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我1949年12月生于沈阳,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按着当时的说法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继承革命传统的“第二代接班人”。
我们在中小学时受到的是清一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当时的传媒工具只有报纸书籍和收音机。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困难,订阅报纸书籍的人凤毛麟角,收音机更是常人买不起的稀罕物。因此,家里很少得到什么教育,父母对我的教育归纳起来也就是两句话: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可以说我们从小受到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生活在毛泽东时代多么幸福;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五星红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少先队是少年的先锋队,我们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毛主席话、听党的话,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我们的革命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让人民过上按需所得的幸福生活;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解放,我们要消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才能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阅读的课外书都是革命小说,《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还有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我们吸引最大的是看电影,那时候电影很少,一年就几部电影,我们对打仗的电影特别爱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气概、李向阳弹不虚发痛击日寇、成岗面对刺刀的视死如归、王成冲向敌群同归于尽等,这些影片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革命献身精神。
那时候流行的都是革命歌曲,学校也经常举行革命歌曲比赛和演唱会。特别是“五四”青年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和新年晚会等经常大唱革命歌曲,这些都极大的激励着我们的革命热情。当我小学第一次戴上红领巾唱着《队歌》时,就感觉我已经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当我们放身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尙荣光”,就感觉好像真的跟在毛主席身后披荆斩棘地大踏步前进,全身都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