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马关前探三国,战乱烽烟落凤坡

[复制链接]

868

主题

1005

帖子

435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5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17: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马关前探三国,战乱烽烟落凤坡
———绵阳知青艺术团一行游览白马关景区

阳光斜洒,春风轻拂,绵阳知青艺术团以管乐队为主体的四十来名成员完成了四川五军总部五一前夕在成都的文艺汇演后返程顺路,踏上了前往白马关景区的旅程。大家带着对历史的敬意和对自然的向往,共同探寻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故事与传说。

白马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德阳罗江境内鹿头山,是古蜀道及三国文化的一个节点。它见证了无数的战争与和平,承载了厚重的历史记忆。而今天,这群平均年龄已过花甲的知青们,将在这里重温青春岁月,感受历史的沧桑....

我们一行知青人抵达白马关景区,首先被眼前的壮丽景象所震撼。高耸入云的山峰,蜿蜒曲折的古道,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他们沿着金牛古道白马关段缓缓前行,不时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白马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是整个西川、成都平原的屏障。它是有汉以来,剑南五关的最后一关,由西安至成都入四川境后将经过五关,分别是葭萌关(广元昭化)、剑门关、涪关(绵阳)、江油关和白马关。

因三国时期刘备军师庞统换乘白马攻打雒城于落凤坡中箭身亡而得名,后众人为纪念他在白马关处修建了庞统祠。以庞统祠为中心,由庞统祠、庞统血坟、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驿道、换马沟、龙洞仙踪、八卦阵、石林倒湾、大霍山万佛寺、芙蓉溪、桃花溪等构成的集儒、释、道等人文景观并兼,融奇石沟壑、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白马关是金牛古道上进入成都的最后一道关卡,位于鹿头山,所以古时叫鹿头关。

在景区坡地的一角,就有一座古老的烽火台。还有点将台,赵云与张飞在这点将台上叱咤风云,点兵点将。烽火台与点将台虽已残破不堪,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曾经的威严与庄重。
车过点将台后便来到了白马关城楼,进入关门,沿金牛古道往里走,进入庞统祠,内设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三国时期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展示了白马关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知青们在博物馆内流连忘返,不时驻足观看、拍照留念。他们被那些精美的青铜器、出土陶俑、陶器和兵器所吸引,也被那些古老的文字、图案和雕塑所震撼。

在三国时期的白马关之战中,庞统与刘备之间发生了一段著名的历史典故——落凤坡的马换马事件。当时,刘备率领大军攻打雒城,庞统作为军师随军出征。在一次战斗中,刘备被敌将追至落凤坡,形势危急。庞统见状,立刻策马赶到刘备身边,准备助他一臂之力。然而,由于刘备的战马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再承受激烈的战斗,于是庞统决定与刘备交换马匹。

庞统则骑着刘备的疲惫战马,奋力抵抗追兵。他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智谋,成功地抵挡了敌军的进攻,为刘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然而,由于战马过于疲劳,庞统最终被张任埋伏的射手乱剑射杀至落马而死。这段马换马的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庞统的英勇和智谋,也体现了刘备对庞统的信任和感激之情。它成为了三国时期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流传至今。

大家还记得否: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最后血刃战死绵竹关(今黄许镇)也经过了这里。关下现在还有蜀汉军队大战魏军的休整战场——倒湾古镇。

庞统和刘备当年就是在白马关前交换白马的,所以故名“白马关”,白马关前这条路就是金牛古道,从关前一直延伸至北——涪关;而关后向南,则延伸至雒城(今广汉)。
白马关门里面主要是以纪念为主的建筑,比如:庞统祠、张飞殿,三义庙、石碑等,还有三国时期留存下来的古柏树,已有1800多年历史。

庞统祠大门,庞统谥号靖侯。大家进去看看,了解庞统的一生,以及后人对庞统的评价。总的来说,我对庞统的看法是:荆州大族子弟,起点很高,正统出身,很符合刘备的胃口,如果不死,前途无量。只是,庞统实在太冒进,你看他为刘备提出的取蜀三策,最后也因此而死。
庞统塑像。逛完白马关,关外还有很多看点,沿着金牛古道走还有凤雏湖、倒湾古镇、八卦谷、落凤坡和庞统血坟。

白马关的重点当然是落凤坡,位于白马关前几百米处,是一个小高地,说实话,怎么看也不像庞统当年中埋伏被射死的地方,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处险要之地。

参观完庞统祠墓,挂镜台方向一公里处去看庞统中箭身亡的地点——落凤坡。看了落凤坡周围的地理环境才知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落凤坡拍摄点相差太大了。这就是文学与现实的区别吧。在去落凤坡的路途中,居然发现了文革时期的五七干校,这种很好保存文革文化的地方在其他地方应该是见不到了,也算是文物咯。落凤坡旁边有个倒湾古镇,依观看也是新修的古镇,周边还有其他散落的三国遗迹。

在这次白马关景区之旅中,绵阳知青艺术团的成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风光,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大家表示将把这次旅行的感悟和收获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与践行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知爱乐文旅联盟总队绵阳纵队、绵阳知青艺术团秘书处宣传部 杨得富 执笔)



杨得富,工程师、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副教授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17 12:15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