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1#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1:06:44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6-10-22 16:47
糟塌文化太可恨,
当年传统破坏深,
造成损失实在大,

是啊,“麻沙老家记忆真”,麻沙老农记忆真实,

并且,当年他是特别规矩的好青年!

版主眼力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2#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4 18:0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0-24 18:06 编辑

(续:接上文)
    文革期间,这类冤假错案,太多了!
    还是回过头来说任毅吧,那年月,仅凭一首歌,就将一名下放知青判处死刑,真是无稽之谈!但在当年,这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好在,任毅命中有贵人护佑:当年,那批由南京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判处死刑的25名囚徒,在上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审批时,被有正义感的许世友将军看到,怎么能因为写了一首歌就判死刑呢?顶着“四人帮”的压力,将军审阅时为写歌知青减刑,改死刑为十年有期徒刑,从而救了任毅一命。
    不幸中的大幸啊!历练苦难,终于活过来了!但是,任毅之事,难道不应该予以反省吗?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被冤枉坐牢处死的人,各国都有。但是,象知青任毅这样,只因为写了一首歌,就被坐牢并曾被判处死刑,全世界仅此一例。
    这是国耻!这一国耻,是极权伟人暴政统治之下形成的;这一国耻,只有在缺乏民主体制的社会才会产生。文革啊,它曾在破坏名胜古迹、非正常死亡人数、烧毁书籍等等方面,创造了多项让世界各国惊叹的盖史奇观!身为华人,我为它感到羞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960
273#
发表于 2016-10-25 07:58:35 | 只看该作者
任毅竟被判死刑,
世友笔下方超生,
当年黑暗如斯事,
仅此一例羞耻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0:06:03 | 只看该作者
仅此一例羞耻深

版主好诗!全盘总结,恰到好处!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275#
发表于 2016-10-25 15:3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杏儿 于 2016-10-25 15:42 编辑

   任毅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有好人主持正义,救下一条年轻的生命。
         文革中,多少无辜的平头百姓,遭受惨无人道的迫害,最后冤屈而死。多少百姓遭受非人的虐待,硬挺过来,文革结束落实政策,得到公正的待遇。我父亲就是其中一员。我听到见到的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2861

帖子

89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27
276#
发表于 2016-10-25 16:46:15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6-10-24 18:03
(续:接上文)    文革期间,这类冤假错案,太多了!    还是回过头来说任毅吧,那年月,仅凭一首歌,就将 ...

    文革十载,
    黑白巅倒。
    指鹿为馬,
    焉能不捣。
赫荣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6-10-25 15:37
任毅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有好人主持正义,救下一条年轻的生命。
         文革中,多少无辜的平头百姓 ...

文革中,多少无辜的平头百姓,遭受惨无人道的迫害,最后冤屈而死。

是啊,比较冤死的那些人,你我家庭都还算幸运。

谢谢有过相似经历的山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18:27 | 只看该作者
北国风光 发表于 2016-10-25 16:46
文革十载,
    黑白巅倒。
    指鹿为馬,

  焉能不捣。

谢谢网友关注!

感谢北国风光的点评和赐诗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27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5 18:36: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6-10-25 18:40 编辑



...
2.21  文娱生活 唱歌 禁书焚书
.
    上章,原是准备述说知识青年当年文娱生活的情况,说着说着,就说到别的方面去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续议这个话题。上文虽跑题,但还是交待了当年文娱生活的概况:贫乏。
    这里,补充得更准确一点:当年那文娱生活不是普通的贫乏,而是极度贫乏!历史上哪朝哪代,哪有象文革那样的?由于文革“禁牌”“禁歌”“禁舞”“禁戏”“禁影”“禁书”等等,致使全国老百姓当年的文娱生活降低到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低的水平。
    在古村,没书没戏看,又不能打牌,农民就讲鬼的故事,开淫秽低贱的玩笑,以此来填补文娱生活的空缺。知青不诮这些,性格各异的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替代方式。有的感觉累,晚饭后便埋头睡大觉;有的晚餐后去串门,找要好的青年朋友交流解闷;有的则赶快吃完饭,躲到一处偷看“禁书”;还有的,爱热闹,加上自己口才好,常给大家说笑话讲故事:胡家两兄弟居住的仓库,当年就是人气最旺的热闹场地,曾为活跃古村的文娱生活作出过贡献。
    当年,文革令人恐怖,但是,还是有胆大的。在深山,天高皇帝远,古村的知青,其中就有人冒着风险,违抗禁令,将红卫兵期间抄截的一些“禁书”带到了乡下,拿到知青里面来彼此分享;还有更厉害的,曾有出身好的知青从省城带来一台收音机,夜间无聊时,便装上电池,在自己的住房里“偷”听“敌”台。
    当年,我的消遣方式,主要是唱歌。年轻的我,嗓子好,出工到深山野外,兴致来了,便放开喉咙,尽情歌唱;收工回来,晚饭之后,我更是经常在自己居住的牛棚上独自高歌,尽情发泄。在我的记忆里,至今还深深地刻印着古村牛棚上那夜半歌声的场景:
    月光下,牛棚之上,我独自靠在木栏杆边;眼前,是黑色笼罩的一片田野;田野对面,远处阴深深的,是历代自生野长的原始森林;遥望北方天际,只有那遥远的太空,闪烁着点点星光;啊!孤独的我,无限怀念我的故乡;唯有故乡,还寄托着我憧憬未来的那飘渺虚无的希望。
    作家说,写作需付情感;画师曰,创作须去奇境;我发现,唱歌若同时处在情感和奇境之下,最为动听!那些年月,站在牛棚之上的我正是处在这等情境之下,日复一日地,无数次哀唱那《奔向那遥远的地方》《(南京)知青之歌》《异乡寒夜曲》等等歌曲,感动了当地农民,娱乐了寂寞的乡亲,以致四十多年之后,回到古村,老乡还在夸我当年的歌唱得好听。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主题

2861

帖子

89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927
280#
发表于 2016-10-25 20:2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国风光 于 2016-10-25 20:26 编辑
古民 发表于 2016-10-25 18:36
...2.21  文娱生活 唱歌 禁书焚书.    上章,原是准备述说知识青年当年文娱生活的情况,说着说着,就说到 ...

     夜暮而歌,
     独放喉咙。
     以情带声,
     以声抒情。
赫荣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7 04:55 , Processed in 0.191011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