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溪十八涧

[复制链接]

716

主题

769

帖子

383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6 10: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是老姑妈陪我去的
记得是在76年夏天
九溪十八涧在龙井山南
距西湖有十几里路
溪流拐了个“丫”字形状
东边的支流有九条溪水
所以叫做“九溪”
西边支流汇流成涧
数倍于九,或许两倍
或许三倍,或许更多倍
就泛称为“九溪十八涧”了
溪流最终一路翻腾着
汇入了钱塘江
过了龙井山前行不远
就看见了澄清的溪流
溪水是来自杨梅坞
古时这里盛产杨梅
有红白两种,非常有名
沿路而行,有不少人家
在晒茶炒茶。杨梅坞像
龙井村一样,产的龙井茶
特别好喝。路过一户人家
正在用大铁锅炒茶
老人用手不停地翻腾
热气涌上来,脸上映得通红
问他为何不用铁铲
他说怕伤到了茶叶
再说用手易于掌握温度
继续缘溪水而行
路上老姑妈讲了许多她在
上海女中教书的往事
像听故事一样,滋滋有味
那时就想,将来有时间了
把它写成书,晚年的时候
随意翻翻,会想起这次的
九溪十八涧之行
起初的溪水不是很大
弯弯曲曲地往下流
撞击着卵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像小鸟欢快地鸣叫
四面群山起伏,满山苍翠
想起俞樾的那句诗
“重重叠叠山,弯弯曲曲路
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真是这样的心情了
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瀑布
它实在是太小了,小得算不上
瀑布。一叠一叠从山坡上下来
一共有五叠,我叫它“五叠瀑”了
老姑妈说这瀑布是季节性的
只有在雨后,才会形成
我在北大荒伏尔基河农场时
也有一条河,平时是干涸的
只有到了雨季时
才翻腾成一条小河
农场也因此得名
山势逶迤,溪流顺势而下
忽左忽右,抑或横淌过路面
我从石上跨越,觉得既有趣
又不打扰溪涧的无拘的自由
九溪之路,有路面用鹅卵石
铺成,有小草从石缝中挤出
让你感叹生命的顽强
一路行走,并不觉得陡峭
四周树木丛生,松树、枫树
樟树、杉树。还看到一片竹林
是那样的丛密,有如一堆
绿色的火焰。一排排的竹竿
更像是一排排的笙簧
奏出了大自然的声音
第二次再去九溪十八涧
是在十年前,遗憾老姑妈
已驾鹤东去。她说过还会
再陪我去九溪十八涧的
父亲有两个妹妹,都在上海
我称之为大姑小姑
唯独杭州的称之为老姑妈
感觉她像母亲一样的慈善
在九溪一茶园内还看到了
陈三立墓地。不大的墓碑
陈是晚清著名的诗人
1926年泰戈尔来访
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
赠给了他一部自己的诗集
并希望陈三立同样回赠
给他一部诗集。陈三立说
你是大诗人,足以代表贵国诗坛
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
代表自居。两人比肩合影
传为一段佳话。抗战时期
陈三立拒绝与日本合作
绝食五日而死
听说陈三立祖籍还是慈溪
肯定是我们慈溪人的骄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34
沙发
发表于 2023-7-8 06:57:12 | 只看该作者
好幽雅的去处,好顽强的风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5 17:32 , Processed in 0.180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