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迷途浪子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嫩江农场的由来

[复制链接]

5

主题

18

帖子

7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20:51:06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省嫩江农场 [一]

                                               大可  

                                                                                                                                                       文 2016-6-12
                                                                                                                                                       摄 2015-7-7


从共和国诞生到五十年代中期,北大荒创建了一批劳改农场,其中以1955年创建农场最多,共24个,占全省创建总数(33个)的73%。这一年开垦荒地366万多亩,占劳改农场总耕地面积459万多亩的80%。在耕作上建立了以机械化为主的机、马、牛相结合的耕作体系。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最高年份达2.8亿斤,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0%。
  这是一支特殊的垦荒队伍。率领队伍的是一批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的公安干警和武警战士。他们中间大多是省内公安系统的干部和战士,也有押送犯人来北大荒的外省公安干警,因工作需要而留在黑土地了。

1955年9月7日。哈尔滨。黑龙江省公安厅召集新建一批劳改农场的会议。会议由公安厅长赵去非主持。这位出生于辽宁锦西、1937年入党的年轻厅长对新上任的劳改农场场长说:“中央指示,明年黑龙江省需要建24个10万亩耕地以上的大型劳改农场。任务十分艰巨,为了作好安置犯人和生产准备工作,省委根据省厅工作组现场勘测查定资料,确定在嫩江、讷河、德都、绥棱、泰来等县境内第一批先建6个劳改农场,第二批在嫩江等县再建10多个。”到会的场长们听了,深感任务来得突然,但是意义重大。
  这是北大荒开发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标志荒原开发的组织领导者趋向成熟,不像早年单独建场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也标志着劳改群体的崛起,形成了大规模开发荒原的格局。
  1955年9月9日,参加门鲁河农场开荒建点的袁德三,一行十多人乘车从哈市来到了终点站——嫩江火车站。车上旅客,大都是前来开荒建场的先遣队员。火车刚停,天已黄昏。车站出口处仅有两盏油灯照明。他们背着行李,鱼贯而出了车站。车站是一座又窄又矮的砖房,对面有几栋铁瓦盖的原小鬼子的旧式宿舍。向西是通往县城的唯一马路,路两旁空阔平坦,全是一片水域,像西湖夜游走在苏堤上一样。走了两里多地,水源尽处,才见一座板门大院,据说早先是小鬼子的陆军医院。当晚一栋一个单位,便住下了。屋子狭窄,没有床铺,幸有地板,就打开地铺呼呼入睡了。第二天早饭后开会,场长朱瑞亭点名,一共11个筹建人员,每人坐在自己行李卷上,倾听朱场长讲话。主要内容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任务是创建劳改农场管教队。场名叫门鲁河农场,对外是省第三十三劳动改造管教队。任务艰巨,时间紧迫,马上要进入荒原,踏荒布点,准备好今明春接收犯人的住宿、食堂、库房、马号等房屋……说到这里,场长加了一句:“同志们,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都过来了,相比之下,咱们的任务简直是:起重机吊灯草——不值一提!”这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
  这是建场首次会议,大家情绪高涨,尤其对这位当兵出身的场长,增添了敬慕之情。他手持花名册点名,高喊:“门鲁河的,到这边来,到这边来!”这位首任场长,中等身材,年近不惑,在抗日战争年代,积劳成疾。孟良固战役,受过重伤,左臂致残。慈祥的面孔,说话和气文静,没有场长的架子。他给袁德三的分工是作统计工作,临时负责筹办粮食。
  袁德三和另一名同志跑遍了嫩江城内的每个角落,全是矮小的草房。这批新建农场的人员,搅动的整个小县城活跃起来。不论公营百货,或是个体小贩,积压多年的车马用具和锅碗瓢盆、炊事家具等,卖得一扫净光。他们从老乡那里租借两只渔船,暂时作为科洛河口摆渡用。负责全面筹备工作的才有山和三名管教队长,带领50名犯人离开嫩江县,向百里外的指定场址出发。6台马车拉着12包大楂子和油盐炊具等,走了六个多小时,才到达海江(嫩江县的一个区)。在太平屯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继续赶路。沿着通往黑河的铁路废路基,茅草比人还高,车马难行,举目远望,茫茫草原,一望无际。车队转进草甸子,像进了汪洋大海一样。十多里水草地,走了三个小时,总算来到科洛河渡口。过了河,根本就没有路远近都是无边无际的荒草,只好踏着先遣队的脚印走。太阳偏西,目的地终于找到了。这时,袁德三远远看到,第一顶帐篷已经支起来了。第一个马架子也苫上草了……他们在泥水里跋涉了两天,浑身酸麻,终于把粮食送到了“场部”。
  门鲁河农场和柏根里农场两个劳改支队,后来合并成为嫩江农场。自1955年至1961年六年间,共生产粮食5.4万吨,上缴商品粮2.3万吨。1968年10月,接受大批城市知青,至此,由劳改农场转建为以知识青年和基本群众为主要成份的国营农场。
  1955年建立的劳改农场,除前面提到的兴凯湖、嫩北农场外,尚有龙门、襄河、龙镇、引龙河、尾山、七星泡、格球山、嫩江、山河、绥棱、青山等农场。
  这是黑龙江省劳改农场群形成规模的一年,它们以嫩江县、德都县为中心,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垦荒大军,与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所属的农场群,以及铁道兵农垦局所属的农场群,形成了“鼎足而立”的气势。

   
  黒龙江省公安厅新建劳改勘测设计大隊,成立于1953年,黒龙江省公安厅根据国家过度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要求,按上级下达劳改部的开荒任务,指令勘测设计大隊进行建场前科学旳踏察,勘测
,设计,规划等工作。1954年起勘测设計了嫩江  嫩北 山河 七星泡 格球山 尾山  引龙河 龙镇 北郊 龙门 襄河  长水河 永丰 华山等数十个劳改农场。每场测绘需工作1----3个月之久,在原始的兴安岭上风歺露宿,手执测量仪器,跋涉丛林荒厡之中。北大荒的夏天,烈日炎炎,夜里寒气袭人,二三十岁的勘测计人员头顶酷署,身被蚊叮虫咬,他们吃河沟之水,夜里住行军帐蓬,即会严冬无水时'.刨冰或化雪水用来做饭饮用,也要完成进行勘测计任务。
记得1955年春节前二天勘设大隊撤出冰天雪地的厡始荒原,将帐逢群扎在德都县一完小学广场上,算作节日的休整,大年初六便用爬犁与辘辘车,向五大连池以北的雪厡进发,令当地猫冬老百姓十分感叹。
    正因为勘设大隊三年余努力,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为顺利大规模的开发北大荒,建设现代化国营农场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将各农场勘测设计及规划等报告于省公安厅四处 [劳攺局前身,处长王公礼----后任山河农场政委 ,北安农场局副书记,农场总局医院书记]。由主管劳改农场工作的赵去非厅长[卫之民继任厅长]委派场长,四处处长与王贵德工程师安排具体农场开发业务,由勘测设计大隊田裕民[家父]工程师带领场长等数人到嫩江北安兴安岭荒原丛林上,将选好的农场场部位置,留下建场方案与建场设计图纸等,和一名土木技术人员,协助场长开发建场,大规模的劳攺农场开垦亊业由此拉开序幕。家父同志曾介绍,七星泡农场场长冯国昆,嫩江农场场长候凤歧均由田裕民程师亲赴现场指导。这支古今中外绝無仅有特殊勘测设计大隊,由解放军官兵保卫警戒,行政由公安大隊长负责(如嫩江农场二分场文革前的杨大隊长等,人称楊老太太,名字想不起来了,)技术技术业务由田工程师负责,具体勘测设计除一名中专毕业生(夏祖正----文革后任省劳改局勘测设计院院長)外,均为在押的土木工程师,及文化高中以上犯人,边学习,边上课,边实习,边测量,边设计,边规划建场方案等业务工作。勘测设汁大隊,同时也为各劳改农场培养一大批土木工程技术骨干人员,他们于文革后:不少人得到平反昭雪。
  1957年转为北安劳改分局技朮室。1962年技术室解散.
  1963年由省劳改局王贵德工程师的建议,得到以卫之民等厅局领导支持,由田裕民工程师技术、业务负责的省労改局技术室再次成立。该室主要技术人员大多为上述勘设刑滿释放人士,担负全省劳改 [农场及监獄] 亊业的土木水利公路基建设计规划等工作。
  同时也担负地方与农垦的基建 水利的勘测计工作,如北安老政府办公大楼 宾舘 电影院。北安中国第二拖拉机厂[后下马] .庆华厂军工基建,北安与农垦二龙山农场较大水厍勘设任务。
       这些为农场开发建设亊业作出贡献工程技术人员,党和政府也给予他们较高评价与待遇。著名的王贵德工程师被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田裕民工程师病逝于文革时,黑河农场局党委举行盛大追悼会,评价为黒龙江省活地图,活字典,''党指引农场绘兰图,为引嫩贡献力量''。勘测设计人员刑满后任工程师及助工,攺革开放后均评为高级工程师及工程师,得以重用。



图片

农场由来----1955年5月1日,在小兴安岭西南麓,苍茫的亘古荒原迎来了20多名省公安厅勘测设计队员,对嫩江县科洛乡双泉村所属的三岗地进所士壤地形的斟测,6月25日,向世人宣告嫩讧农场正式成立。
        
作者大可夫妇自上世纪初至一九七八秋,曾在嫩江农场工作十余多年,曾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这片沃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7 12:56 , Processed in 0.1910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