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冷月沧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时代(非虚构文本长篇连载)

[复制链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4:01: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版主和雾梦版主的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4:20:23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八 奇人陈振波
     陈振波是个有故事的人。
     陈振波是场里的职工,年近五十,长的还是比较精神,他年轻时曾经混码头,跑江湖,据说曾经得到过异人的指点,有些邪门,但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他的一些神奇表演。
    陈振波的爸爸是场里第一代的职工,那时候有顶替的政策,他爸爸退休后由陈振波顶替。陈振波就结束了流浪奔波的生活,带着一个蛮漂亮的老婆来场里上班劳作了。
    场里的老知青告诉我们,陈振波的那个老婆是苗女,来自贵州的一个大山深处,会下蛊,会咒语。陈振波就是被她下蛊之后才娶了她的。这话是传说,姑妄听之而已。有一次,陈振波的老婆与场里的另一个大妈发生了纠纷,只见她嘴皮子翻动得飞快,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语句,我们怀疑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咒语了。但对方却一直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依然一切如故,可见如果她会咒语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作用。
    场里的老知青还活灵活现地给我们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某人某次吃鸡时,不小心被鸡骨头卡住了,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陈振波见状,端了一碗清水,用手在碗上画了一道符,叫那人喝下,说也奇怪,没有几分钟,立见神效,在场的人无不惊奇。还有一次,在一个小山村里碰到一个被山里的一种漆树刺激得头如芭斗的青年姑娘。我们看到她时,只见她满脸通红,全身肿胀,呼吸粗重。整个脸部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在山村里,经常会碰到这些事情的。按照现代医术,对于这种过敏,应该运用地塞米松类的药物。但在那个偏于一隅的小山村,不知道也没有这类药物。陈振波却左手拿了一根小树枝,右手拿着一把砍柴刀,嘴里仍然是念念有词。然后,将拿树枝一劈为二。说也奇怪,没有多久,那姑娘的脸部、身上的红肿便消退了。
    知青大林说,这肯定是一种自我暗示作用,是激发了身体内的潜能,才起到一种治疗的效果。据说有人癌症晚期,处于疼痛状态,一般的止痛药已没有什么效果,但有医生用普通的生理盐水冒充是国外最新研制的止痛药,给病人进行注射,果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杜冷丁之类都要好。这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
    大林说得有理有据。但老知青说,除了这些之外,对狗也起作用,莫非对狗也起心理暗示啊。
    我们问,狗是怎么回事?
    老知青说,若干年前,他们与陈振波一起去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有一条狗叫得很凶猛。陈振波问,你们想吃狗肉吗?大家说,想啊。只是这只狗凶得很,怎么接近?陈振波说,看我的吧。只见他从身边掏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个符咒之类,对着这狗扔过去。说也怪,那狗便不声不吭,乖乖地跟随他来了。还有,一次,场里有师傅在做篾,一个职工的孩子玩那篾刀,一个指头被篾刀割得很深,鲜血直流,连那云南白药粉都止不住,那陈振波却拿出一小瓶药粉,倒了小许在伤口上,那流血马上止住了,更神奇的是,再过了一两个小时,连那肉也长出来了。
    这个陈振波有如此本领,我们都没有看出来。平时大家在一起劳作,他与大家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感到他比较精明而已。有几次,我们向他求证这些事情的真伪,他要么是打哈哈,要么是顾左右而言他,反正不得要领。
    但有一次我真的领略到了陈振波的神奇之处。场里有一个姓陆的技术员的爱人怀孕,那时候没有B超。故不知道是是男孩还是女孩。陈振波拿了六根筷子,组成一个闭合的长方形,然后叫我用两个指头凌空拿住一端,他说,若是女孩,筷子的相连处便有一股往内的力产生,若是男孩,则反之。我与他拿好之后,他念了一通什么咒语之后,那筷子固然神奇地有一股向里的力产生,这股力,并不能由我的意志和行为所能控制,也不是他的指头所能支配的。故此,他判断是女孩。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不过,像这样的事情,他也是偶一为之。
    就在我快要离开茶场的前几天,他找到我,说,你不是对我的那个事情很感兴趣吗?我告诉你一个秘诀吧?我问,是哪个事情?他说,就是那个喉咙被鱼刺、骨头卡住的时候如何化解的秘诀。我半信半疑地说,真有这类秘诀啊?他点了点头。于是,他很虔诚地把那画符的方式和咒语告诉了我,其中的有一句口诀是“一时化作九龙归大海。”
    我虽然非常感谢他的点拨、传授,但仍然有点疑虑。离开茶场多年,也没有试过一次,后来将那画符的方法也忘记了,所以也不知那方法是否灵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4:22:11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九   拓荒
    茶场共有茶园一千八百多亩。周围山地缓坡都被开垦成了茶园。但每年上面还下达了开荒指标,要开垦出若干数量的新茶园。那时候,没有法律规定在多少度的山坡上不能开荒,也没有所谓的退耕还林一说,在崇山峻岭间开荒往往当作“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
    我们周边的缓坡都已经开疆列土,成为茶园, 要扩张版图,开拓新茶园只好往高处去。
    开荒是最辛苦的事情。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任务重。还有一点,没有女知青参加,是纯粹爷们的劳作,那气氛也显得有点沉闷。
    开荒拿的是开山锄,比较笨重,要花大力气才能舞动它;还有就是钢钎,要撬石块的,手上不使出牛劲那是不行的,有时候碰上大的石块,还要用大铁锤与钢钎在上面先打出一个炮眼来,装上炸药炸碎才行。晴天劳动,累是累点,还能对付。要是下雨,那就惨了。我们要穿上笨重如盔甲的蓑衣,戴上笠帽。那实在是不堪重负。但你必须出工,必须赶进度,必须完成指定的任务。不然,又要与以后的上学推荐,招工、招干挂钩。
    知青们每到开荒季节,便花样百出,千方百计进行逃避。通常的做法是到县级以上的医院里去开证明,说自己得了肝炎、高血压等等,请病假半个月一个月的。
    不过那时候的医院正气勃然,也没有送红包一说,故医院的证明不是那么好开的,捕风捉影的事情他们不干,颠倒黑白的事情更不用说。于是知青们各显神通,各想法子,千方百计想取得证明,以逃避那繁重的开荒任务。有的采用调包计,将朋友、亲戚的血液和尿液换成自己的,进行化验;有的听说喝盐开水或闭气能使血压升高,一个知青便早上起来喝了两大碗苦涩的盐开水,又憋了半天气去量血压,那血压却出奇的好,医生说,年轻人参加劳动锻炼就是不一样,看你这血压,多好啊,真使人羡慕。知青老董更绝,想弄一张糖尿病的化验单,将糖开水带在身边,到医院化验小便时将糖开水混入小便里,惹得化验师吃了一惊,年纪轻轻的,怎么这小便含糖量这么高啊,四个加都打不住,简直可以重新回炉炼糖了。重新一化验,却又一切正常,半个加都没有,好得很。于是,西洋镜被揭穿,老董垂头丧气,铩羽而归。
当然,也有知青默默承受的,如大林,人长的斯文,体质也不怎么强壮,但每天都随开荒队早出晚归,没有怨言;还有阿鸣、阿春他们几个知青,也愿意在开荒队干活,认为这里的抡大锤、流大汗才是男子汉的事。也有主动报名参加开荒队的。有一个女知青,下乡的第一年,就向领导递交了请战书。满纸的慷慨激昂,壮怀激烈:花盆难载万年松,猪圈岂养千里马,为了埋葬帝修反,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赤遍全球,绣红地球,坚决要求加入开荒队。领导大为感动,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表扬了她,还念了她的请战书。不过,最后还是考虑不与批准,反而将她调到场办坐办公室了。
    后来,该知青与领导联系密切,打得火热。在两年后的推荐上大学中,被领导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到一所著名的大学里读政治系。知青中有人说,她的政治都研究生毕业了,还要读什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74#
发表于 2016-1-25 09:40:21 | 只看该作者
场有奇人传奇闻,
听了感觉真挺神,
开荒任务特烦闷,
往往装病不易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主题

1891

帖子

82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36
175#
发表于 2016-1-25 11:58:19 | 只看该作者
粗略看了看,源于知青生活,无不浸透着知青的血和汗、苦和乐、辛酸和甘甜,拜读欣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7:25: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版主,谢谢余晖,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7:50:41 | 只看该作者
七十   炮手思吾
    思吾姓什么我已忘记了,但他的样子永远也忘不了。因为他与我们在同一个班组劳动若干年,因为他总是不留头发,一年到头理个光葫芦头,也因为他的憨厚和淳朴。
    思吾是临时工,好像是场里的一个老职工的亲戚。所以被安排到场里来做临时工。那时候,即使来场里做临时工也不容易,需要有点关系的,甚至要走后门。
    思吾年纪不大,那时候是二十七八岁,不过,在我们眼中,已经很大了,我们这批知青刚到茶场的时候,大家都只有十七八岁,老董、大林大一点,也没有超过二十。所以二十七八岁这个年龄便是老成和成熟的代名词。
    思吾对我们知青不错,不像有些老职工对我们有偏见。他看见我们知青,那圆圆的脸上便露出一些真诚的笑容来,在劳动过程中也很乐意指点我们。教我们怎样使用锄头,怎样进行台刈,怎样喷药施肥,怎样使用挑担时的辅助工具。如果一些女知青碰上一些体力活难以胜任,他更是主动乐意帮助,而且不图什么回报。那些女知青因此对他有着十分的好感,每次从城里回来,带了些奶糖之类,就送他几块。而他从女知青那小手中接过这馈赠,往往激动得面孔发烫,脸色发红。我们也往往因此而笑他说,思吾,你是不是被女知青的糖衣炮弹打准了啊,几块奶糖就可以教你出大力,流大汗,对我们就不管不顾了。你说,你的立场站到哪里去了?听到的我们的责难,他也不辩驳,不生气,只是憨厚地笑笑说,小姑娘身子骨弱,有时干不了重活呢。
    话虽这么说,但每当我们在劳动中有些难题,也是喜欢叫思吾帮助。思吾,这事情怎么弄?思吾,那事情怎么弄?思吾总是地很诚恳地教我们,而且言传身教,不厌其烦。
    思吾认得山上的很多野果,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他就去采些野果给大家吃,什么山枣,野生猕猴桃之类。比如有一种如草莓的果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很好。他就说,有一种和这种很相近的果子人是不能吃的,是蛇吃的。但两种果子外表很像,不内行的人是分别不出的。
    思吾年纪不小了,不过还没有成家。这在当时的农村并不多见。思吾的模样长的也还过得去,圆圆的脸,壮实的身子,浑身透着朴实,也有几分阳刚之气。但据说他家里穷,母亲长期卧床生病,将家庭拖累了。没有那个女孩子愿意嫁给这样的家庭。思吾正当青壮年,当然有生理需求,于是便和邻村的一位还有几分风情的小寡妇好上了,三天两头往村里跑。思吾这事是半公开的事,也不避讳大家,大家也理解。如果那天思吾到那个村里去后,第二天那些老职工就取笑他说,思吾,昨天又去打炮了,打了几炮啊?思吾只是憨厚地笑笑,也不答话,任凭他人的取笑。
   在我们开荒队,思吾是主力队员,抡大锤,打炮眼,放山炮这些用大力气、带有危险性的活都是思吾干的。因此思吾这个炮手的称号倒是真的,不是那被人调侃的另一个炮手称号。
    有一天下午,天色阴沉,天黑云低。在开荒过程中,我们又遇到了一块大硬石,有几个立方吧,很大,且高。思吾在岩石上用钢钎打了一个深深的炮眼。很诡异的是,那天打这个炮眼的时候,有一支钢钎突然断裂,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而且接下来,抡大锤的老董一锤竟然砸偏了,直接砸到了岩石上,那铁锤反弹回来,将老董吓了个半死,要不是反应快,赶快闪避,说不定会受伤。
    就这么七七八八的,将一个炮眼好不容易打好了。思吾将炸药装填好,按上了雷管,装上了导火索。这时候,那阴沉的天上,已经飘下了漫天的雪花,在凛冽的西风中,那雪花旋舞着,飘飞着。那地上很快的便积上了薄薄的一层。
    思吾抬起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将嘴边的香烟拿了下来,用嘴吹了吹,将导火索点燃。当他确认导火索点燃后,就跑向我们躲避的一个山弯,等待着山炮炸响。
    但是,我们等了很久,也不见那炮的响声。他妈的,又是一个哑炮。思吾轻声骂道。炮手点炮最怕的就是哑炮,因为不知道什么情况,是导火索被雨雪淋湿了?还是导火索本身中间断了?是导火索与雷管间的距离问题?雷管质量问题,还是炸药潮湿了?
   以往,思吾排除过几个哑炮,都没有出什么问题,对此,思吾还是比较自信的。认为自己能够对付,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他站了起来,走出山弯。
我们看着他壮实的身影在飘雪的黄昏慢慢地走向那个炮点,就在思吾渐渐地靠近了那块突出的岩石时,突然,一声巨响传来,只见岩石纷飞,浓烟弥漫,思吾就在那轰然的响声中慢慢地倒下,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我们惊叫着跑向思吾。
    但思吾已经倒下了,满身是血,尤其是头部被一块飞石击中,脑浆迸裂,惨不忍睹。我们目睹了这一惨剧的发生,目睹了思吾在霎那间与我们的阴阳两隔。
    思吾走了,我们知青都很悲痛。第二天早晨,场里的拖拉机要运送他的遗体回到他的家乡,雪虽然不下了,天气却清冷得很,不过厚厚的云层中有一缕阳光从浓云的罅隙中射出,照射在茶场的山水间,似在为思吾送行。我们围着那辆停放遗体的拖拉机,不由得想起他平时的憨厚的笑容和对我们知青种种的好来,心里压抑的很;几个女知青则默默地站在远处,用手帕擦着默默流出的泪。
    寒冷的西风从遥远的地方赶来,如灵箫,吹奏出哀怨低回的曲调,似在叹息生命的无常,似在为一个年轻的生命进行祭奠。
    我们知道思吾家里很贫困,家里还有一个卧病的母亲。大家便你一元我两元的凑了六十元钱,托思吾的那个亲戚带给思吾的母亲,以聊表我们的一片心意,也是对思吾生前对我们情意的一种报答。但钱带出后,却没有回音、对此我们也不见怪,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是如何的悲痛和无奈啊。但没有想到,第二年的春天,思吾的亲戚从思吾家里给我们带来了两大袋的新鲜的竹笋,同时带了母亲的感谢和问候。
    那天晚上,我们一伙知青围在一起,吃着那鲜炒的竹笋时,却没有了往昔的那种享受美味时的快乐。我们再次想起了思吾,想起了许多与思吾有关的往事。
    一声深深的叹息,埋在沉重的心里,也埋在时间的深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7:52:02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一  汪波来访
    七四年深秋,插队在邻镇的一个知青点的知青汪波来访。这在往常也属平常,大家身份相同,境遇相近,可能在城里还是同一个学校,也许还是住在同一条巷子里。不平常的是他好像十分的落魄,一身褴褛,头发杂乱,连那眼神也显得有点飘忽。
    来我们场里的第一天,他与知青阿鸣、阿伟他们一起睡。第二天起来,上身便穿上了阿鸣的蓝卡其中山装,下面穿上了阿伟的白色回力球鞋,一扫昨日的萎顿之色,立马变得人模狗样起来。
    傍晚收工的时候,阿鸣与阿伟找到我和老董,对我们说,那个汪波是个人物,上头关系很广,也很有见地,他想找我们聊聊。
我和老董根本不相信他是个什么人物,就相视一笑,谦虚地说,和我们有什么可聊的啊,我们属知青中的流沙、微尘,不值得你们摆上台面。
他们两个说,他在这里感到寂寞,很想与我们聊聊一些方向性的东西,你知道我们两个不行,就推荐了你们俩。你俩可得给我们一个面子,和他聊聊,也免得他以为我们茶场就没有人了。
听他俩一说,我和老董就到阿鸣他们的宿舍。只见已经坐了半房间的男男女女,都是知青。大家正在竖起耳朵听他说话。
他派头十足,一边说话,一边将夹在手中的烟灰弹在桌子上的一张报纸里。看我们进来,也没理会,顾自在高谈阔论。他从《第八个是铜像》说到《第三帝国的兴亡》,从拉瓦格说到《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从《共产主义运动的“左派”幼稚病》到《哥达纲领批判》,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神秘地对大家说,你们知道最近中南海的一些谈话精神吗?不知道吧,这可是绝密的消息了。说到这里,他顿住了,又划了一支火柴,点上了另外一支烟。见大家伸长了脖子,露出期待的眼神,他满意地笑了一下,一字一顿地说,八大军区的司令员都进行调整了啊。怎么样,没有想到吧,这可是老人家战略大调整的一步棋啊。你看,皮定军调福建,韩先楚调济南,许世友调北京,这多英明啊。尤其是许世友调北京,统领御林军,卫戍北京城,牛!他比划着手势,加强了语气。仿佛,他参与了八大军区调动的研究,一一道来,如数家珍,不由得我们不佩服。
房间的人越来越多,有人提议,到后山上去坐坐,开阔空旷些,空气也好些,不像这里,烟气、人气杂在一起,难受。大家说好,便到那后山我们常去的山坡上。大家形成一个半月形,众星捧月般,将汪波围在中心。
王韬又点燃了一支烟,凝视着苍茫夜色,继续他的演说,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矛盾现在已经暴露无遗,可是我们知青当中还有不少人浑浑噩噩,每天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知青运动进行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有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有一部分甘于堕落者,也有的,认不清方向,模糊了价值,缺乏一种横而不流的精神。我们现在的使命是要唤起他们的责任感,重铸宏大的时代精神。
汪波云里雾里的演说,使得场里的一些知青深受感动,在他的感染下,他们心中陡然升起鹏征八表,鹰击长空的豪气,有了一种指点江山,拍遍阑干的壮气。
夜深沉,不知谁带头念起了贺敬之的《西去列车的窗口》和《回延安》:
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接着,又有知青掏出了口琴,吹起了乐曲,有人合着曲子,在深沉地唱着:抬头望见北斗星,战士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
汪波在场里待了一个多星期,好吃好喝好抽,然后白天睡大觉,晚上则打了吗啡似的兴奋得很,对场里的知青们发表自己的傥言宏论,摆出一副我是精神领袖,是来拯救知青的脸谱来。
终于每天晚上的聚会,把知青们搞得疲惫不堪,因为大家第二天还要上山劳动,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便头重脚轻,没有体力和精神。而且大家也逐渐厌倦了他那套云遮雾罩的所谓理论。每天晚上的听众逐渐减少,汪波也感到不是滋味。他终于向阿鸣阿伟两人告别,说要到下一个知青点去串联一下,摸一摸知青们的底,看看他们的所思所想。
阿鸣阿伟也巴不得他早点走,说实在的,汪波在这里,他们也感到不堪重负了,这包括经济上的体力上的精神上的。但汪波临走时,不但穿走了他们的行头,而且伸手借钱,不多,就三十元。这在阿鸣他们,恐怕半年的积蓄也难以达到的一个巨大数目。而且,所谓的借,仅仅是一个借口而已,但对于胸怀大局的汪波而言,这点小钱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后来,我知道,汪波的父亲在一次运动中被隔离审查时,他母亲自杀了。他由此对现实产生了一种幻灭感,而在这幻灭感中他选择了自己所构筑的理论堡垒,来隐匿自我,以求得精神上的短暂的愉悦。说到底,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79#
发表于 2016-1-25 19:59:08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4 14:20
六十八 奇人陈振波
     陈振波是个有故事的人。
     陈振波是场里的职工,年近五十,长的还是比较精神, ...

       陈振波的故事还真是故事感觉有些神奇,心理暗示的作用真的有时候很大?应该是有些作用的,这点,雾梦是相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80#
发表于 2016-1-25 20:02:15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5 17:50
七十   炮手思吾
    思吾姓什么我已忘记了,但他的样子永远也忘不了。因为他与我们在同一个班组劳动若干年 ...

        为思吾的离世而难过。          一声深深的叹息,埋在沉重的心里,也埋在时间的深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17:48 , Processed in 0.204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