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烧窑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知青回山西乡宁县青春岁月洒落的地方纪实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0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人的场面,让人激动,谢谢烧兄详尽的图文报道!
帆都隐士 發表於 2013-10-3 06:12



谢谢帆都隐士战友网友老朋友留言关注!祝国庆佳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07: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山里的人们幸福安康!


 



转帖:

我不想说再见,
相见时难别亦难。
我不想说再见,
泪光中看到你的笑脸。

我不想说再见,
心里还有多少话没说完.

我不想说再见,
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我不想说再见,
心里还有多少话没说完.
我不想说再见,
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文华胡同在2013-10-3 9:56:00的发言:

十一天安门广场人海如潮,国庆节快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j-dc-天安门广场-0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几天一直忙于整理这次机会难得山西之行拍的片片儿,发在这里或别的网上以引起曾经在那里生活过的老同学老朋友们的关注!谢谢文华胡同版主网友老朋友让我不出家门仍可感受到国庆佳节愉快的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邻居连队战友的纪实报道,看后很感动!
花椒籽 發表於 2013-10-3 08:10



谢谢花椒籽邻居连队的战友网友关注留言!是啊,以前老伴儿聊起插队的生活或故事都没有亲历的这次感人,当我亲眼目睹这有些场景时,鼻子真的酸酸的。。。。。。。好,回敬一张沿着这条通向大山深处的连接这人世间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4 2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变色龙在2013-10-3 20:17:00的发言:

      烧窑男夫人插队的乡宁县与我插队的吉县相邻,很羡慕乡宁的巨大变化!

      吉县没有煤矿,所以我们插队的地方很贫穷,现在也不是很富裕。吉县屯理公社与乡宁县关头工时交界,我们回京要徒步向东翻越金刚岭(现在去壶口瀑布在山顶写有“吉县人民欢迎您”的牌坊),那时没有公路,是土砂石路,很窄,只能走拖拉机。我们要走到襄汾或临汾坐火车去往太原换车回京,途径乡宁的管头、沙坪、光华,从光华分成两条路,沿河川走一直到襄汾;从光华走左侧上山再翻越一座大山,下山是临汾与襄汾交界的地方。金殿、故城到临汾西门,过汾河渡桥进入临汾西门,经一中、鼓楼一路到临汾火车站。从北京回来还要如此往回走,可想我们当年事多么的艰辛。

      从介绍和照片中可看出乡宁变化巨大,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我们吉县屯里镇桑峨村还是偶住窑洞,少数住进平房。因为就靠卖粮食也没多少收入,所以变化不大。我三次回村看看,第一次还和屯里公社书记一起吃饭,最大的收获就是乘坐他的金旋风吉普车去了趟当年打柴的崔家坪。

      祝福你们,乡宁的北京老知青们和乡亲们!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072 (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07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10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17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住了半年的知青窑洞大院(原来是土窑,抗战期间曾是阎锡山的司令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208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非常感谢变色龙网友老朋友发来的对话帖!

这次山西乡宁之旅,得益于造福一方的具有

知青情结的云丘山开发的张连水董事长,

在结束访问后,又派了一辆大巴专车

(三天的时限)供我们选择游览山西的景区。

恰巧第一站就是壶口景区,就像您所说吉县

是必经之路。因为是一路车不停,有些是

隔车窗抓拍沿途不清的照片就删除了,

只发现一张标有吉县隧道一张留了下来。

景区的董事长在座谈会上说过:您看到

乡宁原安汾公社变化很大,是因为旅游景区

开发,村民每户(特别是老伴儿插队的

康家坪村)都有了自己的小二楼独居小院,

普通村民都安排在景区内干简单的工作,

每人最低1200元的收入。景区外的

大山深处的山民们就没有那么幸运啦,

如您所说那些地方仍然很贫穷,现在

也不是很富裕!再谢您的好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5 8:37:0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蓝在2013-10-4 16:25:00的发言:
         吸引了变色龙同学的回忆,每个回家的知青都有同样的感觉。

谢谢天蓝网友版主一直关注着!也是因为宝贵的

青春岁月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0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柳遥在2013-10-4 22:50:00的发言:

的确,四十五年光阴冉冉,可能有的乡亲们的生活还没跟上今天社会的步伐,我们青春不再,深情祝福山西农村的父老乡亲们。

谢谢永远的柳遥网友老朋友关注跟帖留言!

谢谢让我们一起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6 0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文华胡同在2013-10-5 6:42:00的发言:

明天会更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刘窑的乡亲.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晋北阳高县】

山西天镇阳高是北上山西,内蒙的必经之路,拍摄的好清晰人物形象!

生活大大改善的村民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7 2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蓝版主网友及本版的版主们与插友老朋友们关注支持鼓励!再转一帖吧:
我们这代人多半赶上了上山下乡,其实插队更艰苦,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留在那里。谢谢烧哥发的照片很珍贵,那里还能完整的保留当年的戏台和景物实属不易,给人留下无限遐想和回忆。
蒙青 發表於 2013-10-7 16:08



是啊,大山深处如果没被景区开发,也许一定像在那里插过队的老知青所说:
生活仍很贫苦,不富裕!
这,还真是山西的老舞台,  一看那斑痕累累的样子,就知道有年头了。
据在这里插队的老朋友们说四十多年前这个大舞台就是这个样子的。
这次山西乡宁县云丘山大山深处的探访是跟随家里的老伴儿成行的。
很受教育,深感珍惜今天的生活!


记得在临走的那天,有位插队的老朋友很怕再见到那位老妈妈,因为老妈妈有两个儿子其中故去了一个儿子,就是那个儿子和老朋友很要好!生怕遇见她老人家,看到了这位老知青会互相都伤心的!唉,老妈妈还是赶来了,。。。。。。。。。车子渐渐远离了。。。。。。愿明年45周年再回山西那青春岁月洒落地方看望亲人们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21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30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0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蓝在2013-10-8 21:28:00的发言:
         是啊,有多少好朋友走了,有多少不该走的人走了,有多少不舍,终也无奈。
         我们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珍惜现在,因为我们年轻的时候,吃了太多的苦了。
         所以,走的就安静的走吧,留下的我们就好好的生活。让我们知青好好的抱团取暖,好好的生活下去。

谢谢天蓝版主网友的好帖!转帖:

温馨问候情意长,真诚关怀存心房。
秋菊艳艳多欣赏,秋雨潇潇添衣裳。
秋来天气渐转凉,不知不觉到重阳。
秋风送去我祝福,幸福永伴您身旁。
重阳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6:33 , Processed in 0.302017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