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益民山川知青 于 2023-1-12 19:11 编辑
桂北古代最早的谷物加工器具,基本上是用杵臼,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磨,并于汉代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 一、杵臼 杵臼是桂北农村将原粮脱売去糠皮使之精白的一种粮食加工工具。古代桂北农村的杵臼,是从原始社会的杵臼沿袭而来,材料由木、陶、金属等制成,形制各异。 《周易·系辞》记载:“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其原理就是以木、土撞击,对谷物进行加工脱壳,当然这里的掘地为臼,绝不是随便掘地挖个坑,而是挑选坚硬的土质,经过加工处理,方能为“臼”。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生产力也随之不断进步,木杵土臼这种粮食加工工具,已经不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需要,因此,桂北农村一种较为先进的粮食加工工具———石杵臼就应运而生。 在不断的生活实践和实际探索中,人们对杵臼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制作杵臼的选材上,已经从“掘地为臼”逐步发展到用石、铁、铜、玉等质料为臼,在加工方法上,已经由手持石杵撞击加工,改进为利用杠杆原始的脚踏石杵臼加工方法。 二、碓(duì)
碓是由杵臼发展而来的舂谷制米工具。它是利用扛杆原理,将杵向上抬起,十分省力。与人力脚踏碓同时岀现的还有水碓等。碓在汉代文献中才有记载。水碓是杠魏晋南北朝时有较大发展并延续下来。 以木、石为材料做成的舂米器具。用于去掉稻壳的脚踏驱动的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去掉稻谷的皮,(“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新论》)。碓的动力有人力、畜力和水力等。实际上,碓这一工具,不仅仅只是去掉稻谷的皮的工具,它还可以将粮食碓成粉,只不过要经过过虑。 汉以后桂北农村的加工器具及使用的动力又有了巨大変化,发明了碓,进而出现了水碓。魏晋时期出现了水转磨、畜力连磨及水碾等。 三.磨
磨为粉碎谷物的工具。由上下两扇带齿纹的扁圆形石饼块组成,上扇有喂谷物的孔,将谷物喂入上、下磨之间,上扇磨盘转动,磨碎谷物。磨的动力,初为人力,后又有畜力、水力、风力等。还有一轮带动多磨的连磨。 |
四、碾 碾是制精米或粉碎谷物的石制工具。由碾台、碾槽、碾辊、碾架等组成。按碾轮的形制分为饼状的槽碾(立碾)、辊轴状的辊碾、圆滚形的石碾等等。多数为人推或牲畜挽拉旋转,少数作往返直线运行。
五、砻 在粮食加工器具方面,桂北农村很早就有了将稻谷脱去颖壳的砻。
土砻的砻墩是用竹篾围成圆柱体,再用泥土填实,砻沟很容易被磨平,砻齿是薄薄的木片,也很容易被磨损,因此,土砻需要经常修理。所谓修理,也就是重新把砻沟打深,把磨损的砻齿更换。这就是称这一行业为“打砻”的由来。土砻和石臼、石椎、风车一样,长期为桂北农村水稻地区最主要的粮食加工工具之一。 六、木制楔式橦击榨油器具
山川老油坊。山川永佳洞五里山属越城岭山脉一部分。五里山、白云头到真宝顶海拨约2130米,仅比“华南笫一峰”猫儿山电视台低10米左右。
这里林场山地广阔种植有大片油桐仔树。盛产山茶籽、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人们用原始工具土办法将它们制成食用油,就是我们常食用的荼油、菜籽油和花生油。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桂北农村的油坊凡乎全部釆用木头榨取。因此,山川插队经历我有辜见识山川老油坊,见到了多种现已消失的古农具。
木制楔式橦击榨油器具。由木制榨箱、抵板、木楔和撞击榨棍等部分组成。如下图:
山川的茶仔、菜仔、花生仁富含油分,平均含油率39--42%左右,现用机械加工岀油率达35%以上,而木榨加工出油率不足30%。上世纪60年代末,桂林粮油机械厂开始引进生产液压和螺旋式小型榨油机,才逐步改变桂北农村用木榨榨油的落后面貌。
据我观察,从一颗颗茶籽.菜籽到制成香喷喷茶油菜油.其间要经过四道工艺关:炒籽、碾籽、包饼和打榨
炒籽:用大铁锅将菜籽炒热有香味
碾籽
水能石碾滚子。由石制碾槽和石圆碾滚子组成,起碾碎作用。它既可碾米,使谷子脱去糠皮;碾茶子、菜仔等油料作物,还有山川竹制纸用经石灰水浸泡的毛竹片经过碾压成为造纸原料。经过炒籽后的菜籽或茶籽被均匀地倒入碾槽。碾槽是由数块石制凹槽拼接成一个直径6米的圆形圈槽。上面有一个直径约2尺厚6寸的石碾滚子,由一根方形木头与木制转轮相连,再由油坊外竹筒水车轴拨杆拨动,从而带动碾滚子一圈又一圈地滚动 包饼
沟槽后再反复打榨
肤胼与油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