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美丽的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益帆风顺【剧本】王侠

[复制链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1#
发表于 2015-11-28 08:00:01 | 只看该作者
进入基金办公地,
众友一同纷纷议,
小的佩服知青们,
老的只盼留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0:53:39 | 只看该作者
【13】手机响了,显示是杜秋冬打来的,王侠想了想还是接了:“姓杜的,还是想辩论?”
                杜秋冬:“现在不是什么都不能说不敢说的时代了,有不同意见就可以发表。”
                王侠:“那还要看说什么,对大政方针对国家以往的领袖不是想攻击想漫骂就行的通的,我劝你看看读读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120周年会上的讲话,会让你得到提高和端正,我要去省政府开会,没空和你磨牙,拜拜!”

               省政府西大门陆续走进了王侠、周颍、惠安、苏云等等,中国狮子会陕西分会的十来个中外年轻人也穿着有标示的服装走入,王农来到门口。
              王农用手机打电话:“王侠,你在哪儿?”
              王侠:“我在会场里,我是第一个到的,现在正抄今天捐款的人、单位和钱数,主席台还有你的名字。”
              王农:“好,我马上上去。”接着,省政府大院里陆续走进了陕西旅游公司、陕西建工集团、磐龙药业集团、深圳市深装总工程工业有限公司、陕西老三届合唱团、陕西日报社、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中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一百余人,在三楼会议室,会场里悬挂着会标“陕西省慈善协会知青帮困项目启动仪式”,在主席台就座的有:刘维隆、孟军、李荣杰、张文亮、张晓菊、周冰、王农、张凤英。会议的主持人是李容杰,曾是铜川市副市长、陕西医药管理局局长,北京知青,省慈协副会长、秘书长。
会上,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张文亮宣读了《陕西省慈善协会2015年知青帮困项目实施方案》。
一、组织形式:2015年知青帮困项目,由省慈善协会牵头,各爱心企业、个人参与,统一安排协调项目的实施工作。同时请各市、县慈善协会根据省慈善协会共同开展知青帮困项目通知精神,再组织筹措资金安排慰问更多的困难知青家庭。
二、资金的筹措:2015年,省慈善协会筹资20万元,陕西建工集团捐款3万元,陕西旅游公司捐款2万元,陕西磐龙药业集团捐款2万元,西安中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王农捐款3万元,深圳市深装总工程工业西北分公司周颍捐款1万元,爱心人士钟玮、冉会普各捐款1万元,共计33万元。
三、资助对象及条件:1、1968年至1976年在陕西上山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或疾病缠身久治不愈、完全丧失或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困难的家庭。申请人符合上述条件可列入资助对象。
四、资助方式:1、首批每人每月200元,全年资助2400元,资助周期一年。2、在重大节日一次性慰问补助。
五、名额分配:1、资助周期一年的安排128人(每人每年资助2400元),其中西安、延安各30人;宝鸡、咸阳各15人;铜川8人;项目合作单位30人。2、一次性慰问补助70人(2015年首批一次性慰问补助70人的名额,主要用于留延北京知青),每人10公斤米和10公斤面、5升桶装油和200元。
六、项目实施保障。
会上,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孟军,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原省人大主任)刘维隆向捐款单位及个人颁发了捐赠证书。孟军说,四十多年前,当年的初、高中生,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相结合,这是不可磨灭的记忆,但至今仍有生活困难的知青,我们有责任扶他们一把,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刘维隆说,陕西今年的口号是“115”,即争取十万志愿者进家入户,送去帮助送去慰问,要筹集1千万元,有五万户受助,我们共同合唱“春天的故事”!知青在国家需要他们付出的时候付出了,顽强地活着,代价巨大,社会理应对知青高度敬重高度关注,而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对陕西对延安的建设发展是有巨大贡献的,他们更是陕西、延安与北京与中央联系的钮带和桥梁,因而我们有必要慰问和帮扶留延的困难的北京知青,这是应该的,值得去做好的,我们要无愧良知,无愧于责任,我们要有穷人情结,我们要有大爱理念,坚定不移!?
会上,美女企业家周颍等人捐款均在万元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19:46:51 | 只看该作者
【14】大轿车和小骄车组成的车队从西安的陕西省体育场出发,车身上贴着“向留守延安的北京知青致敬”,“艰苦奋斗的知青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传承”!
   一路上,所有看到此行的人都对此深深注目,他们知道,四十多年前,二万八千名北京知青从首都北京,风尘仆仆的来到三秦大地、黄土高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续燃了杨家岭、枣园的灯火,续写传承了延安精神,为陕北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如今,仍有百余名北京知青及他们的子女在延安留守,有的无房有病,度日艰难。当刘维隆、彭祖佑、李荣杰、贾皓、崔文瑞、王农步入会场时,与会的八十余名留延北京知青及家属热烈鼓掌。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首先讲道:1996年,陕西省原副省长徐山林创建了慈善协会,多年来扶贫济困,为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现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孟军的大力支持和策划,开展了知青帮困的新项目,并首批一次性优先慰问留延北京知青,也将为2015年陕西慈善事业打响开门红,我们将努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老知青、人人帮助老知青的社会良好范围。延安市副市长彭祖佑接着谈道:46年前,一大批北京知青的铁流,浩浩荡荡开进贫困的陕北开进延安,和延安人民心连心,为延安山川大地注入了新鲜血液新的活力,谱写了一个个生机勃勃激动人心的难忘故事,北京知青为延安的发展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陕西知青王农阐述:我们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宗旨是“不求功利,只为公益,帮助知青,构建和谐”,今天我们再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缅怀激情岁月,知青与祖国共命运,知青使三大差别大大缩小,农村的国家的变化离不开知青的铺垫,今天的成果含有千万个知青的无私奉献,在此我们向依然留守延安的北京知青致敬!留延知青代表延梅最后致词:我们热爱这片土地,热爱延安人民,我们深信,一个多彩的、美丽的、腾飞的、富裕的、民主的、文明的、生态的、开放的、幸福的新延安一定会全方位的展现在全世界面前!我们留守知青和延安人民感谢中央各部委、感谢周总理、宋平、万里、荣毅仁、习仲勋、王任重、康世恩、王光美、康克清等老前辈以往的扶持、优惠,感谢陕西省慈善协会、陕西中洲知青帮助基金会,感谢延安市委市政府。接着,她和在场的留延北京知青向慰问团赠送了锦旗!
    会场上,刘锡恩、田建国、王侠在走动拍照。
慰问会上,陕西老三届合唱団演唱了《我们这一辈》、《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游击队之歌》、《共青团员之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卡秋莎》等。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也即兴演唱,省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容杰(留陕北京知青)朗诵了经典名诗《回延安》。此次慰问会是由陕西省慈善协会项目部部长贾皓主持。会后,与会的八十余名留延北京知青及家属排着队一一领到了10公斤米、10公斤面、5升桶装油和200元钱。
与此同时,王农通知慰问团的全体人员:“明早吃过早餐,去梁家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4#
发表于 2015-11-30 10:56:49 | 只看该作者
帮扶计划真细腻,
注意全面入点滴,
王农亲自带队走,
知青感受实惠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2:3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美丽的云 于 2015-11-30 12:50 编辑

【15】延川县是陕北的一个县,位于延安市东北,隋代始置。1955年归延安专区管辖。此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是习近平上山下乡插队七个年头的地方。那时,这个村极穷,知识青年来了后,注入了战天斗地的活力,陕西的第一口沼气就诞生在这里。
           车队停在村口,人们纷纷下车,在巨石上有“梁家河”字样的地方拍照。然后向村里走去。
            村子极其干净,没有杂物,没有垃圾。
            这是习近平回村的前三天,日历上标注:2015年2月10日。
            村委会的大院里早已拥满了人,正前方主席台悬挂着巨幅会标“心系延川百姓       慈善温暖万家”。大院里堆了好多上等面粉、油、蚕丝被,一首首的爱心歌曲、一首首的陕北信天游在播放。中华慈善总会(兼)秘书长徐镱轩、陕西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延川县委副书记高明星、县副县长严明、世界福清侨商联合总会主席林建立、梁家河党支部书记石春阳、原党支部书记梁玉明,以及方则江、李容杰、王农、崔文瑞、罗洪亮等在主席台就座。
           严明主持会议:“现在请徐镱轩讲话。”掌声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雷动,村民在鼓掌,受助大学生在鼓掌,留守延川的15名北京知青在鼓掌。周颖在鼓掌,刘锡恩在鼓掌···   ···
          徐镱轩:“我对梁家河充满了深厚感情,希望能帮助梁家河的群众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现代表爱心企业家向贫困大学生捐赠10万元。”
         林建立:“我们也捐10万元!”
         方则江:“我们捐51万元!”
         罗洪亮:“刚才我们每人都收到了被子,面粉,油,还有400元春节慰问金,我现在代表留守延川的15个北京知青和家庭向在座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致以新年问候!”
         梁玉明:“你们的善行义举让我们心存感恩,我们梁家河人会牢牢记住你们的!”

        人们纷纷参观习近平住过的“知青旧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6#
发表于 2015-12-1 08:43:40 | 只看该作者
扶贫直接下基层,
众多老板解囊纷,
百姓得益心中暖,
参观土窑学习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7:42:44 | 只看该作者
【16】毛泽东缔造了一个党,建立了崭新中国,所以,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新中国。红色的历程,红色的精神,定会地久天长。
               离开了梁家河,驱车南泥湾。1933年,马文瑞奉刘志丹之命,带着30余人到金盆湾、临镇、南泥湾一带,开辟陕甘东边区,一年后壮大到三百多人,有十多万人、一百多里的根据地。1940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踏勘南泥湾,并令一二0师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毛泽东曾说:我们弄的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改,国民党企图把我们困死···  ···。
              南泥湾距延安东南九十华里,很小的时候大家就听郭兰英唱:“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它是个好地方···   ···。”于是,陕西老三届合唱团副团长陈向军提议:“南泥湾是我们中华民族复苏和振兴的形象,是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高歌一曲吧?!”
           大骄车里,人们一致响应。这次赴延慰问、参观的全体人员纵情歌唱,陈维旭、刘武元、周颖、田建国、刘锡恩、惠安、商子秦、黄志安、白雪···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8:25:15 | 只看该作者
【17】会场里,四周的墙壁挂满了老知青、慰问知青的照片,许多人寻找着自己,还有坐着轮椅的知青,由中国狮子会陕西分会的中外年轻的会员们推着,各地知青组织、知青网站都来了代表,中国知青网的周秉和、华夏知青杂志的陈婋、北京知青网的姜成武、东北知青网的沙柳和曾经草原、天津知青网的燕津、重庆知青网的融儿和祝琳、新中知网的吴卫东和老同学、老知青网的沈连国和大个、乐龄网的心言斋主和袁丹银及爷爷爱生活、香港知青联的薯薯、粤海知青网的知青青、海南的邓子坚、上海的翁德坤和刘德保、南京的王群和云开庆、山东的老谭子、镇江的徐生、美国南加州知青协会的张亭,等等。
        会场的大幅会标是:中国知青三秦爱心联谊大会。
        很多人留言墙上签名或留言,北京尚巴文化集团的于文琪写道:亲爱的知青朋友们,还记得那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吗?!山间崎岖的小路和那月夜星空的土窑洞吗?!她陪伴我们走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励着我们走过了日后的人生,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有过喜悦,有过挫折,我们山一样的忠诚,海一样的深情,天一样的豁达,我们是中国知青!!!
         有人推王侠过来,让他写,王侠写道:人间大爱,善行天下;雪中送炭,温暖生活;奉献爱心,点亮烛火;增添幸福,甜蜜心窝;不求功利,只为公益;一片风采,汇成江河;帮贫助弱,中华美德;携手并肩,绽放爱歌!
        许多书法家、画家在挥笔在书写在绘画。
        许多人在捐款在拍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29#
发表于 2015-12-2 08:47: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众多知青大聚集,
传播大爱都积极,
知青心向公益事,
南泥湾处热闹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5

主题

433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98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0:31:23 | 只看该作者
【18】在韩梅梅家中,茶几上放着2015年2月17日的几份报纸,第一版都是习近平到陕西调研、看望、慰问的新闻和大幅照片。王侠喝着茶,又改写着给总书记的信件。
            韩梅梅:“你是哪年生的?”
            王侠:“1951。”
                 韩梅梅:“那你可不像,我看着就跟五十来岁,咋保养的?”
                 王侠:“咱穷苦人保啥养?我是1969年2月插队,1970年7月就被招工了,延安第一批,到了单位,除了上班、睡觉,就是打球、跑步、打猎,吃的大灶饭,连油水都没有,自己每天买三斤胡萝卜、二斤苹果,一共五毛钱,吃了十年,调到西安以后,就靠骑车、跑步、锻练了,不过,心态和,不和人比官大小,刘少奇、彭德怀官大,连自己的命都管不了,也不和人比钱多少,有的人,钱是多,都用麻袋装,都发了霉,吃也没吃好,喝也没喝好,咱缺钱,就少去美国呀苏联呀旅游,信改好了,你看看。”
            韩梅梅拿过信,读了起来:“在你这次来陕西来延安之前,我们几个先后参加了2015.2.5在陕西省政府侠三楼召开的《陕西省慈善协会知青帮困项目启动仪式》,2015.2.9在延安悦凯莱召开的《慰问留延北京知青活动》,第二天去了梁家河。现将我们撰写的相关稿件寄去,望在百忙中一阅,我们认为,全国底层知青众多,无房有病钱少是很明显的,每月两千五以下的知青们盼望能给与相应提高,也可以专项补贴,以解忧困,或者改善,是否有可施行之路?!”
         王侠:“同意,就签名,我明天从单位下了班去钟楼邮局发出去,先发到北京的同学手里,再让他们转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09:41 , Processed in 0.25501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