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第一章 破 四 旧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上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3:02: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年点 于 2016-12-28 13:09 编辑

第一章   
  • 生在新中国 长在红旗下
    我1949年12月生于沈阳,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按着当时的说法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中国继承革命传统的“第二代接班人”。
    我们在中小学时受到的是清一色的革命传统教育,当时的传媒工具只有报纸书籍和收音机。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困难,订阅报纸书籍的人凤毛麟角,收音机更是常人买不起的稀罕物。因此,家里很少得到什么教育,父母对我的教育归纳起来也就是两句话:要听话,要好好学习。可以说我们从小受到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生活在毛泽东时代多么幸福;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五星红旗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少先队是少年的先锋队,我们要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毛主席话、听党的话,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我们的革命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让人民过上按需所得的幸福生活;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解放,我们要消灭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才能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
    我们阅读的课外书都是革命小说,《烈火金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等,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还有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对我们吸引最大的是看电影,那时候电影很少,一年就几部电影,我们对打仗的电影特别爱看。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气概、李向阳弹不虚发痛击日寇、成岗面对刺刀的视死如归、王成冲向敌群同归于尽等,这些影片都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革命献身精神。
    那时候流行的都是革命歌曲,学校也经常举行革命歌曲比赛和演唱会。特别是“五四”青年节、纪念“一二九”运动和新年晚会等经常大唱革命歌曲,这些都极大的激励着我们的革命热情。当我小学第一次戴上红领巾唱着《队歌》时,就感觉我已经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当我们放身高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尙荣光”,就感觉好像真的跟在毛主席身后披荆斩棘地大踏步前进,全身都热血沸腾。



我们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游行集会,每年几乎国庆节和劳动节都
举行游行庆祝活动。我记得第一次是小学三年级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游行,我们拿着纸做的鲜花、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口号通过市政府主席台前。大家特别兴奋和激动,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党和热爱毛主席。

我们还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示威游行活动,像支持越南人民的反美斗争、支持古巴人民反美和反对美国侵占多米尼加等集体游行示威活动。这些活动也激发了我们支援世界人民解放运动和反对美帝国主义的革命决心和斗志。

当然,我们主要的是文化课学习,但这些革命的教育始终贯穿在我们的学习中。学习刘文学保卫集体财产,做优秀少先队员;学习中国的保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学习雷锋做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学习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高潮;忆苦思甜,强化阶级斗争的路线教育等。特别是苏联“修正”以后,加强了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教育。那时说帝国主义和我们党在争夺第二代,妄图把资本主义复辟寄托在我们第二代身上。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红色接班人。不但要让我们国家千秋万代永不变色,还要消灭世界上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让红旗插遍世界各个角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23 20:32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