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趣儿(20)

[复制链接]

711

主题

764

帖子

38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1 13:3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梅兰竹菊
(四)


我曾在家中栽过两盆秋菊花,喜欢看它自然潇洒,生机勃发的样子,看占满枝枝节节的青蕾。开始时也想剪除去一些,化繁为简,留下一枝独秀,这样肥力会更好的发挥作用,但当我真的动手的时候,又有些心疼,仿佛听见小蓓蕾的嘤嘤哭泣,只好停住手,任它们横生乱长,恣意放纵地随意开放,结果是一个个面黄肌瘦,像无精打采的孩子。第二年就注意一点,一定要把多余的枝梗和蓓蕾剪去,一株菊只须留五六朵就好,这样才高低有致,硕大饱满。其实,还有一种说法,菊花也是宜肥宜瘦,不论一枝独秀,或是在乡野间成群开放,都有可欣赏之处。我每年夏天都要去南戴河住上一段时间,在院子里用篱笆围起一块地,种些丝瓜之类的植物。秋天一到,丝瓜的黄花阔叶已经枯干败落,萎萎瑟瑟地披挂着,还没来及清除,黄色的、紫色的小野菊就迫不及待地从低头探出头来,浅笑盈盈地迎风招展了。院里的一对唐山夫妇,种了两畦菊花,一畦黄菊,一畦白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每天傍晚从其身边经过,总感觉有些像“沙场秋点兵”。去杭州灵隐寺,一簇炫目的金黄从山腰悬垂下来,数百朵黄色的小菊花,绽放出花的瀑布,在秋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一旁还刻有三个字“悬崖菊”。据说弘一大师也是一个爱菊的人,他在灵隐寺出家时,植菊盈畦,还写过一首《菊诗》:我到为种植,我行花未开,岂无加色在,留待后人来。弘一大师是我一生崇拜的人,他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传唱了多少年,还有《南京大学》校歌也是他写的。

“菊”字也写作“鞠”,鞠有“敛”和“盈”的意思,杜甫有“采柏动盈掬”,掬本来写作匊,就是双手捧起一把米,北方话叫一捧。仔细研究匊、菊、掬、鞠很有意思,从中感悟出中国文字的魅力。菊花的头状花序长得十分紧凑,像握紧的一个拳头,所以才叫作“菊”。我国农历九月正是菊花开放的时期,因而把九月称为菊月,把菊花称为“九月花”。我在名古屋的一个公园里,见到过悬岩菊,从崖上高高垂下来,像瀑布一样,被叫做“菊瀑”。我在香山植物园也见到过,仿效山野间野生小菊悬垂的姿态,整枝垂悬下来,开满黄色、紫色、白色的小花,漂亮极了。据说,河南西陕县菊水,也叫作“菊潭”,山谷中有特大的黄菊花,水在山谷中穿过,饱蘸了它的花液,因而水是甜的,长期饮用此水,人皆长寿。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并非表现飘逸闲适的生活,还有餐秋菊之落英,也有延年益寿的意思。

古人留下不少咏菊的诗,但我还是喜欢陈毅的《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沙发
发表于 2023-8-12 08:02:55 | 只看该作者
传承长,自然故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17:55 , Processed in 0.092006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