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图片】回忆童年时期的朝外大街(一)

[复制链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49:15 | 只看该作者
大爆炸
  上面两次提到朝阳门外大爆炸,那是1949年7月初刚放暑假没几天,北京朝外大街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时间是下午4点左右,我正在里屋跪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玩开汽车,桌子是靠近田字形窗户边的,靠我这边的一扇窗户是开着的,另一扇窗户是关着的,妈妈坐在里边床上做针线活,突然“轰”一声巨响,关着的一扇窗户两块大玻璃落在地上粉碎,屋内的灰尘象雨水一样从棚顶上洒下来,妈妈叫我赶紧蹲下,听了听没有什么动静,妈妈拽着我往外跑,这时只见天空东北方向有一团象蘑菇状的黑烟直冲云天,在院子中央有一个防空洞跳了进去,此时整个院子只有我们母子两人,我看见妈妈象土人一样,妈妈见我也笑了,两个土人呆了半天没听见有飞机声音,知道不是飞机轰炸,又等了片刻听到街外乱哄哄的,我跑了过去扒在门缝一看街上好多人,叫妈妈过来快看,有的人捂着脑袋,有的人抱着胳膊,有的人满脸满身都是血,还有一个人光着身子一手捂着头,头上流着血,另一支手拿着纸壳子捂着他的隐蔽之处,哭的喊的叫的全都往南部日坛卫生院跑,每个人都是面色苍白神色惊慌,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半个小时之后爸爸回来了家里的情绪稳定下来。爸爸是在东单木器市场(现在是纺织工业部所在位置)拉排子车,听到爆炸声后看见是朝阳门方向冒起了黑烟赶紧骑车往家跑,走到朝阳门见城门紧闭知道是城外出事了,赶紧往南拐腿都软了顺着城墙跑从豁口(雅宝路西口)出的城,一路上看到不少受伤的人这下心里更担心了,到了家一块石头落了地。爸爸很好奇带着我到爆炸地点看了看,爆炸点在神路街北口徃东有一百多米,是一家非常隐蔽的炸药制造厂的地下仓库,这个炸药制造厂不知是哪位军阀留下的,爆炸点已经成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坑,坑深有两丈多深底下已出水,制药厂的厂房踪迹皆无,距爆炸点六七十米以内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看了真叫人毛孔悚然。做炸药用的石碾子有二百多斤,被崩上了天落到一百多米远的一家酱园库房里,把房顶砸个大窟窿幸好没有伤人。政府动员了所有机关干部和北京大学的学生组成抢险队出城救人,东大桥南成了临时停尸场所,在那里摆着几百名遇难者的尸体,有成年人也有未成年人,还有一对盖着新段子被刚结婚还没来得及入洞房的新郎新娘,他们本来是不该死的,新娘上午嫁到东直门外,应该是三天后回门这位新娘非要当天回门,当他们要回家时走到门道赶上爆炸双双被埋在碎瓦片之中,白白丢了性命。在扒瓦砾救人时又发现一个大的地下炸药库,没人敢动,用救火车往里灌水泡了三天才敢把炸药搬出来装了四台汽车拉走了,真叫人有点后怕这个库要是一起爆炸了连我们的房子也保不住了。这次大爆炸轰动了整个北京市,我老爹在西直门外火车站工作爆炸时都有震感,有人说在东直门外的一棵大树上挂着一支人的胳膊,还有人说在十里堡的田地里发现人的一条腿,这事听起来太可怕了。家里的损失不大各屋的玻璃凡是关着的全碎了,北屋后墙有裂纹但问题不大,用纸吊的顶棚全坏了,最庆幸的是我坐的地方的窗子是开的否则我的左边小脸就成了血脸了。这次大爆炸死了四五百人,伤了两千多人,使得上万人露宿街头,被送上天的还不知有多少人,北京市刚解放就发生了这次大爆炸是否有政治目地还是因工作失误造成的至今还是个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忆童年时期的朝外大街(三)

27.jpg (28.47 KB, 下载次数: 0)

2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2:27 | 只看该作者
                                     神路街简易图
  下面我讲一讲神路街,神路街名称的来历在网上说是皇帝去日坛祭日时所走的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明清历代皇帝每年的春分时节祭日走景升东街,在景升东街北口有座牌楼,凡是随从祭祀的人员到牌楼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皇帝也得下辇,步行一里多地到日坛,很辛苦,所以皇帝有时不是亲自来祭日,是派钦差大臣代办。回到主题神路街始建于元代,原来就是一条很小的无名小路,路旁希希朗朗有几户人家。自从东岳庙建成后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大帝的诞辰。自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日因祝贺大帝诞辰而形成的东岳庙庙会,延续数百年,直至1948年东岳庙被毁为止。三月二十八日这天东岳大帝要回家(泰山)一趟,东岳庙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数十人抬着东岳大帝的塑像(纸糊的),前呼后拥数百人吹吹打打出了庙门一直向南走(泰山在北京的南方),一路上还有各村派出的秧歌队、高桥队、旱船队等轮流表演,气氛相当的热闹,看热闹的人如山似海,一直送到日坛的后面,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东岳大帝的塑像一把火走了。从此这条路的住户逐渐多了起来形成了胡同,胡同的形成是由送神仙回家走的路,所以人们就管这条路叫神路街,当时的官府也就默许这条路的名字就叫神路街了,从此延续下来。
  神路街这条路不是主要交通路线,全长一里多地,由于是自然形成的街道,其宽窄不齐也不直,北口与朝外大街相连,南口到日坛与日坛后墙一条土路相接可通往大北窑,土路的两侧全是菜地,只有卖菜的和买菜的人才经常走这条路,其他人和车辆很少走这条路,所以神路街的两侧很少有商铺,平日里很冷清很适合老百姓居住,各户都是单门独院,以三合院为主。上面的神路街简易图是根据我在解放初期的记忆绘制的,有几条旁去的小胡同的名字已记不清了,但整条胡同的布局还是无误的。下面分别介绍图中所标注的位置。
 (A)是东岳庙的山门。
 (B)是东岳庙山门外东西两侧的四柱三门七楼彩色木质牌楼。
 (C)是神路街北口的四柱三门七楼琉璃牌楼。
 (D)的位置是一家姓宋的纸活作坊,专门糊纸棚、扎纸活,他家有个女孩叫宋桂兰,是我在东郊一中心小学四年级时的同桌。
 (E)是海会寺的东门,是一座一开间的敞亮大门。
 (W)是海会寺的正门三开间的敞亮大门,海会寺四周被民房所包围,不知道的以为是某官的府邸,庙内房多神仙少,到民国时期以没有香火,庙主以房屋出租为生,在解放前主大殿的东配殿,有位先生在这里办学,讲国语不是私塾,就一个班一年级到四年级一块上课,那年我才六岁,因为免费父亲把我送到这里上学,上课时我根本听不懂先生讲什么,就在下面玩,先生以我我年纪太小把我辞退了,这就是我最早上学的地方。现在我回想这位老师不要学费又和蔼还不打学生,解放后这位先生失踪了,我猜想一定是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要不然解放后为什么十区区政府选择海会寺的位置。
 (F)在神路街路东有两个赑屃(音必戏)驮着石碑(好像是明朝的),文革期间被毁。
 (G)解放前耶稣教在这里租了三间房,每周到这里传教。
 (H)整条神路街先后有四家杂货铺专卖油盐酱醋生活用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拥抱快乐 于 2015-7-12 16:56 编辑
温州姐妹发廊位置原来是贯家杂货铺
 (J)这里有两间房,屋内有一口水井,是甜水井,解放前神路街没有自来水,都吃这里的水,有位老者在这里卖水,自己挑一挑一分钱,送水是二分一挑,解放后神路街安上了自来水,就把这井填了盖了一座邮电局,后改成邮电所,现在邮电所也没了。

28.jpg (51.66 KB, 下载次数: 1)

2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5:08 | 只看该作者

29.jpg (62.62 KB, 下载次数: 4)

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6:30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这位置是卖水井,解放后改建邮电局

30.jpg (32.09 KB, 下载次数: 0)

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7:31 | 只看该作者
(I)这里是一家做柳罐斗的家庭作坊,姓张人称罐张记。柳罐斗现在没有了,是用柳条编的外形像一个超大安全帽,在帽檐上用木棒做横梁,横梁中间有铁环拴上绳子,下到井内打水用,井没有了柳罐斗变成安全帽了,现在新型材料出现后,柳条编的安全帽也淘汰了。罐张记的北面是一家姓赵的小院,住着一户做珐琅工艺品的小作坊,珐琅鼻烟壶、珐琅胡椒粉罐、珐琅小花瓶等看着很好看,做起来很不简单,小时候经常到那里去玩,看他们制作,小作坊都是手工制作,主要材料是紫铜板,先是把铜板淬火变软再下料、压型、粘合、焙烧、掐丝、焙烧、上釉、焙烧、打磨等工序,掐丝就是把铜板剪成一毫米的细丝,然后再用尖嘴钳子捤成所需要的花纹用焊料和硼砂粘到主体上,用细铁丝绑好,经焙烧后即粘牢固,然后再涂上各种颜色的釉子,再经焙烧即可打磨成为正品,说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K)是一座硝盐厂,“硝”大家都知道是做火药的主要材料,北京的地表面就有硝,就像冬天早晨房顶上的白霜散布在瓦顶上,太阳一出来霜就没了,硝是散布在地面上,白花花的一大片,太阳晒不化它,用一个小锄头刮地皮收集到一起,运回厂装入小盆用水搅拌,然后挑出杂物静放,带沉淀后把上面的清水倒入锅中,剩下的泥渣倒在厂子东面的空地上,锅中的水加火熬干,在锅内就剩下了雪白的硝。这个厂在这里干了几百年,东面的渣土已经堆成了山,站在山顶四周的景色收在眼前,日本鬼子看中了这个地方,在山顶上用水泥修了一个碉堡,监视着东部芳草地广阔地面。
 (L)这里有一个小棚子,有位老头在这里专卖小食品、小玩具、小画片,针对对面的小学校的小学生们,这里有样食品独有初衷,就是山楂酱,就是把山楂煮熟碾碎再加上点糖,放在外面冻成冰碴,吃起来又酸又甜又凉,真解渴,现在只有稻香村还有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8:40 | 只看该作者
2001年神路街南部

31.jpg (47.24 KB, 下载次数: 0)

3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6:59:58 | 只看该作者
(M)在夏家胡同西口有一家烧饼铺姓马回族,他家的烧饼在这一带很有名,其他的面食也很多,如炸油饼、炸排叉、糖耳朵、糖火烧、开口笑、小麻花等样数真不少,有一样食品至今仍想往那就是螺丝转,又叫干嘣儿,大小像个烧饼,买回来用手一拍碎成一圈一圈的,吃起来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说起来我和他家还有点缘分,他家有位儿媳妇姓陈,她有个弟弟和我在一个单位工作,这人太爱饮酒,五十几岁就丢掉了性命。
 (N)这里有个棚子里面有炉台,有位老者冬天在这里卖烤白薯和煮红薯,那红薯看着都透亮,吃起来真是比蜜甜,现在的红薯越吃越苦。春天这位老者推着独轮车买芸豆饼,独轮车上放个大盆,盆内装有刚煮烂的大芸豆,上面盖着棉被保温,边推着车边要活着“芸豆饼”,一般都是小孩出来买,一只手托着一块干净的屉布,一只手歪一小碗芸豆,倒在屉布上撒上点椒盐,把屉布拢在一起一拧,芸豆都集中到一起呈球状,用手一压拍成扁形,打开屉布就是一个芸豆饼。夏天卖红心萝卜,秋天卖老玉米,一年四季不闲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2 17:01:07 | 只看该作者
神路街2001年临拆前向北拍照的中部照片

32.jpg (38.12 KB, 下载次数: 0)

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21:43 , Processed in 0.28501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