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津 .咬文嚼字》

[复制链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1#
发表于 2017-12-28 09:4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看到网络用语“师母已呆”,不知何意。后来才明白就是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2#
发表于 2017-12-29 09: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闽方言中文白异读的字非常多,如果用方言朗读报刊上的文章,只有过去念过私塾的老先生能够胜任。他们在私塾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用方言念书朗朗上口。普通人只会用方言进行日常的对话,即白读,读书时所用的文读就不很了解。另外,以前有人把“黄洋界上炮声隆”的“界”读作gai,大概也是受方言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3#
发表于 2017-12-31 10: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插队时修建过马路,不过贫下中农戏称为“牛路”。我们村原来不通公路,南邻公路7公里,北邻公路1公里,村民为了出行便利,决定修建一条马路,使南北公路贯通。利用冬闲时间,与邻近大队合作,大家群策群力把马路建好了。自力更生建造的马路除了路面够宽,其它方面与正规的公路相距很大。因此马路上不见汽车行驶,更不见骏马奔驰,每天只见放牛娃赶着生产队的一群耕牛,在路上慢悠悠的行走。村民调侃说,我们建的不是马路,是牛路。现在交通早已大改观,县城通了高铁,公社通了高速公路,我们村自建的“牛路”改建为省道205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4#
发表于 2018-1-2 10:4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麻沙老农 于 2018-1-2 10:46 编辑

民间俗语有不同的说法,“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有人说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要不怕跑远路才能套住狼,用孩子作代价不合人之常情。“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人说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裨将即副将,军事才能与皮匠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5#
发表于 2018-1-4 09: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分辨兔子的公母的故事,联想到插队时村民雌雄莫辩的往事。当年电影放映队下乡巡回为贫下中农放映电影,虽然都是一些革命化的影片,但有时也有一些异国风情。有一次在《新闻简报》中出现了日本相扑的场景,两个体态肥胖的男人,赤裸着上身在场上角力。第二天大家在田间劳动时,热烈讨论这两个日本人是男是女。一方认为只有男人才能打赤膊,女人打赤膊成何体统。另一方认为是女人,因为头上梳着发髻,胸部肥大,明显是妇女。贫下中农认同眼见为实,最终认为是女人的占了多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6#
发表于 2018-1-5 09: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貂蝉的“蝉”确实容易写错,蝉现在不受人待见,即是害虫,夏天又喜欢制造噪音。但是古代文人对蝉却情有独钟,认为它象征高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7#
发表于 2018-1-6 15: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国内的歌手也起了洋名,由3个小鲜肉组成的演唱组合名为TFBOYS,近年比较红,两次登上央视春晚。最初在央视看到这个洋名不知怎么读,后来在网上看到网民把TFBOYS恶搞成“掏粪男孩”,而且恶搞的名称似乎比原来的洋名更有影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19:34 , Processed in 0.23901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