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文华胡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世界很精彩 生活很快乐——我的2015》

[复制链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2:01:14 | 只看该作者
09、09--延庆 古崖居


明代,在州城(隆庆州城,即今延庆城)西北黄家山中(有全真洞),其洞有四,皆人力所为,凿痕俱在。各有石床、石凳。今全真道人沈始阳居焉。黄家山,在州城西北三十里,中有全真洞。今河北省怀来县与延庆县接壤处有黄家冲村,村北不远的山谷中便是五道壶洞窟遗址,其正面岩壁上有四座洞窟,开凿工艺与古崖居相似。可证实五道壶遗址即为明代的“全真洞”。
唐末,契丹部落耶律阿保机部崛起,奚举族役属。奚王去诸为契丹守界上,而苦其苛虐,奚王去诸怨叛,以别部西徙妫川,依北山射猎,常以麝香、人参赂幽州刘守光以自托。其族至数千帐,是为西奚。今延庆怀来两县恰好为唐之妫州海坨山是妫州北山。《新五代史》中还说:去诸之族颇知耕种,岁借边民荒地种粟(黍之不粘者,即糜子),秋熟则来获,窖之山下,人莫知其处。
居室结构巧妙,格局与北方民居相似。外观上有门、窗和排烟道,门较矮小,里外双门的痕迹犹存,户牖间以石榫脚窝相勾连,排烟口上方凿有放置雨搭的“人”字形刻槽。
该遗址区内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为中区西侧崖壁上的“官堂子”。残存部分可分为上下两层,至少有8个洞室。下层平面呈“凸”字型,面阔最宽处达11米,进深8米,高3.6米,大殿前部有廊,由2根粗大的岩柱撑起洞顶,后部凿成神龛,前2根粗岩柱撑住洞顶,后面8根岩柱撑起宫殿式祭台,台前部有摆放供桌的凹槽。北侧耳室内的灶台上凿有供安置“暖坛”(靠灶内的余温加热,随时取温水用的容器)用的石窝,这种设施目前当地农民家中仍在使用。
陪同同学又一次参观古崖居。




0909-03-延庆 古崖居-064-04.jpg (110.24 KB, 下载次数: 5)

0909-03-延庆 古崖居-064-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8:27 | 只看该作者
09月09日--延庆 柳沟(豆腐宴)    与插队同窗又一次品尝豆腐宴





0909-02-延庆 柳沟(豆腐宴)-021.jpg (164.26 KB, 下载次数: 7)

0909-02-延庆 柳沟(豆腐宴)-0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6:33 | 只看该作者

0708-15-灵潭(四潭·铁索桥)-02.jpg (206.04 KB, 下载次数: 7)

0708-15-灵潭(四潭·铁索桥)-02.jpg

0708-18-响潭(五龙潭)-03.jpg (213.83 KB, 下载次数: 3)

0708-18-响潭(五龙潭)-03.jpg

0708-19-景台山索道(上行)-033.jpg (146.85 KB, 下载次数: 7)

0708-19-景台山索道(上行)-033.jpg

0708-21-景台山 索道(下行)-17 五潭瀑布源头.jpg (154.25 KB, 下载次数: 5)

0708-21-景台山 索道(下行)-17 五潭瀑布源头.jpg

0708-22-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08.jpg (171.09 KB, 下载次数: 6)

0708-22-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08.jpg

0708-23-京东大峡谷-16.jpg (185.78 KB, 下载次数: 4)

0708-23-京东大峡谷-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6:09 | 只看该作者
07月08日--京东大峡谷
  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平谷城区东北的山东庄镇鱼子山民俗旅游村,距市区(东直门)80公里是集高山、峡谷、湖面、深潭为一体的综合型自然风景区。 景区那有鱼子山与井台山两大景区。 京东大峡谷景有五奇:一曰飞流直下。有瀑布高30余米,飞流直下,令人叹为观止,其声于谷中轰响不绝;二曰崖高万丈。谷内高崖,形如壁立,直刺青天,行于其下,直疑其欲倾即倒,心悸胆寒;三曰明潭连珠。谷内五潭:惊潭、险潭、怪潭、灵潭、响潭。峡谷内栈道悬空狭而曲,陡而险,游览栈道悬于半空,行于其上,顿觉峡谷之险,且增无边情趣;龙门湖《鱼子山水库》4万平方米,群峰倒映水中,鸥鸭栖身水上,又是一番别样景致,游人嬉水踏浪,泛舟垂钓,好一番归隐之情。 景区内有三条滑道,1、雁门关旁小滑道(未开放):全程268米,落差22米,时速为48公里的高空自行滑索;2、索道:在峡谷的五潭与海拔775米的景台山之间架起了全长1000米,落差441米运行速度每秒1.25米,单程历时13分钟的千米高空索道;3、在景台山顶与龙门湖之间架起了长4108米,落差378米的世界最长的世纪龙滑道。在龙门湖前, “空中王子”阿迪力曾在大峡谷景区上空做“高空钢丝生存表演”,该表演持续三天,引起了巨大轰动。表演结束后,表演用的钢丝、保险绳等设备仍留在景区,景区利用这些设备并加以改进,增加了安全系数,形成了目前的高空走钢丝项目,既可锻炼胆识,又可增强自信,不失为一个勇敢者的游戏。




0708-04-进山牌楼-04.jpg (164.22 KB, 下载次数: 3)

0708-04-进山牌楼-04.jpg

0708-05-雁门关-07.jpg (184.98 KB, 下载次数: 6)

0708-05-雁门关-07.jpg

0708-07-龙门湖《鱼子山水库》-06.jpg (197.39 KB, 下载次数: 5)

0708-07-龙门湖《鱼子山水库》-06.jpg

0708-08-龙门湖~惊险二潭-33.jpg (196.87 KB, 下载次数: 5)

0708-08-龙门湖~惊险二潭-33.jpg

0708-09-险潭(二潭)-03.jpg (223.96 KB, 下载次数: 7)

0708-09-险潭(二潭)-03.jpg

0708-12-卧龙洞-02.jpg (190.06 KB, 下载次数: 6)

0708-12-卧龙洞-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4:13 | 只看该作者
06、05-浑源 北岳 恒山- 真武庙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山脉祖于内蒙阴山,西衔雁门、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临燕云,奔腾起伏,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主峰天峰岭坐落于浑源城南,海拔2017米,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两山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泻,幽峡深谷,蓝天一线,形成一道绝塞天险。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诗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恒山的雄浑险峻,惊叹不已,在其游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扼关带水,地险山雄的特殊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特殊的军事战略地位受到历代军事专家所倚重,后人集历史经验总结的“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证实了恒山的军事价值。
恒山汉代建庙,到清初仅恒山主峰周边就建有各种寺庙六十余处,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蔚为壮观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显示出北岳恒山无穷的魅力。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桑的足迹。远在春秋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为天师的寇谦之在北岳宣扬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从嵩岳投奔恒山修炼香火盛极一时;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炼,名道人管革结炉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场香火名扬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026 摩崖题刻《恒宗》-03.jpg (201.91 KB, 下载次数: 5)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026 摩崖题刻《恒宗》-03.jpg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091 人天北柱-02.jpg (211.74 KB, 下载次数: 6)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091 人天北柱-02.jpg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113 朝殿-041.jpg (171.27 KB, 下载次数: 9)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113 朝殿-041.jpg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203.jpg (209.14 KB, 下载次数: 5)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203.jpg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248 九天宫-15.jpg (175.73 KB, 下载次数: 5)

0605-05-0 浑源 北岳 恒山-248 九天宫-15.jpg

0708-01-售票处-05.jpg (152.51 KB, 下载次数: 7)

0708-01-售票处-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2:05 | 只看该作者
06月05日-- 浑源 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悬空寺呈“一院两楼”般布局,总长约32米,楼阁殿宇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南北两座雄伟的三檐歇山顶高楼好似凌空相望,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三面的环廊合抱,六座殿阁相互交叉,栈道飞架,各个相连,高低错落。全寺初看去只有十几根大约碗口粗的木柱支撑,最高处距地面50来米。其中的力学原理是半插横梁为基础,借助岩石的托扶,回廊栏杆、上下梁柱左右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整个木质框架式结构,也增加了抗震度。




0605-04-1 浑源 悬空寺-180.jpg (230.08 KB, 下载次数: 0)

0605-04-1 浑源 悬空寺-1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50:13 | 只看该作者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73 镇边祠-20.jpg (155.78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73 镇边祠-20.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17 西城门(威远楼、雁月楼)-02.jpg (155.95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17 西城门(威远楼、雁月楼)-02.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89.jpg (152.34 KB, 下载次数: 1)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289.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315 雁门寨-23.jpg (195.53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315 雁门寨-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9:45 | 只看该作者
06、04- 代县 雁门关- 翁城门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0 关帝庙-03.jpg (163.72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0 关帝庙-03.jpg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6 地利门(宁边楼)-24.jpg (171.56 KB, 下载次数: 0)

0604-03-1 代县 雁门关-126 地利门(宁边楼)-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8:31 | 只看该作者
06、04- 山西 代县 雁门关-  后腰铺驿站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以“险”著称,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单位。
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一说雁门关,人们马上想到宋代杨家将为国前仆后继的故事。“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1937年9月30日被日寇占领,古迹几尽废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21:46:14 | 只看该作者
06、04- 应县 木塔
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第四次游览应县木塔。






0604-02-1 应县 木塔-102.jpg (124.64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02.jpg

0604-02-1 应县 木塔-137.jpg (107.04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37.jpg

0604-02-1 应县 木塔-151.jpg (140.06 KB, 下载次数: 0)

0604-02-1 应县 木塔-15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8 01:24 , Processed in 0.239014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