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高鸿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为纪念母亲诞辰一百年而作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1#
发表于 2016-3-1 08:33:21 | 只看该作者
妈妈辛劳又能干,
点点滴滴在心间,
爸爸挨整妈更苦,
一句日语闹成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17:32: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鸿芳 于 2016-3-28 16:06 编辑

1955年春,学校建的家属楼,这是幢四层五单元的砖混楼。座北朝南,东北面是学生北食堂,东面是六十亩的桃园,正北是片大的开阔地,正东钢铁研究总院,正西是社会主义学院,即现在的航天研究院,中央民族学院。我家分在五单元四楼,是套三居室,两间朝南,一间朝北,另外厨房大有一间正房大小,再有一间储藏室,大约是正房面积的三分之一,只有的无窗户,里面有全楼供暖的水管通过。所以室内里而暖和,被用作浴室。那时单元楼各家无独立浴室,洗澡要去学校的公共浴室。所以储藏室的作用格外突出,学校为各家提供免费的家具:床、桌、椅、凳、柜、橱等。妈妈为选用好的适用家具,费劲不少。收拾好新屋,又领导全家搬家,一直到五一才安顿好。
家属楼下北部有一大片空地,靠西有四个篮球场大是学校冬天的溜冰场。靠东则变成家属们的饲养玚,我家也喂养了六支澳洲黑,一公五母,澳洲黑鸡是名种鸡。周身羽毛油黑闪紫檀色,鸡冠红而大,十分惹人爱。母亲对养鸡很重视,从自己工作的图书馆,找来资料认真看过,手把手教我们。从小鸡崽喂食时,就敲搪瓷盒招呼鸡群,只要听到敲响,她们无论才何处,都会连飞带跑过来。你若是想蹲下来抓牠们,那鸡会很乖巧的蹲下,榨起翅膀年你拎起鸡。在鸡窝尚未完功时,将六支鸡赶到单元楼门,打开大门,牠们会接踵鱼贯而上,直至家门,白天下楼也如此。五支澳洲黑鸡下的鸡蛋大而蛋皮呈梅桂红色,迄今再也有吃到那么好的鸡蛋。大公鸡个头头,大约有六、七斤沉,鸡冠又大又红。生性好斗,是院内的鸡王!这大公鸡对家人倒也温顺,但对外者却从不客气。一次天将下雨,要准备将鸡拱入窝里,母鸡全进窝,不知何故公鸡不想进,在窝外溜迖,我去抓牠,这傢伙竟然不训服,跟我东躲西藏。一小男孩大约十岁左右,见状赶来帮忙,可当他刚靠近鸡时,大公鸡居然一下子飞到小孩头顶上,用爪抓紧,搧呼两翅膀保持平衡,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公鸡竟用嘴叼小孩的额头,吓得男孩大呌救命!我赶紧上前打下公鸡,察看孩子无伤才放心。回家将此事与母亲讲,她叮嘱看好大公鸡别惹情。可是大公鸡的另外一个恶习:牠见到小女孩就追,两翅膀还学小女孩两个小辫,上下一搧呼着,追上女孩还用嘴扦人家的裙子。吓得小女孩大呼小呌,因此事大人们也找到我家抗议。父母亲见状,狠心要杀大公鸡。家里无人会杀鸡,母亲让我来,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干,先将大公鸡双爪用绳捆紧,将刀磨快,但想到从小喂养起来的大公鸡,真与心不忍杀牠,这样忧烦近三个小时。最后总算是交差了,但炖好的鸡肉,我没吃一口。从此以后我练会杀鸡,一刀准。但是从这次养鸡起,日后自己养鸡的章程,已经定下,养鸡之道可循,收获之喜常在。
家属楼的下面,西北部是片有四个篮球场大的地方。是学校预留下的滑冰场,一到冬季,这块人造冰场,就成学校师生业余运动的好地方一,更是家属院孩子们的冰上乐园。开始我利用父亲留下的一双加拿大的花样冰刀,学习滑冰。虽然刚起步摔跤不少,但跟快出师:垫脚转弯、倒滑转弯、旋转等动作均熟练于身。后逐步改滑球刀,练习打冰球。经常与球友们组队撕杀,好不快哉!


家中喂养几支鸡,


饲养有方实可喜。


养禽虽然有乐趣,


招惹是非练杀机。


与心不忍费时间,


人禽相处和谐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3#
发表于 2016-3-11 08:15:32 | 只看该作者
搬进学校家属楼,
认真养鸡六澳洲,
滑冰无师自通后,
技术高超打冰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08:5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开心 于 2016-3-28 11:54 编辑

一九五五年秋,一天之内二妹妹、三妹妹,四弟,突然一齐发高烧,伴有嗓子痛,说话困难,母亲赶紧带他们去海淀医院就诊。海淀医院是刚刚建好的综合医院,条件不错。经大夫确诊为:白喉!是种传染性极强,并且有危及性命的传染病。医院收他们在传染科住院,并叮嘱家里要自查,防止遗漏。当我去看三弟的口腔,发现其咽喉两侧各长一个白色突起物。到医院一查是白喉,而且是主传染者。也就是说三弟柒上病,经他传染给其他人。三弟住院第二天,大妹妹也因此去海淀医院。办完住院手续,大妹妹托病号的站在那里。正巧母亲去打开水,看到只有一个人的小姑娘,心生怜悯。可是当大妹妹转过身,母亲大为吃惊,赶忙上前与住院部的工作人员说:这孩子是我们家的,就跟我住在一块,也是个照应。这样家里七个孩子有五个住院,大哥在石景山上学,我虽然与生病的弟妹接触,却没被传染上,大约是自身免疫力强罢。弟妹们住院二个多星期间,都是母亲忙里收外,十分辛苦。待父亲到医院探视时,竟发现母亲己显出消瘦。怜爱之外也有点无奈,因为必竟离不开母亲的亲情照料与呵护!
弟妹们突然患病,
母亲关爱无所摒,
住院照料里外忙,
妹弟无恙倍感亲。
母亲呵护倾尽心,
日夜照护全是爱,
儿女脱险心方宁,
人遇病难体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09:1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开心 于 2016-3-28 11:59 编辑

1955年秋大哥中学毕业,父母考虑:家里孩子多,应让大哥早工作,这样也可以帮衬家里。大哥同意父母的意见,这样大哥报考北京钢铁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工作,
1957年秋季,大哥从学校毕业。当时他们班上有不少同学,希望能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上班。大哥分配到石景山钢铁公司工作,他很高兴去啦,母亲讲:可以边工作,边进修函授。大哥后在1965年,从北京钢铁学院函授大本毕业。
1958年,我初中毕业。当时北京受大跃进影响,工业加快发展。那年我们班有30多人,报名去京东大厂工作,我欲欲想试,父母不同意,说:你年令尚小,家里也不急着让你上班挣钱,这样我考上高中。上高中刚开学,母亲特意为我换身新衣,嘱咐我要好好学习。1960年大弟弟初中毕业,为哥们儿他陪考艺术院校,却意外被录取。他担心家里不准。但父母认为有机会可以施展,不一定非上高中。正是父母的这一正确决定,成全了弟弟日后在电影方面的成就。
1958年10月母亲生下小妹,她己经是八个孩子,四男四女,张家人丁兴旺。看父亲家只有其姐弟二人,这样爷爷家到父亲辈也算单丁一个,而到吾辈,四龙四风,可谓发达呀。
1960年秋,学校举行运动会,母亲己经四十四岁,八个孩子的母亲参加教职工组,一百米赛跑,获得第一名,这是她最后一次在运动会上获奖!尽管会后两腿从大腿到小腿肚子,都肿胀得厉害,理疗有近二十天才痊愈。母亲这种不服老,敢争上游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到我们。1958年对国家來讲,农业丰收,工业大干快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使得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成为全国人民的行动。我们全家的学生、工作者都毫无例外,参加其中。大练钢铁、除四害等。
这一年气象专科学校处理了一批旧自行车,父亲购得一辆旧永久牌自行车。从此这辆车伴随我们家几个人,从学骑车开始,到经常骑车办事、运动。直到七七年父母亲离开长春返京,将这辆车送给一位邻居。学骑车是父亲亲自教,父亲教骑车,并不寻常规,而是从骑车的关键:掌握动态的平衡入手。即骑上车就骑,车往那边倒,自行车把即往那边歪。我上车一骑,如此办理就独自骑出十多米,一高兴倒忘记要领,摔下来。只练习半个小时,我就可以独自骑车啦。只不过上车下车溜车,是学会骑以后才会的。后来三弟、大妹妹也如此这般,都很快学会。到我成家后买自行车,就是按父亲的路数,教会夫人及三个孩子。
1958年母亲生过小妹妹后,不久患上产后高血压症,虽然抓紧医治,但是始终没能根除。到了1959年秋,母亲又患美尼尔式症:头疼、旋晕。也使其高血压症加症,有时晕得站不住,后经中西多方医治才得以缓解。但是高血压病确成,母亲以后伴她的终生疾病。
59年是个发展变化的一年,虽然那时社会的剧烈变化,我们都身居其中。但家庭的变化不大,上学上班的依然照旧。但是到60年秋,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央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国内形势骤然左转。苏联撕毁合同,拒绝与我国合作。粮食生产发生困难,市面的物资一下子短缺,三年困难时期开始。我家与其他家庭一样的问题:要紧缩开支,认真安排生活,节俭过日子,父母决定:全月工资收入两百三十元,全部用于保证生活特别是饮食,要保证全家人身体健康不出大问题。
1961年北京为了减轻城市压力,动员一部分闲杂人员返乡。我家的一个媬姆也属被动员回原籍之列。她那年己经快七十岁了,因为她在我家多年,因此我们都呌她:大奶。她是旗人,有姓无名,以嫁丈夫姓为名,俞柴氏,户口本上如是写的。她年青时曾在张作霖家里,做奶妈,当时是给张学良的弟弟,人称:二埋汰的当奶妈。因此从大奶口中,听到不少大军阀张作霖家的一些轶事。她爱好吸烟,平时抽东北烟袋锅,关东烟叶她最喜欢。53年大奶到我家,一家人相处挺好,父母亲都拿她当自己的父母相待。只是那时我年纪不十多岁,有时因琐碎事顶撞大奶生气,偶尔也有将她气晕的事。尽管如此大奶还是挺心痛我,她做的东北烧酱茄子我最喜欢!有一次她过生日,我给她买盒黄金叶牌香烟给她,才三角伍分一盒,让她很高兴、满意。平时她只吸九分一盒的大绿叶香烟,学校动员送她回大连她儿子处,我与父母送她到北京站,我在送她上车后,哭着跑下火车。望着远去的列车,我心里想恐怕很难再见到大奶!谁能料到十六年后,在青海西宁人民医院,她孙子家我又见到,已经九十岁的大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3-30 22:25:5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建设美好的国家,决不容许外敌侵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3-30 22:35:52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6-2-20 08:45
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父亲将其收留。后来父母亲称她为:偶内呛。谁知道这个称呼,让父母亲为此大吃苦头?! ...

快乐的童年,值得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9:03:27 | 只看该作者

960年秋,姥爷从长春来京看我们。有很久沒有见到姥爷,大家自然都很高兴。记得51年在长春时,妈妈带我去看姥爷,到姥爷家,妈妈与姥姥及其他人说话。我则让姥爷拉我陪他去放羊。姥爷解放后因年岁大,不在工作,改为在家赋闲。没事之余找来几只奶山羊喂养。放羊一般得去市外,有青草的地方,直到山羊吃饱才返家。
始由于新鲜没有放过羊,还可以。但次数了,就耐不下心。但考虑姥爷的面子,就得凑合。不过姥爷放羊还有一套,几只奶羊产奶不少,但我不喜欢羊膻味,很少喝。这次姥爷来京,除去看看母亲及我们一家外,更主要的是朝母亲张口要钱。因为经济结拮,姥爷赴京求援。但父母除工资外没有其他收入,另外一大家人日常生活并不富裕,所以因此让父母颇为难办。姥爷在京时与我同住,其他都好说,只是每晚姥爷打呼噜声很大,让我睡不着,告诉给妈妈听,她只是讲:揍合忍忍就过去啦。姥爷呆了半月多,临走时母亲给他二百元,另外带些食品。从此再也没有见过姥爷,母亲直到七三年回长春,随舅舅去给姥爷迁坟,才见到他的尸骨。
1960年五月,我上高二。一天中午放学下楼梯至二楼,突然觉到左腿不听使唤,身子下沉,头晕得厉害,天旋地转,两眼有无数金花飞来。人一下子晕倒,等醒来人已经在海淀医院。看到父母亲家人及学校的老师同学,围在病床周围,看到我苏醒过来,大家才松口气。妈妈一边用手擦去自己脸上的泪水,一手握住我的手说:真吓死人啦!你都晕过去两个多小时了,要不是学校老师同学,及时将你送医院抢救,真不知道会怎样!父母亲又向老师同学致谢,我住院观察一周多,除头痛很厉害,其他脏器也无毛病,最后医生讲是,学习太紧张,神精上受点损伤,给点神精安定的药即出院。后来在有一次在学校打篮球时,又有头发晕,左腿不听使唤的预兆,同学赶紧将我扶到宿舍床上,休息一段时间无明显不适才回家。后来到六十多岁时,有一次做核磁共振检查,从检查片上,可清楚看到,脑内有鈣化点,医生讲这是脑梗留下的,当年由于症状轻,年纪也不大,没有留下后遗症。当年由于没有先进的检查设备,医生尚不明了病因,总算沒有再出大病,阿弥陀佛!
六一年春,学校里有人在家属院周围的空闲地开荒,种小片荒,一时成那时解决生活困难的简便途径。我母亲带领全家上阵,去开小片荒。大约开了有近三分地,算是较大的。主要种红薯、玉米,少量间作茄子、西红柿。由于母亲在此期间,多次阅读有关农作物的书籍,获取不少种植技术和知识,在此指导下,母亲带我们松土、培垄、翻秧,适时灌水,由于灌地的水,是家属楼的生活废水,多少有点肥度,农作物在母亲的耕耘下,长势特好。那年秋季,玉米、红薯等大丰收。红薯大约有三、四百斤,玉米也有近两百斤!其它的蔬菜也随摘随吃。那一丰收景象,让其他人羡慕不己!红薯堆满家里的走廊过道,玉米亮晒在窗口上,一片农家丰收乐的大作。这样的丰收,对于像我们家人口多,粮食困难,副食供应差的人家,真是大补呀!
困难时期开片荒,
栽些红薯种点粮。
辛勤耕耘不惜力,
争得丰收喜洋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主题

50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24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9:05: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清明节仅发此文,悼念父母在天之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4-4 19:28:50 | 只看该作者
高鸿芳 发表于 2016-2-29 17:54
但是我又能如何呢?那年我刚上初中,一天晚上专案组的人,来到家中找到我说:你父亲有事让我过去看看,一听 ...

有句老话,不知是谁说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5:51 , Processed in 0.24301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