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亚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巴彦淖尔知青录(25万字)

[复制链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0:27:00 | 只看该作者

2、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三师的简介


1969年1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市,下分六个师,四十一个团,跨度几乎达于内蒙古全境。其中,第一、二、三师布局在巴彦淖尔地区,覆盖面积西起巴音乌拉山脉,东与包头相连,共管辖着二十五个团,二十四个工、农、牧和渔业场,四十八个工矿企业,以及文教、卫生、变电等近一百多个单位。建设兵团从1969年3月建设之初,到1975年6月重新交回地方,前后历时7年之多。所接收的知识青年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主要是大、中城市中六六届至六九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年龄均在15岁至22岁之间。兵团战士是兵团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接受工、农、兵再教育的对象。


为实施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工作,北京军区在所属各部队中展开动员,调集了现役干部三千多人前往兵团任职,并将五千多名复员转业军人派往兵团。部署在河套三个师的兵团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这批被调转的现役干部和复员军人,剩余干部大多是原地方农场的管理人员,有少数人是在兵团建立以后,为支援兵团建设,而从地方单位调入兵团,或兵团接收的“内蒙古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干部。其它的为原农场职工,其成份最为复杂,主要是当地的农工、牧工,还包括少数“劳改释放就业人员”。也就是被知青戏称为的“二劳改”和“劳改犯”。


一师师部设在原巴彦淖尔盟磴口县城,原内蒙古兵团一团所在地乌兰布和农场为一师第一团。原内蒙古兵团二团所在地包尔盖农场为一师第五团。原内蒙古兵团一营改为一师四团。原内蒙古兵团二营所在地哈腾套海农场改为一师三团。同时,新组建成立了二团、六团、七团和八团。筹建工作历时近一年,在1970年2月完成,其中,八团所在地为原乌达蔬菜农场,位于乌达效区,当时属于巴彦淖尔分管地界。一师共辖八个团,外加前后不同时间内在县城组建的一师医院、拖修厂、化工厂、三级批发站、教导队、规划队、糖厂、水泵厂、瓶厂等单位。


二师师部先设在乌前旗西山嘴镇,70年底迁至乌拉山镇。原乌海劳改农场改为二师十一团;原包头新生阀门厂、前旗造纸厂、浆粕厂,包头新生采石厂等单位合并组成工业十三团;原苏独仑农场改为十四团;原建丰机耕农场,即就业农场改为十五团;原同和太牧场改为十六团;原中滩机耕农场改为十七团;原包头万水泉师范分院改为十八团;原乌梁素海水产局改为十九团;新组建的二十四团设在黄河南岸的伊克昭盟界内;后组建的六十二团位于大佘太农场。二师共辖十一个团,外加师部组建的招待所、规划队、医院、拖修厂、被服厂、供应站、子弟学校和种子站等单位。


三师师部设在当时的临河县城内,办公地点即现在的巴彦淖尔农管局所在地。原临河劳改农场改为三师二十一团;原狼山劳改农场改为二十二团;原伊盟杭锦旗巴拉亥林场改为二十三团;同时新建了二十五团设在伊盟杭锦旗改召林场;二十六团设在中后旗石兰计公社。三师共辖六个团,外加在临河城区内组建的三师医院、工业办公室、大修厂、供应站、规划队、机运连、糖厂、被服厂、维尼纶厂、种子站、招待所、砖瓦厂等单位。


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撤消内蒙古建设兵团。7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和兵团联合派出了工作组,先后在二师,三师,十二团,二十六团,以及巴盟盟委等单位召开了八次座谈会,洽谈了转轨的具体事宜。8月3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改革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领导小组”。正式交接工作从当年的10月份开始,生产建设兵团从1975年11月1日起停止了对外办公,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农牧场管理局于同时开始办公。驻巴彦淖尔的三个师下辖的二十五个团和相关企业单位,根据地理位置的归属,移交到当地政府相关部门。7万多知青一并转交地方,结束了兵团历时7年之久的历史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162#
发表于 2014-3-7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匆匆而起急急落,

兵团历程坎坷多,

各地知青齐奋斗,

将近七年血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3、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驻巴盟三个师的组织形式


内蒙古生产 建设兵团,是一种半军事化的垦荒组织形式。在河套这个祖国北部边疆上,三个师的人员建制,从军事上说,无疑是仅次于边防军的第二道屏障。这也是当初那个年代,国家在周围“敌对势力”的包围中,寻求安定保障的初衷之一。所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编制系统,采用兵团一师一团一连队的体制,不把营作为常规建制。兵团领导的直属机关设在自治区首府,司令员:何凤山;政委倪子文;副司令员:杨世明、康银寿、包盛标。驻扎在磴口县的一师,师长庞德运,政委张振华。驻扎在乌拉特前旗的二师,师长孟昭贤,政委田益国。驻扎在临河县的三师,师长张绍喜,政委李永森。


各师直属机构包括政治部、司令部、后勤部。政治部下设组织、宣传、保卫、干部、直工科。司令部下设作训、军务、生产、基建、管理科和直属武装连。后勤部下设供销、机运、财务、军械、卫生科和农机厂、被服厂、物资站等单位。下辖的各团团长、政委、副团长、副政委,均由兵团任命产生。团机关下设与师直机关相应的职能部门和卫生队、军人服务社、运输队、兽医站、仓库等。兵团也有一些特殊的营级建制,如各师直属的基建营、直属的营级厂矿等。工业团的大厂也建立了营级厂部。营设营长(或厂长、矿长)、教导员及其副职。连队是兵团最基层的组织,连部设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排设排长、副排长。班设班长、副班长。最底层的便是知青战士。在各个连队,又都设有军医,被称为卫生员。司务长又分为上士、炊事班长、战士。另外各连还设有文书、通讯员、保管员等职。


三个师部均居于县城之中,各团围绕在其周围。团部的周围又环围着各个连队。一个大一点的团,包括近二十个连队,小一点的也有十二、三个连。这中间有些连队只建有编号,实际上人员很少,属于一种计划性的安排。由于连队是最基层的组织,是近十万兵团战士生活和劳动锻炼的地方,最为切近人们的记忆,我们在此特别加以说明。以一师三团十连为例。十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开荒种粮的连队,人多编制大。其基本情况为:连长孙宝玉,副连长董书卿,指导员朱科弟,副指导员张清庆,军医王永奎,卫生员史亚平(北京兵),通讯员金勇智(北京兵)。十连分为六个排,其中两排男兵,两排女兵,排长、副排长都是老战士。另两个排为职工排和后勤排。每排又下辖四个班,班长、副班长均为来自北京或浙江的战士,也有内蒙女兵。马车班、饲养班、司务长、以及上士班长、炊事班长都各有专人负责。


兵团建立之初,番号对外保密。各师都称为部队,在师的序号前加上“五七”二字;团的番号则与124相加,成为信箱号。如一师一团的地址为“内蒙古巴彦高勒五七一部队125信箱X连”。数字中间隐含着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一.二四批示。”

 

 

(全稿完)

2014.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贴完了全部内容,有些资料,因为组织者的后继乏力,个人的认识不足,最后没能完整搜集,留为遗憾。万象无穷,自古为文只能拾漏万一,估且只好努力至此了。自知水平与经历有限,还请各位老师多多的补充、丰富和理解。

在此,谢谢众位版主的关注支持。谢谢网络中的朋友们。特别感谢龙行天下大师在段落后的美文诗评。

亚宁鞠躬

2014.3.12在西安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165#
发表于 2014-3-13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恢宏完整建团史,

精心编纂积真实,

叙述达到全方位,

众友读来心宽之。

感谢亚宁!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一片土地,一场风烟。

一腔情怀,时过境迁。

留下粗文,留下回忆。

苍茫岁月,与君翩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167#
发表于 2014-3-17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青葱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84

帖子

297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978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1:12:0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如何续贴图片?请版主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22
169#
发表于 2014-3-18 07:35:00 | 只看该作者
你试试点帖子楼左上角的“回复主题”,然后就能看到正常发帖时发图片的按键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1

主题

4132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287
170#
发表于 2014-3-19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亚宁的《巴彦淖尔知青录》以详实的史料,细致的记叙,向我们展示了一部巴彦淖尔的知青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的故事。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巴彦淖尔知青们早已天各一方,也都步入花甲之年了,愿亚宁的知青录能伴陪他们度过夕阳岁月。从这一点说,亚宁办了一件大好事,你让中国知青网的网友们了解了巴彦淖尔的那段让我们无法忘记的历史,记住了当年屯垦戍边的成千上万的知青人。谢谢亚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18:35 , Processed in 0.10900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