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1#
发表于 2015-7-11 23: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7-9 11:29
看来你们插队村的贫下中农真不错,他们尽到了责任。

真的,我们遇到了朴实善良的老乡,四清把老支书打成坏分子,换的支部书记是农中(高中),对我们特好,特照顾。全村乡亲都“恓惶”我们,不管是贫下中农还是坏分子,地主。我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弱学生,细胳膊细腿,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倘若我自己挣工分自己生活,肯定是得饿死。全凭乡亲们照顾,得以混了过来。一直感谢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2#
发表于 2015-7-11 23: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烛光 发表于 2015-7-10 19:43
我们东凝是个大村,一共有十个生产小队,我被分到了第三生产队,分到第四小队有个叫刘来鸿的同学,是北京二 ...

不瞒大哥,我也干过妇女的活,挣7分工。后来就和小孩子一起干了半年。支书叫我给给同学们做了半年饭,“贫下中农管理商店”半年,科学种田一段。不如此,我将天天完不成“任务”。有一次“包工”,社员都干完回家,我才完成一半,同学帮助我干完,回家吃完饭,又该上工了。回来后工作很顺手,逐渐才少了些自卑,开始新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3#
发表于 2015-7-11 2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7-11 11:42
自从离开家后,我只给家去了两封信,接到家里的来信这还是头一封。我母亲能认些字,但不会写信,父亲 ...

最高指示一下,真的没有人敢扛。“你走以后,下乡的风声更紧了,你的大妹妹淑琴呆不住了,非要去插队,你走时撂下话,别让两个妹妹插队,等着在北京分配工作,可谁也抗不过形势,无耐,”真是无奈,我弟弟也去了内蒙兵团,我哥哥较早去了小三线。那会是斗私批修,必须响应号召。
家书抵万金,我们那时也是盼着家信,谁去公社都去邮局看看,有没有我们村的信。想家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4#
发表于 2015-7-13 14: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烛光 发表于 2015-7-12 22:54
我们去的第二年开春就开始抗旱,每天早早起来就往最北面的麦地里担水浇地。最北面的麦地离村里的水井有三里 ...

大哥是好样的!我们村为了一些社员多挣“分”的愿望,早起的2分是不出村的“挑粪”,一般是3个人装筐,十几人挑。把几十户的猪粪鸡粪挑到村外一点集中沤肥。遇到平常人家大都装半筐,三四十斤,遇到特殊的人家,土多粪少,就装一筐底,还是那么沉。曰细水长流,一次装一筐能干几天??
我慢慢习惯了,也能换换肩,自以为不错了,还行。一次支书不在,一个大孩子装筐,给我装满了,我咬着牙使了半天劲也没有起来。那孩子象征性去掉一点,我摇摇晃晃二三百米歇了几番。
才知真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5#
发表于 2015-7-13 14: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5-7-14 08:10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7-13 00:12
我们的司务长叫韩永,是二十四中的高三毕业生。那个长相跟唱大花轿的哥儿们如同亲哥儿俩。冰山上的来客电影 ...

来生若重聚,绝不做知青。      ————知青是指插队知青,

兵团农场知青有工资,后来的知青(如雾梦)也有补贴,自留地还給分粮食。真苦的就是咱这批插队知青。
心苦,我们响应号召,忽然成了再教育对象,本来想大有作为,现在只能先学农民,学像了农民再说。学像了农民,学会了农活,适应了农村生活,反而不适应城市生活,没有技能在城市生活,一切重来。现在士兵退役都教一手技能,我们那时呢?谁之过。
超强的透支体力,就像老乡给您的评价那样,不惜力的受苦,多少都落下毛病。
您的朋友是那个政策的牺牲品,我加两句,来生若重聚,绝不做知青,就是想说现在的好形势证明着那时的失误,在我有生之年绝不赞美那个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6#
发表于 2015-7-22 14: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复烛光大哥时写了如下的话:

      “大哥的故事篇篇震撼,真的应该串起来写一个长篇。
      我原想暑假让孩子玩会儿电脑,不能多玩,还得陪他们玩其他,可能就不能多写什么了。看了您的文,不由得又想说说了,说说不同的知青不同的知青经历,当然是看了网上同学的发言,有些同学是值得自豪的,有些同学是无悔的,他们为国家做了贡献。也有我这样的,根本没有什么作为,连自己都养不活。
      有个高中同学几年前对我说,一般说来,高中同学插队可能算磨练,初中同学插队就是磨难了。我不认同全体初中同学都这么认为,对我来说是千真万确的。于是我钦佩习近平李克强等等,也也佩服姜傻子等等,同情北大荒的知青精神病疗养院,哀悼您的自杀的同学。知青太多了,什么人没有呀,《血色浪漫》里有的有成就,有的在碰瓷,不都是在一个地方下乡吗?机遇、家庭、本人及周边好多因素造成不同的结局。
      您是好样的,是插队同学的骄傲,不逊于姜傻子……”

       多样的插队,多样的知青,您和烛光大哥都是好样的插队知青,而我却是体力思想都提高很少的哪一种,根本不适应农村生活。我尽力去学去做,还是不如农民,不如农民的孩子。我挣过妇女的7分,和孩子们一起干活,在供销社卖货,给同学们做饭,“科学小组”种试验田……,挣妇女分是照顾,因为我也许不如一些妇女干的好。其余都是“恓惶”了,那孩儿干不来(农活)。
       感谢乡亲,感谢大队,感谢大寨工,真“按劳分配”,我就饿死在黄土高坡了。
       当然,我回到城市,挖防空洞,新厂房基建等等比没有下乡的青工强一点。
      
       谢谢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7#
发表于 2015-7-29 11: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7-25 12:13
今年的大寨田怎么修呢?和发对我说,咱们现在有劳动力了,这回得干出点名堂来。他特意征求了我的意见 ...

大寨田在许多地方是可以保水保土减缓水土流失的,当时硬性摊派必须修多少多少,就有点差事了。我们那里的坡地原本很缓,且已经修了梯田,在指标要求下,又做了一批,把成年的果树埋成灌木丛。
您能用学过的知识因地制宜的修大寨田,的确是会使队长侧重依靠,为知青挣了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8#
发表于 2015-7-29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烛光 发表于 2015-7-25 17:42
我插队的村只种三样农作物,小麦,棉花,还有烟草。小麦收成好坏主要看麦穗,一个麦穗竖长两排,最好的麦穗 ...

要说麦收,我也凑一趣。那年收完麦子打场,半夜到中午一班。我们是往脱粒机那运麦子,操作机子的是两个人轮换,当然我们也换着休息一下。半宿下来,有线喇叭:“各位社员同志们,杏花公社广播站开始广播,首先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后来预报文化宫演出电影“舞剧红色娘子军”,……天大亮了,停电了,忘记是谁说的“看电影去”,于是借自行车,一人带一人,我们全去了,30里地进城看了场电影。小改善了一下,回村。哇,支书说找人替你们干了一天,晚上加班。得,又一宿,早上没等到点,全找麦垜睡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19#
发表于 2015-7-29 17: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7-25 20:45
读了烛光这一段,我也想起那时候,麦子刚长出来,我最害怕铲地,因为,我实在是分不清小麦和草,还有稗子 ...

我们那里公社农机站也有收割机,大队都不用。一是种植面积小(不让种),二是损失多一点,比人工收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0
20#
发表于 2015-8-2 18: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8-2 12:44
烛光:你好!看了你众多的帖子,你如不写一部自传回忆录那太可惜了。 ...

同感,他的经历充满了故事,很震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1:33 , Processed in 0.196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