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94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问”不如“三警惕”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9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3:2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从浙江丽水出台的“全体公职人员不准参加20类饭局”规定火了之后,也有人问了,这不能参加,那不能参加,到底还能不能参加聚餐了?会不会参加了饭局,就无意间踩中了红线?为此,杭州纪委发出提醒,党员干部赴饭局必须做好“三问”:第一问,问清“谁买单”;第二问,问清“和谁吃”;第三问,问清“在哪吃”。
   为管住官员的嘴巴,地方纪委又是详细罗列禁止参加的“20类饭局”,又是提出“饭局三问”,出发点无疑都是好的。只可惜,这里面有个悖论:“饭局三问”的有效性是寄望于官员的自觉自省,可是,本就自觉自省了的官员,又何需“饭局三问”的提醒?
   如果官员真能自觉管住吃喝之嘴,就不需要地方纪委苦口婆心地对饭局作出详细界定;反过来,就算对饭局界定得再清楚再具体,如果没有实际的约束力,又岂能管得住大吃大喝惯了的嘴巴?毕竟,吃饭的理由有无数条,而被禁止的只有二十条;同样,吃饭的问题有很多,“三问”哪里架得住瞒天过海与自欺欺人?换个角度想想,条例和规则订得越多越细,是不是也说明被约束者的自觉性与自控力越差?像那些敢顶风作案的人,要么是故意装糊涂,要么是找各种借口,要么则像某位官员那样,来一句熟视无睹的粗口。
   “不明真相”的官员“误陷饭局门”,这样的可能当然不能排除,但概率实在微乎其微。专门为此弄出“饭局三问”,貌似没有抓住问题的重点。更多的大吃大喝者,不是误吃而是贪吃,不是无意踩红线而是不吃白不吃。“饭局三问”不如变成“饭局三警惕”,一警惕“谁买单”,二警惕“和谁吃”,三警惕“在哪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71
沙发
发表于 2015-5-20 09:56:31 | 只看该作者
叫我说,还是得靠管束!期盼官员们自觉几乎等于做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20 12:46:38 | 只看该作者
        龙超版言之有理,谢谢关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地板
发表于 2015-5-20 20:20:14 | 只看该作者
那就看纪检部门执法严不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1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5190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21 12:31:3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闲人一个版主,谢谢关注,祝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0-16 04:47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