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冷月沧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时代(非虚构文本长篇连载)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31#
发表于 2016-1-12 23:46:29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12 12:05
各位版主,各位知青朋友,本人拙作《知青时代》(笔记体非虚构文本),原文八十多节,约18万字,拟在明年由 ...

     希望您能如愿以偿~ 期待您的大作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32#
发表于 2016-1-13 08:24:35 | 只看该作者
知青奉命作演出,
五花八门热闹足,
枪枝弹药管理松,
抓把子弹打靶图。
衷心祝贺朋友的大作早日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的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20:19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四 上海知青和上海货
    尽管处在十年文革时期,上海,依旧是人们心目中的繁华的象征,依旧是雄踞东方的大都市,依旧是时髦的代名词。我们场里唯一的上海知青,不是那个自诩会说上海话的“阿拉”,而是那个比较低调的林新若。
    林新若个子不高,矮矮胖胖的,戴一副当时时髦的黑宽边眼镜,是正宗的上海人,住上海曹杨路,据说原先家里颇为殷实,在上海有好几个店铺,后来公私合营了,接着又文革了,家道于是式微。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怎样,总是中产阶级的家庭熏陶出来的,平时无论说话,做派,还带着三分优雅,三分从容不迫。不过,经历了若干次中国政治风云的洗礼之后,做事便比较的低调了。
    林新若本来是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到内蒙去插队的,由于他的姆妈是浙南人,便通过亲戚的关系,拐弯抹角地到我们场里来,成了我们场里知青中唯一的上海人。
    林新若来时,大家取笑那个自诩会讲上海话的“阿拉”,说,阿拉,真正的阿拉来了,你们两个对对话,看看谁是阿拉?那阿拉便摇了摇头,腼腆地扭头牧牛去了。大家看着阿拉远去的背影,快活地笑了,那林新若站在旁边,却莫名其妙,不知所以。
    林新若来到茶场,带来了上海的时髦,穿的,用的,有时吃的,总是打上了上海的烙印或痕迹。时髦、精致,代表了当时的时尚水平,也引得知青们纷纷效仿。如,他来时就戴着一只上海产的手表,就有一只两波段的红灯牌收音机,就用葵花牌的打火机,就穿那种微喇的喇叭裤,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
    若干月后,林新若回上海探亲,大家便托他购买各种上海产的物品:田径短裤,回力牌高帮运动鞋,的确良或涤卡布,414毛巾,大白兔奶糖,飞马牌香烟,百雀灵面油等等。林新若仿佛成了采购员,将大家所要购的货物一一记在一个本子上,便于购买和对账。每次,林新若从上海回来,都像骆驼般地背着大包小包,负重而归。他的回场,仿佛节日的来临,成了大家十分高兴的一件事。
   从此,林新若的上海之行,不仅仅是林新若的私事,而是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公共事件。他也乐意帮大家的忙,每次总是不厌其烦地记账、采购、携带。那时候,交通很不方便,从上海回场,不但要坐至少一天一夜的轮船,还要坐车、转车,一路劳顿,疲惫不堪,但他总是毫无怨言。这一点,很为大家所称道。实际上,林新若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甚至自己贴了不少的钞票,这些不一定为大家所知道。那时候在上海购物,很多东西是要粮票和布票的,有些甚至需要购物券。为了给大家买东西,林新若把家里的购物券都用光了,还到亲戚家里到处去找。这些事情,他一般都不对他人提起,可见此人的一片古道热肠,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上海人原先形成的一些不良看法。
正所谓有付出便有回报。林新若来茶场的第三年,刚好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大家在推荐过程中一致地推荐了他。他母亲闻讯,为之感动,专程赶到茶场来,带来一大袋的大白兔奶糖,散发给大家,以示谢意。
可惜的是,林新若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工厂工作。工作顺心,担任了技术员,而且在上海谈了一个对象,二人已是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不幸的是有一次那个工厂发生了一起生产事故,死伤了很多人,而作为技术员的林新若刚在一线,也不幸殉职。那时候,我们都已回城,消息传来,互相告知,唏嘘不已。大家不由得感慨生命的脆弱,感慨人生的无常,也想起当年林新若当年为大家采购上海货的种种好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1:21:12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五 老陆和“红汤泥鳅”
    技术员老陆大名陆国士,绰号“六毛四”,因当地口音陆国士与钱币单位六角四同音,故名之。陆是六四年考入大学的大学生,文革中毕业,农大茶叶系,到茶场工作是适得其所,人尽其材。老陆那时候并不老,还不到三十岁,但我们都叫他老陆,是尊称,或叫他“六毛四”,是昵称。
茶场有三个技术员,一女两男,但论真才实学,谁也比不上这“六毛四”。他对茶叶确有研究,什么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六安瓜片,还有祁红,碧螺春。乌龙之类,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便知根知底。他还有一招,就是不看茶叶,将泡在杯里的茶水一喝,便知是什么类型的茶。据他说,他的一个老师更是厉害,那么一喝,不但知道这是什么茶,而且知道这是高山云雾茶,还是平原茶。我以为,这比会品酒要厉害多了。
老陆说,对茶叶好差的评判要经过四个环节,一是闻其香气,即茶叶用沸水泡开后,打开杯盖,用鼻子闻,其香是否纯正,浓郁;二是观其汤色,是否透明、清亮;三是尝其汤水,是否顺口,有无异味;四是看那茶底,即将泡后的茶叶摊开来,看叶片是否肥厚,叶面有无虫咬等。
制茶季节,是老陆最忙的时候,车间里只见他的身影飘忽,晃来晃去的,到处忙碌着。他对于每一道工序都要把关,并且不停的指导,点拨,纠正。一个茶季下来,使他本来清瘦的身形更加的瘦削,似乎一阵风便可吹倒。他的老婆,也是我们茶场的职工,对此很有意见,常作河东狮吼状,但老陆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自己的份内事,是必须要做的事。后来,我们茶场的茶叶“3115”珍眉茶成为国外某王宫的特供茶,绿茶“三杯香”连续多年成为全国人大的特供茶,这与老陆当年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老陆除制茶外,还有一项爱好与特长是烧菜。而且烧好之后,不愿独享,经常叫我和老董他们去分享,也许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思,也许是有点炫技的味道。这对我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但老陆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却是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到如今,我只记得有一道菜叫作“红汤泥鳅”的,印象颇为深刻。这是一道以泥鳅为主材的菜肴。其色绛红,其味鲜香,其汤醇厚,确实不错。老陆说,这道菜不但味道好,而且是大补之物,泥鳅号称水中人参,是有道理的,不信,你们可问我老婆。我们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但老陆老婆一听,立即两颊绯红,飞出些妩媚之色来,在旁亲昵地骂一句,你个死老陆,说些什么啊。我们恍然大悟,快活地笑了。老陆说,要烧这道菜,不是很容易的。首先要选择溪流里的泥鳅为材料,水田里的泥鳅泥味重,肉质粗,烧出来味道不好。有了泥鳅之后,先放入清水中饲养一段时间,待将肚内的杂物吐光了,再放入黄酒中养。这之后,放入烧开的水里慢慢煮熟,要煮到骨肉能自然分离为止,然后捞出沥干,剔除刺骨,再煮一锅汤,在汤料中放入各种调味品,其中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那做红酒之后留下的酒糟,将其与泥鳅同烧,泥鳅的那种内在味道就可提出来,而且其色泽绛红,也增加刺激了食欲,二是芫荽,待汤烧好了,放入若干新鲜的芫荽,那一股馥郁的香气就扑鼻而来。我们说,老陆,你这“红汤泥鳅”的食谱,不比《红楼梦》里大观园的那刘姥姥吃到的茄子简单,莫不是你祖上也是什么皇亲国戚?老陆说,老子三代贫下中农,你们可不要模糊了阶级路线。只是我父亲曾经开过一个小店,琢磨过民间家常菜的各种烧法,我这是祖传的罢了。我们都说,这菜不简单,如有机会,可上大雅之堂,就是进中南海也算不定。老陆听了很是高兴,举起筷子忙说,吃,吃,这菜,一旦冷了,就不好吃了。我们一听,赶忙稀里哗啦地大吃起来。顷刻之间,风卷残云,将那泥鳅连汤吃得一干二净,但那烙下的记忆却到现在也没有消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36#
发表于 2016-1-14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知青林新若,
热情助人惜命挫,
老陆技高爱烹调,
红汤泥鳅品及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137#
发表于 2016-1-14 09:17:03 | 只看该作者
看到“红汤泥鳅”,福建不少地方有一种小吃“泥鳅粉干”有些类似。粉干就是米粉或米线,泥鳅要先用红色的酒糟腌制,或先用酒糟和泥鳅同煮。然后煮粉干时加入泥鳅,有的地方还加苋菜,汤汁更加红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9:36:30 | 只看该作者
五十六 照相
    大林有一次从城里借了一架海鸥203的单反照相机,还买了几卷黑白胶卷,来给大家照相。
    那个年代,照相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般都到照相馆去照一两张。因此,虽然大林借了照相机来,也弄不来。好在他聪明,随身还带了一本照相入门的书籍。于是,照相之前,先认真学习。这也印证了毛主席的从学习到实践的辩证法观点。
    弄懂了光圈、快门、速度、景深等等基本知识之后,大林宣布,星期天为众知青照相摄影,以大山茶园为背景,在广阔天地留下战天斗地的光辉身影,作个纪念。
    星期天到了。这天的天气确实好,秋光秋色,天高气爽,蓝天一碧,如水洗过一般。大林兴致勃勃地叫大家到山上去照相,同时要求带上锄头、扁担之类的工具。大家却一笑置之,不把大林的话当一回事。他们说,大林,你是搞创作还是搞宣传?拍个照还要弄这些道具,烦不烦人?大林一听,也对,忙对自己的要求做了修正,说,你们带些书或花之类总可以吧?大家说,这还差不多。
    男知青们穿上了平时回城才穿的服装,女知青们却猫在房间里半天出不来。大林去催,一看,一个个对着圆镜子或描眉,或用电梳卷头发,或对着镜子做各种造型和姿态。看来,爱美是人的天性,那怕在这接受再教育的年代,也压抑不住那美的追求和向往。大林对此是深深的理解,并且在一旁做起了顾问。
    终于,大家聚齐了,向茶场后面的那个有一个平坡的山上去,大林说那个地方空阔,摆得开阵势,景色也好,既便于造型,也便于取景。大林将照相机挂在胸前,摆出一副摄影师的派头,在山坡上先给大家来张集体照。
    大家按照大林的要求,依次排好,摆出姿态。但忽然有人叫道,大林一起来拍,不能少了一个人。大林说,我要给你们拍照啊?有人说,用自动拍功能。大林问道,这相机还有自动拍啊?有人说,有啊?照相机都有自拍功能的。大林忙从口袋里掏出书来,匆匆翻看,临阵磨枪。幸好,大林悟性较高,一看就知道怎么操作了,便将光圈速度调好,将照相机固定在一棵小树枝上,按下快门,然后跑到我们队伍来,作出微笑的姿态。听到一声细微的“咔嚓”声,便留下了我们知青时期第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集体照。
    随后,女知青们轮番上阵,摆出各种姿势来拍照。或作出慈眉善目的观音状,或摆出遥望远方的憧憬状,或手执一卷书,面对一枝花,谓之“抛书人对一枝秋,”或手抚茶叶,作出采摘状,叫作“从来香茗似佳人”。这些,大都是大林的创意。我想,大林的创意还是不错,只是,那摄影技术不行,不然,去开一个艺术摄影店应该是不错的。
    男知青大都摆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样子,有的在指点江山,有的是横眉怒目,有的竟然摆出英雄就义上刑场的姿态,也有的两眼空洞,双目无神。
当一卷胶卷照完了,要换另一卷时。大林说,本来取胶卷,上胶卷要在暗房进行的,没有暗房,躲在被子里换也行。在这野外,就有点悬了。我们说,大家把衣服都脱下来,包住你,不也可以起到那个被子的效果吗?大林说,嗯,这倒可以试试。于是大家将外衣都脱下来,厚厚的几层,将大林包裹起来。大林躲在里面,手忙脚乱地将胶卷换上了。
    拍好照片后,大林专门回了一趟城里,去还相机,顺便洗照相。一个星期后,照相带回来了,大家聚在一起观看,总的映像还算清晰,可见大林的边学边干还是收到了效果。只是那姿势神态大都有所欠缺,可见大林抓拍的水平还不行。唯一有一张女知青安然的侧面逆光照,很有层次和质感,被评为最佳照片。大家说,简直可以去参加评奖或可放照相馆的橱窗展出了,当然,这与安然本身长的漂亮也有关系。而那些男知青的形象则普遍不佳,有几个口鼻歪斜,惨不忍睹。不过,那张集体照还不错,个个神情昂扬,精神饱满,颇有些战天斗地的风采。而且大林还给题上了词:丹枫白露日,风华正茂时。大林说,那一天,刚好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所以题了这词。我说,贴切,只是小资情调浓了些。大林说,你不要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啊。
    那张集体照我保存了很久时间,当两鬓泛霜时,看到当年的年轻身影和青春风华,便不禁浮起人生如寄的感慨来。后来,这张照片在多次的搬家中,不知遗落何处了,这是引为遗憾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19:37:57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七  缝补
    飞针走线,浆洗缝补,在我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中,应该是女性的事情,尤其是缝缝补补,与那绣花的一搭配,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女红了。在家时,我从来没有拿过针线,缝补过衣衫。到茶场后,却是勉为其难,大男人拿起了缝衣针,经常对劳动中磨破的衣服进行缝补。
    我们茶场的正式工人每人每年发两套劳保服。无论冬夏,一样的样式和布料。那是一种厚厚的用一种叫劳动布的深蓝色的料子,专门做劳保服用的。我们劳保服的样子有点类似现在的夹克衫,有竖领和翻领两种。
    穿上这种劳保工作服,便有点工人阶级老大哥的感觉了。里面要是穿上一件白衬衫,冬天再围上一条晴纶织的围巾,就很有点派头,但我们却在骨子里有很清醒的认识,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知青。再怎么用那劳动布的工作服来“装饰“,也掩盖不了非工人阶级的”尾巴“。
    那劳动布做的服装往往没有看起来那样结实,在强劳动的磨练砥砺中,没有两个月就开始发白,继而开始变薄,露出里面那纵横的经纬线来,我们知道,这与那破洞已是不远了,如果这时候不加以缝补,一旦露出破洞,缝补起来就增加了难度,俗语所谓的“洞小不补,洞大叫苦“便是指的是这种状态吧。
    工作服破的地方也呈现了规律性,对我们男知青来说,主要的地方一是膝盖、手肘处,二是裤子的两个臀部,其三是上装的肩膀处。这些地方都是容易磨损处,也是我们重点对待的区域。
    我们知青缝补衣服的手法不同,大都是粗手粗脚,大大咧咧的,用那大号的缝衣针,扯一根线引上,也不管线的粗细是否匹配,也不管那缝补的布头颜色是否协调,三两下就缝上了。在我们那时候,实用绝对排在第一,审美却是退居第二了。于是,那经过缝补的衣服,往往便如百衲衣般,五彩斑斓,显出荜衫褴褛的境界来。尤其是那臀部,有的左右对称的破洞用其他布补上,远远看去,如有两只眼睛从人的下部张开,窥探着后面的一切,有点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的色彩。
    当然,缝补衣裳最简便的方法是用止痛膏了,将膏药一撕,往磨破的衣服上一拍,再用力一摩挲,就大功告成,既方便又美观。但这种缝补法有局限,一是对于小洞尚可,大洞就难以全面覆盖;二是每洗一次衣服就要重新粘补一次,因为止痛膏一经水洗就掉了。不过,对于懒之又懒的我们,这方法却深受我们的喜爱。只是那个管医务室的责任心特强的女知青小李,对我们拿止痛膏十分苛刻,因为她知道我们不是因为跌打损伤用,而是补衣服用。在她那个小医务室里,这是用量最大的一种医药用品。当她得知我们的玄机之后,对这膏药便看管的分外的紧了,基本上是不管青红皂白,一概拒绝。有几次,我在制茶中,将手腕扭伤了,去她那里要个止痛膏,她睁着那双好看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我问,你是裤子破了,还是衣服破了?我再三说明,她还是不信,恨不得我将那只手卸下来,剖开来给她看。
    有一次我们与临近的知青点的知青说到这事,他们都哄然一笑,说,彼此彼此啊,我们也是最喜欢用则伤湿止痛膏来补衣服了。后来,我在作家都梁的小说《血色浪漫》中看到知青用止痛膏补衣服的情节,不禁莞尔一笑。却原来普天下的知青都心有灵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40#
发表于 2016-1-14 20:28:09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13 21:20
五十四 上海知青和上海货
    尽管处在十年文革时期,上海,依旧是人们心目中的繁华的象征,依旧是雄踞东方 ...
    那时候对上海的大白兔奶糖情有独钟,那浓浓的奶香味让雾梦至今还能够想起~ 林新若学长不幸殉职令人难过。离去的时候太年轻了,愿他的在天之灵能感觉到这篇贴文中知友们的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1 01:21 , Processed in 0.202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