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三十三章 巧建书屋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192

主题

708

帖子

71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2-10 09: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10 09:18 编辑

第三十三章、巧建书屋
    春节过后不久,初次享受探亲假的战友们陆续返回了连队,连日来,连队里到处充满了欢声和笑语,兴高采烈的战友们依然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美好回忆中。品尝各从家中带来的美味食品,一时之间也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情感交流的兴奋点,更是象征深厚情谊的、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我来说,首次回家探亲可谓收获颇丰,第一、充分享受到血脉亲情的幸福与快乐,加深理解了孝悌的传统文化内涵。第二、通过与大哥的一次秉烛夜谈,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化学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探亲带回了不少珍贵的书籍,而且一跃成为自己身边不可多得的一笔浮财,当然,在我看来,这笔浮财远比身边的任何财物都要珍贵得多,也会有用得多(实际上,除在家探亲期间新购买的一块儿上海牌手表外,身边已无任何长物了)。尽管这批新书中除部分初高中文化课本外,不少中外文学作品早已通过与其他战友频繁互换,至少阅读过一两遍,或许这算得上是个小小的遗憾。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用来交换更多尚未阅读、且又期待已久的各类中外名著,却可当作手里的重要筹码用,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过去,自己手头上的好书实在太少,其中大多已经阅读过两三遍,甚至更多,不但自己很难再有浓厚的兴趣去重复翻阅,在互换藏书的各个渠道中也难以起到任意选择各类名著的筹码作用。比如自己最喜欢的鲁迅文集,虽然每次阅读都有不少新的体会,但毕竟熟读已久,往往读完上句,下半句就已经了然于胸了,既没有新鲜感,也缺乏足够的动力。为此,我常常担心,不久的将来会断了与人互换藏书的源头,如果没有更多的好书看,对自己今后的读书学习和业余生活会造成怎样的不利影响啊。
    手里的书籍虽然增加了不少,短期内不但确保随时有书可读,亦可在交换藏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但是让我深感担忧的,还是那些被锁定为封资修“糟粕”的禁书,今后阅读的时候,我该采取怎样措施,才能有效避开那些未知“明眼人”的蓄意窥视与侦查,又会不会因为私藏或阅读这些禁书而影响自己的未来进步与发展呢?这些都是让我倍感头痛的事。
    不过,这种担心并没有延续太长时间,在一次随机清理连接铁匠坊北侧的套间仓库时,这间东西狭长、长约七八米、宽约两米五,而且通风条件差、又不具备照明条件的小仓库,立刻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这间简陋的小仓库里存放的杂物大致分为两类,门内靠西一侧是几堆用于打造农具的备用铁料,靠东一端则是各种水泵的零配件和一些专用的维修工具等,只要予以合理摆放,至少能有大半个房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看到眼前这狭长阴暗且又杂乱肮脏的小仓库,一个想法突然闯进了我的脑海间:“这里距离营区大约七八十米,除扬水站管理员在抽水季节暂住旁边的休息室外,平时晚饭后不会有人再来这里。北墙虽然正对连部的门口,但却没有窗户,即便夜间躲在此处掌灯读书学习也不容易被人发现,稍加布置就是一处位置绝佳的简易书房。如果真能为我所用,一直担心的问题不就彻底地解决了吗?”
    突然产生的这个想法,顿时令我感到大喜过望,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兴奋之情可谓溢于言表。继而我又想到:“在极左政治的高压态势下,把铁匠坊的储物间当作文化学习和阅读违禁文学作品的秘密场所来使用,确实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一旦被人意外发现,极有可能招致难以预料的麻烦。为此,作为一班之长,我不能自作主张,冒险把工作场所当作‘书房’用,即便‘大圣’不反对,不影响工作也不行!至少也该听一听他的意见,看他怎么想。”
当晚熄灯前,我迫不及待地向“大圣”说明了我的全部想法和担心,我知道他是不会拒绝我的做法的,何况他平时对我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是从来不讲条件,甚至可以说是不讲原则的。
    听完我的想法,“大圣”毫不犹豫地表示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需要,铁匠坊的钥匙你随时拿去好了。再说,你也不是个傻子,即便不巧被人发现库房里有人,你手里有那么多政治书籍和毛泽东选集,随便摆在明面上几本,谁知道你躲在这里看什么,学什么?找个安心研读政治理论的场所,这是多好的借口!,说不定连长和指导员还会表扬你!”
    有了“大圣”的坚决支持,我决定立刻开始行动。但是,考虑到这件事情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实施过程既不能声张,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往铁匠坊里搬用木材,只能因地制宜、因陋就简。
    出于这样的考虑,第二天我先在营区内搜罗了几根粗细不等的树棍,制作了两个高约六十厘米,长约六十厘米的简易支架,再找出两块长两米、宽约三十厘米、厚约五厘米的松木板,只等吃过晚饭后,趁寒冷天黑,营区内无人走动时悄悄搬运到铁匠坊,然后择时再把简易书桌搭建起来。
    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为达到避免引起他人怀疑的目的,简易支架和两块木板平时就散放在储物间里,只当是未及清理的闲置物品。需要到这里读书学习时,只需把两块木板平铺在两个支架上,就是一个可以酌情随时拆卸的组合体——权且算是简易书桌吧。需要读书写字时,便可坐在马扎上,依托简易书桌安心读书学习了。当然,感到疲劳时,还可悠然躺在铺板上,津津有味地去阅读那些凡可借阅到的中外名著。
    书屋的建立很快就顺利完成了,从此以后,我终于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躲在这个隐蔽的场所里,无忧无虑地进行读书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0 10:01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