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4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一种《兴奋》感叫做招工回城

[复制链接]

1356

主题

417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863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17:0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一种《兴奋》感叫做招工回城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其实,在这个世界里,并没有多少云卷云舒的传说,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快速的脚步,匆忙的身影,麻木的眼神,虚假的笑容,疲惫的精神,知青的经历,而我早已被同化,并借助时间的热闹掩飾着自己的心跳。
所以,每次回忆都是含着有笑有泪的炙热,它让我走出孤寂,走出绝望。这正如几米所说:“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
每当情绪波动时,内心便催生我一种浓厚的怀旧之情。往事回首,时间就会定格,当那些斑驳陆离的故事全部拥挤在头脑时,就会有种似漫阅无尽无止的岁月沧桑,它让我潸然泪下,也让我兴奋,更让我缅怀。
在今天,‘怀旧’已经成为了一种正常的人类反应和一种社会学现象,早已不局限于个体对自己过去的回忆,或是一种‘年华渐逝’的印记,而是作为一种正常的情况,既带有浓烈的个人特征,也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
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代,我正年轻,所以能博得如此的关注,就因为它在其重复的、过剩的、单调的辉煌中呈现出一种毫无杂质纯粹的知青情怀。
有一种回不去的青春,叫做年代,那就是知青年代。在那个年代里,能够招工回城,便是每个知青成长道路上的阳光雨露,回城还可能会改变人生的根本方向。‘回城’两个字,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它是散落在‘广阔天地’里千万青年人的置高梦想。那种梦寐以求的返城之梦,泛滥在知青心灵流觞的岁月信笺上,就如一袭烟雨,湿淋淋,如同走进飘渺久远的往事。历史记载的79年的《知青大返城》可以说真正是在苦难中绽放的花朵。
回忆远离了平淡,但我想使本来平淡的日子背叛现实做一次超越的飞翔。于是,那些泪水蜿蜒的日子就侵袭而来。我不是每一次往事都能记住。有的往事,是拿来成长的;有的往事,是拿来一起生活的;有的往事,是拿来一辈子怀念的。但眼前不自觉一闪而引起的‘招工回城而产生的兴奋’感印记,瞬间就融入在思绪的韵味里,依然仍保留那一份心底的记忆与柔情,并切入到各种生活元素中穿梭交织,仿佛岁月的气息感就扑面而来。
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叠加,曾经的微笑,逝去的岁月,怎么找得回来,知青的人生更是如此。某些往事冒出来,毫无征兆地,随之而来的便是在回忆里散不开。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也总是我在东山峰农场2年零11个月的知青生活碎片。
旧事只能存活于意念之中,又行走于光与影之间,依靠某种关于知青的滂沱情感而偷生。这份执念,忆载着青春的远行,是一行走来的铺路石,在内心的渲染下变得五颜六色,为此,写下曾经的辉煌,写下曾经的阴暗,写下灿烂,写下暗淡,写下了我们在东山峰农村的故事。
记得1972年3月28日下午,严寒尚未退尽,春雨依旧绵绵密密的斜织着,我们从省级公路岔开处往上的小路,便是就是东山峰农场了。远处羊肠小道的山民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朦胧的雾雨中,背起简单的行囊,在队干部的带领下开始寻摸着我青春里的故事。
日落时分,山坳里的知青点已经有人开始炊烟、掌灯了,知青急切到家的心情都被雾珠打湿了头发和眉毛,汗水和爬山的气踹声在同学群体中仿佛变成了一道好奇的旅途探寻。意识中,那顿‘丰盛’的晚餐,那几栋一字排开的红砖瓦房的知青宿舍,电灯电话,舒适的寝室,锣鼓喧天夹道欢迎我们的心境,迫切的蔓延在每个知青的情绪中。
然而,一到目的地,知青被眼前发生的一切看得目瞪口呆;整个知青点坐落在海拔1200多米的山坳里,被人工铲平的一小块空地上,孤零零的竖立着一栋三十多米长的茅草房,那便是知青和农场职工及他们家属的宿舍了。往下的山崖边还搭着几间偏房,旁边是一间厨房,但材料全部是用茅草和树棍、葛藤搭成的。宿舍对面是一块小面积湿地,蛙鸣、虫叫的响彻声好像是在与知青心情坍塌的欢愉。
在潮湿浓雾的空气中,双脚踩着厚厚的黄泥,走近宿舍,我才看清楚这‘茅草房’的内外真实情况。粗糙简单式的工棚建筑,四面透风,搭上原始树棍做成的‘统铺’床,湿漉漉地面,被雾浸透在茅草墙上的水珠还没有抹上任何黄泥的遮挡,少了任何桌椅板凳、柜子等家具。这种独特的原始艺术搭配,让黄与白的空间里,充满了非洲部落的窝棚的质感,表达出宁静的蛮荒与禅意的气质,无不给人一种原始生态的震撼。
时间,铺在我那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艰辛,终日兜兜转转在云雾缭绕的茅草坡上,扛着锄头,握着茅镰刀,怔怔的看着,落下的微颤的星光,只有那些初恋似乎还带有一丝丝微笑。我一次次的弯下腰,用那强而有力的手臂搬起岩石,血印的痕迹浸在肩上,汗水从我额上滴下。收工回来,事情变得更糟糕,往食堂走,更令人唏嘘不已,不足量的钵子饭,一日三餐缺油的萝卜、土豆、海带、辣椒汤,一个季度能盼望的肉沫味,超体力强度的劳动生产,把十六岁的青春压得气踹喧喧。
更难忍受的是青涩尚未感慨,泛滥的泪水还未释怀,文化已经缺失在精神的层次里,特别是政治上遭受的歧视,是我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没有了眼泪,眼泪永久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回城的时候,这些,却一次又一次伤心地在山凹里轮回。那种倍受心灵的煎熬,始终啮噬着知青的记忆是无法释怀的梦魇。原来内心被时代召唤的那种光芒,一度创造出青春理想的热情,却在此时作茧自缚,将自己捆绑在政治秩序的小圈圈里,一个箭步就被坠入了深渊。
苦难与饥饿的命运组合,让知青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再知青,而是知不青了。在湘北边陲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的方向,多少次,背靠着茅草垛上,默默无声的祈求着上天,什么时候命运之神能眷顾我们回城。多少次,我留住夜色的心情用双手在墙壁上造影,待夜空中轻轻滑过我的手指难扺触回城的思绪,眼望着重山峻岭背后朝南的方向长沙,作小鸟滑翔式的姿态。
记忆,总有些瞬间,能温暖整个曾经,即使一种受伤也要忠于自己的倔强。那一年的12月,极像北方的冬天,寒冷,冷得让人打颤。除浮于知青点上关于回城的舆论外,还有诸多扰攘的事件。把12月放大一看,便是推荐读书、招工抵职、参军等,这种知青组织上和政治上的松动,这都是1974年底的缩影。那一年发生的事件多如牛毛。每一出事件,都涌现不少的问题,知青思潮奔涌、浮想翩翩,心情各一。没有机会的,犹如一束光照进了黑暗的深洞里,让人跌入谷底;有机会的,仿佛是在梦中,甚至怀疑是真的,既而又欣喜若狂,兴奋不已。
1974年12月23日,一张从长沙飞来的招工表飘到了皑皑白雪的山峰上,我被父亲单位招进了长沙纺织厂。待回城正式通知的那个时刻,我茫然无措,仿佛是在梦中。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信步而行,尔后,又惊喜不已。想起既将结束的2年零11个月的知青生活了,想起青涩的思绪多变,想起我将彻底的与山峰告别,与苦难决绝了,所以寒冬里知青就有种城市工人身份的味道。
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我不贪恋曾经扎根农场一辈子的誓言,不贪恋山峰上的情感浪漫,但我依然能记住苦难中渗透出的那份美好。我守候那份记忆,只是因为回城留给我唯一可以追寻的那份可以改变没有的兴奋感。此刻,我的心,无法安宁,它在那里跳跃着,颤抖着,为这无法预知,却又真正来临的一切所兴奋不以,难以自持,于是表面上伪装成淡漠的模样,内心则已是兵荒马乱了

陈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2-7-31 07:40:36 | 只看该作者
上山下乡到山间,
艰苦条件惊眼前,
幸有招工回城路,
内心混乱泪涟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8 11:19 , Processed in 0.17201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