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3.读家父抒怀集感赋<代前言>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复制链接]

228

主题

380

帖子

19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 10:2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3.读家父抒怀集感赋<代前言>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捧读抒怀集,似闻桂花馨。
抬头吟佳句,俯首思亲情。
诗书传家宝,一字值千金。
不忘先哲训,努力奋前程。
  注(1)“家父”罗绳祖(1912-1988),谱名其渊。生平简介见前11《家父到九江县沙河街镇挂牌行医寄赠》之附1。
  (2)“抒怀集”指家父罗绳祖的诗集。
  (3)“似闻桂花馨”指家父早年在栗园西廊的题壁诗《植桂并序岁次乙丑》(为抒怀集的开篇之作),其中有关于桂树、桂花、桂香的词语(见附1)。
  (4)“诗书”指伯曾祖父罗谷臣的《栗园诗钞》、曾祖父罗惺予的《钝庵诗钞》、叔祖父罗德钰的《愚园诗钞》、大伯父罗光祖的《怒毫集》、家父罗绳祖的《抒怀集》、四叔父罗其澄的《书剑集》、五叔父罗其濡的《忆昔集》、六叔父罗其湘的《东匡杂集》和《徐福考论》、《东渡蓬莱第一人》等著作。
  (5)“先哲训”指德高望重,已经去世的先人对后人的嘱咐。我们家的先哲训有曾祖父《钰侄泽孙将入中学 赋此以警》中的嘱咐:“旧德莫随流俗丧,新知尤贵细心研。而今世界争人格,学要专门志要坚。功因比较方能进,学以推勘乃得精。要使吾儒归实用。莫随时俊博虚名。守身不苟如圭璧,取友当严辨渭泾。鬓发斑斑吾老矣,勖哉尔各奋前程”。大伯父《濡弟卒业高中栋儿梁侄亦均卒业小学 赋此以告》中的嘱咐:“竞惕承先终未达,艰辛启后望能成。家风吉水留忠孝,世系浔阳半读耕。石火电光生灭日,赢虚优劣互争衡”。家父《训儿》中的嘱咐:“中华儿女逢欣世,正是攻书报国时。亦步亦趋加紧学,莫抛千载一时机”。四叔父《五弟再度返里扫墓 送别金陵》中的嘱咐:“唯愿海天三万里,好留祖国旧家风”。五叔父《一九九○年秋再次偕同内人乐存往大陆探亲 离南京时承四哥作诗送别 依韵和之》中的嘱咐:“且看他年成就日,同心共振旧家风”等。
附1植桂并序岁次乙丑·栗园西廊题壁》家父罗绳祖1925
余植桂树一棵,枝叶并茂,有人佯言欲窃,作此以拒之。
  记曾亲植倚西厢,屡嘱园丁勿败伤。
  枝叶扶疏今渐长,馨香马上看飞黄。
  二、
  桂香本是吾家宝,小丑无知为什来。
  一语寄侬休觑觎,好花不向俗人开。
附2鼠年元旦并序》家父罗绳祖1984
  年前连日大雪,今雪霁渐溶,感赋一律与大兄共勉。
  重新服务为人民,老九当年不可闻。
  臭语诋人同雪化,暗香扑鼻共梅生。
  夙兴奋发光和热,夜寐含和精与神。
  颤颤竞竞如履薄,余年莫浪一分阴。
附3鼠年元旦并序的和诗》(抒怀集1996年付印后发现)
  (1)《和罗绳祖先生元旦七律》弟胡佑坤初稿1984-4-17
  樵歌牧唱,不敢言诗,祈予斧正为荷。
  新年新事又新民,天上笙歌复又闻。
  古调铿然真杳杳,三阳造化又生生。
  谢嫒咏雪谁能敌,林老寻梅独写神。
  好景无边宜共赏,黄金一寸一光阴。
  (2)《敬步绳祖兄七律诗原韵》弟安民未定稿1984-5-5
  彼苍生我小黎民,无臭无声默默闻。
  春暖花开虚造化,冬寒雪冻幸余生。
  无能鉴古千秋业,有识当今五谷神。
  俗见浅言堪一笑,从来就不懂阳阴。
  (3)《就教》作者未具姓名和时间
  丹心一片为人民,技博岐黄近世闻。
  妙手翻来能起死,良方服后可回生。
  风狂雨暴尤增健,雾散云开更长神。
  虽逾古稀不泯志,尚因去疾惜分阴。
附4抒怀集编后》罗克柔南强)1996
  一九八八年家父罗绳祖去世,悲痛之余,将其生前所写的诗词及文章进行了整理,按年代顺序编排成集。感谢表叔父桂家鑫为诗集定名,五叔父罗其濡撰写纪念文章,六叔父题写书名,使《抒怀集》得以付印成书,以飨亲朋故友。
  整理编印《抒怀集》,一则是为了纪念家父,读其文,思其人,记其教诲;二则是为了保存历史,家父的一生,坎坷颠簸,诗文中有真实的写照,后代有兴趣研究家史的人,可以从中获得一些资料;三则是为了启发后人,家父一生勤奋好学,诗文也催人上进,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增加一点为国争光、为家争荣、为己争气的信念和力量,这也是编者所期望的。
  附录摘录了有关《抒怀集》的一些记载和伯曾祖父、曾祖、叔祖、大伯、四叔、五叔的有关诗词,使分布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栗园子孙对家乡、对先人及其家庭文化(栗园文化)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永远怀着一颗中国心,做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中国人,了解家庭文化的家庭人。
  由于编者的文学水平有限,在收集、整理、编排和校对时,虽竭尽全力,但错漏一定难免,不妥之处一定存在,敬请读者发现后及时赐教,作为以后进一步介绍栗园文化,编辑《栗园诗文选录》宝贵的借鉴。谢谢。     
罗克柔(南强)一九九六年于九江市人民路寓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1 08:02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