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文华胡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世界很精彩 生活很快乐——我的2015》

[复制链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4:06:59 | 只看该作者
05、02-- 英格兰 索尔兹伯里 巨石阵


 巨石阵(Stonehenge)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在英国人的心目中,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这个巨大的石建筑群位于距英国首都伦敦120多公里的一个空旷的原野上,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
  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由于这一些坑是由英国考古学家约翰·奥布里发现的,因此又叫“奥布里”坑。在当地出现的第一块石头是位于圆圈“洞口”位置上的一块重约5吨的沙岩(又被称为“种石”)。在此石出现200年之后,若干石柱才从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运来,矗立在中央,并形成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周。考古学家称之为“巨石阵”的二期建筑。再后者,“种石”被挪走,“巨石阵”进入了建筑的第三阶段——人们运来了180块大沙岩,与原来的青石柱重新排列成圆形和马蹄形结构。事实上从现有的遗迹上,人们也可窥见“巨石阵”第三阶段的基本风貌。据估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造“巨石阵”需要至少3000万小时的人工,相当于1万人工作整整1年。
  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4:11:20 | 只看该作者
05月03日- 伦敦 希思罗机场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由英国机场管理公司(BAA)负责营运,为英国航空维珍航空的枢纽机场以及英伦航空的主要机场,为伦敦最主要的联外机场,也是全英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全球众多机场中排行第三,仅次于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由于机场有众多的跨境航班,因此以跨境的客流量计算,希思罗机场的客流量是最高的。截至2004年,希思罗机场是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比巴黎夏尔·戴高乐国际机场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客流量还高出31.5%,但航班数目则比该两个机场的总和少三分之一。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英文全称:London HeathrowInternational Airport。三字代码(IATA):LHR;四字代码(ICAO):EGLL),通常简称为希思罗机场,位于英国英格兰大伦敦希灵登区,离伦敦中心24公里(15英里)。
希思罗机场拥有两条平行的东西向跑道及五座航厦。第5航厦已经于2008年3月27日启用,届时英航将独自使用该航厦,而其它航空公司亦会更改所在航厦。当局于2007年3月宣布翻修第三航厦,同时也正在考虑兴建第三条跑道及第6航厦。








退役的英法合制的超优速协和客机




——离开希思罗机场前往北京,踏上回程路,完成为期53天的欧洲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4:1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华胡同 于 2016-2-5 21:42 编辑

05月25日--河北涿鹿 鼓楼——延庆永宁
秦朝时,兼并诸侯分天下为36郡、涿鹿县境属上谷郡。
汉朝时,属幽州上谷郡,并于今县境内置涿鹿(因涿鹿山得名,治今矾山镇三堡),下落(治今涿鹿镇西)、潘(治今保岱)3县。
西晋时,改置广宁郡(治下落),仍置三县于原治,唯下落改称下洛。
北魏时,属燕州广宁郡,州、郡治下洛县。并改下洛县为广宁县,仍置涿鹿、潘县于故址。北魏末废潘县,北齐改置怀戎县。同时废广宁、涿鹿2县。
隋大业初废北燕州、改属涿郡,为怀戎县地。
唐代初属河北道妫州怀戎县。光启中改置新州(治永兴县)及永兴县(治今涿鹿镇)、矾山县(治涿鹿故城),隶属河东道新州。










延庆永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3:21 | 只看该作者
06月04日- 北京=固安=觉山寺=灵丘=应县- 438K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4:33 | 只看该作者
06、04- 灵丘 觉山寺
觉山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七年(公元483年),现存是清光绪年间觉山寺第二代宗师龙诚和尚重修的,整座寺院精巧玲拢,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各大小禅院有134间,并位于三条轴线之上,显得错落有序,但最为称奇的是觉山寺的白塔、水井和山峰在同一个高度上,都是1 3丈,留下了“塔井山齐(奇)”觉山寺的美名。觉山寺庙内的佛教殿宇了非常齐全,有钟楼、鼓楼、梆楼、点楼、天王殿金刚殿罗汉殿、韦驮殿、弥勒殿、贵真殿。大雄宝殿及丈昌阁和魁星阁等等。由于该寺位于群山环抱之中,集天地山水之灵气,融入了许多传奇色彩,其中韦驮殿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留下了一幅对联,初看似龙飞凤舞,笔体独特,书写刚劲有力,细细品昧,如风如雨,不知所云。相传这幅对联为觉山寺清朝宗师龙诚和尚的手笔,龙诚和尚乃当地一目不识丁的农夫,少年偶遇一白发白须的老人,此老是传说中的海音法师,经他点化之后,龙诚和尚对经文和武功无一不通,而他所学究竞源于何方,出于何家,至今仍是一个谜。大雄宝殿内墙壁上所画为八洞神仙,线条自然流畅,服饰搭配得体,体态丰满匀称,色彩清新艳丽。奇怪的是壁画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神仙面容都一样,轮廓清晰,细眉长目,鼻准方直,两耳垂肩,朱毫点唇,给人一种端庄肃穆和慈祥之感。这些道教神仙的面容与佛祖的面容特征一样,可见该寺是二教合一的典范
大砖塔的2—13层用斗拱支撑挑出的窟檐,密檐层层递减,顶部作攒尖式,上置铁刹。整个砖塔雄深刚健,砖雕精美,玲珑壮观,是我国现存辽塔的典范。
小砖塔位于寺西南侧约百米处的山丘上,有一5.23米高的小砖塔。塔侧一井,深30丈。三者合称“塔井三奇”。寺院存有各代碑刻11通。
觉山寺是中国佛教创立的宗派“觉山”的庵院主张佛性不但本具善,而且本具恶,它把一切众生包括诸佛菩萨分成十界,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前四界称“四圣”,后六界称“六凡”,而每一界又都具有其它界的特性。觉山寺这种不依经教的精神,使得有人责备它改变了印度佛教的本来面目。其实,这也可以说是觉山寺学说富有创造性,富有中国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6:14 | 只看该作者
06、04- 应县 木塔
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第四次游览应县木塔。






0604-02-1 应县 木塔-102.jpg (124.64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02.jpg

0604-02-1 应县 木塔-137.jpg (107.04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37.jpg

0604-02-1 应县 木塔-151.jpg (140.06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8:31 | 只看该作者
06、04- 山西 代县 雁门关-  后腰铺驿站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单位。
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1937年9月30日被日寇占领,古迹几尽废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9:45 | 只看该作者
06、04- 代县 雁门关- 翁城门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0 关帝庙-03.jpg (163.72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0 关帝庙-03.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6 地利门(宁边楼)-24.jpg (171.56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6 地利门(宁边楼)-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0:13 | 只看该作者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73 镇边祠-20.jpg (155.78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73 镇边祠-20.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17 西城门(威远楼、雁月楼)-02.jpg (155.95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17 西城门(威远楼、雁月楼)-02.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89.jpg (152.34 KB, 下载次数: 1)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89.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315 雁门寨-23.jpg (195.53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315 雁门寨-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2:05 | 只看该作者
06月05日-- 浑源 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0605-04-1 浑源 悬空寺-180.jpg (230.08 KB, 下载次数: 0)

0605-04-1 浑源 悬空寺-1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00:41 , Processed in 0.230013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