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冷月沧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时代(非虚构文本长篇连载)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81#
发表于 2016-1-26 09:25:19 | 只看该作者
憨厚大哥叫思吾,
对待知青实在处,
可叹排炮送青春,
一众知青思念足。

来了一个大话友,
指手画脚说不够,
穿衣吃饭全靠人,
临走借钱不害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0:02: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雾梦与龙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0:06:56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二 在福市
    七六年的春季,我与阿鸣、阿春三人一起到邻省的福市。福市地处闽省北部,临海靠山,与我们省相邻,可谓是山水相连,人情相通,我们也经常到福市去游玩或买些东西。去年的一天,我还曾经到那里买过若干本鲁迅的著作。
    这次我们到福市也没有多大事情,只是感到沉闷、无聊,出来转转,调节一下心态而已。待在街上转得差不多了,就到一个小饭馆里,每人叫了一碗海鲜面。那面很有特色,是用当地的一种海里的鮸鱼做的,很鲜,量足、料多,口感挺好。三个人稀里呼噜的吃了之后,摸了摸滚圆的肚皮,精神倍增。看看天色,一抹斜阳照着街边黧色的屋顶,离夜晚来临还有段时间。阿鸣说,到福市,总要干点什么啊,总不能现在就窝在招待所里做大梦吧。我们附和着说,是啊,是啊。要不去转转吧,没有钱买东西,看看人来人往也好。于是,我们付了面钱,又在大街上闲逛了起来。那时的福市也不大,半个小时下来,该走的地方都走了。看看表,时间尚早,阿鸣发牢骚说,他妈的,我们现在其他都不富裕,只有时间富裕。逛了半天,还只有六点半啊?!阿春抬头一看说,我们不如去看场电影吧,刚才逛街的时候,我看到电影院门口的海报了,这两天正在放《宁死不屈》呢。
    对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宁死不屈》,我们很有好感,虽然看过多次,但在那个精神生活非常贫瘠的年代,再看一次又何妨?于是大家伸出右手,对着大街,行了个纳粹式的军礼,说了声,哟西,便向电影院赶去。
    到了电影院,我们奇怪的是影院的大门口没有人收票,与我们省的情况不同,我们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门口都有人把守着收票的。我们几个嘀咕道,莫不是这里看电影不要票了啊。不管他,先进去看吧。于是三个人气宇轩昂地进去,先挑了几个居中适宜的位置坐下。但没有多久,有人来了,是一个大叔和两个姑娘,他们很有礼貌地说,同志,这是我的座位,你的是不是坐错了?什么坐错了,我们压根儿就没有票。我们心里这么想着,就站了起来,讪讪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到了座位中间的空档处。环视360度,一看到处已经坐满了观众,银幕上也开始出现了女游击队员的身影。我们想票我们是没有,但有票有位置,我们没有票,站着看总可以吧。便借着银幕上的微光,来到观众席的最后的地方,那地方有几根方形的水泥柱,我们便靠在几个柱子上看。
    大约看了五分钟,或者只有三分钟吧。一个在影院里巡视的工作人员拿手电筒照了照我们,把手一伸,口气生硬地说,把你们的票拿出来,检查一下。
    阿鸣的口气也不软,说,没有票。所以站着看,要有票,还不早坐下了?
那人一听,说,那么你们几个先跟我出来一下。
    没有办法,尽管银幕上女游击队员的身影窈窕多姿,那枪炮声也激烈地响着,但我们还是乖乖地跟那人来到影院进口的大厅里。这个人看着我们,指指贴在墙上的一张告示,声色俱厉地说,每个人给我读十遍。
    我们抬头一看,只见那墙上贴着一张“关于敞门入场,对号入座”的通告。通告里说,从三月一日开始,电影院一律实施一人一票,敞门入场,对号入座的制度,凡逃票、混票的一律按票价的十到十五倍赔偿。情节严重的,扭送派出所处理。
    那个工作人员洋洋得意地说,怎么样?你们几个,我一看便知道是逃票的。阿春说,你说吧,怎么处理?怎么处理?每个人按十五倍的价格处罚,再每个人写一张检讨书来。阿鸣一听就火了,哼哼,要罚你大爷的钱,没门。那人一听,也火了,用那把有三节电池的大号电筒用力往桌上一顿,说,你这小子,我还非罚你不可。
       我一看事情要搞僵,忙拉了阿鸣一把,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那人,用打火机给点上,说,先来抽支烟再说。那人不客气狠狠地吸了一口,对我说,你还有点道理,识点相,就凭这两个小子,我要把他送到派出所去。
    这口气,完全是恐吓我们,我们那里会吃这一套?尤其是阿鸣,早已忍不住了,眼睛一瞪,大声武气地说,你有本事,把大爷送派出所啊。我一听,也不爽了,也高声地说,把我们送派出所,恐怕你还没有这个本事啊。他看我们一副强横的样子,也愣了一愣,说,你们是什么人?哪里来的?我们说,我们是邻省的知青,怎么样?他听说我们是邻省的,还是知青,那口气软了许多,他恐怕也听说了知青是不大好惹的。
我看他态度有所转变,也马上降了声调,对他说,你们推行这什么“敞门入场,对票入座”的制度倒不错,省了人力物力,也培养了人的道德觉悟,但是——我欲抑先扬,然后口气一转说,一是你这通告是针对你们本地的,对我们省就无效,我们那里到现在还是门口收票的,所以我们不知道你们这里新实施的制度;二是你们的这个通告应该贴在影院门口,广而告之,你现在贴在这个地方,而且还贴得那么高,谁看得到啊?我们就没有看到。有句话叫不知者不怪罪是不?三是这个通告上没有什么写检讨书这一说,你要我们写检讨书,这是你自己首先违反了通告,要处罚的是你;四是我们与你们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人情相近,历来友好相处。今天,我们作为客人来你们市,你们理应以礼相待,但你却不但不友好,还要将我们送派出所,这从轻的方面说,是对知青的恐吓,从严重的方面的说,是破坏两市和两省的革命友谊,也是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践踏,所以,你如果要去派出所,那么我们就坚决奉陪到底。
   我这一番看似言正词严,实质胡搅蛮缠的驳斥,加上阿鸣阿春两人的起哄,对方一下子懵了头,这事情明明错在我们,怎么经过这一番凭着我们几个的如此这般的说辞,好像理亏的反而是他,而不是我们。他呆了半天,待到一支烟抽完,也没有将思绪厘清,最后只好挥了挥手,说,看在你们是知青的面上,今天就算了,以后可不许这样了啊。阿鸣眼睛一白,说,以后你就是请大爷我来,我也不来。
    虽然电影没有看成,但我们反败为胜,心情大好,回到招待所,时间还早,也没有什么客人,就在楼下与那个招待所里服务台上的一个胖胖的女服务员开开玩笑,说要把她介绍给阿春。阿春也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将手腕上锃亮的“上海“表撸下来,递给服务员,说是定情之物,搞得那个服务员脸色绯红,很不好意思。
    过了一会,那个服务员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你们住在这里,记住不要在墙壁上乱写乱画啊。我们说,干什么啊,这么神秘兮兮的。她说,刚刚前几天,有一个人在墙壁上写了一首反动诗词,怀念旧社会,攻击社会主义,被同房间的旅客发现,报告了公安局,那个人被抓走了。我一听,很感兴趣,忙问,那个人写了什么东西啊,这么严重?
    服务员看了看我们,又看了看外面,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的一本书里拿出一张纸条,递给我,说,就是这个内容。我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首诗一样的文字:
想当年绿滨婆娑,到老来青少黄多。自归郎后,历经了多少风波,受尽了多少折磨。莫提起,莫提起,提起来—泪滴江河。
    我自以为是地说,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真的是很反动啊。那个服务员眼波横流地对我们说,看你们不错,所以对你们说,劝你们小心点呢。我们说,你放心,我们都出身工人阶级,根正苗红,绝不会干出这些事啊。即使是选女婿、找对象、提干部也没有问题。
    女服务员脸色又是一红,有点娇嗔地说,看你们这张贫嘴。
    很多年之后,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掌故,说有一次民国名人苏曼殊和南社领袖柳亚子一起游湖,看着湖中植物葳蕤,苏曼殊出了一个谜语给大家猜:“在娘家绿发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历经了多少风波,经受了多少折磨、休提起,提起珠泪滴江河。”这则谜的谜底是船上用的竹篙。介绍这则掌故的文章题目叫《古国伤心只泪流》。虽然这与当时我所记忆的有出入,但大同小异。可见确是一则诗谜,可悲的是在那个失去理性的时代,即使是一则诗谜,也能以革命的名义,从中寻出微言大义来,置人于死地。只不知那个被抓的旅客,最后的命运如何。想来在那样的形势下,其结局不会很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20:08:49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三   寺庙
    寺庙位于离场部大约七八公里远的莲头山上。这个寺庙规模不大,也不出名,我们来了很久都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场里的一个老职工的妻子要去寺庙还愿,听老职工说起,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寺庙存在。
    莲头山,其形若莲,故名。据说旁边有一座山,还命名为观音山,那么,这山名为莲头山,是有道理的,因为观音脚踏莲花座,手拈杨柳枝,是有佛典为证的。应该想象得到,这样有仙气的地方,便会有寺庙啊道观之类的存在。
    那个寺庙叫云川寺,不大,建在一条小溪的旁边,环境到也清幽,四周竹林摇影,翠柏凝绿,是一方好天地。只是那寺庙不知何年修建的,呈破垣颓园之状,风雨飘摇之态,也没有多少香客来进香,故显得冷寂,落寞。连门口的那幅“看云影而无迹,听川声却有心”的涂金对联也呈黯淡之色。
庙里只有四五个和尚,年纪大部分在四五十岁左右,大约营养不良的缘故,均面呈菜色,没有多少光泽,与印象中那种带点天庭饱满或带些佛气的和尚总有些不同。他们看到我们一帮男女知青嬉笑而来,也颇感吃惊。也许,是我们打破了他们的清修,或是给这古寺增添了一些活气。
    寺庙没有多少景物可看的,前后两殿,一眼望得穿。前殿有一个放生池,池里的水倒很清,游着几枚红鲤。轻盈活泼,在浮动的水藻间躲来藏去的。
后殿,也算是正殿了。殿正中矗立着一尊观音菩萨,也约与这观音山有关。旁边是几尊护法之类。也许久未打扫,只见尘网横空,在幽暗的光线里缺乏庄严宝相,反而显出几分破败之象。
    知青小赵一见观音,不问青红皂白,便盈盈地拜了下去,连磕了几个响头。我们见状,调笑着说,小赵,这是送子观音啊,你莫非有了意中人,求子来了。
    那小赵正在与知青老董恋爱着。一听,便知有所指,立即两颊绯红,未语先羞,尽露小女儿之本性。比平时那个叽叽喳喳的小赵果然可爱多了。
老董倒在旁边显得大方,对小赵说,要拜,也得先净手,烧香,才能感动神灵啊,像你这样连东南西北都没有分清,乱拜一气,有什么用啊?说不定那观音还要见怪于你,你想生男,偏给你个女呢。
    小赵一听,更加忸怩不安了。大家一笑,说,心诚则灵。只要小赵有这心,无香也无妨,来年肯定抱个小胖子。先许个愿,等有了小子之后,再来还愿,不是一样麽?直说得小赵啼笑皆非,只是眉眼盈盈、无限深情地瞄着老董。
    嬉笑一番后,有主持和尚来,施礼问讯。待知道我们是附近茶场的知青,便面带微笑,任我们高声笑谈,也不加阻拦。而且他居然认出我是那个放电影的,更加彬彬有礼了。原来他们也都到场里或邻村去看过电影的。
    随后,我们在主持的引导下,都抽了签,我抽了一支上上签,好像是说前路坦途,婚姻美满之类。我看后一笑置之。我正前途渺茫,更连丈母娘的影子都没见着,哪来的婚姻美满?其他的人也都抽了好签,尤其是小赵,其中竟然有一句,青梅今日沐春风,红杏他年结甜果。也算是巧合了。大家都说,果然是心诚则灵,小赵的礼拜看来是感动观音大士了。
    笑过,闹过,告别众和尚和主持,已是暮色渐起,夕阳含山。待走出几百米,回头一看,只见夕阳映照下的古寺,倒也披上了一层朦胧苍茫的金辉来,至少不像我们来时的那种破败飘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85#
发表于 2016-1-26 22:5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雾梦 于 2016-1-26 22:56 编辑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6 20:06
七十二 在福市
    七六年的春季,我与阿鸣、阿春三人一起到邻省的福市。福市地处闽省北部,临海靠山,与我 ......
     那独特的味道无缘品尝,遗憾遗憾 ~    一碗海鲜面。那面很有特色,是用当地的一种海里的鮸鱼做的,很鲜,量足、料多,口感挺好。更但愿 那位在那个年代被错抓的旅客,有惊无险,遇难成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3

主题

8928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2231
186#
发表于 2016-1-26 23:00:02 | 只看该作者
冷月沧波 发表于 2016-1-26 20:08
七十三   寺庙
    寺庙位于离场部大约七八公里远的莲头山上。这个寺庙规模不大,也不出名,我们来了很久都 ...

    心诚则灵,果然应验,悠哉乐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56
187#
发表于 2016-1-27 08:30:14 | 只看该作者
邻省福市转一圈,
电影没看诗谜见,
前往寺庙玩一通,
得了一副上上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5
188#
发表于 2016-1-27 11:57:02 | 只看该作者
有段时间全省电影院实行敞开大门、免检入场。有华侨从海外返乡,盛赞家乡的新面貌。不过,后来电影院还是重新实行检票入场,看来还是老办法简便易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8:33: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龙行、雾梦、老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27

帖子

3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8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8:36:43 | 只看该作者
七十四  吴先生
    吴先生在当地影响很大,很多人都知道。他住在邻村的一个叫吴家湾的地方。据当地人说,那个地方风水很好,是要出人物的(可能这个人物就是吴先生),只是后来被外乡人破了风水,所以时至今日依旧沉默如许,只有一泓清水环护着那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
    吴先生居住在吴家湾,但在村小教书,是代课教师,教算术,而且一人教四个年级。开始,我们听说是一个小学代课老师,不以为然。总以为是那种一袭青衫,有点酸腐的乡村老师而已。
    待一个星期天,我们去拜见了吴先生,后来又听了场里的职工和老知青的介绍,才将一个扁平化的吴先生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先生个子高而大,气质儒雅,举止有礼,恂恂然有君子之风。我们去拜见他时,时近初夏,他却中山装穿得笔挺,连颚下的那风纪扣也扣上了。
    先生早年毕业于上海交大,专攻理工,学业优异,志存高远。毕业后到某远洋轮任大副。这很使该乡民众所称颂,所期望。该乡地处一隅,百年也难得出一个人物,今有才气横溢的吴先生出山,且走南闯北,远渡重洋,今日美利坚,明日英伦三岛,何等风光。乡人皆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不料,时局纷乱,战事骤起,一时间遍地刀光剑影,到处烽火硝烟。吴先生看看大势不好,便一纸辞呈,弃职而归,戢影家园了。乡人闻及,均唏嘘感慨不已。
    吴先生赋闲在家,为了生存,只得学农人稼穑,躬耕于陇亩。奈何先生从小负籍外出求学,于农事一窍不通。一年辛苦,也难以温饱。如此高才,沦落于此,乡邻既心痛,又可怜,便聚议决定,又叫他替大家放鸭,口粮蔬菜由大家集体供给。这样,吴先生没有了后顾之忧,也高兴,于是便悠悠然地去仟边陌上牧鸭。
    吴先生放鸭时,依稀记得某典籍有记载,饲料填鸭可使鸭子长的既快又肥。故每晚牧归后,又将一只只鸭子抓过来,将饲料硬从嘴巴塞入。为这活计,常常忙到深夜方罢休,其克尽厥职之心诚为可嘉,只不过不知效果如何。但一时间被乡人传为笑谈。又有一次,先生上山打柴,两大捆柴捆好后,因力弱山陡,无法挑下,就学以致用,想了一个巧法子,经过一番角度、坡度、距离、重量、摩擦系数的计算,将柴禾从山顶上滚下。等到吴先生到既定的山脚去取柴时,却杳无踪影,原来柴禾在翻滚途中,早已绳断柴散,不知遗落何处了,于是又博得乡人一笑。
    后来,村里办了小学,大家一致想到了吴先生。心想如此高才,应该延请出山,为后人造福。吴先生也欣然应命,出任算术老师,兢兢业业,埋头耕耘。那原汁原味的“填鸭式”自然不延伸到教学上,代之以循循善诱的启发式,可见吴先生深得“因材施教”的个中三味,且先生功底深厚,能举一反三,也从来不喝斥、责罚学生。学生们如坐春风,获益良多。虽然只是一介村小,但那学生质量却在全乡乃至全县都名列前茅。且出了几个大学生,这是该村引以为荣,立碑立传的大事。
     吴先生极淡泊,不求名,不逐利,于是无争,颇有点“王侯将相于我如粪土”的清高气。他唯一的想法是教好书、故与人相处也温柔敦厚。谦淡冲和,尽得中庸之道。五七年反右风云,十年文革狂飙,多少知识分子罹难招祸,但他均能顺利过关,未损丝毫,这恐怕与他淡泊与好人缘有关。
     后来,吴先生于寒暑假期间或授课之余,也经常来我们茶场坐坐谈谈,言语谦和,思维慎密,谈起理工科来,更是思若流云之飘忽。我们惊叹,不亏为名牌大学生。后来,我们听说吴先生在上海交大的一个同学,是个很了不得的人物,曾经主宰过国家之沉浮,引领过历史之进退,而且还很有几个同学成为两院的院士,踞中国的科学界的巅峰之上,傲视群雄,尽管“同学少年多不贱”,但好像吴先生从未提及那些同学们。也许,以吴先生的个性,他不愿也不屑于去攀附那些名人权贵,仍然蛰居小村之中,度他的粉笔春秋,杏坛生涯。不过,这对我们而言,却是更增添了几分崇敬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23:09 , Processed in 0.21101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