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135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9:33:24 | 只看该作者
谢了龙行先生鼓励!我在文稿中写到了红山玉器,那可是内蒙古的历史荣耀啊,如果作为内蒙古知青不知道内蒙古还有如此璀璨的“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光辉一页,那多少也算一种遗憾吧?
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些红山玉器的来历,下面转来一篇有关文章,以引起大家的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13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09:36:25 | 只看该作者
惊现“敖汉玉”
徐梦梅
  徐梦梅

  “敖汉玉”是近年来发现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地区的透闪石玉矿。用“惊现”两字表达,是因其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者来说不啻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我国北方红山文化玉器考古问世的七八十年来,学界主流观点一直认为这些玉器的玉材多来源于辽宁岫岩。正如一位台湾玉文化学者所说:岫岩是“到目前为止,在东北经勘探得知的唯一透闪石玉矿位于地区……导引了华夏民族用玉的文明传统”。
  笔者愚拙有疑:敖汉县发现了多处如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等史前文化遗址,更是红山文化遗址的集密区,考古出土玉器有500多件。作为采玉用玉中心,理应有自己的玉源。1971年在赤峰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碧玉龙,玉质细腻温润,现至今还似乎未能在岫岩玉中找到对应玉料;敖汉离辽宁岫岩远隔千里,生活在这里的红山族群能否跋山涉水跨越地理屏障与岫玉产地的部落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众多疑问一直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解读。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始,会同地质部门先后组织了百余人的勘察队伍,在敖汉旗境内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寻找玉料的艰辛历程,共发现了三十多个诸如透闪石、蛇纹石、叶腊石、玛瑙和玉髓等矿点。其中有两个透闪石玉矿,经检测其透闪石含量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最高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品质极佳。颜色有白、黄白、黄绿、墨绿色等,多呈微透明和不透明状,硬度6.5左右。蛇纹石玉矿中的蛇纹石含量达百分之五十左右,颜色以黄和黄绿色为主,硬度4.5左右。经与岫岩玉对比分析,认定两者有大致相同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模式,矿带在敖汉境内长达五十余公里。
  久悬在笔者心中的一个疑惑似乎释然:十几年前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见到有个来自赤峰地区的农民,地摊上摆满了红山玉器,有些是对的,也有老料新工的。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其中一块墨绿色的碧玉原石,玉质沉重细腻,约有两三公斤重,看不大懂。主人说是在当地的山沟里捡来的,山名叫努鲁尔虎山。查资料得知此山属燕山山脉的东段,位于内蒙古和辽宁的交界处,平均海拨1000米,在敖汉境内有九十公里长。奇巧的是努鲁尔虎山的边缘几与一些史前文化区域吻合。如东端的查海遗址、北坡的兴隆洼和赵宝沟遗址,南面的辽宁朝阳县等众多大大小小的红山文化遗址。著名的红山牛河梁遗址就处于山的腹地。现在回想,当年见到的那块墨绿色原石或许就是“敖汉玉”了。
  这个有点迟来的发现轰动了学界,2014年初在北京召开了“敖汉玉新发现与玉文化起源座谈会”。与会专家们认为:“敖汉玉”的发现夯实了“就地取材”的推断,证明了红山文化玉材来源的多元性。在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已知我国最早的这批八千年前的玉器会是敖汉玉的吗?那件五千年前的三星他拉玉龙也会是敖汉玉的吗?类似的提问和推测接踵而来。深信随着科考的深入和检测手段的进步定会有更多惊喜,兴许还会带来颠覆性的观点。我们且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353#
发表于 2015-10-21 09:18:58 | 只看该作者
我一个学生老家是这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1 05:41 , Processed in 0.244014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