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七章惊魂出窍之五 作者董连峰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708

帖子

7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7 09:5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7 10:01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二十七章惊魂出窍之四)
    不幸的是,险情同样不甘落后,而且还是接踵而至。最先传来的是女排的两位战友因为躲避不及相继挂彩负伤的消息,一位被坠落的土块砸在了头顶上,当场血流不止,另外一位被土块砸在了肩头上,造成肩部严重脱臼。紧接着,男排的王大志也被高空坠落的一块湿泥砸在了右眼上。事发的时候,我们就站在一起,而且还是躲在被普遍认为是安全的区域里,亲眼看见密集的碎土块带着破空的尖啸声,雨点儿般砸向我们,大家纷纷惊叫着抱着脑袋四处乱跑。王大志可能太大意了,他似乎不想盲目地跟风乱跑,满以为凭借一双锐利的眼睛和灵活的步伐,便可准确避开空中飞来的碎土块儿。可是,高速坠落的碎土块儿实在是太密集了,他在仰头观察中,还是被一块鸡蛋大小的湿泥不幸击中了右眼。他立刻捂着眼睛,顺势蹲在地上,同时操着明显紧张的声调连声喊道:“坏了,坏了,砸在我的眼睛上了!”附近的战友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询问他的伤势,有人提议立刻把他送到团部医院去进行诊治。
    在大家的焦急等待中,王大志勉强睁开了受伤的眼睛。总算还好,他那双不大的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只是上眼皮出现了不明显的红肿,不过眼球上的血丝却清晰可见,肇事的泥片尚且捏在他的几根手指里。周围的战友们全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可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是同样大小的冻土块儿,其后果如何,那将是不堪设想的。
    没有伤及眼球,这位好强的战友放心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决定带伤和战友们一起并肩继续工作。但是,细心的战友们还是很快就发现,他受伤的右眼皮越肿越厚,再到后来几乎看不到眼球了。最终,为了不留下任何隐患和遗憾,他还是被战友们强行送到了团部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频频发生的伤人事故似乎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在贯彻执行相关的安全措施上,很多人照样还是漫不经心,我行我素,面对领导和安全员的安全提示同样还是置若罔闻。
    然而藐视规章,忽视安全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和“大圣”因此就险些留下终身的遗恨,而且在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当回想到险些酿成惨祸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来,依然还会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王大志的右眼受伤后不久,我和“大圣”正在挖掘一条三米多深的炮洞,快要收尾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即将放炮的呼喊声。我和“大圣”停下手里的活儿,起身看了看放炮的具体位置,直线距离至少也在五十米开外,这基本上算是安全距离。何况身下的炮眼又是背对着起爆点,如果按照冻土块在空中飞行的抛物线来计算,就算偶有散碎的土块从空中飞来,也只会从我们的头顶划空而过,况且在接近两米深的土坑下,还有可同时容纳几个人的炮洞当作紧急的掩蔽所。从表面上看,安全似乎不成问题。干了多半天了,早已累得筋疲力尽,我两一商量,决定偷懒取巧,就躲进炮洞里。炮洞的洞口直径大约一米五,炮洞的深处却狭窄得多,不但不能坐直,而且既潮湿,又憋闷,我发扬风格率先钻了进去,“大圣”却坚持坐在还算宽阔的洞口处,他的头部虽然略低于冻土层,但是整个身体都还暴露在洞口外。远处催促躲避的呼喊声持续不断,我们只是置若罔闻,不予理睬,满以为在紧急关头躲在炮洞里也就万无一失了。
    当我听到第一声炮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就袭遍了全身,凭经验判断,没有二、三百斤的炸药,绝对不会产生那么大的爆炸声和那么强大的震撼力,我蜷缩在炮洞深处仿佛都有被弹起来的感觉。情急之下,我下意识地竭尽了全力把“大圣”拉进炮洞里。伴随着几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仅仅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大小不一的冻土块接连不断地砸落在我们藏身洞口前的土坑里,其中一块儿大约五六斤重的土块儿不偏不倚,几乎直上直下紧贴着我们藏身的洞口砸落在软土层上,半个土块儿都深深地嵌进泥土里,土块儿坠落的地方恰好就是“大圣”几秒钟之前坐过的位置。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幕啊!如果用“惊魂出窍,魂不附体”来形容我们当时的恐惧感,那可再恰当不过了!“大圣”直吓得脸色煞白,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后怕和紧张让我颤栗不已。如果不是我下意识地拉了他一把,后果必然是不堪设想的。排炮响过好长一阵子了,很多战友陆续回到爆破工地,我们二人仍然傻呆呆地坐在炮眼里,心里都有千言万语,却只有惊恐万状的两双眼睛无言对望着。
    事过之后,我们才渐渐弄清楚,距离我们大约三十多米处就有一处爆破点,负责点燃导火索的两位战友恰好蹲在土坑内在做起爆前的收尾工作,也是我们自己太过大意了,没有耐心查看安检员报警的全部位置。此外,我们二人较早躲进炮洞,又逃过了安检员的视线,才遭遇了这次侥幸逃过的大劫难。作为班长,我不顾安全,轻视生命,仅仅因为偷懒取巧,几乎险酿大祸。如果“大圣”因此而受到伤残,我会终生心存歉疚,更为严重的后果呢?我必定终生都不得安宁!
    或许,人只有经历过成功才会有成就感,经历过失败才会有挫折感,经历过爱情才会有甜蜜感,那么,以此类推,目睹过战友的伤残、甚至亲历过死亡的危险才会产生真正的危机感。耳闻目睹了惊险的伤人事故,又亲身经历了一次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大劫难,我和“大圣”大大提高了防范风险的意识,再逢爆破,我们不仅自觉遵章守纪,还常常善意地提醒周边的战友们。
    沉重的劳动不但令战友们疲惫不堪,需要我们维修的生产工具也渐渐增多了。几辆推车不断发生辐条崩断和爆胎的现象,更换镐把、锹把等情况也不再鲜见。由于兜底的铁丝折断,或者把手因故脱离筐体,不少土筐都需要使用粗铁丝重新予以兜底加固。当然并不排除个别人手提并无破损之处的好筐,但却打着保护公家财产的旗号,以急需提前加固处理为理由,堂而皇之、屡次三番地跑来向我们借用老虎钳,还以并不常见的客套话说:“不打搅你们,我自己能修。”但是,其真实的目的,自然只为偷懒儿找个借口,以便换取足够体面的休息,看他们磨磨蹭蹭的样子,足可证明他们的真实用意。所谓“自己能修”不过是担心露馅,随意编织一个自以为可以掩人耳目的借口而已。当然,这种看似聪明的小把戏,首次使用也许会让人轻易相信,而重复使用就会遭人质疑,三次使用必定招人鄙视。如此不计得失地反复卖弄,到头来也只能是愚人自娱,傻子玩自己了。一些明眼人乐得冷眼旁观看游戏,懒得直言戳穿就是了。
    一边是不能推却的工具维修职责,一边是同等定额的土方挖掘任务,面对这种双重的工作压力,连续几天都有突出表现的赵怀水突然牢骚再起,情绪化的工作状态越来越明显,我是班长,理所当然是他唯一的出气筒。他首先重拾不该接受额外工作的老话题,找不到知音与他共鸣时,索性旧病复发,故伎重演,谎称自己有病磨起洋工来,甚至公开撂挑子,只管坐在一边儿“养病”发牢骚。迫于大家的共同压力,也只是偶尔拿起铁锹装装样子。
    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当天晚上召开的班务会上,我再次强调:集体荣誉要靠大家共同来维护,绝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拖全班的后腿,损坏我们全班的集体荣誉。随后,我较为婉转地点名批评了赵怀水把集体荣誉当儿戏的懒惰行为,劝导他说:“平时自由散漫点儿可以原谅,但在关键时刻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勇于承担更多的革命工作。如果因为个人好逸恶劳,不但会加重班内其他战友的工作量,也会因此而拖住全班的后腿,无论对集体荣誉还是对个人颜面都绝无益处。”
    但是,针对批评,赵怀水也不反驳,坚称自己有病,无法干活,最后索性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架势。我只好采取更加严厉的口气,继续警告他说:“如果你不能端正劳动态度,而且我行我素,拒不改错,不管你的木匠手艺有多好,在修理班绝对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你还是回到大田干农活儿去!”对此,赵怀水的蛮横态度虽然略有收敛,但依然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胡搅蛮缠,继续辩解。班里的不少战友也都纷纷指责他。
    关键时刻,“大圣”站起身来,面带少有的严肃说道:“‘坏水儿’,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在全连男男女女的面前,在完成任务的关键时刻,你也该为自己的脸面挣点儿光彩,不就是比别人多干了一点儿维修的活儿嘛,你就至于这样瞎闹腾?你要是有意见,维修的活你可以不干哪。就凭你整天吊儿郎当地混日子,将来找个媳妇也他妈缺鼻子少眼睛的。更多的大道理我也不会讲,但是,在集体荣誉面前,咱们谁也别耍浑,别因为你这一粒老鼠屎,毁掉咱修理班这一锅汤。我现在正儿八经地警告你,从今往后,你小子再敢对剑锋呲牙叫板,可别怪‘大圣’不认你这哥们儿,小心我真拿铁锹抡你!”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圣”真真假假的一席话真让赵怀水立刻泄了底气,他终于讪讪地坐在炕沿边再也不言语了。赵怀水喜欢“大圣”乐于助人的性格,更喜欢“大圣”的活泼与幽默,两人的关系平时一直走得很近,磕头碰脸地总是称兄道弟,无话不说。此刻,他知道自己理亏,也深知我和“大圣”的关系非同一般,真要惹怒了“大圣”,他讨不到丝毫便宜,只能自食苦果了。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连队的挖掘工作已经完成了过半,这天中午,一直在连队里负责留守工作的保管员,因公办事顺路来到工地看望大家,以表示慰问,她十分清楚挖渠是件苦差事。看到战友们满面风尘,个个生龙活虎、奋勇争先的工作精神,她不时地嘘寒问暖,对那些饱受冻伤困扰的战友们表示出了极大的怜惜与关切,还和大家相互交流了一些冻伤护理的方式和方法。听身边的战友们介绍说,不久后即将进行冻土层的爆破工作,对此,她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机会难得,时机凑巧,她太想亲眼看看,排炮在瞬间爆炸时那种无法凭空想象的壮观场面了。于是她立刻找到了正在现场忙于指挥的副指导员宋德民,大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看看热闹,开开眼界,并非是件不得了的大事情,和其他战友们一道,远远地躲在划定的危险区域外,尽情享受那个极其震撼的瞬间也就是了。但是为了履行相关的职责,宋德民副指导员还是向她重申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也给她指定了可以安全观看爆破的具体位置。可是,保管员似乎另有考虑,给她指定的躲避地点太远了,她很想近距离体验一下那种震天撼地的爆炸景观,距离太远,那可实在不够刺激!
    “近距离?还要体验?这绝对不行!”保管员的想法让副指导员宋德民感到极为震惊。他当然知道,在爆破现场,意想不到的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保管员的请求理所当然被他毫不犹豫地断然拒绝了。
    保管员却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她听身边的战友们说过,只要是在安全的范围内,躲在炮洞土坑的截面下,或者炮声一响干脆钻进炮洞里也是安全的。为了达到目的,她向副指导员了解了爆破的具体方位,看到大约两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现成的大炮洞,洞口恰好背对起爆点,于是她执着而又自信地恳求道:“我就躲在前面的那个炮洞里,足够安全了吧!”说罢,她紧走了几步,果断地跳下炮洞前的土坑里。土坑大约一米八、九深,身高仅仅一米五几的保管员站在下边就只剩下转圈面壁的资格了,想要看到坑外的大世界,她必须踩在土坑内那几个方便人们上下的土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10:19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