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9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乡考察纪实(下) ——内蒙古五原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复制链接]

7

主题

8

帖子

2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00: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天津二十中知青 于 2015-11-26 00:17 编辑

返乡考察纪实(下)
——内蒙古五原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九、另辟蹊径,发展肉驴养殖
    我们返乡由头是去年五原县搞新农村村庄改造,团结村八社回城知青为村里捐了点钱,镇里补了点,把村里路修了,改变了村容村貌。团结五社的乡亲们也想把进村五里多的土路与外边的柏油路连起来,邀请我们回去看一看。
    我们议论过此事。张建国认为“输血不如造血”,张建提出不如搞点试验、做出示范,为众乡亲开辟脱贫致富的门路。经过调研,集思广益,拟利用团结五社盐碱地搞肉驴养殖。对此,马志军指出:五原有句老话叫做“吃驴肉说鬼话”,不知道当地人吃不吃驴肉,是否愿意养驴。
    返乡后,我们与镇书记谈了养驴的想法,得到他的充分肯定。他讲:过去是有“吃驴肉讲鬼话”的说法,现在当地人吃驴,驴肉比牛肉都贵,一头驴能卖一万多。过去都是本地驴,骨架子大,只能收半簸箕肉,现在养的是肉驴。驴是杂食动物,吃粗饲料,不吃添加剂,是绿色食品。向乡亲们征求意见时,他们都夸养驴这个项目“冲”。
    4月底,我和张建考察了天津市、河北省的种驴繁殖企业,还和团结五社的乡亲们一起考察了山东省东阿县的肉驴养殖合作社,参观了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集黑毛驴育种、繁育、科研、毛驴文化博物馆、驴奶、驴饲料、光伏发电7个项目为一体全产业发展模式的源头工程,大开眼界。
    东阿阿胶胡元岭副总向我们介绍,驴只得感冒、肺炎,没有传染性疾病风险。驴有刚性需求,没有市场风险。现在一张驴皮卖到2000多元,东阿阿胶每年需要160万张,驴的国内供应量只占需求的四分之一,驴皮原料中进口比例已增至20%,
    为解决原料供应,东阿阿胶在内蒙赤峰、山东聊城搞两个百万头养驴基地。东阿阿胶总裁秦玉明提出了“养一头驴等于多种一亩地”等口号,鼓励农户养殖。慨括讲就是“一二三”,即用10亩地,200万资金,养300头驴,每头驴收入一两千元。
    驴浑身是宝。秦玉峰总裁提出“把毛驴当药材来养”。在东阿阿胶建构的毛驴养殖收益模型中,养一头250公斤的母驴,可以活体循环开发出20000元的驴奶、5000元的驴血,还可产出3000元驴尿用于提取雌激素,共产生28000元的开发价值。再屠宰此驴,包括驴肉、驴皮、下货、驴骨在内,还能产生19241元的收益。总的来看,一头母驴能够产生47000元的价值,刨去约5000元的饲料成本,可获得42000元的利润。
    去年11月,山东省聊城市出台政策推进现代养驴业发展,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市驴存栏量发展到100万头,年出栏40万头,主要政策:一是由当地政府积极协调解决养殖用地;二是对养殖规模超过300头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场,政府一次性扶持奖励10万元; 对超过600头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场,奖励20万元;养殖规模超过1000头的大型养殖场,奖励30万元;三是市级财政出资500万元,由市畜牧局与银行合作进行融资增信试点,增信贷款用于驴驹购买。四是市级标准化扶持资金不低于20%用于养驴业,并协调菜篮子、畜牧扶持项目向驴养殖倾斜。
    建议五原县学习借鉴,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农民另辟蹊径,发展肉驴养殖,力争扭转养殖业的颓势。
    十、应当积极争取惠农政策补助
     4月3日上午,我和村民小组长在五原县跑了11个部门和机构,了解到国家不仅有很多惠农政策补贴,还有很多的惠农政策补助,很多部门和机构可以提供服务。但这些政策助农的资金和服务很难落在团结五社村民身上。
    村庄改造是去年的项目,农民拿不出集资款,也就得不到修路补助。国家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团结五社各种各家地,达不到要求,自然不能享受政策。农商行去年1.5亿扶贫资金,给了团结村其他社几百万,团结五社没人知道。
    国家扶持和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团结五社12户人家也成立了一个,想享受点政策。然而,由于没有任何实际的合作内容,合作社花光了每户交的800元后不再运作了。
    多年来,团结五社农民除了享受国家免征农业税、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补贴外,没有享受过一分钱的惠农政策补助。今年,国家扶贫计划安排是圈舍改造项目,35万元资金已经到了镇政府账上,正赶上“羊塌了”,羊都不养了,谁还修圈。
    中国农业新闻报道,2015年国家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惠农政策包括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支持政策、畜牧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等等50项。不争取,这些惠农政策是等不来的。
   十一、脱贫致富需要带头人和乡村能人
    团结五社没有领头人。分地之后,个人顾个人,难免发生利益冲突,日久天长矛盾越积越多,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选个村民小组长都很难。
    村民小组长每年可以从政府领到2000元钱,但没职没权,说话不管用,召集个会也召集不起来。40多岁的第二代之间矛盾少一些,也有愿意为大家做些事情的,虽然文化低,但有热情,愿意出头为大家出力,实属难能可贵。
    在中国,村域经济本质上是能人经济,集体脱贫致富靠的是带头人。大邱庄起步得益于禹作敏。华西村发展离不开吴仁宝。团结五社没有领头人,不得不受穷。多么希望团结五社来个大学生村官,最好有马向阳一样的“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东部地区还有一批头脑灵活、善于学习、敢冒风险的致富能人。他们是农村新技术、新品种最先尝试者和传授人、市场经济的开拓者、新的生活方式示范者,成为普通农民学习并实践新知识的“标杆”。
    团结五社老一辈村民没有文化,很多人没上过学,认不得几个字。绝大多数人承担风险的心理与经济能力很弱,在没有他们眼见为实的成功经验与收获把握前,绝不投入资金与土地进行尝试,因此产生不了乡村能人。
    西部农村穷就穷在人力资源上。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计划分配的西部人才“孔雀东南飞”,形成东部人才济济,西部人才匮乏。现在推行城镇化,又造成城市人力资源过剩,农村空巢。一批留守老人守着那么多良田而得不了应有的资源回报,还在受累受穷,真令人痛心疾首。
    长此以往,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会造成国民经济结构、社会和谐发展的更多矛盾和问题。建议镇、县、市领导从东部地区引进人才、团队。他们的到来,会带来知识、技术、管理、市场、资金等等。
    十二、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和实践
    返乡后,我们看到当地农村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差距,甚至是落后的面貌,听着生活困难乡亲们的诉说,感受到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期盼,更加体会到党中央继续向贫困宣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现实意义,也激发了我们发挥余热,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激情。
    心动不如行动。4月13日,我们和村民注册设立了五原县津蒙联合农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目的就是加强东西部合作,城乡结合,具体讲加强津蒙合作,搞试验、做示范,为众乡亲引进人才、技术、市场、资金,开辟脱贫致富的门路。
    讨教与效仿邻里是当地农民简单、实用、有效的学习机制。有鉴于此,公司拟利用团结五社200多亩的盐碱荒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带动村民养殖肉驴。
    5月中旬,经镇、县领导联系,公司考察了乌拉特中旗的养驴专业户。目前,公司请五原县农业畜牧局专业人员做标准化养殖场的规划设计,请天津市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做项目计划书。计划一期筹资600万元,育肥养殖1000头改良驴,初步测算资金回报率30%以上。待条件成熟时,把村民的肉羊也集中起来,解决人畜共处的问题。
    五原县大量种植向日葵,葵花秸秆可以喂驴,现在被烧掉了。葵花盘粉碎后制成的葵花盘粉,每百公斤的营养价值,可相当于60-65公斤玉米或70-80公斤大麦等精饲料,当地用来喂羊,今后用于养驴。如果种玉米,也可以青贮作为饲草。养殖产生的大量驴粪可以沃土。这种种养结合模式,往大里说也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
    东阿县肉驴合作社的一名小老板,大量从河南省买谷草养驴,听说五原县二三百元就可以包种一亩地,来了精神,要来内蒙包地种谷子,从中让我们发现了商机。聊城现在年出栏只有3万头驴,五年内发展100万头,饲料需求会增加几十倍,应当适时的发展饲料业抢占先机。
    公司还设想将大西庙圪巴(低洼地)放上水,养鸭、养鹅。在岸边建篱笆圈,集中各家的鸡,分别放养,再将禽、蛋以津蒙联合的品牌销售出去。
    村民崔国涛种了18年大棚菜,每亩地年收入2万元。如果在二旦地和村西地(良田)种几十亩大棚菜,效益可观。还可以适量栽种林、果,开展猪、羊、鸡等产品深加工,组织村民加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利用腾出来院落搞家庭养殖、精细化栽培。
    总之,让大家天天有营生做,改变目前仅靠种地为生,一年劳动不到四个月的现状,村民收益自然会提高。
    再就是成立社务管理委员会,由村民小组长担任主任。其任务就是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我们找过县规划局,他们答应为团结五社做村庄道路、林带、土地整理、村舍规划。我们找过县推广中心土肥站,他们答应免费为团结五社提供土壤取样、检测、建立土壤档案管理服务。如此一来,农民就可以知道哪块地适合种什么,受益最大。今年镇里推行十个全覆盖,可以借势解决村子连接外界5里土路的硬化问题。同时,买几车砂石,动员村民拉土垫路,把村内土路铺成砂石路。将我们住地旱厕改为水冲厕,示范带动村民改造厕所。
    学习本镇张板头圪旦村务管理经验,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组织村民学习养驴、种大棚菜、农牧产品加工、家庭养殖技术,支持村里妇女 “跳广场舞”,反赌博、反酗酒、反吸毒、反迷信,等等。
    成立村政咨询委员会,将60岁以上老人组织起来为村政、村务建设献策献力,支持40岁的第二代创业谋发展。老人们也应该退出种地一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
    以上构想,得到全体村民热烈支持,也向镇领导汇报过,得到肯定。刘官军书记表示他有一百的力,要使出一百二十的力支持我们,已有的政策补助给我们,没有的,可以以奖代补,他还要亲自找交通局解决村子道路问题,书记的表态令人动容。刘勤镇长亲自联系县农业畜牧局;王林海副局长、王文清站长到盐碱荒滩考察、测量场地,规划设计养殖场;人大邬晓清主席、蔺副镇长入村指导工作、推荐人才,令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主题

1万

帖子

2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8636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6 06:44: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第二故乡的腾飞!我们曾经是建丰农场的职工,也就是曾经的建设兵团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5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6 10:17:32 | 只看该作者
考察决定养肉驴,
津蒙联合发展起,
如今规划很振奋,
当地领导支持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4 12:43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