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蓝宝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珍(中篇小说)

[复制链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0:36:46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四、
话说七十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这疯子运动还处于昏昏沉沉,如火如荼演绎的过程中。善良的人们都不知道这黑暗的日子会延续到哪一年,也许是八年十年,也许是无穷无尽,也许是此生都翻不了身。在那个黑暗没有尽头的日子里,人们像瞎子摸象一样穷折腾。


人们好像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滩中寻找活下去的方向,在知青中有那么一批人,糊里糊涂跳进统治阶级为他们框定好的深坑。农村这个大土坑是历代统治阶级为底层人设计好的生活圈子,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国情,这是客观,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


尽管这批人在知青中不占大的比例,但是也有相当数量,尤其在上海知青中。上山下乡运动的深入与舆论导向的宣传,令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于是那批似乎务实、与时俱进,跟上潮流的知青与家长,他们走在了历史的先例。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尤其是知青的家长更是脑袋发热,让自己的子女与农民结婚,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这荒唐可笑的愚民思想直接害了他们的子女。这些人的思想看似超前、进步、紧跟潮流,其实这些人的思想被之后的事实证明了是幼稚、愚蠢、悔恨交加,不可逆转的伤痛。


那时代上山下乡的政治运动,舆论导向的宣传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山下乡方向永远是正确的,是不会改变的。善良的人们脑袋像进了水一样,迷迷糊糊的作出行动,纷纷跳下悬崖。知青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青春时期,他们的家长满脑袋愚民思想,在其中扮演了不由自主扼杀自己亲生子女的角色,历史证明了这个壮烈的实例。


如果历史上,上山下乡运动的时间延长了一年,二年,甚至于五年,不知还会有多少知青会跳进这个大土坑被活埋。在这样史无前例,空前未有,举世无双惨剧的演绎下,女知青各人的本质尽管良莠不齐,参插其间,女知青各人的品质各不相同。她们之间的品质有与人为善的,为人正直的,心胸宽广的,心地善良的,诚然光明磊落的;当然也有阴险狡诈的,刁钻刻薄的,心胸狭窄的,心地不善的,爱搞阴谋诡计的。但是尽管良心不太好的人,一旦踏进统治阶级为她准备好的大土坑,即便人的性质再坏,也跳不出这深坑,心地不善的人要比心地善良的人,命运来得更悲惨。不知道这是不是上帝对于心地不善之人的惩罚。


当时的农村三级组织,称为生产小队,生产大队、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之后称为乡。那黄山乡的范围不小,方圆6公里左右的范围,有七、八个左右的生产大队,每个生产大队又有五、六个左右的生产小队。在这个江南水乡平湖市的范围之内有九、十个左右的公社,在这平湖县地区的范围内,居然有类似情况的上海女知青160名左右,分布在各乡镇生产大队的生产小队之中。之前,她们之间大多数人相互之间不认识,经过之后的联系,她们之间有些人通过相互间的了解,有点认识。


与此同时,在黄山乡本乡之间,这块并不大的土地上,这样类似情况的上海女知青,其实已经有了好几位。


冯娜是在本乡八字大队,牛场头小队落的户。之前她在黑龙江农场,由于身体原因转至浙江平湖,她与出生地主成分的农民结婚成家。她的苦难虽然不小,但她聪明善良,为人正直,她的中年打拼生活,晚年精神生活过得很有意义。因为她活在民主自由思想的范畴之中,这是后话,这里打住;


方玲是在本乡金门大队,方家门小队落的户。她是直接投亲插队落户的,她的直系亲属——奶奶在此地。之后,她找了当地一位复员军人,与他组成家庭。她的丈夫做着芝麻绿豆的小官,是当地供销社的主任,所以在她人生路上,可以说没有遭受太大的灾难;


沈萍是在大桥乡黄殿桥大队,大坝小队落的户。她也是直接投亲插队落户的,她的直系亲属是——哥哥在此地。她的哥哥也许是在前几年,由于下放原因,来到此地的。之后,沈萍由人介绍,与黄山乡金门大队,陆家宅基的一个复员军人认识,并结成夫妻。但是这位原农民的复员军人,在部队没有捞到一丁点儿政治资本。回到家乡,他同样没有捞到一官半职。于是他的妻子,自然而然没有享受到为人妻的福分;


杨莹是与李珍同在一个乡,一个大队,而且同在一个工厂。之前她是在黑龙江插队落户,由于各种原因,她转至浙江农村。她与来这儿的上海知青,情况相同的是也找了当地一个农民男人作为丈夫,组成了家庭,扎根农村。虽然她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然而她刻苦耐劳,勤俭持家,活得也算不愧为上海知青这个名称,长脸了,长面了,争气了,争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2#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09:37:13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五、
人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单拿男性与女性做爱问题上说事。


尽管男欢女爱是本能,但是人是有意识思维的,动物是没有意识思维的。人的脑袋能够思考问题,此事自己能不能做。动物的脑袋没有思考问题的复杂构造,行为对它来说只是一种本能。尽管人也有本能,但是人有控制自己做与不做的能力。


拿那时代上山下乡来说,你可以不下乡,但是你必须考虑到,不下乡会给父母带来砸了饭碗的风险。同样道理,李珍可以不委身于吴明阳,不与吴明阳做爱。但是在那个时代,现实给李珍造就了她只能往这个一往情深,爱着她的矮个子男人怀中投靠的环境。你可以说这是本能,也可以说这是客观因素造就的结果。让人可笑的是,人们明明知道与农民结婚是下策,是不明智的傻子行为。然而你不得不钻进这个深坑,难道这是本能行为造成的后果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那个政治运动疯狂施虐的时代,客观因素造就的结果变成了女知青们的本能结局,这实在是一桩曾经太令人不可思议,自然界的大笑话,这样的情况只有在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发生的概率。


雄性动物有占有、胜利欲,雌性动物有依靠、依赖欲。这个欲望在人类社会中似乎也有那么一点可行性。在那个昏天黑地的上山下乡年代,人们对未来的社会没有了一点希望。他们明明知道农民是被压在最底层的人群,如果自己一旦跳进这个大火坑,于是自己的命运随之悲惨,葬送前途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可是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下,人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女知青与农民结婚似乎成了必走之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楚楚动人的女知青与苦苦追求,真心爱着自己的农民本能性结婚,那是泪洒浦江大地的凄美、壮烈的举动了。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做爱的行为也许很滑稽,很讽刺。尽管有万般不情愿,但是这扭曲的做爱行为变成铁板钉钉的事实。这人类的脑袋受到政治运动的左右,变得像动物世界,那种做爱本能状况一样可笑。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珍选择“爱情”窝窟,家庭港湾,只能是如此这般了。这是那时代政治运动折磨着那一代人,让她们受到举世无双的深重苦难,这将只是一个水深火热的起始。


尽管上天带给人们的做爱本能是公平的,任何人都有这个权力与资格。但是在上山下乡运动中,这样的知青便面临一种既凄美又性福的泪奔事。她们可以享受人类社会本能的性福,但同时她们心中饱含了付出身心为代价,心酸、伤痛的泪水,而为了生存在这个苦难的立足之地——浙江农村,与这个死去活来爱着自己的农民组成家庭,走向未来。这对这批女知青实在是一个天大的不公道,然而这又是那时代真真切切发生的一切。女知青的泪水洒满了浙江大地,这是在用她们的肉身、伤痛为自己铺路,那满路凄美的泪水浸湿了浙江大地,那将是浙江历史上一曲伤心红尘悲壮泪崩曲。


回过头来说李珍在红卫针织厂的经历。李珍肚中已经含有与矮个子青年农民——吴明阳的结晶,她二个月身孕开始的生理反应来得汹涌澎湃,似如翻江倒海般的涌现厌食、呕吐情况的发生。李珍三个月后的身孕将显示腹部隆起的直观现象,为儿女办理婚姻大事,是双方父母迫在眉睫,再也不能有所延误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83#
发表于 2015-3-12 08:05:04 | 只看该作者
女性知青嫁农家,
多为无奈被迫搭,
如今李珍忆怀孕,
家长赶紧办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09:25:3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3-12 08:05
女性知青嫁农家,
多为无奈被迫搭,
如今李珍忆怀孕,

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5#
 楼主| 发表于 2015-3-12 09:26:30 | 只看该作者
二十六、
李胜与王娟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来到了浙江农村,女儿——李珍居住的红卫针织厂。他们准备与吴明阳的父母,吴志涵与黄淑英坐下商谈儿女亲事。


那时代城市工人的收入也不多,农村农民的收入更是相形见绌。男女双方大人坐在一起,对于经济上的排场没有作过多的纠缠不休。因为那时代两家人家的情况都摆在桌面上,双方大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女方家长要求男方家长娶媳妇讲排场,以及给女方的聘礼,经济付出的多少,这儿女亲事便无法按程序走下去了。再说了女知青的肚中已经有了男青年的结晶,女方家长若是对男方家长硬是有所挑剔的话,这结晶也等不起不是。


于是儿女亲事在并没有重大分歧中,双方达成共识:按照当地男人娶新媳妇的习俗,男方办理迎娶新媳妇过门的程序。李珍娘家人向对方要了不太多的彩礼,负责女方的陪嫁物品,包括简单的床被、脸盆、脚盆、马桶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所谓过门,也就是吴明阳将李珍从红卫针织厂的宿舍门中迎娶进他们的新房门中。李珍的过门并不是从她的上海老家——娘家,或者她的浙江农村——大姨家,跨进吴明阳的家门。这不能不又说是上海女知青凄美、心酸的人生旅程,以及无穷无尽苦难泪水陪着她的生命前行。


吴明阳与李珍的结婚仪式按照当地风俗传统习惯,正常举行。李珍进入夫家门后,生活有了较之前的改变。她从一个单身姑娘转变成一个上有公婆大人的少妇,她的有些刁钻的习惯,应该改一下了。俗话说“三岁看到老”“江山好移本性难改。”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在娘肚子里便生呈好了的,要想改变,谈何容易。


吴明阳与李珍俩人结婚后,生活还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照样进行。李珍与婆婆——黄淑英之间难免发生磕磕碰碰的口舌之争,婆媳关系搞得并不和谐。但生活还得过,在并不和谐的音符下,李珍开始在吴明阳的家中居住了下来。这事暂且撂下不说,在此说一下在红卫针织厂与李珍共同上班的上海知青——杨莹之事。


杨莹个头不高,矮胖粗壮,脸蛋长相也不俊美,但是她勤劳刻苦,肯干耿直,是个好女子。别看她一副强壮的身子骨,自从她去黑龙江插队落户后,患上了水土不服的严重疾病,以至于她的脸上发起了像风疹块一样的白色斑点,令人害怕。杨莹回上海探亲,她的母亲带着她到处求医问药,也不见有好转的迹象。于是母亲着急,女儿原本长得不漂亮,她怕女儿的脸蛋经过这一折腾,会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对女儿今后成家有影响。于是母亲让杨莹不要再去那水土不服的黑龙江去了,杨莹母亲找朋友托亲戚,为女儿介绍离上海近一点,江南水乡的男朋友。经过撮合,她为女儿在浙江平湖找到了一个农民男朋友,作为女儿的结婚对象。这农民朋友——吴大色,之后便成为杨莹的丈夫。


吴大色在当地的人脉关系还是不错,在那个时代,他的难兄难弟、朋友、亲戚自然是原本吃得香的贫下中农,于是吴大色为妻子杨莹在红卫针织厂找了一个当工人的位置。杨莹与李珍这两个上海女知青在同一个工厂内不期而遇,这实在是个巧合。按理说同乡人都有同种话,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是这俩人并没有太多相同的言语,因为这两个人尽管是同乡人,但是他们之间是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人群。杨莹个性朴实善良,勤俭持家,会过日子,勤劳肯干,刻苦耐劳;李珍个性张扬刁钻,铺张浪费,不会过日子,懒散成性,贪图享受。这两个人的性格成为上海女知青的反差对照,她们两个人虽然在同一个工厂上班,但是她们两个人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话不投机半句多。”


李珍喜欢在人前背后,散布各种谣言,挑起事端。整个针织厂内被李珍的闲话挑得水花荡漾,充满着斗争气焰。杨颖的表现是耿直、随和,与工人们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李珍在工友们的耳朵上装花插朵,添油加醋,居然挑不起事端,倒更让工友们看清了李珍的品行与劣迹,工友们普遍对李珍没有好影响与好感。杨莹用自身的行动赢得了工友们的支持与赞扬,这不能不使李珍对杨莹增加了一份妒忌与憎恨之意。


李珍的惹火棒捣鼓、拨动,并没有影响杨莹的声誉,倒是给自己增加了不好的影响。不过,李珍有一个传言,在之后的几年,飘到了在同一个乡的上海知青——冯娜的耳朵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86#
发表于 2015-3-13 07:59:33 | 只看该作者
双方父母见了面,
按照程序把婚结,
婆媳不合勉强过,
同厂另出人物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7#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9:19:24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七、
再说冯娜由于身体的原因,从黑龙江农场转至浙江省平湖市黄山乡八字大队牛场小队,在这个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她与地主分子的儿子结合,成为夫妻。由于那时代正处“文革”政治运动期间,地主分子的儿子是没有地位与自由的,连同他的妻子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于是冯娜只能在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


冯娜的丈夫是个为人正直的老实人,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忠厚善良,只是他的长相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小眼塌鼻,大耳大嘴,皮肤粗糙,唯一魁梧的身段是男子汉突出的优势。


上海知青冯娜,长相漂亮,典型的瓜子脸,大眼挺鼻,正耳小嘴,皮肤细腻,身材纤细,是一个标志的上海小美女。人们都觉得奇怪,这样一个聪明美丽水灵的上海姑娘怎么会被这个憨实的农民捧到手的。人们在人前背后都说“让这睏晚朝吃厚粥的傻大个捡了个便宜,真是天下掉下一个林妹妹,被这老实人捉到了手。”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上海知青——冯娜不仅人长得标致,脑袋聪明,而且吃苦耐劳,肯干巧干,对于农活易学能干。更令人惊叹的是,冯娜人好心好,甘愿为这个苦难的人家牺牲自己的一切,这实在让众乡亲们赞不绝口,夸冯娜是一个打着灯笼没处找的好女人。


冯娜与社员群众在田间地头一起参加农业劳动时,社员们总是喜欢与冯娜谈天说地,聊天唠嗑。


“冯娜,我的娘家在红卫大队。我告诉你,我娘家那儿也有两个上海女知青,她们两个人也都结婚了。一个上海知青叫李珍,她与我娘家本大队的吴明阳组成家庭;另外一个上海知青叫杨莹,她与我娘家本大队的吴大色组成家庭。这两个男人都与你家男人身份相同,也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本乡本土的农民。”女社员中有一位比冯娜稍微大几岁的青年妇女——吴月珍,友善的与冯娜攀谈上了。


“嫂嫂,是嘛,你娘家也有与我相同类型的女知青吗?”冯娜说。
“是的,没错。你们三个人虽然身份相同,但是你们三个比较起来,在我眼里你是最优秀的。尽管她们俩人在大队办的工厂里上班,你在农村的生产队干活。”


“我的丈夫,他没权没势嘛。但是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理念,不管什么成分,人的好坏不能以阶级出身成分划定。地主中有坏人,也有好人;同样道理,贫下中农中有好人,也有坏人。”
“是的,你的这个说法是对的,我赞同。好坏人种是看他或她的言行,做出来的事情定论的,并不能以他或她的出身成分来判断。就像你的丈夫,虽然他出身成分是地主,但他是个好人。”吴月珍说话实事求是,她与冯娜谈得来,她的印象在冯娜头脑中一直保持得很好。


“他们两个上海知青应该是幸运的,因为她们的丈夫没有被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涉及。”冯娜说。
“是的,尽管他们没有被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涉及,但是农民的生活一直以来不好过,每个女知青的农民丈夫家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关于杨莹丈夫的一点花边小道消息还是李珍告诉我的,因为我只认识李珍。关于杨莹丈夫的故事自然是李珍传言给我听的,这可能没有瞎说,因为有其他村人也告诉我,吴大色的这些桃色新闻,花边故事。”
“月珍嫂,你说吧,我听着呢,我喜欢听故事。”冯娜说。


“听说,杨莹嫁给吴大色前,吴大色是娶过女人的。传言这吴大色年轻时很好色,他在家排行老大,这父母给他起的大色的名字咋就对上号了。吴大色年轻时候,相面堂堂,风流倜傥,身材魁梧,长得帅气。他与一位女子结婚成家后,管不住雄性动物的下半身,总爱到外面的花果山上捣鼓水帘洞。他仗着挺拔俊朗的外表,还在外面打插边球,搞婚外恋。他经常夜不归宿,沾花惹草,搞得风生水起。传言他在外面的桃色新闻不止一起,外面的女人排着队与他搞销魂关系。这新婚不久的妻子知道后,管不住男人,气得在家中的前头屋内悬梁自尽。之前的事情,杨莹是不知情的,之后,她走进了吴大色的家中。据说,这吴大色真不是个过日子的男人,他的风流成性会害杨莹的......”月珍结束了从娘家李珍那儿飞过来的传言,自然也夹杂着一些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莹的丈夫吴大色确实很色,是个花心大萝卜。在以后的章节中会加以描述,这儿暂且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88#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09:21:18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3-13 07:59
双方父母见了面,
按照程序把婚结,
婆媳不合勉强过,

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89#
发表于 2015-3-14 08:00:49 | 只看该作者
杨莹老公吴大色,
是个花心大萝卜,
曾经因此前妻故,
如今邻人担忧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1831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549
9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08:19:10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5-3-14 08:00
杨莹老公吴大色,
是个花心大萝卜,
曾经因此前妻故,

谢龙行天下版主关注,并吟诗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22:47 , Processed in 0.268015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