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冷月沧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时代(非虚构文本长篇连载)

[复制链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7:02: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版主,谢谢老农!老农说得极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7:03:27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八  过年
    七六年春节,我与大林、老董等三四个知青在茶场里过。这是领导的安排,因为每年都要安排部分工人在场里护场,保护场里的财产安全。
    我们平时都孑然一身,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吃一餐算一餐,没有资金积蓄,没有物质储藏。虽然一个人过年,简单、但过年毕竟是过年,缺乏基本的物质条件也不行。大林来找我,愁眉苦脸地说,怎么办?这个年怎么过?我说,你不要像杨白劳一样苦大仇深,现在是新社会,还怕饿死你啊?大林说,马克思说过一句话,人类首先有了吃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按马克思的观点,可见吃还是第一位的。我说,马克思也讲过一句话,人的能动性是最为重要的。老董在旁嘀咕道,你们两个拿马克思他老人家掐来掐去有什么用啊,不想点实在的招,大年三十晚上,人家关起门来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兄弟几个读马克思语录充饥啊。
    经老董一说,我们也从形而上的“神”回到了形而下的“器”。经过我们几个郑重协商,为了过好这个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由老董向小赵、我向阿兰等几个女知青借点钱,以度年关。这些女知青比较会打算,更重要的是她们不吸烟,每月能省几个钱,日积月累,应该有所积蓄。选择小赵,是因为小赵是老董的恋人,老董开口,她没有理由拒绝,毕竟处于热恋之中的恋人;而阿兰以豪爽、慷慨著称,只要身边有钱,我们一开口,她是不会拒绝的。果然,我们对她们一说,便欣然应允。小赵留下了十五元,阿兰也借给我们十三元,。将近三十元的一笔巨款,可以采办不少年货了,使我们对这个年充满了向往和温馨的感觉。第二个措施是我们几个临近年关的时候,背着场里的那把双管猎枪和一只麻袋上山去转悠,希望能打几只野兔、山鸡之类,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会碰上麂子。可惜的是,我们的那只叫圆圆的狗长眠在山上了,不然,带着圆圆上山,那多好啊,以圆圆的善解人意,至少可增添些情趣,哪像现在,诺大个荒山野岭中,寂静肃杀,只晃荡着我们几个游魂野鬼似的影子。
    我们在山上转悠了一整天,不用说麂子的影子都没有见到,甚至连野兔和山鸡的毛也没有看到。老董心里窝火得不行,回来的路上,朦胧夜色中,见路边有一只半大的黄狗对着我们不友好地狂叫,老董见状,瞄也不瞄,“轰”的迎头就是一枪。那黄狗“呜”的一声立马毙命。老董一看周边没人,连忙往麻袋里一装,就三步并作两脚,匆匆忙忙地背了回来。
    大林说,嗯,老董你做了件好事,这是一条无主的野狗,与其在这天寒地冻中饿死冻死荒郊野外,不如我们超度了它,这也是一桩功德。老董一听,眉开眼笑,说,那是,那是。我们慈悲为怀,不但度人,而且超度野狗。二人一唱一和,一拍一合,确实好像做了一件学雷锋的大好事,把那打狗事件上升为救世情怀。由此我也知道,我们的很多事物和事情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的,我们的所谓的很多先进的典型是可以类似的方法炮制出来的。
    那天回到场里,我们几个趁着夜深人静之际,在食堂里,烧了几锅热水,将这倒霉的“野狗”彻底进行超度,在动刀之前,大林还装模作样地念了一通什么的经,然后手起刀落,开膛破肚,用热水洗净,并将那陷入肉里的铁砂一颗一颗地挖了出来,然后煮了一大锅肉,先将那狗头、蹄子就着老酒啃掉,留下半大锅肉连汤一起冷冻,准备三十晚上除夕时享用。
    第二天,我们几个开着拖拉机到附近的一个村里,对那些在太阳底下取暖的贫下中农说,大妈大伯们,我们几个知青今年回不了家啦,在场里过年,我们想买些鸡啊,蛋啊,猪肉啊之类,好歹过个年。我们尽量把自己说得可怜些,以博取那些阿姨大妈的同情。果然,那些阿姨大妈们听我们一说,那眼神便像看几个是流浪的孤儿似的,充满了怜悯和恻隐,那个阶级感情啊,泛滥起来,叫人感动,尤其看到我,就像看到自己外公家的亲人一般,因为我经常来村里放电影,他们都熟了。听说我们要买年货,忙将家里的腊肉,鸡蛋等捧了出来,非要送我们一些不可,搞得我们很不好意思。说实话,我们当时只想能够便宜一些就心满意足了,那里想到这些大妈阿姨们如此好客热情,我们一边推辞,一边忙掏出钱来塞给他们。于是,那一大堆的年货基本上属于半买半送的,这是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感动的一幕。我也由此想到,当年三大战役时期,上百万民众推着小车,抬着担架上前线的事情不完全是作家的杜撰虚构。
    朔风怒吼的三十晚上,大林、老董几个在我房间里守岁。我们生了两个火炉。那张靠窗的简陋的书桌上堆放着鸡、腊肉、花生米之类,一个炭火正旺的火炉上“咕嘟嘟”地炖着那天老董打来的“野狗”肉,里面放了一些茴香、枸杞、黄酒之类的调料,此刻,正与那狗肉起化学反应,散发出令人馋诞欲滴的香味;另一个火炉边放着一个钢精锅,锅里热着家酿老酒。我们一边吃喝着,一边聊着大天。
    我们暂时忘却了远方的家,忘却了青春的苍白和前程的渺茫,也忘却了一九七六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间年份,我们沉醉在大山的一隅温暖的炭火里,沉醉在狗肉的香味和老酒的醇烈里。当附近村子里那鞭炮的声音逐渐密集起来,我们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才知道岁月的脚步悄然前移,七六龙年已经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7:05:28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九   场领导
    我在场里的四年多时间,场领导换了三任,平均一年半一任,可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也是当时的政治形势使然。
    第一任是一位从战争中过来的老革命,原则,正直,对毛主席无比热爱,对资产阶级无比痛恨,对文化大革命无比拥护。每次政治学习,他都要从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开始,讲到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再讲到刘、邓、陶梦想复辟,妄想劳动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最后讲你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战略部署,必须从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筑起反修防修的牢固防线。他不是一个口头革命派,一九六九年,珍宝岛战争发生,他坚决要把自己还不满十七岁的儿子送去当兵,并要求部队将他儿子送到珍宝岛去,与孙玉国一起去打苏修,其对国家的忠诚之心天地为证,日月可鉴。尽管他的一些言语和行为超出常规,但我们还是很尊重他,认为他毕竟是战争年代过来的老革命,有着老革命的情操、气节和忠诚。可惜我们到场里的第二年他就调走了,真正领导我们只有八个月时间。
来接任的领导是一个文革中的“得势派”,由于造反有理,路线正确,捞到了政治资本,由一个普通职工提到场革委会主任的位置。年龄不大,少年得志,更加的趾高气扬,谁也不放在眼里,还是一副造反派的脾气。但他没有想到知青中也有难惹的角色,如阿兰便是。
    他定下每周一晚上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叫知青轮流谈体会,但碰了几次钉子,虽然一段时间里收敛了锋芒,但不久又要想法拿一些知青进行开刷。一次,他在大会上狠批苏娜娜,说她平时唱越剧《红楼梦》是为封资修招魂,看《红楼梦》小说是为帝修反鸣锣,必须深入批判。苏娜娜低着头,没有说什么,阿兰却站了起来,问道,主任,你看过《红楼梦》吗?主任昂然答道,这封资修的东西,我怎么会看呢。阿兰嫣然一笑道,你知道毛主席怎么评价《红楼梦》的吗?主任说,不知道。阿兰一字一顿地说,毛主席说了,《红楼梦》不看五遍,就没有发言权。《红楼梦》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第四回是纲,其余都是目。这是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按照你的意思,毛主席看《红楼梦》是什么呢?还有,越剧《红楼梦》曾经得到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周恩来还接见过进京演出的《红楼梦》剧组,是不是周总理也是为封资修招魂啊?阿兰连珠炮般的发问,使那年轻的主任难以招架,只是冷汗淋漓,背脊发冷。这是极厉害的一招,好像兵书上有的,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按照阿兰的说法,这岂是一般的问题啊,而是上纲上线、大是大非的问题,类似于围棋上的生死大劫。场主任脸色发白地问,你说的主席的指示,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说的?阿兰说,是在七三年的十二月十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的。这下,轮到主任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了。他知道阿兰的背景,更了解阿兰的个性。而且此事是自己缺乏考虑,冒然出击引发的。他原先的想法是通过此事进行立威,没有想到最后出现难以收拾的场面。
    自此事发生后,那位高蹈阔步的场领导一段时间里如同霜打的茄子,抬不起头来,而且看见阿兰,便如同看见鬼一样,赶忙躲避。一年以后,他也一纸申请,调离茶场了,据说是去城里的某个局任副局长,粉碎“四人帮”后,他被当作“三种人”接受了隔离审查,接着,被下放到另外一个茶场当了职工。
    我在场里的最后一任领导是粉碎“四人帮“后派来的,原先场里的那个主任调走后,一直没有正职,由一个副职主持,但主持一段时间后,副职仍然是副职,没有转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搞不清楚,后来“四人帮”粉碎之后,就来了一个正确路线的执行者。
    他一来,便抓宣传,抓舆论,抓学习,抓批判,抓生产,所谓的“五抓”便是。一个小小的茶场,一百来号人,抓什么宣传,舆论啊?但他突发异想,要搞一台文艺晚会,说这是政治任务。于是,知青们粉墨登场,你唱我跳,在七七年的元旦晚上热闹了一番。
    这次的文艺演出,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开场白,随即,他在场里掀起了一个狠揭狠批“四人帮”的运动,搞人人过关,比之那个年轻的革委会主任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根据以往的政治倾向,重新进行归类,将一些人划为与“四人帮”帮派体系有牵连者,尤其是对待知青,往往根据他他们的父辈进行排队。于是,知青们便很快地被分化为左、中、右三类。一时间,场里政治空气骤然紧张,狂飙突起,风云变色。阿兰找到我,说,我要去找我父亲,不能看他如此枉为。我说,你父亲因为文革中的问题,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不要再去烦他了。阿兰说,这口气受不下。我说,静待观变,不可轻举妄动。但事情仍然朝着不利团结的方向发展,知青间出现了互相告密、互相攻击的现象,弄得人人自危,七七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之后,各地都在举办复习班,给知青们进行补课。我们场里却分成了三六九等,一部分可以回城复习,一部分却不能离开生产岗位,而且这一年的招工招干也是如此。像我,阿兰,阿鸣大林之类便属于不能离开岗位,去参加复习的知青。
    当眼前的一切被贴上政治的虚假标签之后,不少人由此对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首当其冲的便是知青们,因为他们是利益的最直接的受损者。在这样的境况中,我想起了黎巴嫩的先知纪伯伦的一句话:历史在艰难地等待被侮辱者的胜利。但是,我却在这等待中,失去了耐心。第二年的五月,我离开了茶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5
204#
发表于 2016-1-29 22:44:55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8 21:28
七十六  看桥
    有一星期天,大林和阿鸣他们说,我们看桥去吧。看桥?我不很兴趣。一个星期的劳累,星期 ...

       要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座桥看来是没有机会了,如果有一张图片就好了~      这桥的年代很久远了,据说最早的是唐代就有的,而大部分是康乾盛世时建造的,别看它高大宏伟,可全身没有一根铁钉,全部用木头建造的。这在全国或许在全世界堪称一绝。  冷月沧波对桥及周边风景的文字描述真是很美~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5
205#
发表于 2016-1-29 22:5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1-29 22:51 编辑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8 21:29
七十七  写春联
    那时节农村过年,一就是图个吃,二就是图个热闹。平时大家十分节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

        写对联辛苦了自己,但辛苦换来了乡亲们的欢喜,值了 冷月沧波知友能将唐诗宋词稍加修改,诉诸笔端,可见才华横溢。“万叶秋风战地梦,一灯夜雨故乡心。”“霜凝鼙鼓星横剑,风卷旌旗月满楼。”对联对的真是很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25
206#
发表于 2016-1-29 22:57:43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9 17:03
七十八  过年
    七六年春节,我与大林、老董等三四个知青在茶场里过。这是领导的安排,因为每年都要安排 ...

      过年不能回家想想做到真是不容易~ 楼主的笔下描述的那种质朴的乡情让人感动~ 一个难忘的春节承载的那些事儿、那些人永远铭记在心。为您的文笔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07#
发表于 2016-1-30 08:28:52 | 只看该作者
奉命留场过春节,
借钱乞讨加打猎,
三任领导三个样,
心情并不很舒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208#
发表于 2016-1-30 15:22:16 | 只看该作者
插队时每年春节前,县里或公社都会下发“和贫下中农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倡议书。不过全大队知青没有人当真,村里的贫下中农也认为,知青返城探亲乃人之常情。只有一年例外,那一年盛传春节期间有招工指标下达,全大队大多数知青都留在农村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但是直到春暖花开,黄色的油菜花开遍田野,招工始终未见动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09#
发表于 2016-1-31 09:09:01 | 只看该作者
当年尽是光喊口号具体事没人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31 16:38: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雾梦与版主及老农的支持!问好!将最后两节贴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7:06 , Processed in 0.221013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