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墨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金蛇辞岁 马到成功 》——献给展望明天的人们

[复制链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181#
发表于 2014-3-31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他在晒太阳吗?享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182#
发表于 2014-3-31 17:28:00 | 只看该作者
——明天的你我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183#
发表于 2014-3-31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184#
发表于 2014-4-1 10: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文华胡同在2014-3-31 17:28:00的发言:
——明天的你我他
同意!明天的你,不是我啊,我是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185#
发表于 2014-4-1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童眼看世界,就是小孩看积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186#
发表于 2014-4-2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移风易俗 清明追思》——北京市首次海上共祭活动在天津塘沽渤海湾举行

 

       2014年4月1日

  【京华时报讯】(记者陈荞)     

      北京市首次海上共祭活动在天津塘沽渤海湾举行,110名骨灰撒海逝者的家属海上祭亲人。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便于家属在骨灰撒海地追思亲人,今后海上共祭活动将每年举办一次,北京市长青园骨灰撒海纪念碑前也会举行共祭活动。
  昨天上午11点多,在离开码头10海里左右的海域上,参加共祭的110名逝者家属以及工作人员全体静默,主祭人恭读祭文。随后,在汽笛鸣响声中,100只蝴蝶飞向蓝天,家属们向海面撒下了鲜花瓣,在《感恩的心》的歌声中追忆故人。
  当天,北京第198次骨灰撒海活动也在天津塘沽港渤海湾举行,33位逝者家属将亲人的骨灰和花瓣撒向大海。
  据介绍,今年是本市骨灰撒海20周年,20年间北京市已连续举办了198次骨灰撒海活动,海撒骨灰1万多份,随行逝者家属超过23000人次。2013年,骨灰撒海已经超过1200份,接近年遗体火化量的2%。
  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王德东介绍,今年海上共祭活动报名名额已满,仍然收到很多咨询电话。根据这一情况,明年及今后将继续在清明节期间组织这一形式的纪念活动,“明年我们会提前在网站发布通知,并且根据报名情况采取不同形式,例如增加船只、频次或者在海边举行等。”
  据了解,北京市骨灰撒海办公室设在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是骨灰撒海的专门机构,全年办理骨灰撒海手续。
  目前,该中心有三个办理处:北京市殡仪服务中心(本部),海淀区颐和园路 17号,电话62543669;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办理处,八宝山革命公墓院内,电话88255229;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办理处,东郊殡仪馆院内,电话52458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187#
发表于 2014-4-3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式很好,节省资源,经济实惠,如果有遗体捐献,俺也捐献,对人类有好处的事,咱们一定要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188#
发表于 2014-4-4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寒食节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扫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总称“三冥节”,有城隍出巡的仪式。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山东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垦利地方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于这四天内扫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称清明节为“鬼门关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主题

2万

帖子

5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6925
189#
发表于 2014-4-4 08:14:00 | 只看该作者

《清明祭祖 缅怀英烈》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在墓前祭祖扫墓,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190#
发表于 2014-4-4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2:26 , Processed in 0.210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