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511#
发表于 2015-10-30 19:54: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烛光 于 2015-10-30 21:01 编辑

山峰,阳秋,皇城龙狼,这个星期日早上十点,也就是后天,十一月一号在天坛公园东门集合见面。如果有时间请勿必到!期盼好朋友光顾!我们在那里等你们!我的电话,158115024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27: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烛光 发表于 2015-10-30 19:54
山峰,阳秋,这个星期日早上十点,也就是后天,十一月一号在天坛公园东门集合见面。如果有时间请勿必到!期 ...

一定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513#
发表于 2015-10-30 21:22:56 | 只看该作者

           二两棉花,单弹(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1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0-31 09:18 编辑

                                      四十九

      等下一次轮到我们使车打柴时,离过小年没有几天了,这次我们决定到多沟煤矿拉煤。我们村离煤矿很远,来回要走一百八十多里路。这种走路最长、干活最累的差式当然还得我带着去,同去的还有于国华、米青海和李殿英。拉煤回来要经过又长又陡的贤腰坡,光靠人拉、人推车很难过得了这个坡,我们约定到时派孟祥青赶着牲口来接车。
     老徐的老家在城关公社的张庄村,他以前拉过煤,于是我们向老徐打听情况,老徐很热心,答应和我们一块去,一路上听他的我们省大事了。
按照老徐的意见,我们吃了晚饭出发,顺着古县河的下游一直往西走。大约走了二十几里路,我们开始顺着山坡往上走,不久到了贤腰坡。这个坡果然名不虚传,道路又窄、又陡,坑坑洼洼的,一路上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头,一个急转弯紧接着又是一个急转弯。空车都不好走,回来拉着煤可怎么走啊?大家不由得心里有些发憷。下了坡我们看见到了涧河,这条河的河床很宽,一般都在三百多米以上,下游最宽之处有一里地,上游最窄之处也有百十米。不过这条河不到雨季是没有多少水的,平时河道中间有一条不大的水流,到了冬天,这么一条宽宽的大河,却只有一条非常细长的小流了。
一年当中,这条河除雨季外,对两岸村民的生活没有带来太大的不便,可到了雨季这条河可了不得了,两岸的人们会谈河色变。听老徐说,这条河的上游有一百多里,如果上游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下大雨,那么河床里就有很大的水流,如果有三分之二的地方下大雨,那么整个河床都会灌满水。山洪下来时,波涛汹涌澎湃,带着巨大的声响呼啸而来,气势十分壮观。等大雨停了,这满满的河水至少一个星期才能下去,两岸的人谁也别想过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48:4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下了贤腰坡,老徐领我们到了他在张庄的老家,他的亲人对我们很客气、很热情,招待我们喝了一壶最好的大叶茶。在老徐家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拉着车顺着涧河的上游继续赶路。快经过城关时,老徐告诉我们,城门洞有人把守,手里都拿着枪,那是为了防备对立面的造反派,他让我们谁也不要答话,由他来应付。果然离城门洞还挺远的呢,就听到有人大声的发问:“你们是哪的人,大晚上的干什么去?”老徐低声的回答:“我们是张庄的,到多沟去拉煤。”当我们四个知青走近城洞时,他们看清了我们的脸,又向老徐发问:“那几个人是哪儿的人?怎么不象咱们本地人呐?”老徐赶紧回答:“他们是北京插队的大学生。”“大学生还拉煤?”看城门洞的一个人疑惑的说。我们也没和他们再说什么就走过了城门洞。再往涧河的上游走二十多里路到了下冶公社的地盘,再往前走我们钻进了一个狭长的大山沟,又走了不到二十里路终于到了多沟煤矿。
     这时天快亮了。煤矿工人上班是三班倒,什么时候都可以看见工人从山洞里往外拉煤,但零售卖煤的人要到早上八点钟才上班。摸黑走了一天的路了,我们正好歇歇脚。大约歇了两个来小时,卖煤的人来了,这时拉煤的人已排了一长流队,我们因来的早排到第三号。我拿出了一合黄金叶香烟递给了老徐,让他去和卖煤的套近乎。其实,这还是老徐出的主意,据他说有这合烟就管用,煤给的不仅多而且块还大,咱们走的路远,要是煤末多到了家那得丢多少煤啊。老徐亲自给那个人点了一棵烟,又把剩下的烟塞到那人兜里。果不其然,这招真灵,我们买的煤基本上是块煤,整个车装的满满的,一平车碎煤只能装六百斤,老徐说我们买的这一车煤至少多出五、六十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5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0-31 09:51 编辑


     从煤矿出来,一直到贤腰坡,这一半的路程是下坡路,拉起车来并不太费力气。打柴和拉煤不同,打柴一路上都是农村,想吃饭只能自带干粮,而拉煤路过下冶和城关公社的所在地,那里有小饭馆,吃一顿饭一个人也就花上两毛来钱。可我们为了省钱,还是吃自己带的饭,谁饿了谁就啃口馒头就口咸菜,渴了就用双手捧口河里的凉水喝。
     天过了晌午,我们把车拉到了贤腰坡下,等了不到吸一棵香烟的工夫,就见孟祥青牵着一头大牲口从坡上走下来。为了赶时间,我们没有再休息,套上牲口就走。三辆煤车只能一辆一辆的往山上拉,虽然有牲口拉车,但还得有两个人在车的两边使劲的推车。我们六个人分成两组,轮流拉车往山上走,走一段盘一段。这段坡路可把我们给累坏了,一路上不停的喘着粗气,黄豆大小的汗珠不断的从脸上流到脖子上,每个人的衣领子都沁透了汗水,我们不时的用手擦汗,个个都快成了煤黑子了。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我们好不容易才到了山顶,这时我们真是人困马乏,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了。
    我们找了一个背风的地方休息,有的靠着坡坐着,有的干脆躺倒在地。由于天冷,没一会儿身上的汗下去了,再过了一会儿又觉得冷的不行,我们只好抬起腿来继续赶路。好在往下的二十几路是下坡,不用费太大的力气,走起路来觉得省劲儿多了。后面的二十多里路虽然又是上坡路,但坡度相对比较平缓,到了大约晚上九点多钟,我们拉着煤车终于到了村子下边的公路。按说我们应该顺着山路直接把煤拉到村里,可是连续拉车走了将近三十个小时,我们真没力气再往上拉了,最后还是由在家的同学把煤一筐一筐的担上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52:33 | 只看该作者

                                           五十

     在打柴其间,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一件令人烦恼的事,那就是闹老鼠。山里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老鼠,可能是因为买不起毒老鼠的药或打老鼠的工具吧,这里的农民没有养成打老鼠的习惯,老鼠在窑洞里乱跑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初到农村时,除了橱房有老鼠外,在我们住的窑洞里轻易见不到老鼠。可是秋收后,我们住的窑洞里增添了不少召老鼠的食物,有队里分的核桃、糜黍、小米等。先是橱房和院子里的老鼠往屋里跑,同学们见了就往外轰,时间长了窑洞里也发现了老鼠洞。自打同学们探亲回来,窑洞里又增添了不少吃的东西,有大米、挂面、动物饼干、油炒面等,这下召来的老鼠更多了。半夜睡不着觉的人,经常可以听到老鼠磕东西的声音,有时月光照进窑洞时,能看见老鼠的行踪。     
     有一天,嘴里没把门的姚桂荣在院里骂开了街,说不知哪个嘴谗的偷吃了她的核桃。有人问她少了几个,她说半个月的时间少了三个。她这一骂,女同学很反感,闹的女生之间互相猜疑。我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找女同学们了解情况。据魏士狭说也有人向她反映,这些日子核桃似乎少了,不知怎么回事,咱们同学里不至于有那么嘴馋的人吧!平时对姚桂荣有意见的马可群、张凤茹认为是她没事找事,她那么抠门,谁敢吃她的东西啊!事情没搞清楚前我也不好说什么。
     过了两天,吴宝荣告诉我,她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宝荣的床在窑洞的最外边,有月光时可以看到床下。同学们闹丢核桃的事时,其实她也感觉到了,因为她也发现自己的核桃少了,只是没吭声吧了。她是一个有心计的人,不相信住在一起的同学会偷拿别人的东西吃,爱小便宜也不至于这样没出息吧!有一天晚上,她睡不着觉,无意识的看着床下,突然见到一只大老鼠在地下走动。她本来觉得老鼠特恶心,看见老鼠就害怕,她赶紧把脸转向窑顶。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出于好奇又向地下看去,老鼠偷核桃的把戏让她看个正着。事情搞清楚了,老鼠偷核桃的风波也就过去了,可是闹老鼠的事一件接一件的又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54:4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防止老鼠偷吃东西,同学们在窑的墙上钉了不少木橛,把从家带来的吃的挂在上面,以为这样能防住老鼠,可是事与愿违,可狠的老鼠更加猖狂了。原先老鼠在地上跑,这下可好了,老鼠爬墙上炕了。为了抅着墙上挂的吃的,老鼠先顺着床腿爬到床上,在被子上边爬来爬去,然后再往墙的高处爬,虽然不容易,但有的老鼠还是抅着吃的了。张凤茹把吃的吊到窑顶上,心说这回老鼠甭想抅着了。她哪里想到有一只能耐大的老鼠竟然爬了上去,不过它没站住脚就从窑顶掉到张凤茹的被子上了,她觉得有一个东西砸在她的被子上,吓的她半夜里嗷嗷直叫,把大家都吵醒了。张凤茹一边用手使劲抖擞被子,一边骂可狠的老鼠,可是大伙跟着她一起折腾了半天,谁也没看见那只老鼠,不知道它躲到哪里去了。当大家又钻进被窝时,丫头又惊叫起来,原来那只老鼠钻进了她的被窝儿。
     这件事没几天,一件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一天晚上,魏士狭睡得正香,忽然觉得耳朵疼,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似乎耳朵破了,手指头粘糊糊的。等到早上起了一看,左耳朵的耳棰被咬掉了一小块,不用说肯定是老鼠咬的。要是现在早就去打防疫针了,可是在那个年代的山村,只好听知认知了。我们知青里魏士狭是最早离开了人世的,那年她才四十几岁,据说她是得风湿性心脏病死的,当同学们知道这个噩耗时,都为她的早逝感到惋惜和悲伤。插队时,女同学们住的窑洞后半截是新打的,整个窑洞都是冷冰冰、潮乎乎的,尤其是后半截更是潮湿的厉害,一天不晒被子,潮的都钻不了被窝。魏士霞是我的得力助手,她进窑的那天,自己主动把自己的被褥搬到窑的最后边。由于长时间住又冷、又潮的窑洞,女同学中或轻或重的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魏士狭患的风湿性心脏病是不是住潮窑引起的呢?我觉得很有可能。此外,我怀疑可能还有另外一个死因,是否与当年她被老鼠咬伤有关呢呢?如果真是出于鼠疫死因的话,那可是插队知青的悲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56:55 | 只看该作者

                                         五十一

      过了元旦,村里出了两件大事,一件喜事,一件丧事。
喜事是二妮要娶媳妇了,这是我们头一回在农村见到娶亲的事。这里的姑娘结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尽量往好的地方嫁,具体点说,在后山居住的姑娘最低的心愿是嫁出深山老林,在我们山村一带居住的姑娘最低的心愿是嫁到离平原最近的半山区。不管是前山的还是后山的姑娘,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嫁到洪洞、临汾的平原地带。正是这个原因,造成山里许多穷困家庭的男人很难找到媳妇,久而久之,致使不少村庄成了光棍村,有的山村只能自生自灭了。远的不说,就拿我们谢家庄为例,三十好几的人了打光棍的就有四个,作鹏、老万、大妮和景会。
      二妮的媳妇家是后山的,竟管二妮家不富裕,但能娶到后山的媳妇还是很知足的。以往穷山村的婚嫁本来就很简单,可经文革移风易俗破四旧、立四新后,山里人结婚更简单了。结婚那天,二妮牵着一头牲口到后山接亲,家里人准备了一大锅熬菜,白萝卜、豆腐、粉条炖猪肉。新媳妇骑着牲口进村后,有几个小孩儿跟着看热闹。只见新媳妇身穿一件洋布做的红棉袄,下身穿一条黑色的棉裤。到了家门口后,新媳妇坐在牲口上面不肯下来,原来是嫌给的下马钱少。这下可急坏了二妮他娘,结婚的钱多半是借的,手里再拿不出一分钱了,她一个劲儿的说好话,但不管说什么媳妇就是不下马,最后还是从我们知青那儿借了两块钱才算了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5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09:5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0-31 10:00 编辑


      二妮的媳妇叫大凤,由于后山是水土病的高发区,所以受大骨节病的影响,人长得不怎么样,胳膊腿都是弯的,论模样我们这个村的姑娘和媳妇哪个都比大凤强。不过,象二妮这样的困难户,能取上这样的媳妇真算有福气的了。他的大哥大妮因患严重的水土病,个矮的像侏儒,没有一点人样,恐怕这辈子只好打光棍了。从大凤的神色和谚语上看,她倒是十分高兴,能逃出后山她已心满意足了。
      村里的社员家几乎都有人参加婚礼,因为地方小,只有我作为知青的代表参加了二妮的婚礼。吃饭的时候到了,女人们吃的是煎饼,一人一大碗汇菜。男人们在一起喝喜酒,自然也没有什么好酒,一块钱打一斤,菜也没有单弄酒菜,还是那个大锅菜。按说农村人能喝酒,可由于穷平常喝不起酒的,既使过年、过节多数人家也喝不起酒,也就是办红白喜事时才能混着喝上酒。
说起喝酒,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在别的同学的怂恿下,偷着喝过一两青梅酒,结果脸变的红红的,头也有些发晕,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一顿。上初中时家里过年我喝过一小杯葡萄酒,胃里立马觉得一阵阵恶心,过了一会儿,连饭带酒都吐了出来,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喝酒了。我和男社员们坐在炕头,炕桌中间放着一大盆汇菜,周围摆着吃饭的大碗,这大碗就是盛酒的家式。
     顺子是二妮的表弟,由他来招呼大家喝酒。他拿起酒桶一碗碗的倒,这碗酒足足有三两,他让大伙分三次喝掉,说这是喜酒三口必须干掉。我从来没喝过白酒,总觉得要是喝掉这一碗酒一定很不好受。轮到我喝酒了,我向大家解释我喝不了白酒,可谁也不听我的,一个劲儿的往我嘴边放。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我也豁出去了,可刚喝完这碗酒,头立马头晕了起来,心脏一个劲儿的砰砰跳。我赶紧离开了酒桌,只觉得两腿发软,两只脚走路象踩在棉花上面似的,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我跌跌撞撞的往宿舍走,好不容易才到了家,我一头扎到床上昏睡过去,直到吃晚饭时我才缓过劲儿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0 03:14 , Processed in 0.195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