,栋国百感交集,往事历历不堪回首,尤其对他母亲受到侮辱的一段更是令他情难以堪。尽管文章没有直接指名道姓写他母亲,但他确认写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尽管他对文章作者良好的出发点很是感谢,但他觉得这毕竟还是让他无法接受,于是他跟帖,委婉地请求作者删去这篇文章。后来他马上醒悟到这作者应该是自己认识的人,他想起了健泉。

    健泉知道了缘由后立即删掉了自己的文章,随即又和栋国建立了联系,运用网络的即时通讯,相互进行了交流。

    母亲去世后,栋国跟着姑姑过日子。姑姑是他父亲唯一的姐姐,家里四五个孩子,光景不十分好,虽然姑姑对栋国十分同情,但姑父常流露出家庭不能再增加负担的意思,栋国心里有数,姑姑也无可奈何。这样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根据当时的政策,栋国这样的情况可以不用下乡。但是栋国对这样的日子已经厌倦,他不想给姑姑多增加负担,于是他在学校第一个报名要求去内蒙古插队落户。这不啻是个重磅炸弹在学校炸响,负责动员上山下乡的工宣队立即把他作为典型大肆宣传,让栋国在全校的下乡动员会上介绍自己的先进思想。但栋国不愿意作什么先进报告,他对工宣队说他报名下乡只是想早点脱离现在的处境,他希望走得越远越好。

    就这样,栋国在内蒙一呆就是十八年。期间,栋国放弃了多次可以按政策回城的机会,他自家景安别墅的房子早被房产管理所收回,姑姑家又不是久留之地。后来姑姑生病去世了,他干脆就连回城探亲的念头也没有了。

    栋国插队的地方叫三间房,一个穷到根的不毛之地,他在那里干了五年,后来被抽调到地方上的一个国营煤矿,又苦干了八年,总算调到了井上做调度。

  他没有朋友,也没有结婚,一个人在异乡僻壤默默地度日,用艰苦的生存沙砾磨平着自己痛苦的记忆。

  又过了五年,幸运终于降到了他的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

    一日,栋国如同往常一样按时上班,门卫室叫住了他,说有一封公函,寄给他的。接过来一看,是老家景安别墅所在地段的派出所寄来的。


    栋国有点诧异,这么多年了,房子被收掉以后,根本就没有什么联系,派出所来找他,有什么事情呢?

    拆开信函一看,栋国的心不禁剧烈地跳动起来。

    原来,景安别墅所在的派出所告诉他,他远在美国的父亲在找他。

    啊?父亲原来还活着!

    栋国的父亲是还活着,而且还活得好好的。

    当初,父亲是一个远洋轮上的大副,一次他们的轮船在南美的一个海湾触礁沉没,船长殉职,父亲受了重伤,被当地政府救起,送到医院抢救。三个月后,父亲伤愈出院,恰逢国内掀起文革浪潮,有传言说他们这艘船被确认为叛国投敌,于是父亲和同船的一些船员都不敢贸然回国,就这样漂泊流浪在了国外。后来,父亲又打听得妻子在文革动乱中身亡,儿子流放去了内蒙,自家房子被没收,痛愤交加,自忖从此便只能流落他乡。

    凭着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精明强干的能力,栋国父亲在国外渐渐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后来又移居美国,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

    国内文革动乱结束后,父亲曾打听栋国下落,未果,被告知没有返城。直到改革开放,父亲终于可以有机会返回国内,委托派出所找到了栋国。

    于是,没花多少功夫,栋国便办好了一切手续,直接从内蒙去了美国。到了美国后,一边读书,一边在父亲的公司里打工。

    一晃二十年又过去,栋国父亲年老退休,栋国接替了父亲的事业,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不断做大,俨然身家显赫。

    人往往就是这样,功成名就以后开始回忆往事。栋国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和健泉又有了新的沟通。

    健泉问栋国,为什么用“沉默的羔羊”这个网名啊?与你的身份完全不符。

    栋国说,你不是在文章里说我像一条幼狼么,那时我哪里是狼啊,还不是被任意欺凌的羊么?我这头羔羊可是确确实实沉默了几十年。

    健泉说,这倒是。唉,往事真是不堪回首啊。不过,那样的日子总算过去了。

    两人相互询问目前的状况,当得知双方都还是单身时,不由互相调侃一番。

  健泉说,老兄怎么还是形影孓立啊?那么大的家产,该有一个内当家呀!

  栋国说,呵呵,先别说我,老兄你可是情场失意官场得意啊!

  一通胡侃后,两人在网上告别,相约经常保持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栋国身材高大伟岸,像他父亲;面目俊朗清秀,像他母亲。在男子中栋国可以称得上长相出众,引人瞩目,要找一个对象并非难事。但当年多舛的命运造就了他孤僻冷漠的性格,他沉默寡言,不愿与人多接触交流。日子就这样从指尖流淌,转眼就过了而立之年。到了美国后,他一心扑在父亲的事业上,学习,打拼,奋斗,直到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创出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健泉的调侃倒勾起了他的心事,自己的事业,不仅要有内当家,还必须有继承人。

    然而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挑剔,栋国不愿意“捡在篮里就是菜”,他必须找一个自己称心的人。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个人居然就这样出现了。

    一次生意洽谈结束,栋国从芝加哥飞回纽约,客舱的座位旁边是一个打扮清雅面容姣好的华人女子。

    栋国走入客舱时,那女子正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在看手里的一份资料。

  栋国的座位正好在她的里边。他走到跟前,礼貌地停在边上。

  女子抬起头,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的亮闪闪的黑眸子正好与栋国的眼睛相向对视,双方几乎同时说了声道歉。女子站起身给栋国让出地方,端庄温柔的脸上一副友好诚恳而又持重稳练的神态。栋国一边点头答谢一边从她的旁边擦身而过。

    双方入座后,不由自主又相互看了一眼。仿佛茫茫人群里寻找了千百回,栋国蓦然回首,一下子找到了那种感觉。

    于是一路上,两人相互进行了交流。栋国了解到她叫丽贝卡,来美国五六年,目前在纽约的一家贸易公司就职,刚刚获得了永久居留证(绿卡),这次也是外出洽谈生意后回纽约。

    路途三个多小时,栋国觉得谈得十分融洽,丽贝卡虽然言语不多,但谈吐得体,性格温和,持重干练,正是他追求的那种女人。栋国自然不便打听她的年龄和婚姻,但感觉告诉他,如果追求她,应该不会错。

    分手时,两人交换了名片。

    第二天,栋国就拨通了丽贝卡的手机。

    听到对方接听的声音,栋国禁不住莫名其妙地抖动了一下,他稳住神,报了自己的名字。

    对方表示很高兴接到他的电话,同时询问他回来后是否都好。

  栋国激动地连连感谢,称自己一切都好。

  一时语塞。

  丽贝卡问栋国,还有什么事吗?

  栋国一咬牙,终于说道:想请你今晚吃饭,不知能否赏光?

  对方话机里一时没有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栋国身材高大伟岸,像他父亲;面目俊朗清秀,像他母亲。在男子中栋国可以称得上长相出众,引人瞩目,要找一个对象并非难事。但当年多舛的命运造就了他孤僻冷漠的性格,他沉默寡言,不愿与人多接触交流。日子就这样从指尖流淌,转眼就过了而立之年。到了美国后,他一心扑在父亲的事业上,学习,打拼,奋斗,直到接过父亲的衣钵,开创出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健泉的调侃倒勾起了他的心事,自己的事业,不仅要有内当家,还必须有继承人。

    然而越是上了年纪越是挑剔,栋国不愿意“捡在篮里就是菜”,他必须找一个自己称心的人。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这个人居然就这样出现了。

    一次生意洽谈结束,栋国从芝加哥飞回纽约,客舱的座位旁边是一个打扮清雅面容姣好的华人女子。

    栋国走入客舱时,那女子正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低着头在看手里的一份资料。

  栋国的座位正好在她的里边。他走到跟前,礼貌地停在边上。

  女子抬起头,那双深藏在浓密睫毛下的亮闪闪的黑眸子正好与栋国的眼睛相向对视,双方几乎同时说了声道歉。女子站起身给栋国让出地方,端庄温柔的脸上一副友好诚恳而又持重稳练的神态。栋国一边点头答谢一边从她的旁边擦身而过。

    双方入座后,不由自主又相互看了一眼。仿佛茫茫人群里寻找了千百回,栋国蓦然回首,一下子找到了那种感觉。

    于是一路上,两人相互进行了交流。栋国了解到她叫丽贝卡,来美国五六年,目前在纽约的一家贸易公司就职,刚刚获得了永久居留证(绿卡),这次也是外出洽谈生意后回纽约。

    路途三个多小时,栋国觉得谈得十分融洽,丽贝卡虽然言语不多,但谈吐得体,性格温和,持重干练,正是他追求的那种女人。栋国自然不便打听她的年龄和婚姻,但感觉告诉他,如果追求她,应该不会错。

    分手时,两人交换了名片。

    第二天,栋国就拨通了丽贝卡的手机。

    听到对方接听的声音,栋国禁不住莫名其妙地抖动了一下,他稳住神,报了自己的名字。

    对方表示很高兴接到他的电话,同时询问他回来后是否都好。

  栋国激动地连连感谢,称自己一切都好。

  一时语塞。

  丽贝卡问栋国,还有什么事吗?

  栋国一咬牙,终于说道:想请你今晚吃饭,不知能否赏光?

  对方话机里一时没有声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46

帖子

80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7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

    栋国的一句“情场失意官场得意”的话不久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健泉校长前的“副”字被拿掉了,彻彻底底成了学校的第一把手。在市里最近的一次质量调研中,学校一举进入前三甲,位列探花。全校师生额手相庆,教育局领导也就此刮目相看,于是健泉名正言顺地被扶了正。


  然而健泉心里清楚,这只不过是几个水平相差原本就不大的竞技手之间的轮流坐庄,还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当然也不排除健泉上任后的措施得当,减轻了师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精神上的压力,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励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师生们没有了负担反而增加了动力,能量释放,蓄势待发,于是这次便有了一定的爆发,成绩上升也就自然而然了。

  健泉也知道目前的状况并非长治久安,要想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还须从根子上做起,还需对目前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方法等做一揽子的改革尝试,以求得最完善的途径。他准备做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然后撰写论文,向上级领导部门和业内同行以及社会上的有识之士阐述他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做好这件事情。

  教育局领导得知健泉的想法后,表示大力支持。他们请健泉放心大胆地干,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他们一定设法帮助解决。

  领导果然说到做到。不久便通知健泉,有一个多国中学校长交流的国际会议,为期两周,地点在美国纽约,决定让他参加,请他务必做好交流的准备,并争取多吸取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

  健泉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栋国,栋国十分高兴,分别几十年的老同学终于可以见面了。他把自己在纽约的住址电话给了健泉,再三叮嘱他到了美国就给他一个信儿。

  宏达得知健泉要去美国,当即做东为他践行,请了兆易等一班朋友,在“叶记”开了个单间包房,十来个哥们济济一堂,纷纷为健泉举杯相贺。

  宏达的儿子拘禁期满已经释放,换了一家酒店还在做调酒师,经过这次事件,儿子的脾性稍稍收敛,规规矩矩上班,老老实实回家,基本没再惹是生非。前不久告诉宏达,说他处了个女朋友,想带回家给老爸看看。宏达没有应声,告诉他先踏踏实实干着,女朋友的事过一阵再说。

    健泉问宏达,翠玉哪儿有没有耿枫的消息。宏达说,没有,因为上次翠玉透露了她的住址,这次干脆连翠玉也不知道她究竟去了哪里。健泉叹了口气,不再询问。

    宏达却反过来追问健泉,既然没有女儿的消息,那么有没有母亲的消息呢?健泉知道他指的是黎青,看了他一眼,回答说,怎么,你还想听戏啊?

  宏达说,不是我想听戏,是你到底想不想和人家唱戏呀。

  健泉说,人都不知道在哪儿,唱什么戏啊?没戏!

  三天后,健泉到了纽约,一切安排妥当后,打了一个电话给栋国。栋国当即约好晚上去健泉下榻的宾馆会面。

    健泉自然也按耐不住会见老友的急切心情,没等栋国到达就先下楼来到宾馆大堂门口等候。虽然两人分别时都未成年,但健泉相信他们相互一定能认出对方,而且之前,他们已在网上交换了各自的近照。

    正想着,听得一声“健泉”,一辆蓝色的兰博基尼跑车停在不远的地方,走下来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健泉一眼看得真切,正是栋国。

    健泉快步向前,和栋国热烈拥抱,两人拍打着对方的肩膀,久久未息。

  这时栋国说,健泉,我来介绍一下,我新交的女友,丽贝卡。

  健泉这才发现,栋国身边站着一个俏丽的女子。他转过身,正面朝着栋国的女友,准备同她握手致意。

  然而这时,健泉突然全身仿佛凝固了一般。

  面前这位叫丽贝卡的女子,是黎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6:58 , Processed in 0.27701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