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古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沧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571#
发表于 2017-2-12 08:36:04 | 只看该作者
古民 发表于 2017-2-11 09:12
(续:接上文)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偷盗是违法的,当年那些干过偷鸡摸狗的知青,他们确实是做了违法 ...

毕竟偷盗是违法,
最是伤害众农家,
在此真诚来道歉,
知青农户仍一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72#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0:03:53 | 只看该作者
山杏儿 发表于 2017-2-11 17:00
看到古兄继续写文章,感到很高心。
        祝你元宵节快乐!鸡年生活幸福安康! ...

谢谢山杏儿版主!
也祝您健康快乐!新春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73#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0:07:21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2-12 08:36
毕竟偷盗是违法,
最是伤害众农家,
在此真诚来道歉,

“ 知青农户仍一家。”
谢谢了!向龙行天下超级版主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574#
发表于 2017-2-13 07:31:46 | 只看该作者
祝愿古民朋友鸡年大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75#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14:13:07 | 只看该作者
龙行天下 发表于 2017-2-13 07:31
祝愿古民朋友鸡年大吉!
心领了!
也祝龙兄新春吉祥!
健康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76#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23:0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2-14 00:19 编辑



3.02  知青打架斗殴的过往是非
.
  文革期间,下放知青与当地乡民的打架斗殴,起因多数都是由于知青偷鸡盗菜引发。偷盗本就违法,已是过错;被抓之时,受些羞辱,挨几拳脚,这很正常;但某些强霸的知青就是不肯忍下这口气,一定要复仇打回面子;以至于,酿成恶劣后果。
  难怪,有些地方老乡对知青印象不好,一提到知青,至今还满腔怨恨,心升怒火;试想,当年太阳坪农场的那位被打成重伤的副场长若还健在,提起知青,他不恨得咬牙切齿才怪!
  如同前面所说偷鸡摸狗的道理一样,虽然,知青打架斗殴之错,其主责应由当年的历史背景来承担:是文革,鼓动造反有理,搞乱了广大青少年的正常思维,让学生搞什么红卫兵运动,到处打砸抢抄,以至于是非颠倒,有的人养成了恶习。
  但这,也与先前说的道理一样:‘这类坏事毕竟还是社会群体中某些个体干出来的;因此,做过这类坏事的那些个体应该认错并予以道歉’。众所周知,打架斗殴,它给当地乡民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比前面提到的偷鸡摸狗要严重得多;同样地,它给知青名誉的损毁,也比前面提到的盗瓜窃菜要严重得多!
  正因为严重得多,要让其中的人出来道歉,难度较大,那需要有超凡的勇气和贴近菩萨般的忏悔心灵,否则很难。文革初期,只因看问题的观点不同,我就曾被本校高干子弟组成的首批红卫兵(含同班同学)围攻毒打,至今,没有任何一位当年的肇事者向我赔礼道歉,这就是例证。
  人都是要面子的!当年的打人凶手几十年后各居一方,隐劣埋过,销声匿迹;现在要这些人自己冒出来,主动在别人面前向当年伤害过的人赔礼道歉,谈何容易?顾及这些人的脸面及其今后社交生存的环境,如果心胸大度并豁智的话,就不要去纠缠他们的过去了;尽管我们的确遭受过伤害,但只要这些人不再危害社会,就没必要再耿耿于怀。
  过去了的伤心事就让它过去吧!要恨,就让我们一起去憎恨那荒谬的年代!去憎恨那可恶的极左路线!文革才是罪魁祸首!是文革,毁坏了青少年的正常思维,造就了一大批暴徒,让我们受欺挨打;当年,有多少社会精英被活活打死?比较那些死去的精英,我们现在活着,就是福份;咒诅那万劫不复的文革吧,是它给我们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与此同时,理智正常的人还应看到,当年象光甲光乙那样的惯偷惯打,毕竟只是知青中的极少数;受其伤害,乡亲们讨厌他们;身为知青,我也不喜欢他们。但是,不能因为他们是知青中的一员,就把整个知青群体都看坏看瘪!
  湖南知青网有一个统计,当年下放到靖县太阳坪公社的知青总数为271名,下放到其周边四乡(太阳坪、甘棠、艮山口、坳上)的知青总数为1803人。在我没离开靖县的那些年月,太阳坪周边四乡也就只在太阳坪农场发生了这么一起知青与乡民的恶斗事件。那次参入斗殴的知青全部算上也就6人,用6除271,得数是百分之2点21;若用6除1803,得数是百分之0点33;数据最能证实问题,这些数据说明,打架斗殴的人员只是知青中的极少数。
  之所以述说这些,是为了纠正某些人员对整个知青群体的偏颇看法。从前面叙述的所有事实,应该看到,作为整体,知青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不错的;与世世代代在乡间劳作的农民一样,知青当年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勤劳淳朴的善良臣民;当年的知青和农民归属同类,都是值得同情和称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73

帖子

2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93
577#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23:02: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古民 于 2017-2-14 00:25 编辑

  当年古村知青与太阳坪农工斗殴的事件影响很大,关注人多,直到近年,还有人提及问询。为此,下面就将当年参入斗殴的那六位知青后来的情况作一个简单交待。
  六位知青中,光甲光乙是引发那场斗殴事件的两位焦点人物。这两人,当年早早就离开了农村。回城后,特别是四人帮倒台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后,随着时局变化,这两人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各自金盆洗手,改邪归正的他们,后来竟然都成了正道上被人称赞的人物。   
  浪子回头金不换!那位光甲,后来进入卫校读书。从卫校毕业后,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换然一新。从进入卫校开始,他就开始修心养性,聪慧的他钻研医术,很快就成了一位当地非常有名望的外科医生。救死扶伤,怜贫助困,他的高超医术和高尚情操,赢得了许多乡下穷人和城里困难户的由衷感激;四十岁时,他不幸车祸身亡;闻此讯,四面八方许许多多受过其恩惠的平头老百姓从远处专程赶来为他哭泣哀悼,场面壮观,感天动地!
  光乙也是顶级聪明之人,时局转变,他紧跟时局自我修正;面对改革开放敞开的市场经济,他不但不再打架斗殴,还不断知识更新以适应发展的形势;出生贫民没有背景的他,靠着自身的钻研和拼搏奋斗,竟然开创出一片天地,搞得很不错:他创办了公司,自成了公司老板。
  余下四位都是当年的高干子弟。这四位高干子弟知青,自回城之后便各自律己,不再参入斗殴。其中的三位积极上进,通过努力混得不错,都成了厅处级干部。只有一人,被那混乱荒谬的年代所毁:当年他被毒品诱惑,曾去尝试,众所周知,那东西一吸就上瘾,想戒都戒不掉,从此他走入了永久的贫困。
  值得特别提出来称道的是,那三位升官的厅处级知青,非常关心原下放之地的民生和发展。为官之后,他们不但多次返乡去看望乡亲,与当地老乡保持通讯联系;有的还出钱帮助当地困难的乡亲治病,自购化肥支援古村,捐资献款为村队修路等,做了不少好事。出于感激,受惠的山民将知青捐资修建的水泥路亲切地称呼为知青路。
  沧桑变化,物是人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年调皮捣蛋的懵懂知青,如今已今非惜比!过往的历史让人感叹!有一句经典名言是:一个坏的体制及其环境能让好人变坏;一个好的体制及其环境却又能促使坏人变好。比较文革时期的恶劣环境,现在的确是太好了!期盼中国的改革,使现在的社会体制及其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722
578#
发表于 2017-2-14 07:37:34 | 只看该作者
知青打架因不该,
毕竟少数有因在,
以后大多改得好,
事实面前应看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2

帖子

1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4
579#
发表于 2017-2-14 16:16:34 | 只看该作者
一代人中各种类型人都是存在的,知青中出现一些极端事情,与当时的环境等都有关系,总之知青一代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值得铭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主题

3878

帖子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8628
580#
发表于 2017-2-14 16:40:38 | 只看该作者
文革中遇到的人身围攻毒打,不要成为思想负担。心胸豁达些就让它过去吧。
       知青在农村插队,出于生活所迫,偶尔偷只鸡偷点菜,不算什么大过错。我们陕北老乡不太计较,可怜我们这些娃娃缺吃短喝,过去也就算了。虽然村民文化低,心地善良,没有太多追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9 15:28 , Processed in 0.196011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