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几千年来前赴后继数不清的农民起义大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能过上人人平等的生活,但都是出师未捷身先
死。即使像朱元璋的农民起义成功了也是封建王朝的一种延续和轮换,仅仅是改了姓氏,仍然是重复着前一个朝代的社会形态。近代,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也提出“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主张,但也未能成功。
人人平等的社会形态能不能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些重大的社会与人生问题,既让人们困惑也更让人们向往。
历史造就英雄也好,英雄创造历史也好,是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私有制、在经济上人人平等、劳动人民地位空前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才真正的做到了均贫富,做到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同工同酬。在人类历史上,开天辟地破天荒地实现了经济上人人平等的社会,让几千年广大劳动人民的幻想即将变成现实。
这个短短二十几年的公有制社会形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得不能再短暂了,但这么短暂的社会形态我经历了,亲身体验了这个社会的人和事。我庆幸我经历了这个历史罕见、空前绝后的社会形态。
再一个庆幸是我经历了一个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实力迅速提高,社会稳定、科技发达、国家强盛,人民衣食住行基本无忧,生活美满幸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中国不仅威严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扬眉吐气地走在世界的前列。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感觉很幸福也很知足,也庆幸自己赶上了这个时代。
在小时候常听到宣传:到了共产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赫鲁晓夫说共产主义是“土豆烧牛肉”。现代丰富多彩和高科技的生活,无论是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发达程度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想象。
感慨之余,对那逝去的岁月总想写点什么。从没有写作经验的我,说要写点什么自己都感觉好笑。但现在是老来无事,而青春怀旧却时时袭上心头,且当做闲度时光和找点趣事以博一笑。
人们到老了总爱回忆年青的事情,也可能这是人之常情,我也如此。这里仅是以个人的视觉和残存的记忆,将自己年轻时那段蹉跎岁月真实的经历赋予笔端。如果能唤起读者一丝回忆和共鸣,那也算是老夫的偏得了。
人生都有幸福和快乐的往事,也会有痛苦和悲伤的回忆。但有些回忆却说不清是幸福还是痛苦,但却使人记忆犹新品嚼有味。它不像有些回忆只是零星地一闪不常想起,却总会使你魂牵梦萦常浮现在眼前。当我回首一些往事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青年时代。虽然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五十年的光阴却磨灭不了脑海中那些年的人和事。年青那段如火如荼的时
代经历让我不能忘怀,当时社会形态的一些特征今后将不会出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经历和知青那段酸甜苦辣的时光最值得我反思与回味,那种时代的事件和知青的集体生活今后也再不会重演;那段时间相濡以沫的同学和朋友感情也最真挚知心,那种患难中真诚的友谊也最让我珍惜和留恋。回忆一些往事和友谊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甜美的享受,因此,闲暇无事就把那段光阴的点点滴滴往事进行回忆,写成拙文以做珍藏和纪念。
写此书的几点说明:
1、事件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往事和身边发生的事情(书中涉及到的人大都阅读了初稿并得到认可),所思所想也是反映当时的真实想法,当然也有少许评论。写作力图真实体现客观事实,其目的只是一种写实而回忆往事,毫无虚构。
2、回忆书写五十年前发生的事情,难免记忆不全或误写误议;写进来的都是想起来的事情,想不起来就不得而知了,有些事情也缺乏连贯性和趣味性。
3、对书中涉及到的人和事可能有不恭的语言,也可能有伤害的地方,在这里表示歉意。
4、不通文墨也从没有写作的经历,文笔难免有不当之处,恭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在写此书的过程中,得到曹青山、王雷、尙大羽等同学的关心和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tr] [td=311][/td] [/tr]
[tr] [td][/td] [td][/td] [/tr]
2016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