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1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去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224

主题

251

帖子

51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5 19:36: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远去的知青岁月
(随笔撰写知青岁月回忆记实录)
一代人走过的风雨路半世纪知青情历史图片
导语:人生是本书,翻开是故事,合上是回忆。翻开知青农场与战友们合影的老照片;回忆曾经在知青农场务农时期,知青岁月已经远去成为历史还记得谁?心中念念不忘的还在怀念着谁?包括知青时代曾经历青春期的恋情,或浓或淡,或深或浅,都夹杂在收藏在农场知青合影的照片中!睡梦里反复出现知青岁月的画面,醒来却如同昨天,当回首逝去的青春岁月时,或许你已经忘却了以前的情景,但那份久违的感情就像老酒一样越回味越浓,越沁心醉!值得一生回味!
第一章、回忆我们的知青路
第一节、老知青覃晓
人生的财富来自人生的经历
覃晓出生于涔水边上的古镇,一经商世家家庭,父亲是公私合营干部。夏天的夜晚,古镇大桥上挤满了纳凉的人们。他们讲述天南海北的传说故事,内容千奇百怪。精彩的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爱情传说故事,很多精彩版本,各有千秋。万变不离其宗:牛郎织女,刚组成的幸福家庭,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划银河为界隔离。每年“七夕”日,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一次,倾诉相思之苦。才十五岁的覃晓,随着知青下放潮流插队务农。凭着忠厚老实,勤学苦练,学会了农业技术和民间流传的手艺(泥工、茅匠、厨师、草药师、学说书)。
第二节、覃晓离开生产队是人生拐点
知青岁月离开生产队是覃晓人生拐点
覃晓1973年,被大队安排在公社常年农建专业队,主要是修桥补路、到采石厂采石、抬石头、打炮眼、装填炸药、点改炮等工作。在农建专业队做过厨师,后来升职事务长。不久调到公社农建指挥部工作,主要职责是总后勤负责人并兼职工程员、保管员(炸药、雷管、㝵火线),同时协助医生做卫生员。1976年调到知青农场,在农场做了一名农机员(操作维修农机)兼职畜医。务农期间认识了符萍,她是一名新知青,高中毕业时正赶上七十年代末期。她与绝大多数青年学生一样,不论是否自愿,都成为浩浩荡荡上山下乡队伍中的一员。符萍和几十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涔坪公社知青农场务农,她天性活泼积极参加劳动,获得农场干部和职工的好评,被提拔为农场团支部宣传委员。符萍和覃晓是同一个年代出生,覃晓大几岁,在一个农场务农相互了解一段时间后,他们暗恋上了。“七夕”的晚上,他们坐在堰塘堤坝上,仰望银河窃窃私语私定了终身,假日到符萍家里休息父母招待热情,俩人同看电影(覃晓睡在男知青王开石)家。在都想回城竞争激烈的年代,不招工就意味着失去离开知青农场机会,要一辈子扎根农村,这是他们不甘心的共同目标。为此只能把爱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只有等待都招工回城工作后才敢对外公开。度过八年多知青生活的覃晓,1977年终于招工进了国企。进厂就报名参加市县工会组织的机械制图班学习,一年后以优秀成绩毕业,被工作单位升职为工人技术员。一年后仼职车间付主任,1980年升职为车间主任。
第二章、幸运的人生拐点
第一节、符萍的机遇运气
一个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图文
人生只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机会就是选到一个好伴侣(诚心);第二次机会是遇到国家的好政策(创业);第三次的机会就是遇到一个贵人(护航)。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招生,这次参加高考570多万考生,录取了27.3万人(符萍是其中的一人)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第二节、符萍的人生转析点
远去的知青岁月历史图片
人生足迹是一条不断上升下降的曲线,在生命中有许多拐点,决定着一个人的走向和未来。面对人生拐点,向左转?还是向右转?会带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结局。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招生考试,给符萍带来了机遇。符萍出生在一个工人阶级双职工家庭(父亲是厂支委委员),符萍小时候的理想是长大后要当一名教师。因才离开学校才半年多时间,符萍抱着希望抱着自信,报名参加了高考。经过一段时间脱产复习功课,参加了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发榜通知符萍已经被市师范学校录取,终于圆了当一名老师的梦想,1978年3月5号离开故乡正式在市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澧阳县东郊中学)。
第三节、愿望实现符萍走上讲台
导语:如何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主要原则是“完善师德、锤炼业务、虚心学习、严守校风校纪”,是评选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
师范毕业分配到澧阳县郊区中学任教
1980年市师范毕业的符萍分配到澧阳县郊区中学教书,回顾坚强地在师范学校学习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及精力的付出。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并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工作中她能够为人师表使思想、言行与道德标准达到一致。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能较好的与老师学生和家长合作与人相处真诚热情。在基层教学几年,她被评为优秀教师,经县教委研究决定选拔到县城重点中学任教。
第三章、我们的理想都已经实现
第一节、后知青时代的恋情
一代人走过的风雨路半世纪知青情历史图
在古今文学作品中“爱与死是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诗篇浩若繁星,对爱情的呕歌人们永远是乐此不彼的。因为,自从世间有了两性,就产生了两情相悦,演译出五彩缤纷的世界。从古至今人们无时无刻的都在歌颂着延续人类生存的伟大情感。
分别近四十年的老知青聚会;也是曾经在涔坪知青农场初恋情人分手后的第一次见面,战友们相互回忆年轻时发生的趣事!逗笑场面弥足珍贵。有谁知道一代知青人返城后的艰难!那个后知青时代的他们经历的生活、工作曲折,“东风恶,欢情薄”背后的凄婉缠绵的恋情难、难、难!他们各自经历了别样命运的波涛,生活是残酷的,社会是现实的,难免撞翻那在知青农场刚刚建立的初恋恋情小舟。
第二节、回忆知青岁月和后知青时的憧憬
一代人走过的风雨路半世纪知青情历史图
有人说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又有谁知道我们心中的那份悲情,有人说那是青春无悔的日子,又有谁知道那让人含泪度过的困境,在“知青岁月”走过了多少坎坷多少泥泞路?无私奉献,谁知一道尝过多少苦和累?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里经历了多少不公平,谁能说明白?谁能说得清?岁月已经远去,青春也已经逝去。回忆后知青时代,一颗痴心想延续知青岁月的恋情。1980年何平从部队回家探亲,约农场知青战友覃晓,去郊区中学探望符萍老师得到热情招待。覃晓酒喝高了,醉得昏睡不醒。无奈之下符萍只有叫何平把覃晓抱到她床铺上睡觉。她自己和同事柏老师说好和她睡一晚上,何平一人骑自行车回县城去了。深夜覃晓被争吵声音惊醒,原来是符萍正和师范读书时的同学(准恋人),因为覃晓来访而发生吵闹,覃晓尴尬的只能装醉睡觉。天还没有亮,就悄悄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回了县城。自那次和符萍分别后,覃晓总觉得愧对她而且打扰了她安静的生活。
原知青战友欧阳平在县蛋品公司仓库工作,女同事李簇凤(父亲在部队仼团长,母亲任县饮食公司经理),追求过覃晓,他回复拒绝她说有了女朋友。覃晓经过醉酒这场风波后,明白早被符萍踢出局。李簇凤知道后又主动提出交朋友之事,说父母都同意,覃晓也表示同意。俩人便开始筹划结婚事情,某天李簇凤打电话约覃晓去她单位说有重要事情商议。覃晓下班后骑自行车到了洋湖囗蛋品公司仓库,李簇凤说母亲为我们在县城关镇政府后面买了一块地,可以建两间二层楼房,我们先䢖房后办婚礼。覃晓说先结婚后建房,因为中层干部结婚厂领导同意分一间职工宿舍(二十平方米房廊可以做饭),等新宿舍修建竣工后可分到母子间房。李簇凤听到覃晓说的理由,她就耍大小姐脾气说,不先建房就散伙,根本没有啇量余地。说实话,覃晓早到结婚年龄,那时工资低也没有节余钱,像这样的大小姐脾气,就是结婚了可想而知家庭是不和谐的,也许是李簇凤与符萍温柔性格比较差距太大,覃晓爽快表态同意分手。后来覃晓组建了幸福和谐家庭,十一年后符萍调进县城中学任教后覃晓才与她见面。后来企业解体覃晓下岗后,随孩子迁徙到北京市养老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第三节、为啥知青们回忆往事难忘初恋
知青失恋博物馆寻初恋情感展览图
知青们叙旧都说初恋,是消逝在知青农场堰塘清澈见底的水中。实际上初恋的恋情是消失在差距和距离中(指参加工作单位好与差或异地、上学、参军、转干)等,大家都同意这叙述观点。当时在知青农场,的确是有的人轰轰烈烈地爱过。尔后局内局外人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笑话“知青岁月”是年轻不懂事,属于开玩笑而已。因有这些客观原因未能如愿走到一起,但心灵之痛刻骨铭心!知青岁月经历的青春期初恋,变成一场闹剧或喜剧很正常。例:覃晓的后知青时代,参加工作后为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和距离。走进工厂就充满自信心,坚持自学认为虽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能改变人生的终点。立刻报名参加市县总工会开办的基础学习班和机械制图中专班学习毕业。为了适应工业企业的工作需要,又报名参加各科目的函授学习班(纺织机械、工业企业计划统计、工业企业管理)等科目,在参加国家技术干部上岗高等函授大专班学习毕业,并获得省级优秀学员称号。充满自信心的覃晓坚持自学勤奋工作得到回报。1978年年末就升职为中型企业的技术干部,1980年初升职为中型企业的中层正职管理干部(后来被企业凭定工程师职称)。而覃晓在那个知青岁月中只享受“昙花一现的恋情”。青春期初恋在差距和距离岁月中,演绎成似一场稀里糊涂的梦幻。从年少到鬓白, 而没有那个女知青敢说或者承认在知青岁月中的恋情,为了脸面她们觉得尴尬也只能否认…。
《知青岁月的初恋》
初恋相爱的情人,不一定长相厮守。
情人梦想真现实,往往而背道而驰。
今生无缘是无奈,来世再续是期盼!
《惜缘》
祝愿初恋的情人,
愿心中月亮圆缘,
因心惜缘月就圆!
我俩的恋情太短,
我们的遗忘太长!
撰写:冰雪
统计字数:4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680
沙发
发表于 2023-8-26 07:24:53 | 只看该作者
知识青年的初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18:44 , Processed in 0.187011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