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直罗老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之路——长篇连载小说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日常的劳动依旧是枯燥无味,马哥他们在洪水过后又连续去了那个水坝好几天,水坝被洪水冲得又有些不蓄水了,马哥他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水坝修得差不多了,马哥琢磨了好几天他想把水坝好好的加固一下,彻底一点解决水坝的问题,他去找队长商量去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队长仔细地说了说,队长最后说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再给他答复,一连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队长的答复,当马哥再去找队长时,队长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当时就把马哥气得够呛,一甩手就离开了队长的家,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马哥失望了他不再有什么想法了。又过了两天队长安排马哥他们去好好地整修一下水坝,队长还特意的告诉他们最多给他们十天时间,马哥心里叹了口气一句话也没多说就带这哥几个和俩老乡去修整水坝了,马哥到了水坝之后他先是围着水坝转了好几圈,他先让刘凯和吴刚带着老乡去砍回十五棵一米五左右的木桩子,他们开始每隔一米多就砸下一个木桩子,木桩子之间用粗大的树枝挡起来,然后再压上尽可能大的石块,大的有一二百斤,小的也得有六七十斤,把被洪水冲的不像样子的水坝整的有模有样了,水位明显的上升了许多,比起过去最好的时候水位还要高出二三十公分,这一举动马哥他们得到了村里人的赞扬,但是马哥心里依旧是很不满意,他知道这样的水坝依然是个临时的挡水堰而已,它不可能解决什么大问题,山里人的古老传统和意识是不太容易改变的,不过修水坝时刘凯发现在水坝那里钓鱼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水深鱼多而且鱼的个体也大一些,关键是这里离村子较远,村里的干部们看不见就少了许多的闲话,修完水坝刘凯就和吴刚来到这里钓了半天的鱼,还真的钓到了三四条个体较大的鲫鱼,每条都有半斤左右,当然最高兴的就是爱吃鱼的谭墨了。

日子一日一日的重复着,平淡无味的延续着下乡的生活,劳动睡觉,睡觉劳动,偶尔的串串队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只有刘凯不断的变换着玩的花样,他不知道从那里弄来一杆老掉牙的土枪和一堆火药,在山里人的指点下刘凯已经能很熟练的摆弄这把枪了,刘凯试枪的时候巨大的枪声震的窗户纸震的唰唰的响,这枪虽破但还是能用,不上工的时候刘凯会背上这把破枪满世界去打野物,半天下来打上七八只扑鸽倒是经常的事,这些打猎的收获极大的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不过刘凯依旧不满意,他一心想打到更大的野物,这里的野猪羊鹿子还是有不少的,不过刘凯在打猎的时候可没见过一次,只是见过一次狐狸也是在他的射程之外的。

一日早早刘凯又上山了,他刚走一会儿他们这里来了两个客人,马哥十分高兴地接待这二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当天就让吴刚和谭墨去街上采购去了,让另外两个女生一个去自留地里摘菜一个去瓜园子里摘瓜去,这两个人的到来让马哥十分高兴,比他那些老朋友来看他时要高兴的多,这两个人一个是程刚一个是岳家红,人家是如约而至,马哥当然是很高兴,他很是敬重程刚的为人,他更是欢迎刘凯的女朋友,他告诉岳家红中午刘凯就会回来的,刘凯一个人上山打猎去了,程刚听说这里还能打猎倒是非常的感兴趣,马哥给他们俩沏了两杯茉莉花茶,窑洞里弥漫着花茶的清香,他们喝了一会儿茶后马哥把岳家红请到了女生的窑洞里并给她打了一盆热水让她洗洗。他和程刚坐在窑洞里聊起了别后的事情。

灶上正好没有了大米,马哥让女同学到村里借来三十斤大米并告诉她们只要这两个同学在每天必须要保证有一顿大米饭,早饭也不再是喝糊汤了,一律改熬大米粥,他知道程刚和岳家红他们自离开北京就很少吃到大米饭,马哥一定要当好东道主尽最大的可能来招待这二位朋友,马哥陪着程刚和岳家红站在窑院的边上欣赏着葫芦河的景色,这里的山和水让生活在原上的他们感到很是舒服,看到清亮的葫芦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的粼光感到是那么的惬意,程刚和岳家红禁不住水的诱惑来到了葫芦河边上,他们站在潺潺的河水里感受着清凉河水的冲刷,看着河里的小鱼穿梭在河底下,真的是好美的享受呀,就在他们在河边享受水的欢愉时,由山上的窑院那里跑来一个人,矫捷的步伐和身姿一看就知道是刘凯,他知道程刚带着岳家红来了时,他扔下刚打来的六七只斑鸠撒丫子就追了过来,很快他就跑到了河边上,岳家红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赶紧上了岸。

1四个人在河边转了一会就回到了他们的住地,的地理环境和塬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里的绿色漫山遍野的,对面的山坡上就是成片的杨树林,脚下的坡地上的果树很多,很多果实已悬挂在绿叶之间了,但大都还没有成熟否则的话刘凯会采摘很多来招待朋友的,刘凯回到住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他要挑回一担清凉的山泉水来招待塬上的朋友,这里的水不仅是多随便用而且是非常的好喝,清凉甘冽十分的爽口。十几分钟后刘凯担回了一担最新鲜的山泉水,刘凯直接就给岳家红和程刚一人舀了一碗让她们尝尝,的确是清凉可口,担回来的水是极为清澈比起塬上的泥汤子简直就是没法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82#
发表于 2013-12-15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修好拦河坝,

受到村民一致夸,

程刚家红双双到,

刘凯赠献山泉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灶房里已经是热气腾腾了大米饭的香味传了出来,刘凯赶紧跑到了灶房他知道这时候正是捞米汤的时候,那稠乎乎洁白如玉的米汤当初就是京玲最为赞赏的,他端回了两碗让他们二人尝尝,他还特意给加了些白砂糖,很久没有闻到大米香味的程刚和岳家红当然是赞不绝口,尤其是米汤的颜色真的是非常的悦目,还有那在城里闻不到的新米的香味。

说话间吴刚和谭墨也回来了,谭墨不管刘凯愿不愿意就把岳家红带到了自己的窑里,姐几个去说她们女人间的话题去了,这时候灶房窑里炖斑鸠的味道也传了出来,刘凯借着香味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葫芦河沿岸的野趣了,从河里的鲫鱼到山里的野猪还有那最多的鸽子和斑鸠,还把那把老火枪拿出来炫耀,带着程刚来到窑院里非要程刚打两枪,砰砰的两声巨响惊动了周围的所有家禽和小狗子们,他们的虎子狂吠着站在崖畔上,周围的土狗子们也是连声的吠个不止,谭墨的几只鸡吓得咯咯叫着跑回到了窑院的一角,刘凯得意地介绍这附近哪里可以打到什么野物,那里可以钓到大一点的鱼,他约好明天带程刚去打猎,程刚当然痛快地答应了。

下午刘凯带着岳家红去看她的小学同学赵颖去了,他们村离赵颖的村只有三里地没一会就到了,赵颖感到很是奇怪她看到和刘凯一块来的竟是她的发小岳家红,她都怔住了,刘凯大大咧咧的和赵颖打了个招呼,他和赵颖本来就是不错的同学又都校篮球队的已经是很熟悉了。赵颖和岳家红的见面俩人都十分高兴,刘凯看见这样就去找别的男生聊天去了,他把岳家红交给了赵颖并告诉赵颖晚上去他们村吃饭去这里就不要准备了,赵颖稀里糊涂的也就只好答应了,她心里一直纳闷什么时候刘凯认识了岳家红呀,她一定要当面问清楚!

傍晚的时候赵颖和岳家红经不住刘凯的催促她们一起回到了刘凯的村子里,这里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马哥和程刚还在窑洞里聊着天听到刘凯回来了就迎了出来,刘凯把程刚介绍给了赵颖,大家就坐在窑院里聊上了,吴刚和谭墨准备着晚饭,她们炖了两只鸡炒了三个菜,开了两瓶罐头,这已然是很丰盛的一顿晚饭了,大家团团围坐在一起很是亲热,马哥村里的日子过的很自在是这里远近闻名的,在蒿草辫子烟的作用下,窑院里没有多少的蚊虫了,他们聚在一起很是不易的,他们暂时忘记了劳动中的苦重,忘记了生活的艰辛,他们在快乐中享受着生活中的乐趣,他们围在窑院里说了会儿话,聊了聊各自下乡中的见闻。

晚饭后赵颖邀请岳家红去她那里去住,岳家红看着刘凯没有说话,刘凯拉着赵颖来到了女生窑指着京玲住过的那张床让赵颖放心,刘凯告诉她在这里岳家红会受到很好的招待的,不用和她去挤了,他硬是把岳家红留了下来,赵颖也早已看出来了端倪也就做了顺水的人情了,不过岳家红拉着刘凯给赵颖送回了村,回来的路上她们在美丽的葫芦河边上溜达了两三个小时才回到住处。

第二天天刚亮刘凯和程刚俩人就上山上玩去了,这比平时刘凯独自上山可早多了,没一会就听到山里响起了枪声,也就是两三个小时他们就回来了,程刚兴奋地了不得,他一共打了两只斑鸠一只鸽子,提着自己打到的猎物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像是凯旋的战士一样,回来后刘凯吃点东西就带着岳家红去玩去了,下午他们几个跑到了水坝那里去游了半天的泳,程刚感慨这里的水资源简直就是进了皇宫一样,岳家红和刘凯竟在河里比起了谁的速度更快,可是每回都是差不多,刘凯是有意跟在岳家红的身边游,谭墨和吴刚躲得老远在钓鱼,少有的悠闲和快乐在水坝边上演绎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插队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秋天,六九年的收成还是不错的,但是秋收也是一年之中比较累的阶段,满山坡的糜谷要人们一镰一镰的收回来,一担一担的挑回来,河滩上的稻田里的稻子要割下来,还要把稻谷打下来,喂牲口的黑豆,蛮豆也要人们去收割,总之地里的庄稼都要人们去亲手收回来,用肩膀扛回来,还有那些山沟和山坡上的计划外的收成收回来,广种薄收的结果就是更加的累人,三四里地外所有的收获也要人们肩背身扛得运回来,这条山沟里几乎没有任何农业机械,插队一年了他们根本没见过拖拉机之类的农业机械,所有的粮食加工都是最原始的石磨和石碾子,在这样一个极端落后的地区插队,知青们饱尝了所有的笨拙的原始的劳动,靠天吃饭是这里的主要特色!最古老的农具连枷在这里还在广泛的使用中,木制的犁铧,耙地用的工具也是用树枝编充分的说明这里的落后状况,他们使用者最古老的农具接受着再教育,他们劳作在一九六九年。

知青在秋收的季节里和山里人一样披星戴月的紧张的劳动着,他们累得腰酸腿疼,谭墨累的哭了好几次,假装生病歇了好几天才稍微的好转了一点点,秋收要延续近两个月的时间,长时间的紧张劳动让知青们都感到身心俱疲!刘凯干脆跑出去看岳家红去了,气的队长直骂他是个哈怂!但是一到了地头上知青们干起活来一点也不逊色于山里人,马哥他们自麦收后知道了干活前磨刀的重要性,他们让家里寄来了磨刀用的油石,让他们在秋收中获益匪浅,一块小小的油石让山里人开了眼,用它磨刀又快又好。

秋收中马哥他们共同认为收豆子的活是最不好干的农活,豆子一般都种在坡地上,越是长的好的豆子就越不好收割,尤其是豆秧子简直就是一棵棵的小木棍一样,镰刀根本就割不动它,主要就靠用力的从地里把它们拔出来,稍不注意的时候豆荚就会被碰掉,一年的收成就会在收割的时候减产了,这样的时候队长那双眼睛里会射出恨恨的眼神,知青们的手上已是伤痕累累了,女孩子们带着手套干活的速度就慢了很多,最终收豆子的活计上知青是全面的败下阵来。

最烦人的活还有打稻子,十个板捅是专门打稻子用的,收稻子的时候是现割现打,所谓的打稻子就是靠人的力气在板桶上摔打稻穗,有节奏的把稻粒摔打下来,扑扑通通的摔打声很有气势,但这个活可是个不太好干的农活,首先要会抓住稻秧子,还不能甩的太高,那样有可能把稻粒甩出去,打的时候一定要用力,力争四五下就把一把稻秧子打个干净,一天下来人的胳膊都会肿起来的,稍一抬胳膊就疼得受不了,更难受的稻芒飞落在脖子里,那个难受劲简直没法说,又疼又痒的感觉实在不好忍受,只要在干活时你一抓,疼样的感觉就会更加的剧烈,晚上回来洗的时候都不敢用肥皂,马哥干了一天脖子就红了一大截子,难受的半夜都没睡着觉,第二天队长就不再安排知青打稻子了,让马哥和吴刚去跟车去了,他们负责扛麻包装车和卸车,马哥和吴刚每天就是和一百多斤的麻包打交道,整整一个收获的季节马哥他们扛了好几万斤重的麻包,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练就了马哥和吴刚的铁肩膀。

大地的作物在这个时候都会露出他们成熟的笑脸,队里果园里的苹果绽开粉红的笑脸挂在树枝间,硕大的梨树树冠上挂满了黄色的甜梨,山里的山楂树上挂满枝头,这里的人几乎是根本不吃这酸酸的水果,谭墨她们就在后山坡上可是没少摘山里红,刘凯花了四块钱买了两棵梨树的果实,大约得有一百多斤的果实,而且刘凯还顺手在别的树上摘了很多的梨,按照山民教的办法他们把梨收藏好,据说可以一直到春节还保证新鲜,在收获的季节知青也有了很多的收获,他们第一次吃到了最新鲜的大米,新米的清香是在城里根本享受不到的,他们第一次的吃到了刚由地里打回来的粮食,坐在果树下吃水果的感觉让几个女孩子忘掉了劳动的苦累。她们在秋的季节里忙碌着,辛劳着,享受着。

渐渐地到了深秋,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都说获得差不多了,只有玉米秸还堆在地里没有弄回来,其它的作物都已是收到了场院上,不断的分配到各家各户,每天的场院上是最热闹的地方,队里的会计是这个时候最忙的人,二十来户人家的帐都在他一个人的手里掌握着,一开始知青还和乡亲一块参加分配,没几次知青的粮食就没地方存了,队里一研究就不再给知青分配了,只记账,粮食由队里保管了,六九年底的粮食分配每个知青大约分到了七八百斤的皮粮,其中就有近二百斤计划外的黑粮,狡猾的队长每年都会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他的狡猾让村里的人们不会饿肚子。这也是马哥他们很尊重这个队长的原因,他们从不会和队长发生任何冲突,还会送给队长一些当地人最稀罕的北京花茶和用玻璃纸包装的糖果,当然队长也会给他们一些照顾,村里的老乡经常的找知青帮助他们在北京买一些这里的紧俏物资,例如条绒布和尼龙华达呢之类的布料,大家都会尽可能的满足老乡的要求,知青和山里人建立了较为和谐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85#
发表于 2013-12-16 09:16:00 | 只看该作者

打猎游泳串邻村,

会餐美味绕鼻行,

秋收虽累收获大,

收藏水果稻米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北风呼啸的日子来临了,山里的农活基本上都干得差不多了,村里在上级的要求下在一处山坡地上拉开了农业学大寨的大幕,劣质的烟草烤着暖暖的火,抽完一袋再装一袋接着慢条斯理的抽着,知青一开始还积极的参加到学大寨的劳动中,可是没两天知青们就烦了,慢吞吞的磨洋工式的劳动让知青非常的反感,他们不来上工了,没想到队长却大度的听之任之了,学大寨这一阶段从来都不会叫知青们去干活了,和秋收时候的态度截然相反,知青乐得队长的变相放假,大家也就心安理得在家里呆着了,刘凯抱着杆破枪天天去上山里打猎玩去,只不过猎获偶尔也就是几只斑鸠之类小东西,但是也为改善知青的生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山里的秋天的生活是非常有趣和多彩的。但是山坡上的那块土地再学大寨的热潮中依旧是老样子,坡地还是坡地,传说中的高产梯北风田在大家的眼里就一直是个希望的泡影,只是那十几面彩旗的颜色倒是越来越退色了,在北风的肆孽中有几面已经破损的成了彩条旗了,山民们每日里都会在这里抽烟集会一样的比划两下就算是掀起了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建设高潮了,坡地里散放着几辆没了轱上级发的十几面彩旗插在地头上,在北风中猎猎舞动着,路边上新插了几块标语牌,标语牌上是知青们刷写的大字:农业学大寨就是好。

每日里九点多了山民们迈着他们特有的八字步,一步一摇的来到这块革命的战场,点燃他们的烟袋锅,同时也点燃起一堆玉米秸围坐在一起吧嗒吧嗒的抽着辘的架子车,冷冷清清的一派萧条的景象。

天越来越凉了,渐渐的北风也刮了起来,天空中的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南方飞去了,山里就剩下众多的麻雀和鸽子了,秋日里常见的小鸟们不见了踪影,收获后的水田里多了数不清的野鸡,一群群的都有好几十只,刘凯尝试了好几回也没打到一只,关键是土枪的杀伤力太小了,而且稻田边上可隐藏的地方也太少了,这时候的虎子已经是一只威武雄壮的大狗了,在村里没有一只狗敢和它叫板了,它轻易的可以打败所有的同伴,所以它是一只永远昂首挺胸的贵族犬。刘凯去打猎它都会跟在他的前后左右颠颠的跑着,只要刘凯的枪一响,他就会顺着枪响的路线飞奔而去,到那儿就会一口叼住打落下来的猎物摇着尾巴给刘凯送回来,等到回家收拾时吴刚会把内脏都喂给它的。那时候的虎子是最得意的时候。邻居家的狗这时候都躲得远远地,生怕这时候招惹到虎子,那时的虎子一定会狠狠的咬它们的,它们早已领教过虎子的威猛了。

北风吹来了白色的雪花,知青群体已经是蠢蠢欲动了,他们都在商量着回家探亲的事了,一些心急的知青已经踏上了归家的路程,马哥他们也都在张罗着回家的事情,马哥托当地人给他们弄些土特产,这里盛产北京不易见到的木耳,核桃蘑菇和大枣,在这里虽然也是禁止上市的东西,但民间里私下交易的还是相当的普遍,这里大都是以物易物,就是说用粮食来换取这些东西最容易了,一斗玉米换一斗核桃,一升玉米换半斤木耳,其它东西也都是这样的去交换,马哥通过熟人换了三四斗的核桃,十几斤木耳,他把它分了六份每人一份,大家都在准备着,马哥另外自己又买了点儿核桃和木耳,他要带给京玲的家里,京玲来信告诉他春节她已经请好了假她会回北京住十多天的,她让马哥一定要回北京等着她,她想他!

村里的两个女生本来想和他们一起走但是时间上没能达成一致,提前离开了村子和别的同学回家了,马哥他们四个人在过完阳历年后才踏上了归家的路程,这时候大雪已经封山,和来的时候一样漫山皆白,西北的高原上到处都是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凛冽的北风吹起地面上的浮雪打到人的脸上丝丝拉拉的疼,脚下的路不是踩实的雪就是结冻的冰,自从下了第一场雪这里就不见了汽车的踪影了,一百多里的山路之外才有通往铜川的汽车站,他们收拾好了行囊把手提包背在肩上,带着干粮和咸菜他们四个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只有谭墨的身上没有背东西,他们三个都是满负荷的走在弯弯的滑滑的山路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沿着封冻的葫芦河他们要走五十多里的川路,寒冷的冬季里这条山路上很少有人走动的,路上的积雪大都没有化掉,走在上面吱吱作响,由于路滑人们走在上面要付出比平常更多的力量,冬季的河川里失去了春天的朝气,没有了夏天的妩媚,更没有了秋天的多彩多姿,只北风吹动枯枝的呼呼作响,路边的茅草屋主得东倒西歪,任凭着寒风的戏耍,漫长的回家路上几个年轻人一步一步的在量着回家的距离,早晨他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踏上了人烟稀少的山间小路,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了河川里最大的镇子,他们要在这了歇息一下吃饭打尖,然后还要走四五十里山路翻过两座大山才能到下一个休息的驿站,来到了这个镇子后他们到了镇子里的饭馆,饭馆的老板告诉他们这里的知青都走光了,知青们早早的都回家过年去了,老板热情的为他们炒了几个菜做了一锅胡辣汤,这个老板自从知青来了之后他这个冷清的小饭馆才渐渐的热闹了起来,他和知青们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对远道而来的知青老板都会热情的招待,马哥他们在这里吃到了一顿热乎乎的饭后稍作休息就又上路了。

走了十多里路他们开始爬山了,一座大山拦在了他们眼前,荒山枯树和弯弯的山路就在眼前,不宽的山路消失在眼前的灌木丛中,他们继续走在山里的小路上,冬季里上山的路越发的难走了,吴刚身上背着谭墨的提包已经是有些超负荷了,刘凯和马哥就担负起了照顾谭墨的担子,谭墨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脖子上的大围脖已经不再围住她的脖子了,只是搭在了肩上,刘凯在出门的时候就给她准备好了一根白蜡杆儿,这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山时起了很大的作用,有时候还成了拉住谭墨的有力工具,当他们腰酸腿疼的时候终于爬到黄土高原上了,视野一下就开阔了,他们又一次的来到了平坦的原野上,插队快一年了大多数的时间里他们的眼前是看不了多远的,葫芦河川虽然美丽但是它的窄小极大的遮挡了人们的视线,远望也就是三四里地的视野,大多数的地方也就是一两里的距离,在白雪皑皑之际他们来到了原上,虽然是累的腿脚酸疼但还是看到了夕阳西下的无垠的原野,远处的村庄已飘起了袅袅青烟,冬季这里习惯了吃两顿饭,晚饭也就相对的早了一点,所以在天还亮的时候广袤的大地上早就没了人烟,广阔的田地里只有四个疲惫的青年人急匆匆的在赶路,他们要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88#
发表于 2013-12-17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冬来社员凑合干,

知青准备回家转,

换点山货背上走,

越岭翻山行路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8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在朦胧中他们来到了一个相对来说的大镇子里,他们沿街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一个旅社,黑乎乎的牌子上的黑字早已经看不清楚了,饭馆早就没了人了,幸亏他们自己带了点干粮,吴刚蹲在炕洞前吧饼子烤热,他们几个人喝着热水就着咸菜凑合着填饱了肚子,吃过饼子后谭墨一个人说什么也不敢一个人在一间房里睡,她自己根本就不敢那个房间里呆的,其实让一个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又是黑黢黢的夜色里的确实有些瘆人,尤其是处处要人照顾的谭墨了,吴刚和马哥一商量干脆大家就挤在一个土炕上凑合歇息这个晚上,大家草草的洗了洗,在刚烧过的土炕上和衣而眠,谭墨睡在了炕头离开她一点儿的就是吴刚,大家依次睡下了。寒冷的夜呼啸的北风几个年轻人在黄土高原上的回家的路上凑合了一夜。

第二天北风依旧,天还是那样的寒冷,在旅馆老板的帮助下他们喝倒了一碗热乎乎的棒子面粥,依旧是吃着自己带的干粮,吃过之后他们又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路还是那样的洁白,还是那样的滑,他们走在那茫茫无边的黄土高原上,迈着艰辛的步伐一步一步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早晨的阳光照在洁白的大地上有些刺眼,他们无心欣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迤逦风光,他们觉得眼前是一片荒凉白茫茫的一片,路途多遥远的歌声在刘凯的嘴里喊了出来,大家的气氛活跃起来了,他们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到了他们第一个目的地——黄陵县城。 

BB黄陵县城在一个山沟里,这里有唯一的一条公路上通延安,下通铜川每天有两三趟长途客车经过这里,在临近春节前还会加开一些带蓬卡车,由于人多票价不变而且还很不好买,客车的票提前一天就卖没了,加车的票当天早晨八点才在车站卖,凌晨就有人开始在那里排队了,自从有了知青的介入,每天早晨的车站都是知青的天下,他们成帮结伙的挤到前边霸占最有利的位置,数量不多的车票都会落到他们手里,刘凯他们打听到了这个情况后决定明早晨一定要拿到四张车票。

他们找了一个小旅社安顿了下来,这时候黄陵的街道上的知青真有不少,在等待第二天早晨买车票的时候他们都在街上闲逛,马哥他们也来到了街道上找饭馆吃饭,这里的饭馆条件要比他们公社街里的饭馆强多了,四个人找了一家不错的饭馆坐了下来,他们要了几个菜和一瓶酒,这两天他们没吃到一口热乎的饭了,就在他们吃喝的时候又进来五六个知青,清一色的男孩,看样子他们肯定是刚刚到达这里,他们身上背着不少的东西就风尘仆仆的进来了,把东西放好后他们就开始吃饭,当他们看见马哥他们时就过来打听车票的事情,马哥把情况简单的告诉了他们,这哥几个坐在那里乱哄哄的商量起如何买票的事,谁也拿不定主意,马哥看到这个情况和刘凯说了两句后就拿着酒瓶来到了他们的桌子旁,马哥把酒往桌子上一放对那哥几个说道:“哥几个也是要回家探亲去?喝口酒解解乏吧。”

“谢了!是呀,这时候都是要回家的。你们也是回家的吧?买着车票了吗?”其中一个脸黑黑的男孩赶紧站了起来。

马哥给他倒了些酒:“是的!,也是刚到这里的,没买着车票,准备明一早去买火车的票。”

“好卖吗?”那哥们赶紧的追问。

“可能不太好买,人多票少,据说卖票时候乱着呢!”马哥把他们打探的消息告诉了他们,随后马哥就问了那哥们一句:“想买到票吗?咱们要是合伙那买到车票的可能性就大多了,你们愿意吗?”

“愿意呀!愿意呀!”那个几个一听能买到车票就乱哄哄的嚷了起来。

马哥把那个黑脸知青拉到了一边和他商量了一会儿,那个知青听了马哥的说法一直在不停地点头,他最后握了握马哥的手回到了他们同学那里,他说完后那几个知青都朝马哥这边友好的笑了笑,吃过饭后他们一同回到了旅馆,那几个知青也在这个旅馆里住下了,他们约定好明早一起去买票,不管什么情况也要占领第一的位置,刘凯坚信他们能买到当天的车票。

下午空闲时间他们爬上了一个小山坡来到了一座寺庙似的建筑群中,当地人告诉他们这里就是黄帝的衣冠冢,吴刚给大家解释说:“这里是中华最早的几个皇帝之一轩辕黄帝的一座陵寝,但这里埋的只是他的衣服和鞋子所以才叫衣冠冢,这里在中华的历史上是很有地位的,他们在这里边转边看,这里最吸引他们的是庭院中的几棵巨大的柏树,最粗的一棵柏树被人命名为:皇帝柏,据说要七个多人才能搂过来,吴刚估计说:直径不会少于一丈一二,谭墨站在大树下就显得更加娇小了,他们四个人围着大树转了俩下才完成了简单的测量,看起来人们所说的一点也不假,只不过这里略显荒凉,诺大的一个陵寝好像只有一个人在看管,殿堂的油漆以是斑驳不堪,庭院的砖石地面已是有些破烂了,马哥他们在吴刚的带领下在这里转了好一会儿后还和那个看着这里的老人聊了一会天儿,马哥很是奇怪这里只用这座山是有郁郁葱葱满山柏树,紧挨着它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了,这个问题谁也解释不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44
90#
发表于 2013-12-18 08:54:00 | 只看该作者

镇上旅店一同住,

黄陵县城买票堵,

几人商议要早去,

参观黄陵问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7 11:25 , Processed in 0.46602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